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文獻查證指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具有高度相關性,另一方 面,許多文獻亦著手研究因應行為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由目前已知的文獻中得 知,前列腺增生之症況可經藥物或手術方式緩解而改善其生活品質。同時使用越 多的逃避因應行為者,其疾病症狀困擾則越嚴重,且其精神生活品質亦越低;越 經常使用樂觀、依靠自己及緩和因應行為者,其有較高之生活品質得分。

因此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了解目前國內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長期之因應行 為和生活品質為何?研究架構試圖由人口學資料(年齡、教育程度等)及前列腺 增生症狀是否會影響因應行為和生活品質為出發點,並進而探討前列腺增生症狀 困擾及因應行為和生活品質間之相關性。研究者將以下列研究概念圖3-1進行相 關性研究,探討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症狀困擾、因應行為和生活品質,以及良性 前列腺增生病人之因應行為和生活品質相關性。

圖3-1 研究概念架構圖

第二節 研究假設

一、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有顯著較差之生活品質。

二、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之症狀困擾越嚴重,其生活品質越差。

三、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之因應行為越以問題性因應為取向,其生活品質越佳。

第三節 名詞界定

一、 良性前列腺增生

臨床前列腺肥大定義包括尿液流速每秒低於15ml、腺體體積至少大於30ml、

中至嚴重之下泌尿道症狀(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8)等至少 出現兩項(鄭玉亭、李欣南、王強庭, 2007)。

二、 因應行為

意指個體對處理、承受及減低外在和內在需要以及其間所產生衝突時之認知 人口學資料

年齡、病齡、身高、體重、教育、

婚姻、宗教、經濟、照顧者、抽菸 及喝酒狀況、現有疾病及祖籍等。

因應行為

問題性─ 情緒性─

以問題為中心 自責 尋求社為資源 逃避 願想

生活品質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身體生理功能 活力 因生理功能角色受限 社會功能 身體疼痛 因情緒角色受限 一般健康 心理健康

良性前列腺肥大症狀

與行為的表現,個人對壓力的深度的感受是因人而異的(Folkman & Lazarus, 1984)。

三、 生活品質

世界衛生組織(The WHOQOL GROUP, 1996)將生活品質定義為「個人在自己 文化價值體系中,對於自己的目標、期待、標準、關心等方面的感受程度,包括:

一個人生理健康、心理狀態、獨立程度、社會關係、個人信念及環境六方面。

第四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橫斷性(cross-sectional)研究方式,使用問卷調查法,調查良性前 列腺增生病患症狀困擾、因應行為及其生活品質情形,進而探討因應行為及生活 品質之相關性。

第五節 研究對象與場所

本研究採方便取樣,於台灣北部某區域醫院泌尿外科門診就診之良性前列腺 增生患者為收案對象,而收案對象條件如下:(1)年滿50歲以上之男性;(2)

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診斷標準;(3)尚未接受任何前列腺手術患者;(4)意識及 精神狀態清楚,識字且可以中文溝通患者;(5)對本研究具參與意願者。排除條 件為符合行政院衛生署最新公告之重大傷病範圍之病患。

研究樣本依單組樣本之研究,採絕對準確度評估母群體比率(estimating a population with specified absolute precision)公式,計算樣本數,公式如下:

N= Z2 1-α/2 P(1-P)/ d2

P=預期群體分率(anticipated population propotion)

d=絕對準確度-在某個百分點上(absolute precision required on rither side of the proportjion-in percentage)

根據林等(2003)之研究,以生活品質量表為研究工具。其問卷內容共計 49題,包含六個層面,分別為解尿症狀12題、因解尿症狀所造成的困擾12題、

受到影響的日常活動7題、精神上的安適感10題、煩惱和憂慮4題、性功能4 題等(林春梅、譚延輝、吳聖良、李麗傳, 2003)。其中30題為正向題,19題為負 向題;頻率由沒有這個症狀至總是有,採0-6計分,負向題則反向計分;分數越 低表示其生活品質越好。而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接受口服藥物組及手術組,治療 前之生活品質總表現皆為4.0,根據此研究生活品質較好之比率為33%,而從中 估計出預期群體分率,設定α為0.05,信賴區間(CI)為95%,絕對準確度為

10%,並依上列公式計算得樣本數需85位。但因考量流失率,問卷可能會受退

出率影響之可能性,故增加10%的個案數,總樣本數約需93位。下為樣本估算 參考值:

預期群體分率(P):33%(生活品質量表採0-6計分,其得分情形,口服藥物組 及手術組,治療前之生活品質總表現皆為4.0,從中估計較好生活品質者為 33%)。

信賴區間(CI):95%

絕對準確度(d):70% - 90%

N=1.962.0.33.0.67/0.12

=84.93≒85

85+(85×10%)=93.5≒93

第六節 資料收集過程

本研究係通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校內審核和北部某醫學中心研究計畫之院 內審核(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IRB),審核通過後,共收案93人,收案期間 為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6月4日。

於收案醫院之泌尿外科門診時間進行收案,在徵得主治醫師及病患的同意後,

詳細告知病患關於本研究之目的、計畫內容以及病患的權益,待病患完全瞭解並 同意參與本研究後,便將病患列入本研究之收案對象。而後將需要病患簽署受試 同意書及研究問卷(基本資料問卷、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狀問卷、因應行為問卷及 生活品質問卷)。收案流程入下圖3-2所示:

圖3-2 收案流程圖

第七節 倫理考量

本研究計畫除先經由指導教授檢視,及前後送交校內及醫院研究計畫審核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IRB)外,於試驗前皆先取得受試者書面同意;同時 基於尊重權利,受試者可有隨時終止退出的決定。問卷內容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之 用,絕不對公開。受試者所提供之資料皆經過編碼處理,且經過保密僅為研究用 途,計畫進行中資料存放於加鎖之櫥櫃內,計畫結束一年後予銷毀處理,絕不外 流個人資料。

泌尿外科門診

符合良性前列肥大且未接受過前列腺手術的病患 門診病患篩選

說明研究計畫目的和優缺點,並取得病患同意

協助填寫研究同意書、問卷,並發予禮卷

第八節 研究工具

一、 基本資料問卷

包括人口學資料:如年齡、發現前列腺增生至今幾年、身高、體重、教育程 度、婚姻狀況、宗教信仰、經濟來源、主要照顧者、菸酒史、過去病史及手術史、

用藥情形、祖籍等。

二、國際前列腺症狀評分表(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 此評分表為美國泌尿科協會於1990年所制定,主要評估前列腺增生患者排 尿症狀。以分數表示排尿症狀嚴重度,內容共七題,總分35分,0-7分為輕度,

8-19分為中度,20-35分為重度;分數越低代表排尿症狀越輕微。林等人(2003)

以此為研究工具,以30位前列腺增生患者為施測對象,得到Cronbach’s alpha為

0.90,正式測量為0.92,具良好的內在一致性。

三、因應量表(Revised Ways of Coping Checklist – RWCCL):

許淑蓮(2001)採用Vitaliano所發展的因應量表,評估50位心肌梗塞患者。

此表共42題,採Likert 0-4五分計分法,0表示“不適用”,4表示“常常用”,包 括五個因素:以問題為中心(problem focus),指努力改變壓力情境的行為(15 題);尋求社會資源(seek social support),指接受他人實質、資訊及情緒的支援(6 題);自責(blamed-self),指把事件原因歸咎於自己(3題);逃避(avoidance),

指將自己的情緒與事件保持距離(10題);及願想(wishful thinking),指以幻想 方式來逃避事件(8題),其中前二者屬於問題性因應,後三者為情緒性因應(許 淑蓮, 2001)。

本因應量表於國內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人及初患心肌梗塞病人之因應行為 研究結果中顯示:病人使用問題性因應行為多於情緒性的行為,與其他國外同為 研究心肌梗塞病人比較結果相同(許淑蓮, 黃秀梨, & 林惠賢, 1998)。

此量表經許淑蓮(2001)翻譯而成。由五位具碩士及臨床經驗的護理教師檢 視內容的適切性,及一位英文教授檢視翻譯的通暢性後修正而來,其內容效度指

標為0.90,整體內在一致性係數為0.80,其中問題因應性為0.79,情緒性因應為

0.67(許淑蓮, 2001)。

四、 SF-36台灣版健康相關生活品質量表(Short Form 36 Taiwan version,SF-36 Taiwan version):

SF-36為一個一般性的心理測量工具,並不是針對特定年齡、疾病或是治療

而設計(盧瑞芬、曾旭民、蔡益堅, 2002)。SF-36台灣版則由國內學者盧瑞芬教授 等人於1996年發展並授權學術使用。SF-36生活品質評估量表共36項問題,歸 類為兩個健康層面及八個健康功能面向。一為生理健康層面,包含身體生理功能

(physical functioning, PF)、因生理功能角色受限(role limitation due to physical problems, RP)、身體疼痛(bodily pain, BP)、一般健康(general health, GH)四 個健康功能面向;另一為心理健康層面,包含活力(vitality, VT)、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 SF)、因情緒角色受限(role limitation due to emotional problems, RE)、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MH)四個健康功能面向。36個問題進行評估,每一面 向最低分為0分表最差狀況、最高分100分表最佳狀況(廖麗琴、歐香縫、劉波 兒、王潤清、程培鈺, 2006)。

SF-36台灣版當中PF及RP的內部一致性高於0.90,而SF(α=0.65)則偏 低,其餘的量表內部一致性係數均達可接受的信度水準(α>0.70)。而在林(2000)

一項肺功能與抽菸和SF-36健康量表相關性的研究中指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 51.6±13.4歲,SF-36健康量表八個量表的平均分數為43.0~82.0分,平均而言比 台灣一般民眾的分數低1至2個標準差內,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都大於

0.7;整體的輻合效度為100%,辨別效度為95.6%。

第九節 統計方法

本研究資料分析採用SPSS 17.0版之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處理,統計 顯著水準(α)為0.05,信賴區間為95%,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之症狀、因 應行為及生活品質之相關性。選用分析方法如下:

一、 描述性統計:

以百分比、集中趨勢(平均值、中位數、眾數)及離散度(最大值、最小值 標準差)呈現研究人口學資料。

二、 推論性統計: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之人口學變項(宗教信仰、是否符合重大傷病)與良性 前列腺增生症狀困擾程度、因應型態及生活品質採獨立樣本T檢定(independent T-test);年齡、罹病時間、身高、體重、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經濟來源、主要 照顧者、抽菸狀況、喝酒習慣、現有則疾病數目、祖籍與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狀困 擾程度、因應型態及生活品質採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 way ANOVA)。而良性前 列腺增生病患因應型態及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採皮爾森積差相關(Pearson’s correlation)之相關性檢定;最後生活品質的影響因素則以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進行統計分析。

針對研究目的,對應之統計方法如下表3-1。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