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本研究工具以結構式問卷方式收集資料,內容分成五部份:一、精神分裂症患者 的社會人口學特徵;二、採用姚開屏(2001)發展的「台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 品質問卷」;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狀況;四、精神科居家護理效果指標;五、

主要照顧者特質。以下針對資料收集內容與其信度、效度檢定加以說明:

壹、精神生活品質量表 

1.量表內容

The WHOQOL Group(1998) 強 調 世 界 衛 生 組 織 生 活 品 質 簡 明 版 量 表

(WHOQOL-BREF)不只測量健康部份的生活品質,也涵蓋一般其他方向的生活品 質,經多元文化背景測試通過,適合跨族群使用,故本研究採用姚開屏(2005)《台 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之發展及使用手冊(第二版)》之量表做為使用 居家護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品質測量的工具。「台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 問卷」之形成按WHOQOL研究總部的規定,除了採用全球共通的 WHOQOL-BREF 之26個題目外,還新增兩個本土性層面,含四大範疇(生理、心理、社會及環境),

由28個題目所組成。

27

表3-3

生活品質主要測量的四個範疇

範疇一、生理 範疇二、心理 範疇三、社會關係 範疇四、環境 疼痛與不適

能量與疲倦 睡眠與休息 活動能力 日常生活活動 對 藥 物 及 醫 療 的 依賴

工作能力

正面的感覺 思考、記憶及集中 注意力

自尊

身體意象及外表 負向感覺

靈性/宗教/個人信 念

個人關係

實際的社會支持 性生活

身體安全及保障 家居環境

財務資源

健康及社會可得性與品質 取得資訊及技能的機會 參與娛樂及休閒活動的機會 物理環境

交通 問卷中第

3、4、10、15、16、

17、18共7題

問卷中第

5、6、7、11、19、

26共6題

問卷中第

20、21、22、27 共4題

問卷中第8、9、12、

13、14、23、24、

25、28共9題

2.信度、效度檢定方面

姚開屏(2002)以平均年齡41.57歲的健康(n = 212)受訪者與罹患各種疾病的 不健康(n = 848)受訪者為對象。

(1)問卷信度顯示:

a.內在一致性:整份問卷Cronbach's alpha值為.91;四個範疇之Cronbach's alpha值介於 .70- .77;

b.再測信度分別介於 .76- .80之間(p < .01)。 (2)問卷效度顯示:

a.內容效度:各題目與所屬範疇間之相關介於 .53- .78(p < .01),各範疇

之相關介於 .51- .64 (p < .01);

b.區辨效度:大多數題目與所屬層面、範疇及整體生活品質分數可區辨健 康人與不健康人;

c.預測效度:各範疇分數能解釋60%整體生活品質及一般健康狀態層面

(Facet G)分數變異量;

28

d.建構效度:四個範疇可解釋73%變異量(姚開屏,2002)。

表3-4

國內使用台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信度、效度表

作者年份 信度 效度

余姿瑩(2005) 四層面之Cronbach's α值為0.66(社會

關係)~0.84(生理),題目與範疇的再

測信度都具統計上顯著水準。

在健康人與非健康人之區 辨效度達統計上之顯著差 異(p < .05)。

張靜琪(2005) 整體問卷的內部一致性 0.91,各範疇 之Cronbach'sα值分別為 0.78,0.83,

0.74與0.84。

探索性因素分析,可解釋 57%的變異量。

註:四層面之Cronbach'sα值為0.66~0.84

3.量表計分方法

量表計分方法採Likert式5點計分,有正向及負向題兩種計分方式,除了各題有 各自的得分外,還將各範疇內的層面題目分數總合平均後乘以4,即成為各範疇中所 代表之分數,每個範疇的分數範圍為 4-20 分,分數愈高表示該題所敘述的生活品質 越好(姚開屏,2002)。分數越高表示生活品質越好。各範疇計分如下:

生理範疇分數=(Q3+Q4+Q10+Q15+Q16+Q17+Q18)÷7×4 心理範疇分數=(Q5+Q6+Q7+Q11+Q19+Q26)÷6×4

社會關係範疇分數=(Q20+Q21+Q22)÷3×4

環境範疇分數=(Q8+Q9+Q12+Q13+Q14+Q23+Q24+Q25)÷8×4

由於台灣版 WHOQOL 問卷發展小組對於將四個範疇分數加總值的適當性還未 確定(姚開屏,2002),因此本研究有關生活品質的描述統計資料仍以四個範疇的情 形分開說明。

本研究以生活品質四大範疇為依變項,精神分裂症患者社會人口學特徵、疾病狀 況、主要照顧者特質、精神科居家護理效果指標為預測變項,進行同步多元迴歸分析,

其類別尺度及序位尺度的變數乃先轉換為虛擬變項。

29

貳、精神分裂症患者社會人口特徵 

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經濟。

參、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狀況 

分為精神症狀評估(DSM-IV-TR)、病程、整體功能評估(GAF)。

1.精神症狀評估表

評估根據DSM-IV-TR 之第一軸向,精神分裂症症狀診斷標準設計成評估五大項

目,分別為妄想、明顯的幻覺、語無倫次或明顯的聯想鬆弛、僵直或混亂的行為、負 性病徵,各項目再依量表評估程度,分數越高表示症狀越嚴重。

2.個案整體功能評估

評估根據DSM-IV-TR 將精神病學的診斷系統化為五個軸向,其中第五軸向整體

功能評估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 Scaling, GAF)的信度為 0.62-0.8

(Sajatovic & Ramirez, 2001)。

針對功能之整體評估。分數由1到100分,每10分為一個範圍,分數愈高表示 功能愈良好。

肆、主要照顧者特質 

包括性別、年齡、與患者的關係、主要照顧者負荷量表。

主要照顧者負荷為居家護理師交由主要照顧者填寫主要照顧者負荷量表。因居家 護理師訪視患者,是最有資格進行此事的人。

主要照顧者負荷量表問項間具有良好之鑑別力與再測信度,整體量表內在一致性 為 0.88,各次向度的內在一致性為 0.65-0.9。簡明版計 18 題,共分為五個次向度:

家庭干擾、烙印、愧疚、照顧者緊張、案主依賴。其中,家庭干擾屬主觀負荷,可針 對五個次向度與總負荷分析。依量表常模將施測結果之負荷分數區分為四個等級:輕

30

度到中度負荷(8-20 分)、中度負荷(21-32 分)、中重度負荷(33-44 分)及重度負 荷(45 分以上)。

伍、精神科居家護理效果指標 

疾病維持行為包括服藥規則性、門診追蹤固定性、再住院天數等三個具體的次項 目。「服藥規則性」透過問卷訪談家屬而得,「門診追蹤固定性」及「再住院天數」則 以病歷紀錄為評量依據;「門診追蹤固定性」及「服藥規則性」可用以評估病患平時 疾病適應狀況及行為表現,「再住院天數」則可視為疾病維持行為的結果表現。「門診 追蹤固定性」評分方式:固定回診者 4 分、未固定回診者 1 分。「服藥規則性」評分 方式:規則服用藥物者 4 分、自行調整藥物劑量或服用時間者 3 分、想到時才服用藥 物者 2 分、目前已未服藥者 1 分。「再住院天數」評分方式:未再住院者為 4 分、再 住院天數介於 1 至 30 日者為 3 分、再住院天數介於 31 至 62 日者為 2 分、再住院天 數達到 62 日以上者為 1 分。「疾病維持行為」之總分為上述三個次項目之的得分相加 (3~12 分),總分愈高者,其疾病維持行為及能力愈好(林靜蘭,2000)。

林靜蘭翻譯國外已發展完善「遵囑服藥行為評量表(Medication Adherence Rating Scale, MARS)」(Thompson, Kulkarni, & Sergejew, 2000),總分範圍從 0

(低可能性遵囑服藥行為)至 10(高可能性遵囑服藥行為)。中文版 MARS Chronbach α達 0.674,一致性信度檢定r值為.47(p = .006),具有可接受的內在一致性及良 好信效度,可做為評估精神病患遵囑服藥行為之工具。由於遵囑服藥行為有臨床實用 性,可做為精神照護處置性研究的成效指標,因此,台灣精神照護專業人員不妨應用

「中文版遵囑服藥行為評量表(MARS)」來評估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遵囑服藥行為 (黃 雅琳、張調印、邵文娟、林靜蘭,2010)。

資料收集由三位居家護理師協助,三位精神科居家護理師工作年資10 年以上且 均為精神衛生護理學會的社區精神衛生實務督導。為確保評估之一致性,由劉玟宜副

31

教授指導,擇選三位居家護理師皆熟悉的一名患者共同評估,對評估的一致性取得共 識。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