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身體活動量之重要預測因子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四節 身體活動量之重要預測因子

一、IPAQ-SF量表身體活動量之重要預測因子

將所有研究變項以多元線性迴歸模式進行分析,分析結果顯示所有變項可以

解釋30.7%(R2 = 0.307)的IPAQ-SF量表身體活動量的變異度,其中年齡(b =

-45.36, p = 0.016)、收入(b = 1356.69, p = 0.011)、居住狀態(b = 1136.19, p =

0.010)與查爾森共病症指數(b = -255.38, p = 0.047)為顯著之預測因子(表4-

4)。年齡越高IPAQ-SF身體活動量則越低,年齡每增加一歲,身體活動量就會降

低45.36 METs;查爾森共病症指數越高,IPAQ-SF身體活動量則越低,患者每多

一項共病症身體活動量則會降低255.38 METs。月收入在5萬元以上的人IPAQ- SF身體活動量METs比較高,結果顯著比起沒有收入的患者高出1356.69 METs。 獨居狀態的患者 IPAQ-SF 身體活動量 METs 比較高,比較起與家人同住狀態的

患者高1136.19 METs。另一方面,在住屋類型與IPAQ-SF 量表身體活動量則是

沒有顯著關係。其餘研究變項之迴歸參數未達統計意義,包括性別、婚姻、教育、

診斷、心臟功能分級(NYHA Fc)、身體質量指數(BMI)、身體活動知識、身體 活動社會支持和社區休閒活動環境。

二、心臟植入式電子儀器(CIEDs)身體活動量之重要預測因子

將所有研究變項以多元線性迴歸模式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所有變項可以解釋

37.1% (R2 = 0.371)的心臟植入式電子儀器患者的身體活動量變異度,其中僅

年齡(b = -46.51, p = 0.005)為顯著之預測因子(表4-5)顯示年齡越高,身體活 動量越低,表示患者的年齡每增加一歲,身體活動量就會下降46.51 METs。其餘 研究變項之迴歸參數未達統計意義,包括性別、婚姻、教育、收入、居住、診斷、

心臟功能分級(NYHA Fc)、查爾森共病症指數、身體質量指數(BMI)、身體活 動知識、身體活動社會支持和社區休閒活動環境。

50

表4-4 IPAQ-SF身體活動量之迴歸分析 (n = 128)

自變項 (參考組) B 標準誤 β t p 性別 (女性)

男性 32.60 259.16 0.01 0.13 0.900

年齡 -45.36 18.57 -0.27 -2.44 0.016*

婚姻狀態 (已婚)

未婚 44.83 483.78 0.01 0.09 0.926

其他婚姻狀態 -94.57 398.00 -0.02 -0.24 0.813 教育程度 (國小以下)

國中 686.83 367.44 0.19 1.87 0.064

高中 110.10 356.99 0.04 0.31 0.758

大專以上 -225.04 415.41 -0.06 -0.54 0.589 收入水準 (無收入)

2.99萬元以下 263.35 284.72 0.09 0.92 0.357

3- 4.99萬元 565.19 415.27 0.13 1.36 0.176

5萬元以上 1356.69 527.01 0.25 2.57 0.011*

居住狀態 (與家人同住)

獨居 1136.19 433.00 0.24 2.62 0.010*

住屋類型 (透天厝)

公寓 -279.73 300.23 -0.08 -0.93 0.354

大廈 -312.05 589.47 -0.05 -0.53 0.598

診斷 (有症狀心搏過緩)

心室性心搏過速 -209.60 399.02 -0.05 -0.53 0.600 心臟衰竭 227.17 430.59 0.05 0.53 0.599 心臟功能分級 (NYHA Fc I)

NYHA Fc IIIII -66.18 282.50 -0.02 -0.23 0.815

查爾森共病症指數 -255.38 126.93 -0.19 -2.01 0.047*

身體質量指數 -21.59 30.35 -0.06 -0.71 0.478 身體活動知識總分 -25.90 63.50 -0.04 -0.41 0.684 身體活動社會支持 5.90 11.35 0.05 0.52 0.604 社區休閒活動環境 -10.09 11.62 -0.08 -0.87 0.387 備註:NYHA Fc: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R2 = 0.307;調整後R2 = 0.170

* p < 0.05

51

表4-5 心臟植入式電子儀器(CIEDs)身體活動量之迴歸分析 (n = 106)

自變項 (參考組) B 標準誤 β t p 性別 (女性)

男性 69.38 213.49 0.03 0.32 0.746

年齡 -46.51 15.95 -0.35 -2.92 0.005**

婚姻狀態 (已婚)

未婚 308.01 370.33 0.09 0.83 0.408

其他婚姻狀態 -307.70 359.78 -0.10 -0.86 0.395 教育程度 (國小以下)

國中 26.66 303.91 0.01 0.09 0.930

高中 132.57 287.52 0.06 0.46 0.646

大專以上 556.03 330.50 0.22 1.68 0.096 收入水準 (無收入)

2.99萬元以下 430.79 242.12 0.19 1.78 0.079

3- 4.99萬元 399.76 323.65 0.13 1.24 0.220

5萬元以上 298.40 428.17 0.07 0.70 0.488 居住狀態 (與家人同住)

獨居 -331.10 395.64 -0.09 -0.84 0.405

住屋類型 (透天厝)

公寓 -22.48 277.19 -0.01 -0.08 0.936

大廈 38.93 440.88 0.01 0.09 0.930

診斷 (有症狀心搏過緩)

心室性心搏過速 -204.37 314.09 -0.07 -0.65 0.517 心臟衰竭 -83.82 335.13 -0.03 -0.25 0.803 心臟功能分級 (NYHA Fc I)

NYHA Fc IIIII -161.27 250.04 -0.07 -0.64 0.521

查爾森共病指數分數 -126.84 101.98 -0.13 -1.24 0.217 身體質量指數 -35.61 24.61 -0.14 -1.45 0.152 身體活動知識總分 21.50 50.82 0.05 0.42 0.673 身體活動社會支持 -7.45 8.71 -0.09 -0.86 0.395 社區休閒活動環境 -10.17 9.13 -0.12 -1.11 0.268 備註:NYHA Fc: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R2 = 0.371;調整後R2 = 0.213

*p < 0.05, **p < 0.01

52

第五章 研究討論

本研究採橫斷相關性研究設計,以結構式問卷訪談及下載心臟植入式電子儀 器(CIEDs)身體活動資料,進行資料收集及分析,以探討心臟植入式電子儀器患 者身體活動量及其影響因素。本研究篩選150位符合潛在條件之研究對象,針對 140位裝置心臟植入式電子儀器患者進行招募,最後收案數為128位,其中106 位患者的心臟植入式電子儀器具有身體活動量測量功能。

一、IPAQ-SFCIEDs測量得身體活動量的相關性

研究發現心臟植入式電子儀器身體活動量與 IPAQ-SF 身體活動量呈中度偏 弱正相關,相關係數(r = .323, p < 0.01),代表自填IPAQ-SF問卷測量的身體活 動量與心臟植入式電子儀器紀錄的身體活動量有所差異。主要是CIEDs與IPAQ- SF測量身體活動量方式各有優缺點,CIEDs可連續24小時記錄、隨時隨地偵測 身體活動量,但無法區分坐著的時間及活動的強度,當病人有高強度活動,會一 律被當一般性活動時間紀錄,所以病人身體活動的METs量可能會被低估。而在

IPAQ-SF測量身體活動量方面,量表有區分費力、中度費力及走路活動強度,但

有記錯或忘記的可能,因此,身體活動METs量有可能被高估或低估。所以呈現 一個正相關趨勢,但沒有高度相關,表示2項測量指標之間仍有不同。

IPAQ-SF測量身體活動量能區分強、中、弱的身體活動量,被研究對象對於

回憶過去 7 天的身體活動量紀錄可能不一定準確,有記錯或忘記的問題。學者

Tran 使用自填 IPAQ-SF 於亞洲人、年齡在 40-65 歲一般成年人身體活動量測量

的有效性研究,其將 IPAQ-SF 量表與加速度計測量之身體活動量進行比較,結 果顯示2者之間的相關性同樣是中度偏弱的正相關(r = 0.232)(Tran et al., 2020) 與本研究結果相似。Grimm 等人(2012)使用自填 IPAQ-SF 量表與加速度計測 量社區成年人身體活動量的相關性研究,IPAQ-SF量表與加速度計測量之身體活 動量之間的關係(r = .28-.39,p < 0.05)結果也與本研究相似,Grimm等人研究

53

同時發現IPAQ-SF量表的身體活動量高於加速度計測量之身體活動量(Grimm et

al., 2012),在本研究之身體活動量數據結果分析亦相同,發現部分患者呈現

IPAQ-SF量表的身體活動量數值偏高,而在心臟植入式電子儀器測量的數值卻偏

低,這部份與Schmidt等人將IPAQ-SF與配戴加速度計測量心臟衰竭左心室射出 分率正常患者的身體活動量統計結果相同,該研究發現 IPAQ-SF 量表的身體活

動量有 59%心臟衰竭患者中度到費力的身體活動量可達到 WHO 建議之每週身

體活動總量,然而,在加速度計測量的每週身體活動量結果,數據顯示減少了32%

符合WHO建議的活動量的人數(Schmidt et al., 2020),表示自填IPAQ-SF身體 活動量高估心臟衰竭患者每週平均身體活動總量。心臟植入式儀器測量身體活動 量的準確性研究,Shoemaker等人(2017)使用特定廠牌(美敦力)之CIEDs與配 戴外部加速度計來測量 CIEDs 患者的身體活動量,進行有效性之研究於比較 2 者之間準確性(n = 16),被研究的對象是平均65歲的心臟衰竭的成年人,研究結 果顯示CIED與外部加速度計間呈高度正相關(r = 0.92)(Shoemaker et al., 2017), 表示心臟植入式電子儀器在身體活動量測量有足夠的準確性。

二、不同人口學與疾病特性之研究對象在身體活動量的差異情形

(一)IPAQ-SF身體活動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收入之研究對象在 IPAQ-SF 身體活動量有顯著差異,

收入五萬元以上的研究對象身體活動量高於無收入者。這個現象與過去學者

Bauman等人研究身體活動量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結果相同,該研究在一般成年

人的身體活動量研究呈現收入越高的研究對象,身體活動量 METs 顯著較高

(Bauman et al., 2012)。早期學者研究指出有工作者相較於無業者,有工作者的 日常生活行為通常是生活規律且井然有序(Puciato et al., 2013),而且,這類研究 對象在生活規劃中,會比較有計畫在安排特定時間和經費去從事對身體或健康有 益的體能活動,特別是,收入越高者會有比較多的閒暇時間及經費可以運用在提

54

升身體活動量以及自己的健康上(Puciato et al., 2018)。本研究對象收入五萬元以 上的高收入者,可能是仍然在職工作者,裝置心臟植入式電子儀器患者有工作者 的身體活動情況也相對較好,除了固定工作時有身體的活動外,工作時需要通勤,

例如:步行等等因素,同時也會產生身體活動量,因而出現比較高之身體活動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除收入外,不同人口學變項之研究對象在 IPAQ-SF 身體活動量 均無顯著差異。其餘變項包括性別、婚姻狀態、教育程度、居住狀況、住屋類型 與疾病特性變項在IPAQ-SF量表身體活動量未達統計意義。

另外,研究對象可能因為鎖骨下方皮下被裝置入心臟電子儀器,身體外觀及 身體活動受到許多限制及衝擊(Stevenson & Voskoboinik, 2018),加上疾病本身 帶來的疲倦感與身體不適感,持續地影響患者身體活動意願,導致身體活動量持 續維持在低度的身體活動量,近期的研究指出身體活動的相關動機及障礙足夠影 響一個人身體活動總量,且不因性別不同而有所差異(Pedersen et al., 2021),因 此,在性別的研究結果與IPAQ-SF身體活量無顯著差異。

本研究對象已婚者以及與家人同住的身體活動量呈現不顯著差異,與學者李

(2014)研究65 歲以上老年人身體活動量在已婚、配偶健在及與家人同住者有 較高之身體活動量研究不同,研究結果可能因為裝置心臟植入式電子儀器患者的 身體活動量多為低度活動量(Kolk et al., 2021)受到影響,在一項針對已婚的中 老年人身體活動影響因素研究發現,配偶一方罹患慢性疾病或身體活動功能受限 制時,會導致彼此之間的身體活動量下降(Li et at., 2013)。學者Cobb等人研究 也發現個人的身體活動量會受到配偶的身體活動量高低而影響,該研究發現配偶 的身體活動量增加而配偶另一方的身體活動量也會隨之增加,相反地,若配偶一 方的身體活動量降低則配偶另一方的活動量也會同時降低,而且沒有因為性別差 異而有不同(Cobb et al., 2016)。在本研究中與家人同住者,統計發現有超過半 數(50.7%)的研究對象是與配偶同住,因而影響身體活動量,研究結果未達統 計意義。

55

影響身體活動的因素很多,住屋類型也可能因居住地在城市或郊區而有不同

(Whitfield et al., 2019)。居住市中心公寓或大廈的研究對象,在處理日常生活瑣 碎事務時,會因交通、停車問題,採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自行車或步行方式進行,

一項研究發現,居住在交通便利、有許多公車站、公園和十字路口的地區的身體 活動量較高(Gulland, 2016)。本研究收案場所的地理位置位於市中心,研究結果 與過去學者研究居住於高樓大廈比起居住於郊區獨棟者的身體活動量較高的結 果不同(Sarkar et al., 2017),推測其不同差異為,本國居民交通工具選用以機車 居多,依據交通部資料顯示國人外出交通工具選用以機車者佔46.6%(交通部,

2021)最多、自小客車26.8%居次、步行8.5%第三,我國居民在8公里短距離移

動選用機車多於自行車或步行方式(交通部,2021),顯示研究對象依賴機車代 步、步行的時間少,因此,不論居住於大廈或透天厝者的身體活動量呈現無差異 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