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的主旨,在於寵物美容師對飼主在遭遇寵物因老、病、意外時造成死 亡,對飼主做悲傷支持與寵物美容師本身的經驗敘說。邀請曾經處理過相關經 驗,並且在社群網站中公開,或是由他人介紹有類似經驗的心路歷程的寵物美容 師。運用半結構式訪談大綱訪談,引發受訪者分享描敘出他們親身經歷面對失寵 飼主的悲傷支持,以及身為寵物美容師面對失寵飼主的失落歷程。徵求同意後全 程錄音紀錄並整理成逐字稿分析、蒐集資料。
本章分為五節來說明研究方法。第一節為敘事研究方法與設計;第二節為研 究參與者;第三節為研究工具;第四節為研究資料收集與分析;第五節研究論理;
第六節為研究品質。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人的一生經由時間的累積和片段發生故事情節的生活所建構而成,是一種 社會人文和情境對個人生活軌跡相互影響所產生的生命厚度。研究者選擇「敘事 研究法」,來整理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的這些真實發生的人生故事、情境、事 件、經驗並賦予、反思其意義。
在經歷了許多生命的片段,我們可以藉由敘事,規劃出對於這些片段發生 的理解與建構。一方面「敘事研究法」中透過研究參與者的語言、敘說、整理書 寫的過程中,使人反思並從中學習。另一方面,當研究參與者不只一位時,他 們藉由分享類似經驗之其他參與者的敘事時,運用說故事當下的肢體言語、臉 部表情及聲調呈現的同時,將會建構新的經驗發展及整理融合,與他人連結,
獲得共鳴感,是以產生更深刻的覺察和省思(White & Epston,1990)。
透過這些事件,重整組織故事內容,提供不同的視角考慮。也可以退後一 步,從整個人生的大構圖去觀察,或是從生活文化中擷取智慧,經由沉思或內 省,從中得到一些東西。
28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壹、研究者本身:
研究者為這個研究裡的研究工具,投身進入寵物美容行業已二十餘年,能 與飼主互動中感受出飼主對寵物的愛,也能清楚、敏銳的分辦受訪者在這個行 業曾經失落事件中,話裡的提示與意涵,這是探索受訪者內心世界的重要關 鍵。做為一位質性研究者,需分清個人的偏見和對他人的假設,還需對受訪者 予以尊重、真誠和溫暖的支持。
研究者的專業訓練背景說明:
一、寵物美容師專業上的相關背景與經驗:
研究者身為寵物美容從業業者,民國八十七年入行至今,從基層的寵物美 容師助理開始做起,慢慢學習寵物美容的技巧直到通過協會考試晉升寵物美容 師。成為寵物美容師後曾經在獸醫院、寵物店與寵物美容沙龍等不同性質的場 所任職。現已自行開設個人寵物美容工作室,曾協助飼主因應寵物死亡時的經 驗,對於飼主失去寵物的悲傷並不陌生。民國一○三年八月受台北海洋科技大 學之邀,擔任寵物美容講師至今,民國一○七年四月考取勞動部寵物美容丙級 証照,同年十月晉升爲台灣畜犬協會寵物美容教師級審查員資格,對業界實務 與業務流程十分熟悉,以上經驗將有助於研究者進入研究對象的故事情境脈絡 及整理文本。
二、學術專業上的相關訓練與背景:
目前就讀於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研究所研習業已 三年。期間研修科目有:悲傷輔導、生死學、質性研究、研究方法、專題研究 等基本科目外,特別選修:宗教與生死、臨終與後續關懷、動物輔助治療、寬 恕教育與治療、自殺學、藝術治療、變態心理學、正念等以充實相關學理能力。
研究者透過研究方法與質性研究課程學到理論與研究的結合,注重受訪者自身 的觀點、不帶批判與研究者自身經驗去框架訪談得到的故事並且自我反思。反
29
覆請教指導教授對於如何做研究的經驗,練習自已設計訪談大綱與文本分析。
貳、協同研究者:
本研究在進行資料分析時,邀請一位曾受過敘事研究訓練,完成質性研究論 文,且對於失去寵物的失落議題有處理經驗的人士,擔任本研究的協同分析者。
以下是協同研究者的專業訓練背景說明:
一、協同研究者畢業於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
二、協同研究者首創國內動物失落因應服務企業公司,以服務寵物過世後的因應 和心理支持為主要服務項目。
三、協同研究者本身從小畜養狗、貓、鳥、魚等動物,曾有寵物過世相關經驗,
對於飼主經歷悲傷歷程並不陌生。
四、已取得諮商心理師執照。
參、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進行挑選。研究參與者需符合以 下的標準:
一、研究參與者是寵物美容師。
二、研究參與者必需親身接觸並曾服務犬、貓寵物美容之經驗,服務年資至少滿 五年以上。
三、研究參與者曾服務飼主的寵物洗澡、美容等消費行為,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四、研究者參與者需親身服務於失寵飼主交談相關處理的經驗。
五、研究參與者曾在社群網路公開發表分享或是由他人轉介紹,因服務犬貓或是 其他種類寵物死亡的失落經驗,同意且有時間願意配合研究者的訪談。
經由上述的條件,是設定研究參與者和寵物及飼主皆有配合洗澡、美容消 費行為後所衍生出來的情感。高欣薇(2013)認為寵物美容店家應該要長期的跟 寵物與飼主互動與之建立深厚的情份,這樣寵物美容師才能加強對飼主與寵物
30
的親密度,目的在於讓飼主長期帶寵物來店裏消費。梁憶萍(2017)指出,這份 工作在日常生活的各種高壓情緒、狀態消磨下,工作瓶頸平均發生在寵物美容職 業生涯約三至五年,若能持續進修,多多充實知能及技能,則會帶來更多的助 力,延長在職時間。在寵物死亡的當下,飼主會不會主動告知寵物美容師?並 且把寵物的遺體帶來給寵物美容師做最後一次的清洗呢?透過寵物美容師親身 經歷的敘說,研究者期待能從他們的經驗分享,了解寵物美容師的悲傷失落及 如何因應。
肆、取樣過程: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研究者先以本身的社群網站交友資訊中,找尋曾發文經 歷客寵死亡之心情記錄等與本研究問題相關性之文章。私下聯絡說明來意並徵詢 其訪談意願。一共找尋三位,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再增加兩位共五位受訪者作為 本研究對象。使用社群媒體通訊功能,私訊基本資料(如附錄一)與訪談大綱(如 附錄二)請對方閱讀,之後依照受訪者之意願與方便性,約定時間另行拜訪、面 談。本次研究訪談每位只有一次,之後整理逐字稿遇到不懂的字句、或是句意不 清的狀況,再另尋聯絡時間,釐清問題。五位寵物美容師皆為女性,現任寵物美 容師,分別為北部兩位、東部一位、中部一位、南部一位。
A與B 兩位研究參與者皆為北部寵物美容師,研究參與者 A自行開設寵物 美容工作室,工作室所有大小事務都由自已一個人處理,訪談時,正在準備考某 大學深造。研究參與者 B 現任某家寵物店老闆,店裡有寵物美容助理,幫忙經 營店務。研究參與者 C 為東部寵物美容師,剛好來台北進修,訪談時間安排在 她來台北進修的時間,現開設寵物美容沙龍,目前有幾位員工在店裡幫忙經營。
研究參與者 D 為中部寵物美容師,目前經營寵物店與寵物美容教學,店裡有幫 手和學生幫忙看顧。研究參與者 E 為南部寵物美容師,原本開設寵物美容工作 室,因為一些因素結束工作室。目前在他間寵物店幫忙,有時候還會代班支援其 他寵物美容師的工作。
31
伍、受訪者的基本資料:
受訪者基本資料如下表 3-1:
表3-1寵物美容師資料
編號 處理自家寵物死 亡經驗與種類
認證 資格
宗教 從業年資 訪談點 訪談時間
A 有經驗,狗 B級 無 十年以上 工作室 38 分鐘 B 有經驗,狗、貓
等
B級 道教 十五年以上 咖啡廳 42 分鐘
C 有經驗,狗 A級 佛教 十五年以上 餐廳 50 分鐘 D 有經驗,狗、貓
等
教 師 級
佛教 二 十 五 年 以 上
咖啡廳 68 分鐘
E 有經驗,狗、貓 等
B級 基督教 二十年以上 咖啡廳 75 分鐘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訪談之敘事研究,以受訪者為主要提供敘事者,透過 訪談大綱問題引導受訪者回答本研究問題:
壹、寵物美容師面臨客寵初終之工作服務經驗為何 貳、寵物美容師面對失寵飼主的失落歷程為何
研究工具如下:
受訪者基本資料(附錄一):確定受訪者身份是否能更貼近本研究,因此設 計出基本資料供受訪者填寫。
訪談大綱(附錄二):研究者依據研究問題,草擬出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大 綱,再與指導教授討論、修改,使其成為正式訪談大綱。為了能得到訪談過程 中更為貼近研究問題,研究者會針對現下狀況,採用開放式的心態說明問題。
32
所以在受訪者接受訪談時,視訪談情境可彈性調整問題順序,期許得到豐富且 完整的真實敘事。
錄音設備:為了讓受訪者所呈述的故事更完整,並確保紀錄能如實提供研究 處理,所以在邀請受訪者時,會告知錄音之必要性,說明錄音的原因與保密原 則。如果有任何擔心可以馬上要求停止錄音,以維護受訪者之隱私。
研究參與者檢核:訪談過後,依錄音內容,編輯、整理成逐字稿,存成檔 案,利用社群媒體通訊功能寄回給五位受訪者,邀請受訪者們針對自已的敘事內 容進行檢查、核對其經驗與回憶相近程度。五位受訪者僅有 C 與 E 兩位回覆。
受訪者 C 看完逐字稿後,回文表示很高興能參與探討這個問題。當她遇到客人 的犬貓初終時,她在當下能安慰飼主,但過後,除非飼主主動跟她提起,否則她 是不會主動提問,因為,她怕引起飼主傷心。而受訪者E回文表達她的感想,認 為生離死別,是我們每一個人生裡,最難學會釋懷放下的課題。覺得可以做這樣 的研究分享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不只是幫助業者跟美容師,更可以讓飼主在面對 毛孩過世時,給飼主們最合適的安慰跟幫助,而她也能回想到學習寵物美容的初 衷,幫助寵物。受訪者A、B、D看完逐字稿後,表明沒有什麼要更改的地方,
也沒有什麼想法可以分享與回饋。
第四節 研究資料收集與分析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寵物美容師如何因應服務的寵物初終對於失寵 飼主的悲傷支持與自身的心路歷程,其經驗、感受。經由社會人文與個人背景 中互動磨練,產出對生命的火花與情感的脈絡,多層面的意義與建構,並且敏 銳觀察週遭的現象,描繪出即有存在現實中的事實(簡春安,1992)。本節敘述 經由訪談所獲得的珍貴人文資料後,如何重整成有系統的分析與歷程,做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