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本研究採橫斷性研究設計,以方便取樣方式,於台灣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

採病患自填問卷方式進行研究資料收集,於該院泌尿外科門診進行收案,共收集 93位病患及有效問卷,回收率100%。研究統計分析採用SPSS 17.0電腦套裝軟 體,將研究結果分為:一、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之人口學資料描述。二、良性前 列腺增生病患之症狀困擾嚴重度、因應行為及生活品質之描述。三、以推論性統 計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之人口學資料、症狀困擾嚴重度及生活品質的之相關 性。四、以推論性統計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之人口學資料、症狀困擾嚴重度 與因應行為之相關性。五、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之因應行為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

六、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生活品質之多元迴歸分析。

第一節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之人口學資料

良性前列腺增生之人口學資料如下表4-1,包括年齡、罹病時間、身高、體 重、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宗教信仰、經濟來源、主要照顧者、抽菸狀況、喝酒 習慣及祖籍等,以下依序說明各變項之人數、百分比平均值及其標準差。

本研究共收案93人,樣本全為男性,樣本年齡介於50歲至86歲間,平均 為69.68歲,標準差為8.89;當中人數最多者為60-69歲間,共佔38人,41%,

最少者為50-59歲間,為12人,13%。罹病時間介於半年至30年間,平均為5.81 年,標準差為5.93;人數最多者為1-5年間,共佔47人,51%,最少者為大於 15年,僅佔5人,5%。樣本身高介於156-184公分間,平均為167.33公分,標 準差為6.04;人數最多者為165-169公分,共佔33人,35.5%,最少者為155-159 公分,佔6人,6.5%。樣本體重介於50-95公斤,平均為68.86公斤,標準差為 9.47;人數最多者為60-69公斤,共佔36人,39%,最少者為大於等於90公斤,

佔2人,2%。

教育程度方面,以高中/專科人數最多,佔31人,33.3%;其次則為國小到 國中與大學以上,皆佔28人,30.1%。婚姻狀況方面,多為已婚者,佔85人,

91.4%;其次則為喪偶,佔7人,7.5%。宗教信仰方面,以有宗教信仰者較多,

佔65人,69.9%;無宗教信仰著者則為28人,30.1%。主要經濟來源方面,以 自己為最多,佔78人,83.9%;其次則為子女,佔14人,15.1%。主要照顧者 方面,仍以自己為最多,佔82人,88.2%;其次則為配偶,佔9人,9.7%。抽 菸狀況方面,以已戒菸為最多,佔42人,45.2%;其次則為無抽菸者,佔27人,

29%。喝酒習慣方面,以沒有為最多,佔39人,41.9%;其次則為偶爾喝,佔

36人,38.7%。現有疾病數目方面,以小於三種疾病者較多,佔73人,78.5%;

患有三種或三種以上疾病者則為20人,21.5%。祖籍方面,以閩南人為最多,佔 52人,55.9%;其次則為外省人,佔34人,7%。

表4-1基本屬性資料分析 (N=93)

項目 人數 百分比(%)

年齡 (Mean±SD : 69.68±8.89)

50-59歲 12 13 60-69歲

70-79歲 ≥80歲

38 28 15

41 30 16 罹患良性前列腺增生時間 (Mean±SD :5.81±5.93)

< 1年 10 11

1-5年 47 51

6-10年 22 24

11-15年 9 10

> 15年 5 5

身高 (Mean±SD :167.33±6.04) 155-159公分

160-164公分 165-169公分 170-174公分 ≥175公分

體重 (Mean±SD :68.86±9.47) 50-59 公斤

60-69 公斤 70-79 公斤 80-89 公斤 ≥90 公斤 教育程度 不識字 國小到國中 高中/專科 大學以上 婚姻狀況 未婚 已婚 喪偶

6 24 33 17 13 16 36 27 12 2 6 28 31 28 1 85 7

6.5 25.8 35.5 18.3 14 17 39 29 13 2 6.5 30.1 33.3 30.1 1.1 91.4 7.5

宗教信仰 無 有

主要經濟來源 自己 配偶 子女 主要照顧者 自己 配偶 子女 抽菸狀況

不適用(無抽菸者) 持續抽煙

已戒菸 喝酒習慣 沒有 已經戒酒 天天喝 偶爾喝 現有疾病數目 <三項 ≥三項 祖籍

閩南人 外省人 客家人

28 65 78 1 14 82 9 2 27 24 42 39 13 5 36 73 20 52 34 7

30.1 69.9 83.9 1.1 15.1 88.2 9.7 2.2 29 25.8 45.2 41.9 14.0 5.4 38.7 78.5 21.5 55.9 36.6 7.5

第二節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之症狀困擾嚴重度、因應行為與 生活品質之描述

一、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之症狀困擾嚴重度情形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之國際前列腺症狀評分如表4-2,包括國際前列腺症狀 評分等級,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以及自覺生活品質,分為快樂的、高興的、

大致感到滿意、滿意不滿意各半、大致感到不滿意、不快樂與糟透了。

研究統計顯示,國際前列腺症狀評分等級中,以中度為最多數,共佔47人,

50.5%;其次輕度與重度人數相當,皆佔23人,24.7%。自覺生活品質方面,人

數則以大致感到滿意為最多數,佔28人,30.1%;其次為滿意不滿意各半,佔 26人,28%;人數最少者為快樂的,僅佔2人,2.2%。詳見圖4-1、4-2。

表4-2國際前列腺症狀評分表分析 (N=93)

項目 人數 百分比(%)

國際前列腺症狀評分等級 症狀輕微

症狀中等

23 47

24.7 50.5 症狀嚴重

自覺生活品質 快樂的 高興的

大致感到滿意 滿意不滿意各半 大致感到不滿意 不快樂

糟透了

23 2 7 28 26 19 6 5

24.7 2.2 7.5 30.1 28 20.4 6.5 5.4

圖4-1 國際前列腺症狀評分等級長條圖

圖4-2 自覺生活品質圓餅圖

23

47

23

0 10 20 30 40 50

症狀輕微 症狀中等 症狀嚴重 人數

國際前列腺症狀評分等級

2 2% 7 8%

28 30%

26 28%

19 20%

6 7%5 5%

自覺生活品質

快樂的 高興的 大致感到滿意 滿意不滿意各半 大致感到不滿意 不快樂

糟透了

二、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之因應行為得分情形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之因應行為得分情形,以平均數、標準差、範圍、最小 值及最大值分別呈現說明。

本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之因應行為研究,係以因應量表做為測量工具。因應 量表包含五小因素,分別為以問題為中心、尋求社會資源、自責、逃避、願想。

其中又分為兩大因素,前兩者以問題為中心、尋求社會資源為問題性因應;後三 者自責、逃避及願想則為情緒性因應。全問卷共計42題,每題選項由0分─不 適用至4分─常常用。同時因各因素面向所分配之題數不一,故其記分方式為:

經分數加總後,再予平均各因素面向之題數。各面向之得分相關情形,詳見下表 4-3。

本研究依照因應量表所得之測量結果以問題為中心為最高分,分數介於

4-1.67間,平均為3.30,標準差為.43;尋求社會資源分數介於.38-4間,平均為

2.75,標準差為.71;自責分數介於.67-4間,平均數為2.38,標準差為.73;逃避

分數介於.20-3間,平均為2.12,標準差為.48;願想分數介於.88-3.63間,平均 為2.38,標準差為.71。整體問題性因應分數介於1.62-3.86間,平均為3.15,標 準差為.41;整體情緒性因應分數介於.67-3.14間,平均數為2.26,標準差為.45。

整體而言,問題性導向的因應方式較多,而情緒因應方式較少。

表4-3因應量表得分情形分析

因素 平均數 標準差 範圍 最小值 最大值 以問題為中心 3.30 .43 2.33 1.67 4 尋求社會資源 2.75 .71 3.62 .38 4

自責 2.38 .73 3.33 .67 4

逃避 2.12 .48 2.8 .20 3

願想 2.38 .71 2.75 .88 3.63

問題性因應 3.15 .41 2.24 1.62 3.86 情緒性因應 2.26 .45 2.47 .67 3.14

三、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之生活品質得分情形

良性前列腺增生之生活品質情形,以下將以平均數、標準差、範圍、最小值、

最大值與排序分別呈現說明。

本研究之生活品質評估係採用SF-36台灣版健康相關生品質問卷測量,其計 分方式首先計算八個健康面向之原始分數,如表4-4;並根據盧瑞芬等(2003)發 表之國人生活品質(II):SF-36台灣版的常模與效度檢測,以2001年國民健康調 查,計算出台灣地區SF-36常模分數。本研究採用其常模分數,將原始分數進行 標準化後得Z分數,即Z=(原始分數-常模分數)/常模標準差;再將Z分數以線性 轉換為平均數50,標準差10的T分數,即T=50+10Z。

本研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之生活品質得分經上述常模轉換分數後,八個 面向得分平均高低依序為:活力VT(53.92)、身體生理功能PF(52.95)、社會功能 SF(51.35)、情緒角色受限RE(50.58)、心理健康MH(50.34)、一般健康GH(47.55)、

身體疼痛BP(46.65)、生理功能角色受限RP(46.45),詳見表4-5。

另在生理健康層面(PCS)及心理健康層面(MCS)方面,由於SF-36台灣版未 發展此兩面向之常模檢測,因此對於此兩面向採用因素分析法,計算PCS及MCS 之得分係數。同時因此係數已經標準化後,故其係數恆為0,常模公式轉換後則

恆為50,詳見表4-4及4-5。因上述原因,SF-36中生活品質八小面向分數較為

具體;而PCS與MCS則屬較抽象,故以下研究結果,將針對原八面向進行下一 步探討。

表4-4 SF-36原始分數 (N=93) 健康面向 平均數 標準差 範圍 最小值 最大值 身體生理功能(PF) 85.11 14.18 95 5.00 100 生理功能角色受限(RP) 57.10 44.62 100 .00 100 身體疼痛(BP) 73.45 24.21 69 31.00 100 一般健康(GH) 53.56 20.21 100 .00 100 活力(VT) 72.90 18.73 80 20.00 100 社會功能(SF) 87.23 19.06 87.5 12.50 100 情緒角色受限(RE) 79.93 39.05 100 .00 100 心理健康(MH)

生理健康層面(PCS)因素得分係數 心理健康層面(MCS)因素得分係數

76.43 .00 .00

17.21 1.00 1.00

76 5.07 5.72

24.00 -3.41 -3.80

100 1.66 1.92

表4-5常模後SF-36分數 (N=93) 健康面項 平均數 標準差 範圍 最小值 最大值 身體生理功能(PF) 52.95 9.50 66.75 -.48 66.27 生理功能角色受限(RP) 46.45 12.50 28.03 30.17 58.20 身體疼痛(BP) 46.65 11.49 32.75 26.50 59.25 一般健康(GH) 47.55 9.20 45.5 23.18 68.68 活力(VT) 53.92 9.84 41.43 26.74 68.17 社會功能(SF) 51.35 11.08 50.87 7.90 58.77 情緒角色受限(RE) 50.58 10.79 27.62 28.50 56.12 心理健康(MH)

生理健康層面(PCS) 心理健康層面(MCS)

50.34 50.00 50.00

9.46 10.00 10.00

41.76 50.68 57.23

21.53 15.92 11.96

63.29 66.60 69.19

第三節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之人口學資料、症狀困擾嚴重度與 生活品質之相關性

一、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人口學資料與症狀困擾嚴重度之關係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人口學資料與症狀困擾嚴重度之關係以獨立樣本T檢 定(independent t test)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 way ANOVA)進行統計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抽菸狀況與症狀困擾嚴重度有顯著相關(F=.3.585, p<.05);其 它如年齡、罹病時間、身高、體重、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宗教信仰、主要經濟 來源、主要照顧者、喝酒習慣、現有疾病及祖籍等,則無顯著相關,詳見下表 4-6。

表4-6人口學與症狀困擾嚴重度之關係 (N=93)

變項 F(t) p

年齡 1.997 .120

罹病時間 .916 .458

身高 .626 .645

體重 .775 .545

教育程度 .129 .943

婚姻狀況 .152 .859

宗教信仰 -.355 .724

經濟來源 1.307 .276

主要照顧者 .956 .388

抽菸狀況 3.585 .032*

喝酒習慣 1.536 .211

現有疾病數目 .000 1.000

祖籍 .191 .826

* p<.05,雙尾檢定。

二、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人口學資料與生活品質之關係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患人口學資料與生活品質之關係以獨立樣本T檢定 (independent t 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 way ANOVA)進行統計分析。

在一般健康(GH)面向上,結果顯示目前罹患三種以下疾病者較罹患三種或三 種以上者好(48.56±9.09 VS43.89±8.87 );仍抽菸者比未抽菸及已戒菸者好;而使

用Scheffe及LSD事後多重比較檢定得知,抽菸者和已戒菸者有顯著差異

(51.66±7.03 VS 45.36±9.95,p<.05);其它如年齡、罹病時間、身高、體重、教育 程度、婚姻狀況、宗教信仰、主要經濟來源、主要照顧者、喝酒習慣及祖籍等,

則無顯著相關。

活力(VT)面向上,顯示身高在160-164公分間者,明顯高於其他組別;經

Scheffe及LSD事後多重比較檢定得知,身高在160-164公分間者,活力分數顯

著高於身高在165-169公分及170-174公分者(58.46±7.22 VS 51.45±9.38、

49.93±13.46,p<.05);其它如年齡、罹病時間、體重、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宗 教信仰、主要經濟來源、主要照顧者、抽菸狀況、喝酒習慣、現有疾病及祖籍等,

則無顯著相關。

心理健康(MH)面向上,年齡介於60-69歲者心理健康明顯較其他組別為低,

經Scheffe及LSD事後多重比較檢定則顯示,50-59歲及大於80歲者心理健康分 數顯著大於60-69歲者(54.31±5.81、54.49±8.39 VS 47.44±10.50,p<.05);而教育 程度經事後比較後發現在國小到國中組及高中或專科組顯著較不識字者好 (52.22±8.43、51.59±10.30 VS 40.94±10.44,p<.05);閩南人則顯著比外省人差 (47.73±10.12 VS 53.78±8.08,p<.05);其它如罹病時間、身高、體重、婚姻狀況、

宗教信仰、主要經濟來源、主要照顧者、抽菸狀況、喝酒習慣、現有疾病等,則 均無顯著相關;詳見下表4-7。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