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論文試圖建構精神疾病患者柳樹,中年癲狂的意義,進而了解中年顛狂基 於哪些條件,可能演變成某種更新而非毀滅。我的受訪者柳樹在39歲確診後,
整個40歲的年代經歷治療、主治醫師帶領成為基督徒、開始漂流木創作、離婚、
病情轉趨穩定,來到52歲再婚,人生的低谷和轉化同時發生在40~50歲間。本 節先簡短介紹病前的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柳樹於1958年出生於金門,今年57歲,家系既龐雜又隱晦。他的父親、柳 爸是湖南人,1949年隨國民黨部隊從中國大陸撤守到金門,娶了兩度喪偶的婦 人柳媽。柳媽的第一任丈夫在1940年代、金門鼠疫橫行時,幫鄰里運病患、抬 屍體,遭感染去世。之後她成為第二任丈夫的繼室,不料懷孕時再度喪夫,她帶 著此次親生、以及亡夫前一段婚姻所留下,共6名子女嫁給柳爸,進入第三段婚 姻,和柳爸生下柳樹、小柳樹4歲的弟弟柳條,家裡以農務為業,生活清苦。柳 媽在柳樹來台參加大學聯考時病逝,後來柳爸以92歲高齡過世前,透露他曾於 抗戰途中在中國結婚,因部隊緊急召回歸建,從此和妻子離散。總之,從柳樹的 位置看,他與已知的7個手足,是母親與3 個不同省籍、姓氏的男人所生。
要認識病前的柳樹,得先認識金門,這個在他談話的聯想過程裡,不斷出現 的不自由禁地。今日金門在2014年,《天下雜誌》非六都的幸福城市調查 中排名第三31,湧入金門的陸客、台客觀光潮逐年創新高32,然而這些卻是近年 兩岸政經局勢丕變後的新貌,與20年前的金門有著陰陽兩隔般的天壤之別。
事實上,1949年國共對立、台海情勢升高,地處最前線的金門便成為軍事
31 《天下雜誌》「非六都」幸福城市前三名,依序是新竹市、連江縣、金門縣,報導連 結為:
http://www.kinmen.gov.tw/Layout/main_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136208&
frame=&DepartmentID=13&LanguageType=1
32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2014年1~9月,金門觀光人次為97萬1399人次,比上一 年同期成長11%,其中陸客人數成長37%,連結為:
http://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282158&ctNode=30602&mp=s024
管制區,台灣本島在1987年解嚴,金門則被認定為戰地,遲至1992年才解嚴、
隔年開放觀光。長達43年的軍管時期,台灣人到金門比照出入境,旅台金門人 要返鄉得先申請,有名額限制33,在當地出門得打「路條」,夜晚實施宵禁,照 相機、攝影機等器材均須登記列管,學童打的籃球要登記,「窗戶因為戰地的關 係,都有槍孔,萬一中共攻過來的話,你要在自己家裡的窗子邊跟外面對抗
(5-14-2014柳樹訪談)。」柳樹所記憶和報章描述的軍管期金門,以各種奇特的 禁忌和壓抑,表達對敵人的備戰式攻擊。這種「想像的備戰狀態」,套用美國心 理病理學者T.M.S.Grossman(2007)的詞彙,宛如一個「偽社區」
(pseudo-community)34,戰爭的可能性被當權者依主觀意志極大化,據此創造 各種扭曲的約束來演出它,以符合當權者的主觀期待,忽略現實需要和環境變遷,
群眾則被迫投入這場巨大的國家級被迫害妄想。
政治氛圍和家族內幕同等懸疑,柳樹吸吮這般抑鬱的奶水成長。他在金門念 完高中,來台就讀北部某私立大學機械系夜間部至大四肄業,大二起白天在機場 管理貨物進出的單位工作,直至確診後3年才被資遣。經手的眾多事務包括政府 外交郵件、黃金外幣等,亦須處理一些失誤,像要寄往曼谷的外交郵袋卻跑到西 班牙,尚未查明前會遭多方關切。
班機進來不是1個小時來1班,它尖峰時間是20架班機一起進來,20 架班 機進來所有的東西,你又必須在2個小時內處裡完...你必須花很多人力跟 物力處理這些事情,所以那時候就常出一些狀況,出況狀就有很多單位會責 怪啊...(5-14-2014柳樹訪談)
柳樹自認從小缺乏和人互動的經驗,遇到問題會用電影看到的邏輯去推演,
33 連結為:台灣光華雜誌
http://www.taiwan-panorama.com/tw/show_issue.php?id=200088908020c.txt&table=0&h 1=5LyR6ZaS5peF6YGK&h2=5rex5bqm5peF6YGK
34 Grossman的「偽社區」,指的在某種情境裡,事物的客關性盡失,被妄想患者以主觀
情感、主觀期待所詮釋(2007, p. 272)。
醞釀久了一根鵝毛就變成一隻鵝,他也從一個滿頭包的公務員,變成一個悶鍋般 的大病號,「就好像從懸崖邊,掉落那個世界以後,是自由落體地往下掉(3-6-2014 柳樹訪談)。」他把故事愈編愈大,而且情節真實無比,自認是被台灣當局選來作 祭品的情治人員,好安撫香港「九七回歸」後的台灣人心,家中電視成了監控器,
電話有人竊聽,載他的計程車司機、麥當勞隔壁桌的食客、同一台公車的乘客,
都是有關單位派來跟監的。但他卻只是個無辜小老百姓,於是他鼓起勇氣去立法 院、監察院陳情,到火車站打公共電話向星雲法師求救,甚至接受同事建議要找 知名作家李敖幫忙,而家人、親友都不知他腦袋填滿這些驚悚萬分的情節。
「因為你會想說,若對方有意害你的話,你自己被害就好,不要讓你的家人、
你的太太啊,他們若了解的話...呵呵,所以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個人在那邊承擔
(3-6-2014柳樹訪談)。」柳樹解釋。整個發病過程只有一位立委助理,在柳樹去 立院陳情時告訴他:「你病了,應該去看醫生!」他把這句話記在心裡,1997年 因身體疼痛到醫院看診,懷疑醫生「收藏」他紗布的居心叵測,兩人搶起紗布來,
醫生將之轉介至精神科,他也乖乖去看診,就此開始長達5年的密集治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