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研究工具

Dalam dokumen 摘要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Halaman 51-57)

本研究主要探討托嬰中心之職業婦女家長親職壓力與因應方式,並針對研究 目的與架構設計量表。因此,本研究所使用的蒐集工具包含「托嬰中心職業婦女 家長問卷調查表」,其內容包括:「個人基本資料表」、「職業婦女親職壓力問卷調 查表」及「職業婦女親職壓力因應問卷調查表」共三部分,茲將問卷內容設計及 編製的過程及專家效度說明如下。

壹、 問卷內容及編製過程

一、個人基本資料

本研究所編制之問卷內容之基本資料題項,為收集研究對象的重要背景變項。

並了解分布情形,亦探討研究對象與親職壓力與因應之關聯性。根據文獻探討並 歸納整理編列出基本資料題項內容。分述如下。

1. 年齡:請受試者填答年齡。

2. 教育程度:分別為國中(含)以下、高中(高職)、專科、大學、研究所

(含)以上。

3. 家庭型態:雙親家庭(夫妻均和子女同住)、三代同堂 、單親家庭、

通勤家庭(在工作分居兩地,父親沒有每天回家與寶寶同住)、其他,

請受試者填答 其他之型態。

4. 家庭每月平均總收入:三萬元以下、三萬~未滿五萬元、五萬~未滿七萬 元、七萬~未滿九萬元、九萬元以上。

5. 家庭子女數:請受試者填答人數。

6. 目前就讀本托嬰中心的子女(寶寶)年齡:請受試者填答年齡。

7. 就讀本托嬰中心子女(寶寶)的排序:老大、老二、老三、其它請受試 者填答。

8. 您的職業:工、商、公、教、軍警、服務業、其它請受試者填答其他之 職業。

9. 工作性質:自營商、受雇者、兼職、其他請受試者填答其他之工作性質。

二、托嬰中心職業婦女家長親職壓力問卷調查表

研究者依據理論與建構向度,收集國內相關研究林千惠(2006)、洪榮正

(2004)、黃絢臻(2007)、張桂貞(2012),等四人之「親職壓力量表」作為本 研究問卷之參考與編制依據。考量特殊兒及本土文化差異、社會背景不同之因 素,親職壓力向度則參酌黃絢臻(2007)之親職壓力向度:人際互動、親子互 動、幼兒教養、外界環境、生活調適及洪榮正(2004)親職壓力向度:孩子行 為特質、母親角色挫敗、親子互動失調、社會孤離感受、孩子學習表現,與林 千惠(2006)親職壓力向度:孩子的行為特質、母親角色的挫敗、工作與生活 調適感受、與家人教養關係及張桂貞(2012)親職壓力向度:教養發展、外界 環境、親子互動、生活調適、人際互動等,參酌以上研究者之親職壓力量表內 容,並經指導教授進行修改討論與建議。

邀請國內三位學者及三位業界專家進行專家效度修改及建議(附錄三)爾後 統整,再經與指導教授討論後,調整題項細部文句編排順序,修正並調整題項 後而形成共五個向度如附錄四,最後形成初稿問卷修訂對照表如附錄四,共計 25題。最後行成正式問卷(附錄五)。

內容向度共為有正向:親職壓力問卷調查表分內容為五向度:托嬰環境、

工作與生活調適、母職角色、幼兒照護、人際互動。

1. 托嬰環境壓力:托嬰中心職業婦女家長對於子女於托嬰中心的環境安全、照 顧者、及孩子適應能力等的擔憂感受。

2. 工作與生活調適壓力:托嬰中心職業婦女家長在工作減少與子女的相處時間、

生活作息個人習慣改變受影響、工作與家庭開銷調整以及支援性人手不足的 情緒反應。

3. 母職角色壓力:托嬰中心職業婦女家長對於處理子女的焦慮、挫敗、失望的 處境、傳統社會母職包袱、面對親職產生的挫折及無助與煩惱。

4. 幼兒照護壓力:托嬰中心職業婦女家長對於子女的健康、發育、偏差行為、

學習、管教等問題心裡感受。

5. 人際互動壓力:托嬰中心職業婦女家長對在照顧時子女的配偶與家人的支持 度與溝通協調,個人的人際交友互動頻率。

本研究「托嬰中心職業婦女家長親職壓力」問卷向度題項分配分別為:「托 嬰環境」題號1-5題,「工作與生活調適」為題號6-10題,「母職角色」為題號

11-15題,「人際互動」為16-25題。每個向度各5題共計25題,親職壓力問卷

調查題項內容分配表,如表3-3-1所示。

表3-3-1

親職壓力問卷調查題項內容分配表

親職壓力(向度) 題數 題號 說明

托嬰中心 5 1-5 包含托嬰環境安全預防措施、玩具安 全及寶寶適應力;照顧方式及照顧者 對寶寶的身體狀況了解程度如情緒、

身體過敏等。

工作與生 活調適

5 6-10 包含托嬰中心職業婦女家長本身的

工作、生活的改變及影響、臨時有急 事時,找不到人幫忙帶寶寶的無助 感。

母職角色 5 11-15 包含母職的責任、勝任、挫折感

幼兒照護 5 16-20 包含擔心寶寶的發展(如:身高、體

重、動作等)、行為問題(如:咬人、情 緒不穩、哭鬧等)、並養成寶寶的生活 習慣、健康照護問題、欠缺照顧寶寶 的能力和技巧。

人際互動 5 21-25 包含與長輩及伴侶間會在為寶寶的

養育以及協助與支持及有衝突情況,

減少、無法參加社交或休閒活動等情 況。

總計 25

三、 托嬰中心職業婦女家長親職壓力因應問卷調查表

本研究托嬰中心職業婦女親職壓力與因應研究之「職業婦女家長親職壓力 因應問卷調查表」依據理論與建構向度,收集國內相關研究並參考林千惠(2006)、 洪榮正(2004)、陳亭妤(2012)之研究「親職壓力因應量表」,乃本研究對象 與上述研究對象之不同,本研究向度則參酌洪榮正(2004)親職壓力因應向度:

主動面對問題、理性解決問題、情緒認知調整、負向情緒反應、接納現實情境、

逃避隱藏情緒,林千惠(2006)親職壓力因應向度:積極解決問題、消極逃避 問題、認清接納事實、拒絕排斥事實、情緒休閒調適,亦參酌上述研究者之親 職壓力因應量表找出切和的題目修編,再與指導教授就內容合適性及題項用詞 字句彙整意見,進一步加以改編其量表向度與題項內容形成初稿。

本研究題項及向度參酌洪榮正(2004)、林千惠(2006)、陳亭妤(2012)研 究之親職壓力因應向度,並邀請國內三位學者及三位業界專家進行量專家效度

修改及建議如附錄三,爾後統整,並經指導教授討論後,調整題項細部文句編 排順序,與專家內容合適性及題項用詞字句彙整意見修訂編制適合最後形成初 稿問卷修訂對照表如附錄四,共計25題。最後行成正式問卷(附錄五)。

其修訂後成為「正式問卷」其內容向度共為有正向:「解決問題」、「接納事 實」、「情緒、休閒調適」;負向:「逃避問題」、「排斥事實」、等五種方式。

1. 「解決問題」:,包括積極面對自身問題並主動發現子女的健康照護問題、情 緒處理會主動尋求各種解決方式,如請教專家、長輩或是蒐集相關資料。

2. 「接納事實」:包括對於子女的照護、行為等問題,自身努力盡力後仍無法改 變則以降低標準及不逃避,順其自然方式面對之。

3. 「情緒與休閒調適」:包括在養育過程藉由,適當休閒活動及讓自身保有屬於 自己的興趣調適並且運用正向情緒紓解親職壓力。

4. 負向因應為:「逃避問題」:包括養育孩子過程無法有效解決問題,而採取承受、

沮喪、懊悔、生氣甚至不願意面對及處理孩子的本身問題行為問題,最後造成 親職壓力更大。

5. 「排斥事實」:包括對於外界對於子女的負面評價,拒絕面對與接受,皆以自 身主觀之價值認定之。

本研究「托嬰中心職業婦女家長親職壓力因應」問卷向度題項分配分別為:

正向:「解決問題」分別為1-5題為,「接納事實」為6-10題,及「情緒與休閒

調適」為11-15題,負向:「逃避問題」為16-20題,「排斥事實」為16-25題,

每個向度各5題共計25題。親職壓力因應問卷調查題項內容分配表。如表3-3- 2。

表3-3-2

親職壓力因應問卷調查題項內容分配表 親 職 壓 力 因 應

(向度)

題 數

題號 說明

解決問題 5 1-5 包含遇到問題時,面對問題處理方式如:(請教專 家、醫生,托嬰中心老師)提供意見,上網、或是 和別的家長、朋友討論如何教養寶寶,觀察寶寶的 行為表現,適時的調整照顧方式。

接納事實

5 6-10 包含托嬰中心職業婦女家長本身改善寶寶的問題,接

受事實、順其自然就好不會拿寶寶跟別人的寶寶比較、

會降低標準以解決問題。

情 緒 與 休 閒 調 適

5 11-15 包含托嬰中心職業婦女家長本身找機會犒賞、慰勞

自己以及擁有自己的興趣並且休閒活動(如:讀、聽 音樂、看電視、旅遊)。

逃避問題 5 16-20 包含托嬰中心職業婦女家長本身問題解決,以及當

作問題不存在、沮喪、發脾氣懊惱。

排斥事實 5 21-25 包含托嬰中心職業婦女家長本身認為寶寶的事情

都是註定、不想跟別人討論寶寶狀況,在為他們根 本無法了解、若別人對寶寶有負面評價,會幫寶寶 找理由解釋、若發生(如咬人,抓人),一定是別人 小孩的問題、有各類活親會找藉口不去參加

總計 25

四、 量表計分方式

量表的計分方式是採用李克特(Likert scale)四點量表,每個題目皆有「從 未」、「很少」、「有時」、「總是」四個選項,計分方式分別為「從未」得 1分、

「很少」得2分、「有時」得3分、「總是」得4分,平均數得分數越高,表示 本研究中所代表之職業婦女家長感受到親職壓力越大,愈常使用親職壓力因應 方式。

貳、 專家效度

本研究邀請三位學術專家如表3-3-3、及實務專家如表3-3-4,針對問卷內容 提供修正意見。其針對初稿於每一題的正確性與適切性及與語詞表達,逐題修正 給予評估,經過專家效度考驗之結果將初稿修為正式問卷(附錄五)。

表3-3-3

問卷審查學術專家名單

專家姓名 任職學校/系所 職稱

江淑卿 前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 副教授 黃馨慧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 副教授 陳若琳 私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 副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序)

表3-3-4

問卷審查實務專家名單

專家姓名 工作單位 年資 幼教資歷 朱俐蓉 托嬰中心主管 3年 10年 黃楨晰 托嬰中心主管 5年 15年 劉蔚然 托嬰中心主管 5年 7年

(依姓氏筆畫排序)

Dalam dokumen 摘要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Halaman 51-57)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