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基於以上研究動機、目的以及文獻探討結果,本研究以國小智能障礙兒童為 研究對象,探討在無使用故事地圖策略、重述故事中給予故事地圖提示、教學中

搭配故事地圖策略並在重述故事時給予故事地圖提示等三種情境下,智能障礙兒 童的口語敘事表現為何。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研究設計」、第二節「研究 對象」、第三節「研究工具」、第四節「研究流程」以及第五節「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一節第一節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設計研究設計研究設計研究設計

本研究探討故事地圖策略在不同情境下使用對提升智能障礙兒童口語敘事

表現的成效,故採單一受試研究法( single subject design )之多處理實驗設計

( multiple treatment design )來進行研究。為複製介入的效果以提升研究之內在效 度,本研究複製介入流程於3位受試兒童。

單一受試研究法中的多處理實驗設計為倒返實驗設計的變形與延伸。多處理 實驗設計適用於研究者欲對一種行為評估兩種或更多的介入效果時,其中一種介 入可以與其他介入結合成一包裹,用以決定這套處理方法的效果,透過此實驗設 計,研究者可找出對於目標行為最佳的介入方式。使用此實驗設計的優點在於能

將數個介入方式安排成一序列實施,將相鄰的兩階段進行比較( 杜正治,1994 ),

故本研究單一受試研究法中的多處理實驗設計,用以觀察故事地圖策略在提升智 能障礙兒童口語敘事表現中所扮演的角色。

44

一一

一一、、、、實驗程序實驗程序實驗程序實驗程序

本研究實驗程序共分為五階段,分別為基線期( A1 ):無使用故事地圖策略;

介入一( B1 ):重述故事中給予故事地圖提示;介入二( BC1 ):教學中搭配故事地 圖策略並在重述故事時給予故事地圖提示;倒返再進行一次介入一( B2 ):重述 故事中給予故事地圖提示;介入二( BC2 ):教學中搭配故事地圖策略並在重述故 事時給予故事地圖提示。三名受試者在各階段的實驗設計圖如圖3-1所示,受試 者在各階段進行次數以其重述故事內容的完整性來決定,以下,將針對各階段流 程進行描述。

圖圖

圖圖3-1 實驗設計圖

( 一 )基線期( A1 ):無使用故事地圖策略

基線期( A1 )階段中未使用故事地圖策略,主要針對受試者在一般情境中聆 聽故事,研究者進行故事內容的講解,之後讓受試者重述故事。研究者將受試者 重述故事的內容記錄,作為本研究所設定之口語敘事表現,這些資料經轉譯與口

基線期 ( A1 )

介入一 ( B1 )

介入二 ( BC1 )

介入一 ( B2 )

介入二 ( BC2 )

‧‧‧

‧‧‧‧‧‧

‧‧‧‧‧‧

‧‧‧‧‧‧

‧‧‧‧‧‧

(倒返再施行)

故事內容完整性

(%)

45

語敘事完整性分析後以百分比呈現作為基線期資料。本研究於基線期階段至少蒐

集三個資料點,當受試者口語敘事表現中之內容完整性經分析達穩定後,即進入 下一階段。此外,研究中三位受試者將同時進行基線期的口語敘事樣本蒐集。

( 二 )介入一( B1 ):重述故事中給予故事地圖提示

介入一( B1 )階段主要在受試者重述故事的過程中給予故事地圖提示,過程 中,受試者在聆聽完故事後,研究者進行故事內容的講解,接著,研究者給予該

繪本故事之故事地圖,讓受試者在此提示下進行重述故事,當其重述故事完整性 經分析達穩定之後,即進入下一階段。在本階段中,為考慮到受試者初次使用故

事地圖策略,且研究者並未進行解說,故以敘事完整性60%做為通過標準,當受 試者的表現連續三次達60%以上,或完整性未達60%,但連續三個資料點的趨 勢呈現穩定,則進入下一階段。

( 三 )介入二( BC1 ):教學中搭配故事地圖策略並在重述故事時給予其作為提示 介入二( BC1 )階段中,主要為教學與提示兩種不同的介入策略結合在一起,

觀察受試者口語敘事表現的改變情形。過程中,研究者在講解故事時搭配使用故 事地圖來協助說明,並在受試者欲進行重述故事時,給予該繪本故事之故事地 圖,讓受試者在此提示下進行重述故事,當其重述故事完整性經分析達穩定之 後,即進入下一階段。在本階段中,由於研究者已於教學中說明故事地圖的概念,

並搭配講解故事,加上受試者對於故事地圖也有一定程度的熟悉,故以敘事完整

性80%做為此階段通過標準,當受試者的表現連續三次達80%以上,或完整性

46

未達80%,但連續三個資料點的趨勢呈現穩定,則進入下一階段。

( 四 )介入一( B2 ):重述故事中給予故事地圖提示

介入一( B2 )階段,受試者於此時返回至與B1階段相同的介入方式,在其重 述故事的過程中給予故事地圖提示。

( 五 )介入二( BC2 ):教學中搭配故事地圖策略並在重述故事時給予其作為提示 介入二( BC2 )階段,受試者於此時返回至與BC1階段相同的介入方式,將教 學與提示兩種不同的介入策略結合在一起,觀察受試者口語敘事表現的改變情 形。

上述所提及之介入一( B2 )與介入二( BC2 )階段,此兩階段的執行過程與階段 結束的標準分別如前面所提之介入一( B1 )與介入二( BC1 )階段。

47

二二

二二、、、、研究架構研究架構研究架構研究架構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如圖3-2所示,以下將針對本研究之自變項、依變項以

及控制變項部分進行說明。

圖圖

圖圖3-2 研究架構圖

( 一 )自變項

本研究中的自變項為故事地圖策略,此外,本研究將操弄三種情境,分別為

「無使用故事地圖策略」、「重述故事中給予故事地圖提示」、「教學中搭配故事地 圖策略並在重述故事時給予故事地圖提示」,用以探討在不同情境下故事地圖的 使用,對提升智能障礙兒童口語敘事表現的成效為何。

1.無使用故事地圖策略 2.重述故事中給予故事 地圖提示

3.教學中搭配故事地圖 策略並在重述故事 時給予故事地圖提 示

自變項:故事地圖策略 依變項:口語敘事表現

1.口語敘事完整口語敘事完整口語敘事完整性口語敘事完整性性 性 故事背景、引發事件 、嘗試解決的問題或 達成的目標、採取的 行動、結果

2.故事故事故事長度故事長度長度 長度

總字數、相異字數 研究對象

國小智能障礙兒童

控制變項 教學者、評量者、

教學情境、教學實施流程

48

( 二 )依變項

本研究中的依變項為「口語敘事表現」,評量方式為蒐集受試者每次在聆聽

完故事後重述故事的內容,在經由校正後進行分析,分析的向度包含以下三項:

1.故事長度,為受試者在口語敘事當中的總共字數,在語言樣本轉譯的過程中,

將排除不清楚的語音、發語詞( filler )、重複的字詞以及重新再說或說了之後放 棄不說的現象。

2.相異字數,為受試者在重述故事的語言樣本中之相異字數,透過上述定義所得 之總共字數,再從中計算相異字數。

3.口語敘事的內容完整性,在分析方面以整體結構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將口語敘 事分為故事背景、引發事件、嘗試解決的問題或達成的目標、採取的行動以及結 果來進行分析。

另外,此三項分析向度又分為「質」與「量」來探討,其中,量的部分包含 口語敘事中的總字數與相異字數,用以觀察受試者在使用故事地圖策略後的敘事

量改變情形;至於質的部分則為口語敘事的內容完整性,藉此觀察受試者的敘事 內容是否完整。

( 三 )控制變項

1.教學者:本研究中教學者即為研究者,為避免不同教學者對研究結果造成影 響,所有的課節皆由研究者一人進行。教學者畢業於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 系,並完成為其半年之特教班教育實習;於研究所期間已修習兒童語言發展及兒

49

童語言障礙相關課程,並已完成既定之語言治療實習。

2.評分者:研究中所蒐集之口語敘事樣本轉譯與分析皆由研究者一人進行,為避 免在評分過程中出現前後差異,除了自全部口語敘事樣本中進行評分者內信度

( intra rater reliability )分析,此外,另將邀請一位目前就讀於國立台北護理健康 大學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的學生擔任共同評分者,該名共同評分者於研究所階段 已修習兒童語言發展及兒童語言障礙相關課程,並已完成既定之語言治療實習。

過程中,由研究者先向共同評分者說明評分內容的要項與標準,待共同評分者清

楚了解評分方式後,便開始一同練習計分,直到與研究者計分達80%的一致性。

之後進行獨立評分,兩人的評分結果用以計算評分者間信度( interjudge

reliability ),並以80%為通過標準。

3.教學情境:為避免不同的教學情境影響研究結果,本研究的教學環境為受試者 學校教室,且在本實驗進行的過程中,每次皆以該教室做為教學環境,過程中家 長與教師可入內陪同,但在兒童重述故事的過程中禁止給予任何語言或動作提 示。

4.教學實施流程:本研究採用講解故事過程中搭配故事地圖策略,並在重述故事 中給予故事地圖作為提示來進行本研究。其中,每個實驗階段的活動包含閱讀前 提問、聆聽故事以及重述故事,以下,將針對各階段中各個活動的進行方式進行 說明,如表3-1所示。

50

表3-1 教學流程表 教學流程表 教學流程表 教學流程表

階段

基線期(A1):

無使用故事地圖策略

介入一(B1、B2):

重述故事中給予故事 地圖提示

介入二(BC1、BC2):

教學中搭配故事地圖 策略並在重述故事時 給予故事地圖提示

程 一 一一

一、、、閱讀前提問、閱讀前提問閱讀前提問 閱讀前提問 呈現繪本封面,詢 問受試者相關問題。

如:封面看到甚麼 二

二二

二、、、聆聽故事、聆聽故事聆聽故事 聆聽故事 研究者念讀故事 內容,接著進行故事內 容的講解。

三 三三

三、、、重述故事、重述故事重述故事 重述故事 研究者要求受試 者重述該故事。

(將重述故事內容錄音 保存)

一 一 一

一、、、、閱讀前提問閱讀前提問閱讀前提問閱讀前提問 呈現繪本封面,詢 問受試者相關問題。

如:封面看到甚麼 二

二 二

二、、、、聆聽故事聆聽故事聆聽故事聆聽故事 研究者念讀故事 內容,接著進行故事內 容的講解。

三 三 三

三、、、、重述故事重述故事重述故事重述故事 研究者給予受試 者故事地圖,要求其重 述該故事。

(將重述故事內容錄音 保存)

一 一一

一、、、閱讀前提問、閱讀前提問閱讀前提問 閱讀前提問 呈現繪本封面,詢 問受試者相關問題。

如:封面看到甚麼 二

二二

二、、、聆聽故事、聆聽故事聆聽故事 聆聽故事 研究者念讀故事 內容,接著呈現故事地 圖,藉由故事地圖進行 故事內容的講解。

三 三三

三、、、重述故事、重述故事重述故事 重述故事 研究者給予受試 者故事地圖,要求其重 述該故事。

(將重述故事內容錄音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