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一節 老年人口基本資料之分布情形

針對受訪長者各基本資料,以描述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瞭解各變項 的分布情形,包含「人口學變項」(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宗教信 仰、都市化指數)、「罹病狀況」(罹病種類、罹病數量、罹病合併症指數CI-Q、

加速老化疾病數)、「2007年照護服務利用」(入住長期照護機構經驗、使用居家 服務經驗、有雇用照顧服務員服務經驗、有雇用外籍看護照顧服務經驗、使用居 家護理經驗、使用日間照護或日間托老經驗、使用喘息服務經驗)及「日常生活

功能」(包含ADL、IADL),以下依序說明各個變項的人數(Count)、百分比

(Percentage)、平均數(Mean)以及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 一、人口學變項

本研究對象在1999年度平均年齡為70.8歲,2003年度平均年齡為76.2歲,

2007年度平均年齡為79.4歲,如表4-1-1。

表4-1-1人口學變項之分佈情形

人口學變項

1999年

(n = 3,216)

2003年

(n = 2,545)

2007年

(n = 1,957)

平均數 平均數 平均數

年齡 70.8 76.2 79.4

1999至2007年三個年度以「男性」居多(1,749人/54.4%、1,327人/53.2% 、 995人/50.8%),「女性」較少(1,467人/45.6%、1,168人/46.8%、962人/49.2%);

婚姻狀況方面,以「有偶(含已婚/有偶/有同住伴侶)」居多(60.6%、63.8%、

51.2%),「無偶(含喪偶/離婚/分居/從未結婚)」較少(39.4%、36.1%、48.8%);

在教育程度方面,以「未接受教育」比例最高(42.7%、40.6%、40.0%),「國小」

居次(36.3%、37.2%、36.9%),「國中」比例為(9.7%、10.4%、10.6%),「高中 以上」最少(11.3%、11.9%、12.6%);都市化指數以居住在以「都市/城市」比 例最高(36.5%、40.2%、43.4%),「農村」居次(33.2%、37.1%、36.2%),「鎮 鄉、鎮鄉街上」最少(29.4%、22.5%、36.9%);宗教信仰以「道教/佛教/民間傳 統」比例最高(75.1%、82.0%、73.8%),「沒有信任何宗教信仰」佔(16.7%、

11.8%、18.0%),「基督教及其他宗教信仰」比例最低(8.2%、6.1%、8.2%),

表4-1-2人口學變項之分佈情形 人口學變項

1999年

(n=3,216)

2003年

(n=2,545)

2007年

(n=1,957)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性別

男性 1,749 54.4% 1,327 53.2% 995 50.8%

女性 1,467 45.6% 1,168 46.8% 962 49.2%

婚姻狀況

有偶(含已婚/有偶/

有同住伴侶) 1,950 60.6% 1,592 63.8% 1,002 51.2%

無偶(含喪偶/離婚

/分居/從未 結婚)

1,266 39.4% 901 36.1% 955 48.8%

教育程度

未接受教育 1,372 42.7% 1,012 40.6% 782 40.0%

國小 1,169 36.3% 927 37.2% 722 36.9%

國中 313 9.7% 259 10.4% 207 10.6%

高中以上 362 11.3% 297 11.9% 246 12.6%

都市化指數

都市/城市 1,173 36.5% 1,002 40.2% 849 43.4%

鎮鄉、鎮鄉街上 945 29.4% 562 22.5% 399 20.4%

農村 1,067 33.2% 925 37.1% 708 36.2%

宗教信仰

沒有信任何宗教 537 16.7% 294 11.8% 351 18.0%

道教/佛教/民間傳統 2,408 75.1% 2,047 82.0% 1,440 73.8%

基督教及其他宗教 264 8.2% 152 6.1% 161 8.2%

二、罹病狀況

(一)、罹病類項

受訪長者在1999年度中,以罹患「高血壓」的人數最多(1,233人,38.3%), 其次二至五名依序為「白內障」(1,021人,31.7%)、「關節炎或風濕症」(864人,

32.2%)、「胃潰瘍或胃病」(702人,21.8%)、「心臟病」(701人,21.8%);受訪

長者在2003年度中,以罹患「高血壓」的人數最多(976人,39.1%),其次二 至五名依序為「白內障」(844人,33.8%)、「關節炎或風濕症」(665人,26.7%)、

「胃潰瘍或胃病」(531人,21.3%)、「心臟病」(525人,21.0%);受訪長者在 2007年度中,以罹患「白內障」的人數最多(1,009人,51.6%),其次二至五名

依序為「高血壓」(961人,49.1%)、「心臟病」(553人,28.3%)、「關節炎或風 濕症」(494人,25.2%)、「胃潰瘍或胃病」(444人,22.7%),見表4-1-3。

表4-1-3罹病類型之次數分配表

疾病類型

1999年(n =3,216) 2003年(n = 2,545) 2007年(n = 1,957)

人數 百分比

(%) 人數 百分比

(%) 人數 百分比

(%)

高血壓 1,233 38.3% 976 39.1% 961 49.1%

糖尿病 508 15.8% 429 17.2% 364 18.6%

心臟病 701 21.8% 525 21.0% 553 28.3%

中風 239 7.4% 195 7.7% 195 10.0%

癌症或惡性腫瘤 94 2.9% 77 3.1% 90 4.6%

下呼吸道疾病 491 15.3% 342 13.7% 295 15.1%

關節炎或風濕症 864 26.9% 665 26.7% 494 25.2%

胃潰瘍或胃病 702 21.8% 531 21.3% 444 22.7%

肝膽疾病 239 7.4% 232 9.3% 176 9.0%

髖骨骨折 97 3.0% 113 4.5% 132 6.7%

白內障 1,021 31.7% 844 33.8% 1,009 51.6%

腎臟疾病 280 8.7% 256 10.3% 231 11.8%

痛風 253 7.9% 227 9.1% 217 11.1%

脊椎骨骨刺 346 10.8% 303 12.1% 307 15.7%

(二)、罹病數、合併罹病症指數CI-Q、加速或提早老化疾病罹病數

在罹病數量中,1999年度平均為2.76種(標準差為7.56種),2003年度平 均為2.35種(標準差為2.05種),2007年度平均為2.81種(標準差為1.96種);

受訪長者在罹病合併指數(CI‐Q)情形方面,1999年度平均為1.89分(標準差為 1.66分),2003年度平均為1.95分(標準差為1.77分),2007年度平均為2.26 分(標準差為1.87分);受訪長者在加速老化罹病數量方面,1999年度平均為 0.60種(標準差為1.71種),2003年度平均為0.50種(標準差為0.73種),2007 年度平均為0.50種(標準差為0.66種),見表4-1-4。

表4-1-4 罹病數量、合併罹病症指數、加速老化指數之描述統計

項目 1999年 2003年 2007年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罹病數 2.76 7.56 2.35 2.05 2.81 1.96

合併罹病指數 1.89 1.66 1.95 1.77 2.26 1.87 加速老化罹病數 0.60 1.71 0.50 0.73 0.50 0.66

三、日常生活功能狀況

受訪長者在ADL失能方面,1999年度平均為1.00分(標準差為3.41分), 2003年度平均為1.09分(標準差為3.71分),2007年度平均為2.26分(標準差 為5.13分);受訪長者在IADL方面,1999年度平均為2.97分(標準差為4.99 分),2003年度平均為3.00分(標準差為5.12分),2007年度平均為5.06分(標 準差為6.23分),見表4-1-5。

受訪長者在1999年度ADL 6項活動都沒有困難人數百分比:87.9%,至少有 一項以上困難12.1%;2003年度ADL6項活動都沒有困難人數百分比:87.9%,至 少有一項以上困難12.1%;2007年度ADL6項活動都沒有困難人數百分

比:76.8%,至少有一項以上困難23.2%,見表4-1-5。

長者在IADL方面,1999年度6項活動都沒有困難人數百分比:53.3%,至少 有一項以上困難46.7%;2003年度6項活動都沒有困難人數百分比:54.0%,至少 有一項以上困難46.0%;2007年度6項活動都沒有困難人數百分比:34.5%,至少 有一項以上困難64.6%,見表4-1-6。

表4-1-5日常生活功能失能分數之描述統計

項目 1999年(n =3,216) 2003年(n = 2,545) 2007年(n = 1,957)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ADL 1.00 3.41 1.09 3.71 2.26 5.13

IADL 2.97 4.99 3.00 5.12 5.06 6.23

表4-1-6日常生活功能失能比例之描述統計

項目

1999年(n =3,216) 2003年(n = 2,545) 2007年(n = 1,957)

都沒有困 難

至少一項 以上困難

都沒有困 難

至少一項 以上困難

都沒有困 難

至少一項 以上困難

ADL 87.9% 12.1% 87.9% 12.1% 76.8% 23.2%

IADL 53.3% 46.7% 54.0% 46.0% 35.4% 64.6%

第二節 人口學變項在日常生活功能狀況上之差異情形 一、人口學變項在ADL之差異情形

(一)、性別在ADL上之差異情形

性別在「1999年」、「2003年」、「2007年」ADL上的t檢定皆達顯著水準(p

< .001),表示不同性別的受訪長者在「1999年」、「2003年」、「2007年」的ADL 分數有顯著差異存在,且由平均數可知,在此三年,皆是女性長者的ADL分數

M = 1.18、1.24、2.83)顯著高於男性(M =0.85、0.95、1.71),表示女性長者 在日常生活需協助的程度較高,見表4-2-1。

(二)、婚姻狀況在ADL上之差異情形

婚姻狀況在「1999年」、「2003年」ADL上的t檢定皆達顯著水準(p < .01), 表示不同婚姻狀況的受訪長者在「1999年」、「2003年」的ADL分數有顯著差異 存在,且由平均數可知,在此兩年,皆是無偶長者的ADL分數(M = 1.40、2.99)

顯著高於有偶(M = 0.74、2.57),表示無配偶長者在日常生活需協助的程度較高,

見表4-2-1。

(三)、教育程度在ADL之差異情形

教育程度在在「1999年」、「2007年」ADL上的F檢定達顯著水準(F=12.75、

15.15),表示不同教育程度的受訪長者ADL有顯著差異存在,且由平均數可知,

在此兩年,皆是未接受教育者的ADL分數(M = 1.42、3.17)顯著高於有接受教 育者,表示未接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需協助的程度較高,見表4-2-1。

(四)、都市化指數在ADL之差異情形

都市化指數在教育程度在ADL上的F檢定未達顯著水準(F=0.51、0.55、

0.09),表示不同都市化指數的受訪長者ADL無顯著差異存在,見表4-2-1。

(五)、宗教信仰在ADL之差異情形

受訪長者的宗教信仰在與ADL上的F檢定未達顯著水準(F=1.18、0.52、

2.71),表示不同宗教信仰的受訪長者ADL無顯著差異存在,見表4-2-1。

表4-2-1人口學變項在ADL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人口學變項

1999年

(n=3,216)

2003年

(n=2,545)

2007年

(n=1,957)

M/SD 檢定值 M/SD 檢定值 M/SD 檢定值

性別 t=-2.75** t=-1.92* t=-4.88**

*

男性 0.85/3.19 0.95/3.41 1.71/4.63

女性 1.18/3.64 1.24/4.02 2.83/5.56

婚姻狀況 t=5.36**

* t=-0.37 t=6.14**

* 有偶(含已婚/有偶/

有同住伴侶) 0.74/2.95 1.05/3.68 1.57/4.33 無偶(含喪偶/離婚

/分居/從未 結婚)

1.40/3.98 1.11/3.73 2.99/5.78

教育程度 F=12.79*

** F=0.16 F=15.15*

**

未接受教育 1.42/4.00 1.09/3.76 3.17/5.82

國小 0.77/3.04 1.14/3.79 1.81/4.71

國中 0.61/2.73 1.08/3.75 1.75/4.61

高中以上 0.51/2.25 0.96/3.28 1.11/3.79

都市化指數 F=0.51 F=0.55 F=0.09 都市/城市 1.01/3.39 1.03/3.64 2.31/5.20

鎮鄉、鎮鄉街上 1.04/3.51 1.23/3.93 2.22/5.09

農村 0.90/3.21 1.05/3.64 2.20/5.06

宗教信仰 F=1.18 F=0.52 F=2.71 沒有信任何宗教 0.94/3.26 0.89/3.15 2.83/5.79

道教/佛教/民間傳統 0.96/3.34 1.12/3.79 2.12/4.93 基督教及其他宗教 1.00/3.36 1.08/3.78 2.23/5.28

*p < .05,**p < .01,***p < .001

二、人口學變項在IADL上之差異情形

(一)、性別在IADL上之差異情形

性別在「1999年」、「2003年」、「2007年」IADL上的t檢定皆達顯著水準

p < .001),表示不同性別的受訪長者在「1999年」、「2003年」、「2007年」的 IADL分數有顯著差異存在,且由平均數可知,在此三年,皆是女性長者的IADL 分數(M = 3.92、3.29、6.48)顯著高於男性(M = 2.17、2.73、3.69),表示女性

長者在工具性日常生活需協助的程度較高,見表4-2-2。

(二)、婚姻狀況在IADL上之差異情形

婚姻狀況在「1999年」、「2003年」IADL上的t檢定皆達顯著水準(p < .01), 表示不同婚姻狀況的受訪長者在「1999年」、「2003年」的IADL分數有顯著差 異存在,且由平均數可知,在此兩年,皆是無偶長者的IADL分數(M = 4.09、

6.38)顯著高於有偶(M = 2.25、3.81),表示無配偶長者在工具性日常生活需求

協助的程度較高,見表4-2-2。

(三)、教育程度在IADL之差異情形

教育程度在「1999年」、「2007年」IADL上的F檢定達顯著水準(F=72.78、

53.83),表示不同教育程度的受訪長者IADL有顯著差異存在,且由平均數可知,

在此兩年,皆是未接受教育者的IADL分數(M =4.12、53.83)顯著高於有接受 教育者(M =4.12、53.83),表示未接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需協助的程度較高,

見表4-2-2。

(四)、都市化指數在IADL之差異情形

都市化指數僅在「2003年」IADL上的F檢定達顯著水準(F=4.12),表示居 住於都市/城市的受訪長者在「2003年」的IADL分數有顯著差異存在,且由平 均數可知,是居住於都市/城市的受訪長者的IADL分數顯著高於其他區域,表 示居住於都市/城市的受訪長者的IADL分數較高,在日常生活需協助的程度較

高,見表4-2-2。

(五)、宗教信仰在IADL之差異情形

受訪長者的宗教信仰在與ADL上的F檢定未達顯著水準(F=1.18、0.52、

2.71),表示不同宗教信仰的受訪長者ADL無顯著差異存在,見表4-2-2。

表4-2-2人口學變項在IADL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人口學變項

1999年

(n=3,216)

2003年

(n=2,545)

2007年

(n=1,957)

M/SD 檢定值 M/SD 檢定值 M/SD 檢定值

性別 t=-10.02*

** t=-2.71** t=-10.15*

**

男性 2.17/4.50 2.73/4.87 3.69/5.75

女性 3.92/5.37 3.29/5.36 6.48/6.39

婚姻狀況 t=10.39*

** t=0.70 t=9.31**

* 有偶(含已婚/有偶/

有同住伴侶) 2.25/4.39 3.10/5.21 3.81/5.51 無偶(含喪偶/離婚

/分居/從未 結婚)

4.09/5.62 2.94/5.07 6.338/6.6

6 教育程度 F=72.78*

** F=0.59 F=53.83*

**

未接受教育 4.42/5.67 3.07/5.14 7.12/6.70

國小 2.08/4.27 3.07/5.27 4.06/5.67

國中 1.62/3.85 2.71/4.81 3.45/5.58

高中以上 1.54/3.72 2.77/4.80 2.81/4.72

都市化指數 F=2.27 F=4.12** F=0.33 都市/城市 2.71/4.79 2.80/4.98 5.03/6.12

鎮鄉、鎮鄉街上 3.09/5.02 3.54/5.53 4.88/6.25

農村 3.11/5.13 2.88/4.97 5.19/6.43

宗教信仰 F=2.62* F=0.19 F=0.64 沒有信任何宗教 3.19/5.07 2.88/4.76 5.40/6.66

道教/佛教/民間傳統 2.60/4.64 3.03/5.16 4.99/6.14 基督教及其他宗教 2.93/4.80 2.81/5.20 4.98/6.08

*p < .05,**p < .01,***p < .001

第三節 老人罹病狀況與日常生活功能之相關性

利用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去 計算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探討不同年度「罹病狀況」(罹病數、合 併罹病症指數CI‐Q、加速或提早老化疾病罹病數)與「日常生活功能」(包含

ADL、IADL)兩兩之間的關聯性,若係數之絕對值愈接近1,表示關聯性愈強。

受訪長者於1999年時的「罹病數」、「合併罹病症指數CCI‐Q」、「加速老化 疾病數」與「ADL」分數達顯著正相關(r = .12、.16、.15,p < .001),代表當受 訪長者的「罹病數」越多、「合併罹病症指數CCI‐Q」越高、「加速老化疾病數」

越多時,「ADL」分數則會越高,代表日常生活需協助的程度越高。

受訪長者於1999年時的「罹病數」、「合併罹病症指數」、「加速老化疾病數」

與「IADL」分數亦達顯著正相關(r = .16、.21、.18、.73,p<.05),代表當受訪 長者的「罹病數」越多、「合併罹病症指數CI-Q」越高、「加速老化疾病數」越 多時,「IADL」分數則會越高,代表工具性日常生活需協助的程度越高,見表 4-3-1。

表4-3-1 1999年老人罹病狀況與日常生活功能之相關係數表

罹病數量 合併罹病 加速老化疾病數 ADL IADL 罹病數

合併罹病症指數 0.87**

加速老化疾病數 0.93** 0.58**

ADL 0.12** 0.16** 0.15**

IADL 0.16** 0.21** 0.18** 0.73**

*p < .05,**p < .01,***p < .001

2003年的研究對象之罹病數、合併罹病症指數CI-Q、加速老化疾病數與 ADL、IADL達顯著正相關 (ADL r = .15、.14、.19,p<.05,IADL

r=.23、.20、.23、.73,p<.05),亦即研究對象的ADL、IADL會因其罹病數、合

併罹病症指數CI-Q、加速老化數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代表當年長者其病數量越 多、合併罹病症指數CI-Q越高、加速老化疾病數越多時,ADL、IADL的分數 越高,日常生活活動需協助的程度越高,見表4-3-2。

表4-3-2 2003年老人罹病狀況與日常生活功能之相關係數表

罹病數 合併罹病 加速老化疾病數 ADL IADL 罹病數

合併罹病症指數 0.89**

加速老化疾病數 0.60** 0.62**

ADL 0.15** 0.14** 0.19**

IADL 0.23** 0.20** 0.23** 0.73**

*p < .05,**p < .01,***p < .001

在2007年時受訪長者的「罹病數」、「合併罹病症指數CCI‐Q」、「加速老化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