•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影響身體活動的相關因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影響身體活動的相關因素

一、 人口學

身體活動會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一項針對身體活動的系統性研究分析發現,

大於18 歲的成年人的影響因素包括有年齡、男性、教育程度、白人種族、身體 質量指數(BMI)、運動知覺費力感與身體活動社會支持以及經濟收入;其中年 齡、BMI及運動知覺費力感與身體活動量呈負相關;與教育程度和經濟收入與身 體活動量呈正相關(Bauman et al., 2012)。Luke等人研究20-60歲成年人身體活 動量與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有關,男性每日身體活動時間是 35分鐘大於女性的 21分鐘;而年齡在50歲以上的族群,身體活動呈現下降趨勢(Luke et al., 2011)。 一項系統性研究分析裝置心臟植入式電子儀器的老年、女性和虛弱的患者比起年 輕的裝置心臟植入式電子儀器患者身體活動量顯著減少(Rosman et al., 2018)。 國內學者李玠芬研究303位65歲以上老人的身體活動發現,已婚、配偶仍健在 且與子女同住者較獨居者的身體活動量顯著較高;年齡越高、壓力越大、慢性病 種類越多的患者身體活動量越低(李,2014)。

二、 疾病特性

心臟傳導障礙疾病診斷包括有症狀心搏過緩、心房顫動慢速反應、病竇症候 群、第二度第二型房室傳導阻斷、二傳一房室傳導阻斷、第三度房室傳導阻斷、

心室性心搏過速、心室纖維顫動、心臟衰竭與擴張性心肌病變等,心律不整照護 指引指出藥物治療無法提高心跳次數、心輸出量及矯正心室性心律異常時,建議 採用植入心臟植入式電子儀器治療(Link et al., 2015;Al-Khatib et al., 2016;Yancy

et al., 2013)。心臟植入式電子儀器種類包括PPM、ICD及CRT等。學者提出植

入ICD不須限制患者的身體活動(Lampert et al., 2013)。然而、有一項研究則發 現,裝置心臟植入式電子儀器的患者會有身體活動限制及左側臥位的困擾

(Haugaa et al., 2017)。發生心房顫動事件患者常無症狀表現,學者透過心臟植

19

入式電子儀器研究患者的身體活動量,顯示患者不知道自己發生心房顫動,而心 臟植入式電子儀器下載的身體活動量數據呈現減少趨勢,在此同時患者有持續性 心房顫動事件(Chelu et al., 2016),顯示心律變化與身體活動量減少呈現相關性。

一項對 174 名植入 ICD 患者進行日常身體活動量研究發現,未發生電擊治療事 件前患者每週活動量中位數為 22.5 小時,當發生過電擊治療事件後身體活動量 中位數下降至21.3小時,顯示電擊治療事件與身體活動量減少有相關(Sears et

al., 2015)。身體活動量減少與電擊治療事件或持續性心房顫動發作是直接或間接

相關需要進一步深入探討。

紐約心臟協會功能分級(NYHA Fc),用以評估心臟衰竭患者對日常身體活 動影響程度,心臟衰竭患者依身體活動受限程度,出現疲倦、呼吸喘、心絞痛症 狀,分四類、由NYHA Fc I到Fc IV分類,分別是(1)NYHA Fc I為正常身體 活動沒有受到限制,(2)NYHA Fc II為正常身體活動受到輕微限制,(3)NYHA

Fc III為正常身體活動明顯受限,(4)NYHA Fc IV為無法進行任何正常身體活

動,等級越高表示身體活動受到限制越多,表示心臟衰竭程度越嚴重。臨床上醫 療人員依據病史、心臟結構功能,患者身體活動後主觀描述的心絞痛、呼吸困難 及疲倦症狀,來評估患者心臟功能分級(Bennett et al., 2002)。

三、 共病症指數(comorbidity or multimorbidity

共病症的定義指個體同時罹患兩種或兩種以上疾病,這些疾病病理機轉不同

(Wallace et al., 2015),Charlson 共病症指數(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CCI)

是目前廣泛使用於評估共病症指數的工具(Yurkovich et al., 2015)。1987 年

Charlson等人探討住院患者的診斷及共有的慢性疾病,包括罹患疾病數量及嚴重

程度對死亡率的影響,總共收集604位內科住院患者的診斷資料,將患者的共有 的慢性疾病、疾病嚴重程度及入院診斷計算合併症之權重,每一類疾病賦予 1、

2、3及6的權重,並使用生命量表(life-table)與COX regression 模式進行死亡 率的預測分析,以685位診斷為乳癌的婦女進行驗證,結果證明共病症數量與死

20

亡率呈正相關,此研究定義出19 類共病症權重,其中心肌梗塞、充血性心臟衰 竭、周邊血管疾病、失智症、慢性肺部疾病、結締組織疾病、潰瘍性疾病、輕微 肝臟疾病及糖尿病的CCI分數以1分計算,偏癱、中重度腎臟疾病、糖尿病有併 發症、腫瘤、白血病及淋巴瘤的 CCI 分數以 2 分計算,中重度肝臟疾病的 CCI 分數以 3 分計算,轉移性腫瘤及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的 CCI 分數以 6 分計算

(Charlson et al., 1987)。按照每一位病人的疾病診斷組成加總,總分代表病人的 共病症狀況,加總的分數越高代表共病症越多、嚴重程度越高(朱、吳,2010)。 多重共病症患者與單一疾病患者比較,多重共病症患者的住院天數顯著增加;與 生活品質、身體活動量及死亡率呈負相關(Sum et al., 2019)。不僅如此,身體活 動量也與共病症發生率呈負相關(Dhalwani et al., 2016),在比較患者整體條件,

心律不整(arrhythmia)比起高血壓患者有顯著的共病症預測因子,另外,年齡與 共病症呈正相關,身體活動量減少與肥胖和增加疾病風險相關(Mounce et al.,

2018)。對急性冠心症患者出院後由病歷記錄之共病症數預測身體活動能力之研

究發現,共病症數量越多身體活動量越差(Olomu et al., 2012)。

四、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

身體質量指數與體脂肪量有關,由於容易測量及記錄,廣泛運用於許多國家、

人群、種族及族裔在肥胖者的測量,並用於預測罹患疾病的風險機率(Müller et

al., 2016)。BMI 計算方式以體重公斤為重量單位除以身高的平方公尺,得到的

BMI值依衛生福利部公布之國人體位定義,18歲以上成人BMI分為:BMI小於 18.5為過輕、BMI介於18.5-24為正常體位,BMI介於24-27為過重,BMI等於 大於27為肥胖(衛生福利部,2013)。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患者術後有5-25%會發 生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斷,必須植入心臟節律器治療,研究同時也發現BMI越高,

手術後須植入心臟節律器機率也越高(Ahmad et al., 2019)。另一項針對二十歲以 上成年患者的研究,發現 BMI 越高者身體活動量越低,且與罹患高血壓呈正相 關(Moholdt et al., 2017)。在一項大型研究調查發現,BMI越高者身體活動時間

21

越少,該研究進一步探討BMI與心臟衰竭發生風險,2者間有高度相關性(Pandey et al., 2017)。

五、 身體活動量化數據(Datafication

量化數據意指紀錄與呈現抽象訊息的一種方式,身體活動問卷是傳統用來量 化身體活動的一種方式,隨著科技發展,量化身體活動的技術不斷創新,從攜帶 方便的計步器或手環到智慧穿戴裝置,甚至植入式生物偵測器來測量患者身體活 動量,儀器將訊息連續收集、紀錄及分析為個人生理及行為的活動量化數據

(Ruckenstein & Schüll, 2017)。研究指出感應器測量之身體活動量比起問卷的方 式,更能提供客觀及連續性身體活動數據或活動性質的資料(Barrett et al., 2013)。 藉由身體、心理或物質以數據或數字紀錄方式,回饋於個體,能提升個人自我認 知及自我的意識,進而促使健康行為改變(張、李、相,2016)。患者接觸到具 體可知的身體活動量化數據資料,使患者共同參與監控量化數據變化,從中改變 患者的健康行為(Erikainen et al., 2019)。研究發現罹患多種慢性疾病患者,用數 據追踪患者的者健康行為包括飲食、身體活動量及血糖紀錄,研究結果顯示患者 對自己的健康數據有高度參與感,多數患者認為醫生會在意患者的健康數據,因 而使患者有情感上的負擔,患者認為應主動負起追蹤、控制自身的健康數據管理 以符合醫師期待(Ancker et al., 2015)。

六、 身體活動知識

知識由接收到訊息後經過過去的經驗連結後賦予新的定義,被我們瞭解、熟 悉及學習,個人的行為和活動是透過知識產生(Nonaka, 1994)。中國一項針對258 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身體活動和影響患者的健康相關知識調查發現,教育程 度高低會影響身體活動知識,教育程度較高的糖尿病患者有較高的身體活動知識

(P < 0.05)(Hui et al., 2014)。澳洲的一項研究發現615位成年人只有0.4%的人 不知道規律身體活動對自己的健康有益,其中有 22位無法正確辨別不活動的生

22

活方式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癌症間有相關性,有超過一半的人不知道(佔

55.6%)每週需進行多少的身體活動量有益健康,有80%的人不知道規律的身體

活動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結腸癌症及憂鬱症罹病風險(Fredriksson

et al., 2018)。學者研究心臟衰竭患者身體活動知識發現標準化得分為 63.3分,

而70%患者認為有心臟病的患者要少活動,這樣比較不費力、不會造成心臟的負

擔,結果顯示心臟衰竭患者身體活動知識越高,出院後一個月身體活動量會越高

(Chien et al., 2014)。2013年在英國對1,979名成年人調查,對身體活動指南建 議相關運動的知識了解程度,答題內容包括身體活動指南推薦成年人每週身體活 動的天數,及每天需要的活動時間及強度有益身體健康,研究結果發現性別、年 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和有無職業對身體活動的知識有差異(p <0.05),教育 程度較低和無職業的男性及較年長成年人不瞭解與身體活動健康相關的知識

(Knox et al., 2013)。

七、 身體活動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的定義是一種主觀的感受,意指個人與他人有交流互動時,在從事 某些特定或有益身心行為的活動時(例如規律的身體活動、減重或戒菸行為等等), 同時感受到有意義他人給予愛與關懷、肯定與認同,甚至提供實質性或象徵性的 協助(Cohen & Syme, 1985)。社會支持所指的有意義的他人是同住的家人、關係 良好的朋友、專業醫療人員以及宗教團體(Mueller, 1980)。社會支持帶有情感性、

工具性、訊息性和陪伴性的功能,能協助個人獲得身心靈健康及安適,維持良好 生活品質(Smith et al., 2017)。規律身體活動所帶來的益處眾所皆知,包括能降 低罹患心臟血管疾病及死亡的發生率,然而統計顯示全球大部份人口缺乏規律身 體活動(WHO, 2010)。,學者研究發現社會支持是影響身體活動的相關因素

(Coleman et al., 2014)。在健康成年者的家庭研究發現社會支持與身體活動呈顯 著正相關(Bauman et al., 2012),所以,瞭解一個人的社會支持來源有助於瞭解 個人身體活動的影響因素。在罹患糖尿病的患者研究發現,男性和較高社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