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以下就本研究的研究架構、研究對象、實驗程序、數據分析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採用頻譜分析作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為從頻譜中探討京劇梅

派及程派旦角小嗓的頻譜特徵有何不同,以及京劇旦角小嗓的頻譜特徵與聲樂

及音樂劇的假聲有何差異。

因此,本研究之自變項為不同的演唱類型,將演唱類型分為京劇旦角、聲

樂、及音樂劇三組,而京劇旦角又下分梅、程兩派。依變項為頻譜特徵,所有

的研究對象皆接受錄音,其中旦角分別以梅派、程派演唱京劇唱段,而後由梅

派唱段演唱中擷取出穩定母音,再由聲樂及音樂劇歌手演唱相同的音。研究中

僅比較梅派小嗓和聲樂、音樂劇假聲演唱的差異,是因為梅派是小嗓中沿襲傳

統最具代表性的流派,故以梅派來代表京劇旦角小嗓,而程派是屬於程硯秋獨

創的唱法,並非典型的京劇旦角小嗓,是以在本研究中不進行程派與西洋唱法

的比較。研究分析項目為三種演唱類型的穩定母音之頻譜,頻譜特徵的量化指

標共計四種,包括能間接反映聲帶閉合程度的第一和第二諧波能量差

(H1-H2),以及檢視低頻區與高頻區能量差的0~1 kHz與2~3 kHz平均能量差

(0~1 kHz-2~3 kHz)、0~1 kHz與3~4 kHz平均能量差(0~1 kHz-3~4 kHz)、SPR。

23

圖一、研究架構圖。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共3名參與者,皆為女性,其中包括京劇旦角演員2名,聲樂及音 樂劇演唱者 1 名。參與者篩選條件為(1)接受專業演唱訓練至少五年;(2)

近 3 個月內沒有自覺嗓音 異常情形,如嗓音 疲累(vocal fatigue)、失聲

(dysphonia);(3)無聲帶和甲狀腺手術史;(4)一個月內無感冒及其他身體

重大疾病(5)優耳在1、2、4 kHz的平均聽閾小於或等於40 dBHL。研究參 與者從劇團、大專院校音樂相關科系或歌唱教學/訓練中心招募。研究者先講解

研究內容,確認並取得參與者同意後填寫知情同意書,按填寫內容篩選出符合

條件之參與者,再由研究者使用簡易型聽力篩檢儀(GSI 18 Audiometer, Grason

Stadler)進行純音聽力篩檢,通過優耳在1、2、4 kHz的平均聽閾小於或等於

40 dBHL即為本研究之參與者。

24

圖二、研究對象篩選流程圖。

第三節 實驗程序

研究正式進行前,取得參與者同意填寫知情同意書,並進行純音聽力篩

檢,篩選出符合資格的參與者,接著告知語音材料,給予指導語,經練習後再

進行正式錄音。

錄音地點選在具隔音效果的語言聽力研究室,正式錄音前使用數位式聲壓

計(TES 1350A)測量背景噪音並將其控制於40 dBSPL以下。

語料收集依參與者身份分為兩類並劃分兩階段進行:

1. 京劇演員:分別以梅派及程派演唱經典劇目《宇宙鋒》的選句「老爹 爹發恩德將本修上」作為研究素材,從中選出具代表性的母音作為實

驗研究音,此為第一階段。

25

2. 聲樂及音樂劇歌手:請聲樂及音樂劇歌手使用平常演唱的方式來翻唱 第一階段選出的梅派實驗研究音,此為第二階段。

本 研 究 使 用 筆 電 (Thinkpad X1 Carbon 3rd)、 語 音 輸 入 麥 克 風

(Audio-technical AT9934 USB)及音訊編輯軟體Audacity1.2.6錄製研究所需語 料,並以筆電外接喇叭(KINYO (P.M.P.O 360W) PS-285B)播放實驗用音檔。

錄音取樣速率(sampling rate)設定為44.1 kHz,錄音時穩定受試者的嘴唇與麥 克風保持50公分。

正式錄音前,給予指導語,請研究參與者依指導語來演唱固定唱段及實驗

音,給予的指導語如下:

京劇演員:

1. 等一下您會聽到一段音樂前奏,請您依照前奏給予的音高、速度,用 平常習慣的音量、以梅派唱腔演唱《宇宙鋒》的選句「老爹爹發恩德

將本修上」。

2. 等一下您會聽到一段音樂前奏,請您依照前奏給予的音高、速度,用 平常習慣的音量,以程派唱腔演唱《宇宙鋒》的選句「老爹爹發恩德

將本修上」。

3. 聲樂及音樂劇歌手:

等下請您以平時演唱聲樂/音樂劇的方式來演唱您所聽到的音,請模

仿相同的發音及音高,以平常習慣的音量、速度來演唱就好。

26

練習一至二次後即進行正式錄音,錄音檔存成Wave檔16 bit,即完成實驗 流程。

圖三、實驗流程圖。

第四節 數據分析

本節分為兩個部分,首先闡述選取研究分析音的方式,接著說明分析採用 的頻譜設定。

一、 分析音的選取

本研究使用京劇《宇宙鋒》的【西皮原板】第一句「老爹爹發恩德將本修

27

上」,為方便起見,將唱詞中的第一個「爹」標為「爹(1)」,第二個則標為「爹

(2)」。由梅派及程派唱段中選出相同旋律,穩定音高的母音,共四十個(見

圖五)。之後由聲樂及音樂劇模仿演唱梅派的音(只模仿音高與母音的構音,

不模仿小嗓的發音方式),共四十個,總共八十個音。

圖四、京劇旦角小嗓聲波圖及取樣

(a) 梅派唱法(研究參與者1,P1)。(b) 程派唱法(研究參與者1,P1)。(c) 梅 派唱法(研究參與者2,P2)(d) 程派唱法(研究參與者2,P2)。

a

b

c

d

28

為了確認所取樣的聲音確實能夠凸顯各種唱法的音質特徵,因此對於所有

的取樣聲音進行篩選,篩選過程中,首先將取樣聲音分為京劇小嗓與西洋唱法

兩種類型,然後請專家從聽知覺的角度做區分(京劇小嗓:梅派對比程派,西

洋唱法:聲樂對比音樂劇)。針對京劇小嗓與西洋唱法,各請2位專家(共四 位)以問卷方式判定每個取樣聲音跟特定演唱類型的吻合度,問卷以5點量表 的形式呈現,每個音皆有1-5個選項。在京劇旦角小嗓方面,5點量表的選項 為:1很像梅派、2有點像梅派、3無意見、4有點像程派、5很像程派。在西

洋唱法方面,5點量表的選項為:1很像聲樂、2有點像聲樂、3無意見、4有

點像音樂劇、5很像音樂劇。

專家從聽知覺的角度對取樣聲音所做的區分,是本研究挑選分析樣本的依

據。若是京劇小嗓的同一個音(「老爹爹發恩德將本修上」的其中一個字),梅

派取樣聲音與程派取樣聲音的分數相差三分以上,(例如:「很像梅派」和「有

點像程派」即相差三分)則該專家認為這兩個取樣聲音分別體現梅派與程派的

聲音特質,將納入候選的分析樣本。同理,若是「老爹爹發恩德將本修上」的

其中一個字,西洋聲樂取樣聲音與音樂劇取樣聲音的分數相差三分以上,則該

專家認為這兩個取樣聲音分別體現聲樂與音樂劇的聲音特質,將納入候選的分

析樣本。接下來,為了確保評分者信度(inter-rater reliability),筆者再將同領

域的兩位評分者之候選分析樣本取交集,得到最終的分析聲音樣本。

29

經過以上的聽知覺評分篩選,京劇部分共有8組音符合標準,分別是研究

參與者1(P1)演唱的「上、爹(2)」以及研究參與者2(P2)演唱的「老、

將、恩、德、修、上」。在聲樂的部分,選取的方式為先依據京劇判斷的結果

選出符合梅派的音(很像梅派及有點像梅派的選項),之後再和聲樂/音樂劇

專家判定有差異的組別互相參照,最後符合的組別是研究參與者1(P1)演唱 的「爹(1)、爹(2)」以及研究參與者2(P2)演唱的「老、發、將、修、上」

這7組音。

二、 頻譜分析

本研究使用Matlab中的快速傅立葉轉換(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作為 頻譜分析的工具,將聲音樣本的時長定為200毫秒,如此偏長的聲音樣本時長,

是因為本研究分析F0較穩定的歌聲,而非F0較不穩定的語音。錄音轉為數位 檔的取樣頻率(sampleing rate)為44100 Hz,快速傅立葉轉換的長度(size)

為8192。將聲音樣本做快速傅立葉轉換時,無事先加強(pre-emphasis)及柔

化(smoothing),而是設以漢寧窗(Hamming window),避免高頻失真。得到

聲音樣本的頻譜之後,對於不同演唱類型在不同頻率範圍之 dB值作定量分

析,分析的參數為:第一諧波(H1)和第二諧波(H2)能量相差值(H1-H2)、

0~1 kHz與2~3 kHz平均能量差(0~1 kHz-2~3 kHz)、0~1k與3~4 kHz平均能

量相差值(0~1 kHz-3~4 kHz)、SPR(0~2 kHz和2~4 kHz高峰值的差值)。

30

圖五、分析流程圖。

31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