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方法採縱向性回溯性的研究設計,擬透過現有老年人口基本資料,嘗 試描述老年人罹病狀況、其使用照護服務的利用與日常生活功能(ADL‚IADL)狀 態之相互關係為主要架構,分析探討罹病狀況、其使用照護服務的利用對老年人 日常生活功能(ADL‚IADL)之影響。

失能程度

ADLs IADLs

圖一、研究架構圖 社會人口學

年齡 性別 婚姻狀況 教育程度 都市化指數 宗教信仰

罹病狀況 罹患疾病類項 罹病數

合併罹病症(Co-morbidity) CI ‐Q 含16種加速或提早老化之疾病狀況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由研究屬於次級資料分析(secondary data analysis),研究對象來自衛生署國 民健康局之「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Taiwan

Longitudinal Study on Aging, TLSA)資料庫。其抽樣設計採分層三段系統隨機抽樣 法:以1988年底設籍於台灣331個平地鄉663鎮市區,年滿60歲以上之男女人口為 調查母體,先抽選56個鄉鎮市區,每樣本再抽選兩位60歲以上個案,共計4,412 位老人。在1989年完成第一次基準調查計4,049人,完訪率達91.8%,具全台灣地 區樣本代表性。此資料庫每隔三至四年針對完成訪查存活的樣本定期追蹤,之後 陸續進行五波之追蹤調查,1996年補充2,642位50至66歲的樣本,完訪率88.9 %。

2003年的第五波資料庫共有3.778位57歲以上的樣木,完訪率91.6%。此調查為固 定樣本群之大規模長期追蹤研究,調查訪員皆受過訓練,並以結構性問卷於個案 的住處進行面對面訪查,據以釐析老人健康及生活狀況之變遷趨勢及其影響因素 與衝擊。本研究截取第四波(1999年)、第五波(2003年)及第六波(2007年)調查資 料,扣除期間死亡及資料不全者,以年滿60歲以上的老人為樣本納入分析。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變項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選取以下資料庫變項進行分析:1.社會人口學;2.健康狀況:罹病狀 況;3.照護服務的利用;4.日常生活功能(ADL‚IADL)。將受訪者之年齡、性別、

婚姻狀況、教育程度、都市化指數、宗教信仰、罹病狀況、照護服務的利用等列 為自變項;本研究之依變項為受訪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ADL‚IADL)。

(一)、基本人口學

本研究之人口學資料包括:樣本個案的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教育程度、

都市化指數宗教信仰等。

(二)、罹病疾病種類之分類標準

本研究將利用ICD-9-CM 分類代碼進行疾病歸類,將收案對象所罹患之疾病分

類。其分類內容如下所示:

第一章:感染病與寄生蟲疾病(001-139) 第二章:腫瘤(140-239)

第三章:內分泌、營養及新陳代謝疾病與免疫性疾病(240-279)

第四章:血液及造血器官的疾病(280-289) 第五章:精神疾病(290-319) 第六章:神經系統及感覺器官之疾病(320-389)

第七章:循環系統疾病(390-459) 第八章:呼吸系統疾病(460-519) 第九章:消化系統疾病(520-579) 第十章:泌尿生殖系統疾病(580-629)

第+一章:妊娠、生產及產褥期之合併症(630-676) 第十二章: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680-709)

第十三章:骨骼肌肉系統和結締組織疾病(710-739) 第十四章:先天畸形(740-759)

第十五章:周產期病態(760-779)

第十六章:徵候、症狀及診斷欠明之各種病態(780-799) 第十七章:損傷及中毒(800-999)

補充分類:V-Code(V01-V82) 外傷原因分類:E-Code(E800-E999) (三)、加速或提早老化之疾病罹病可直接間接或隱藏長期照護需求

本研究參放日本介護保險法施行令中明訂16 種加速或提早老化之疾病作 為另一種高齡疾病之指標,以分析了解該16類加速或提早老化的疾病其罹病情況 對老年人與其日常生活功能(ADL‚IADL)的相關性 (日本厚生勞動省,Execution Act of Kaigo Hokien Ho(介護保險法施行令),2001; 2006),其內容如附錄。

(四)、合併罹病症指數CI-QCo-morbidity Index by Quan

評估本研究所使用之合併罹病症指數CI-Q為Quan 等(2005)利用加拿大成 人住院資料庫,將CCI合併罹病症指數項目以ICD-9-CM轉碼對照分析,其內

容如下所示:

1.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2.鬱血性心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3.周邊血管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4.腦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5.失智症(dementia)

6.慢性肺疾病(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

7.結締組織性疾病一類風濕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rheumatic disease)

8.潰瘍性疾病(peptic ulcer disease) 9.輕微肝炎疾病(mild liver disease)

10.糖尿病但無併發症(diabetes without complications) 11.半身不遂及偏癱(paraplegia and hemiplegia)

12.腎臟疾病(renal disease)

13.糖尿病且合併併發症(diabetes with complications) 14.任何癌瘤(cancer)

15.中度或嚴重的肝病(moderate or severe liver disease) 16.轉移性上皮癌(metastatic carcinoma)

17.愛滋病/免疫不全症候群(AIDS/HIV)

本研究使用之合併罹病症指數CI-Q以ICD-9疾病診斷碼對照分類,該指數共 17項,一般之概括性摘要性病群(第1-10項)為1分、具體侵犯(第11-14項)加 權為2分、擴大侵犯者(第15項)加權為3分、擴散或晚期明顯或將衝擊或剝奪疾 患生存者及第16-17項加權為6分,分數愈高代表合併罹病症情況愈嚴重,資料收 集方式為對照受訪樣本個案問卷調查時自行回答之所罹病疾病。

(五)、日常生活功能(ADL‚IADL)評估

本研究選用Katz等發展身體功能評估指標:日常生活必備的基本照護能力之日

常生活活動(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包括:洗澡能力、穿脫衣服能力、

進食能力、起床至站立或坐在椅子上、室內活動、上廁所共6項;另評估個人 是否能在社會中獨立生活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ADL)包含:買個人日常用品、處理金錢、獨自坐汽車或火車、

在住家或附近做粗重的工作、掃地,洗碗,倒垃圾等其他輕鬆工作、打電話 共6項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估,總共12項作為本次研究日常生活功能 (ADL‚IADL)障礙評估。

2.評估項目之主要計分方式為4等級功能計分法,以執行沒困難0分、是有些困難 1分、很困難2分、完全做不到3分,每項得分最高3分、最低0分,12項日常生活 活動能力評分從0分至36分,分數愈高代表個案日常生活功能愈差,日常生活活 動需協助程度愈高。

(六)、照護服務的利用

採行過去一年內長者是否有使用過長期照護機構、居家服務、雇用照顧服 務員、雇用照顧服務員、居家護理、日間照護/日間托老、喘息服務等照護服 務的利用情形。

二、變項操作型定義與譯碼 (一)、基本人口學

1.年齡:以世界衛生組織(WHO)之界定「滿 60 歲以上的人」為「老年人」為

本研究之對象。

2.性別:1代表男、2代表女。

3.婚姻狀況:1代表無偶(含喪偶/離婚/分居/從未結婚)、2代表有偶(含

已婚有偶或有同住伴侶)。

4.教育程度:1代表未接受教育、2代表國小、3代表國中、4代表高中以上。

5.都市化指數:1代表都市/城市、2代表鎮鄉、鎮鄉街上、3代表農村。

6.宗教信仰:1 代表沒有信任何宗教信仰、2 代表道教/佛教/民間傳統宗教信

仰、3代表基督教及其他宗教信仰。

(二)、罹病狀況

罹病狀況:「自述」或「探問」後表示「有」該項疾病:0代表沒有、1代表有;

問卷調查中所述疾病有(1)高血壓;(2)糖尿病;(3)心臟病(4)中風(腦溢血);(5)癌症 或惡性腫瘤;(6)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炎肺病、氣喘等病;(7)關節炎或風濕症;( 8) 胃潰瘍或胃病;(9)肝、膽疾病;(10)髖骨骨折;(11)白內障;(12)腎臟疾病(包括結 石) ;(13)痛風;(14)脊椎骨骨刺。

(二) 合併罹病症指數CI-Q及16種加速或提早老化之疾病狀況

1.本研究使用之合併罹病症指數CI-Q以收案對象之疾病類別依ICD-9-CM轉碼對 照分析,CI-Q指數共17項,第1-10項為l分、第11-14項加權為2分、第15項加權 為3分、第16-17項加權為6分,分數愈高代表合併罹病症情況愈嚴重。

2.依收案個案之疾病類別,參照依日本介護保險施行令明訂16種加速或提早老化 之疾病狀況之計分予計算,分數愈高代表合併罹病症情況愈嚴重。

(三)、日常生活功能(ADL‚IADL)評估

1.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日常生活必備的基本照護能力

包括:洗澡、穿脫衣服、進食、起床至站立或坐在椅子上、室內活動、上廁所等6 項;計分方式為4等級計分法,每項得分最高3分、最低0分;0分代表沒困難、1 分代表有些困難、2分代表很困難、3分代表完全做不到,分數愈高代表個人日常 生活需協助照護程度愈高、日常生活功能愈差。

2.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ADL):是評估個 人是否能在社會中獨立生活,包含:買個人日常用品、處理金錢、獨自坐汽車 或火車、在住家或附近做粗重的工作、掃地,洗碗,倒垃圾等其他輕鬆工作、

打電話等六項,以上所有變項0-3分;0分代表沒困難、1分代表有些困難、2分 代表很困難、3分代表完全做不到。

(四)、照護服務的利用

過去一年內是否使用過長期照護機構、居家服務、雇用照顧服務員、雇用

照顧服務員、居家護理、日間照護/日間托老、喘息服務等探討其使用照護服 務的利用是否影響其日常生活功能(ADL‚IADL)。

1.過去一年內是否曾經住過護理之家、安養護中心、仁愛之家、榮民之家或其 他長期照護機構?0代表否、1代表有。

2.過去一年內是否曾經使用過政府推廣的「居家服務」?0代表否、1代表有

3.過去一年內是否曾經雇用過「照顧服務員」來家中照顧?0代表否、1代表有。

4.過去一年內是否曾經雇用過「外籍看護照顧」來家中照顧?0代表否、1代表 有。

5.過去一年內是否曾經使用過(居家護理所或醫院附設的)「居家護理」?0代表

否、1代表有。

6.過去一年內是否曾經使用過「日間照護」或「日間托老」?0代表否、1代表 有。

7.過去一年內是否曾經使用過「喘息服務」?0代表否、1代表有。

第四節 資料統計分析

本研究資料使用 SPSS 18.0 Window 版軟體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 分析,研究中所利用的統計分析方法如下:

一、描述性統計

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婚姻狀態、罹患疾病種類、CI-Q合併罹病症指 數及日本介護保險法施行令中明訂16種加速或提早老化之疾病狀況、過去一 年內是否使用過長期照護機構、居家服務、雇用照顧服務員、雇用照顧服務 員、居家護理、日間照護/日間托老、喘息服務及日常生活功能(ADL‚IADL) 量表等資料,利用Frequency Distribution 次數分配、Descriptive statistics 描述 統計進行研究對象現況分析。

二、推論性統計

1.利用Independent-Sample t-test獨立樣本t 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 way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