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架構研究架構研究架構研究架構

圖 圖 圖

圖 3333----1 1 1 研究架構1 研究架構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

體重過重女大學生 個人基本資料

出生年次

前測 BMI、體脂肪、腰臀比

身體心像(外表評價、外表取向、身體各部位滿意度)

措施一 措施二

進行運動課程介入六週 僅提供運動衛教單張

後測 BMI、體脂肪、腰臀比

身體心像(外表評價、外表取向、身體各部位滿意度)

第二節第二節

第二節第二節 研究設計研究設計研究設計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類實驗研究設計,以方便取樣。研究對象分為介入措施一及介入措 施二共二組,介入措施一接受六週運動課程介入措施,運動課程實施次數每週三 次,每次 60 分鐘;介入措施二給予運動衛教單張。

介入措施一經由研究者簡介研究計畫內容,探討運動課程的介入對體重過重 女大學生之身體質量指數、體脂肪、腰臀比、身體心像的影響,經個案同意後,

填寫報名表(附件三 )、契約書(附件五)及問卷量表(附件八),並安排檢測 身體質量指數、體脂肪、腰臀比。前測於執行運動介入前一週進行,包含生理指 標測量、問卷量表,於運動課程介入結束後一週內進行後測,包含生理指標測量、

問卷量表。

介入措施二由研究者向個案簡介研究計畫內容,經其同意後,填寫報名表(附 件三)、同意書(附件六)及問卷量表(附件八),發放運動衛教單張(附件二),

針對內容做說明。前測進行,包含生理指標測量、填寫問卷量表,於六週後進行 後測生理指標測量、填寫問卷量表。

一、選樣條件

(一)收案條件

1.大專院校一到四年級。

2.年滿十八歲至二十四歲。

3.女生。

4.BMI≧24。

5.自願配合整個研究計劃進行,能持續參加六週的計畫活動者。

(二)排除條件

1.有規律運動者。

2.有氣喘病、心臟病、腎臟病、肝臟疾病、暈眩、癲癇等疾病不宜參加運 動活動者,將不列入考量。

第三節 第三節第三節

第三節 介入措施說明介入措施說明介入措施說明介入措施說明 一、運動課程

本研究特別聘請一位專業合格的健身教練,擔任運動課程介入的專業健身教 練,並有在校外健身中心或及校內社團擔任有氧舞蹈教練的經驗。

運動課程內容由專業健身教練設計運動,課程設計內容參考彭淑美(2003), 主要有四個項目的運動包含熱身運動、主要運動、地板肌耐力運動、地板緩和運 動,課程內容除了以瘦身為原則外,另再加強腹部、臀部的肌肉耐力運動,以達 到修飾身體線條,使身材比例均勻。並將所初步的運動課程設計內容,邀請運動 專家顧問,針對減重運動課程之適用性與實務性,以五分法的方式打分數並提供 意見,修改至四分以上才付諸實施。詳細課程內容見附件一。運動課程介入六週,

每週進行三次,每次持續時間為六十分鐘的有氧運動。

二、運動衛教單張

係由研究者參考相關文獻編制而成的。列述運動要點如下包含運動頻率、持 續時間、強度、模式及注意事項。

通過研究計畫口試及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

介入措施包含運動課程及運動衛教單張,由專業健身教練設計運動課程。

請運動專家顧問針對課程設計內容的適用性與實務性,以五分法的方式打分數並提 供意見,修改至四分以上才付諸實施。

研究者與受試學校聯繫,並說明研究計畫與目的,循該校行政程序進行申請。待取 得學校同意後與受試者學校聯繫確定收案時間及地點。

活動宣傳兩週:

1.學校網站、海報張貼、班級班會宣傳。

2.邀請學生參加。

3.依據收案條件,篩選符合收案對象。

活動前一週:

1.說明活動目的、流程、注意事項。

2.完成報到流程(附件七),包含簽署報名表、契約書或同意書、繳交保證金(介 入二免繳)、完成前測(填寫問卷、生理測量)。

3.介入二說明運動衛教單張內容。

活動進行期間:

1.課程前 e-mail、電話提醒。

2.每次課程結束提醒下次上課時間。

3.針對缺席者追蹤缺席原因。

4.每星期測量體重、體脂肪,讓研究對象了解減重狀況。

5.提供獎賞,前一~三週全勤者(共 9 堂課)頒發獎項。

活動後一週:

1.完成後測(填寫問卷、生理測量)。

2.舉行頒獎儀式,針對體重減少公斤數最多前三名、腰臀比下降最多前三名及全勤 者頒發獎項予以勉勵。

第四節第四節

第四節第四節 研究研究研究研究對象對象對象對象 一、收案樣本數:

研究樣本數之推估採用α=0.05,統計檢力為 80%,effect size 為 medium, 0.50,以 G-power 統計軟體計算所需之樣本數,介入一 64 人,介入二 64 人。參 考相關大學生運動介入研究,得知樣本流失率約為 40%~10%(鍾凱婷,2001;陳 美華,2005),因此預估本研究之流失率為 25%,預估收案人數介入措施一為 80 人,介入措施二為 80 人。

第五節第五節

第五節第五節 研究工具研究工具研究工具研究工具

本研究收集資料所需之工具包括二部分,一、生理指標測量,二、結構式問 卷量表。分別說明如下:

一、生理指標測量:研究中所測量的數值包括身高、體重、體脂肪、腰臀比等。

測量工具包括身高機、TANITA;UM-016足到足生物電阻分析儀、皮尺。

(一)身高:

1.測量工具:身高機,廠牌為永田牌,單位為公分,每一個刻度代表 0.2 公分。

2.測量步驟:

(1)使用前先校正調整。

(2)受測者一律脫鞋站上工具,面向前方。身體保持自然抬頭挺胸,不可搖晃,

雙腳平放不可踮腳尖。

(3)橫桿置於頭正中,不可歪斜,橫桿需和直立桿保持 90 度。

(4)由橫桿的高度讀出刻度的公分數,受測者才可離開。

(5)注意:全部的受測者皆由同一施測者完成。

(二)體重與體脂肪

1.測量工具:TANITA;UM-016足到足生物電阻分析儀。

2.測量步驟:

(1)使用前先校正調整。

(2)受測者一律脫鞋與身上較厚重衣物脫去,站立於 TANITA;UM-016 足到足生 物電阻分析儀的電極板上,輸入身高、性別、年齡。

(3)測量當中,受測者直立站穩,不可晃動。

(4)約一分鐘後螢幕會先後出現體重與體脂肪率數值,受測者才能離開。

(5)注意:受試者於測量前2小時需禁食任何食物,測量前需要排空尿液,全部 的受測者皆由同一施測者完成。

(三)身體質量指數:將量得的身高及體重套入身體質量指數計算公式(體重 (kg)/身高(m)²)換算而得。

(四)腰圍

1.測量工具:皮尺。

2.測量步驟:

(1)受測者穿著單薄衣服,呼吸自然下站直,勿隨意晃動。

(2)施測者站在受測者前面先目視,以腰之最凹處量取腰圍。

(3)記錄方式,讀取至0.1公分。

(4)測量兩次記錄之並取其平均值,兩值相差超過1公分時再測一次,取較接近 的兩次平均。

(5)測量中注意布尺需拉直,不可歪斜或扭轉。

(五)臀圍

1.測量工具:皮尺。

2.測量步驟:

(1)受測者穿著單薄衣服,呼吸自然下站直,勿隨意晃動。

(2)施測者站在受測者前面先目視,以臀部最寬處為準量取之。

(3)記錄方式,讀取至0.1公分。

(4)測量兩次記錄之並取其平均值,兩值相差超過1公分時再測一次,取較接近 的兩次平均。

(5)測量中注意布尺需拉直,上下左右移動,確認測量處,布尺不可歪斜或 扭轉。

(六)腰臀圍的比率(Waist-Hip/Ratio WHR)=腰圍/臀圍

二、問卷量表:包含個人基本資料、身體心像量表。分別說明如下:

(一)個人基本資料,包含年齡、運動行為以及是否有氣喘病、心臟病、腎臟病、

肝臟疾病、暈眩、癲癇等疾病。

(二)身體心像量表:

以多向度身體和自我關係問卷(Multidimensional Body-Self Relation Questionnaire,簡稱MBSRQ),此量表包含:外表評價、外表取向、體能評價、

體能取向、健康評價、健康取向、疾病取向、身體各部位滿意度、體重過重偏見 及體重自我分類等分量表。

本研究目的旨在比較「運動課程」與「運動衛教單張」介入,對改善體重過 重女大學生身體心像的成效,主要採用文星蘭(2003)翻譯自 Cash(1990)所 編制的「多向度身體和自我關係量表」(Multidimensional Body Self-relations Questionnaire, MBSRQ),以有關身體外表的分量表為架構,包含外表評價、外 表取向及身體各部位滿意度等三個分量表。題目共計 28 題,採五點量表記分,

以各量表所換算的分數表示受試者身體心像各向度的狀況。

量表內容效度評定,研究者文星蘭系函請國內專家學者針對問卷提出意見,

對內容效度作處理,量表信度分析結果Cronbach α值為.82,顯示量表之內部一 致性尚佳(文星蘭,2003)。

第六節 第六節 第六節

第六節 研究步驟研究步驟研究步驟研究步驟

經取得研究工具原作者同意函,並通過研究計畫口試。於本研究倫理委員會 審查通過後,進行以下步驟:

一、研究者先以電話與受試學校學生事務處主管聯繫,並說明研究計畫與目的,

循該校行政程序進行申請。待取得學校同意後與受試者學校聯繫確定收案時間 及地點。

二、為避免二種介入措施的相互干擾,故介入措施一及介入措施二選擇在二所同 質性大專院校分別進行。

三、活動進行前簽署契約書,訂定研究活動進行期間,參與研究對象須遵守私下 不使用其他的減重或體型雕塑措施,以避免研究結果受干擾。

四、繳交保證金,確定加入後課程開始前先交保證金$200 元整,活動結束後全 勤者則退回保證金,但如在課程活動中缺席二次(含)以上者,則沒收保證金,

以提高出席率。

五、採類實驗法設計。於介入措施前一周以集體方式填寫問卷和完成生理測量。

問卷填寫過程禁止互相討論及抄襲,且題目逐題填寫,由研究者檢查其填寫完 整性;生理測量之身高、體重、體脂肪、腰圍、臀圍由研究者測量並填數字。

六、二組於六週介入措施完成後進行後測資料收集,包含填寫問卷(外表評價、

外表取向、身體各部位滿意度)和完成生理測量(測量身高、體重、體脂肪、

腰圍、臀圍)。

七、運動課程介入組每星期測量體重、體脂肪,讓研究對象了解減重狀況,以達 到激勵效果並提高減重動機與恆心。

八、運用獎賞法,在一開始簽署減重契約書時,內容列入減重成功、體型雕塑成 功與全勤的獎項,以提高研究對象的減重動機與恆心。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