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31

32

圖六為梅派與程派歌聲的 H1-H2,由此圖可觀察到,梅派的 H1-H2 都比 程派更小,因此,程派的頻譜能量較傾向集中在H1。

圖七為梅派與程派歌聲的0~1 kHz與2~3 kHz平均能量差,由此圖可見到

梅派的0~1 kHz與2~3 kHz平均能量差都小於程派,表示梅派歌聲在2~3 kHz

間的能量較程派更強。梅派與程派在此項指標上的差異程度,似乎跟母音有

關,在/i/的歌聲中,梅派與程派歌聲在此項指標上的差異只有 10 dB,但在其 他的母音,梅派與程派歌聲在此項指標上的差異達到20-40 dB。圖八為梅派與

程派的0~1 kHz與3~4 kHz平均能量差,由此圖可見到梅派的0~1 kHz與3~4

kHz平均能量差都小於程派,表示梅派在3~4 kHz間能量較程派更強。由圖九 可觀察到,梅派歌聲的SPR大於程派,表示梅派在2~4 kHz的能量較強。

綜上所述,程派歌聲的頻譜能量較傾向集中於 H1(跟梅派相比),梅派

歌聲在2~3 kHz、3~4 kHz的能量都比程派歌聲更強

表一、梅派與程派小嗓母音的H1-H2、0~1 kHz-2~3 kHz、0~1 kHz-3~4 kHz、

SPR(單位:dB)。

H1-H2

爹(2)P1 將P2 上P1 上P2 恩P2 德P2 修P2

梅派 25.5 29 -9.5 -6 1.5 -10 -8.5

程派 41 35 5 1 19 16 30 0~1 kHz-2~3 kHz

爹(2)P1 將P2 上P1 上P2 恩P2 德P2 修P2 梅派 12 6.5 7 -7 -10 6 4

程派 20 15 28 25 31 28.5 47

33

0~1 kHz - 3~4 kHz

爹(2)P1 將P2 上P1 上P2 恩P2 德P2 修P2

梅派 22.5 23.5 8 4 9 18.5 6.5

程派 27.25 30 26 20 16 24 41

SPR

爹(2)P1 將P2 上P1 上P2 恩P2 德P2 修P2 梅派 -6 -6 -16 -7 10 -9 -7

程派 -12 -6 -23.1 -19 -18 -25 -35

圖六、梅派與程派歌聲的第一諧波和第二諧波能量差。

/i/:爹(2)、將;/a/:上,梅「修」;/ǝ/:恩、德;/o/:程「修」

34

圖七、梅派與程派歌聲的0~1 kHz與2~3 kHz平均能量差。

圖八、梅派與程派歌聲的0~1 kHz與3~4 kHz平均能量差。

/i/:爹(2)、將;/a/:上,梅「修」;/ǝ/:恩、德;/o/:程「修」

/i/:爹(2)、將;/a/:上,梅「修」;/ǝ/:恩、德;/o/:程「修」

35

圖九、梅派與程派歌聲的SPR。

第二節 梅派、聲樂、音樂劇歌聲的頻譜比較

本節呈現梅派和聲樂、音樂劇的母音頻譜,刪去研究參與者2(P2)演唱 的「老」,分析「爹(1 P1)、爹(2 P1)、發(P2)、將(P2)、修(P2)、上(P2)」

這六組音。依擷取的時間點得出之不同的母音又分,/a/:「發、上、修」;/i/:「爹

(1)爹(2)、將」。以下呈現四項頻譜特徵指標:H1-H2、0~1 kHz- 2~3 kHz、

0~1 kHz 3~4 kHz、SPR。

圖十為梅派、聲樂、音樂劇的 H1-H2,其中/i/的 H1-H2 梅派大於聲樂及 音樂劇。圖十一為梅派、聲樂、音樂劇的0~1 kHz與2~3 kHz平均能量差,梅 派在此項指標與聲樂、音樂劇的差異似乎跟母音有關,其中/i/的差異較小,而

/a/的差異較大,達到15~35 dB。圖十二為梅派、聲樂、音樂劇的 0~1 kHz與

/i/:爹(2)、將;/a/:上,梅「修」;/ǝ/:恩、德;/o/:程「修」

36

3~4 kHz平均能量差,由圖可見,梅派的0~1 kHz與3~4 kHz平均能量差小於

聲樂及音樂劇,梅派歌聲的3~4 kHz能量比聲樂及音樂劇歌聲更強。圖十三為 梅派、聲樂、音樂劇的SPR,由圖中可觀察到梅派的SPR大於聲樂及音樂劇,

表示梅派在2~4 kHz的高峰值和0~2 kHz的高峰值差異較小,表示梅派歌聲在

2~4 kHz的能量比聲樂及音樂劇歌聲更強。

表二、梅派、聲樂、音樂劇歌聲母音的H1-H2、0~1 kHz-2~3 kHz、0~1 kHz-3~4 kHz、SPR(單位:dB)。

H1-H2

爹(1)P1 爹(2)P1 將P2 發P2 上P2 修P2

梅派 32 25.5 29 -11 -6 -8.5

聲樂 21.5 20 17.5 1 -3 0

音樂劇 25 17.5 14.5 0.5 -9 -5

0~1 kHz-2~3 kHz

爹(1)P1 爹(2)P1 將P2 發P2 上P2 修P2

梅派 26 12 6.5 -3.5 -7 4

聲樂 22.5 14.75 20.5 16.5 24 23.5

音樂劇 22.5 14 12.5 29.5 27 20

0~1 kHz-3~4 kHz

爹(1)P1 爹(2)P1 將P2 發P2 上P2 修P2

梅派 16.5 22.5 23.5 5 4 6.5

聲樂 24 29 24.5 18 6 21

音樂劇 28.5 31 24 27 13.5 15

SPR

爹(1)P1 爹(2)P1 將P2 發P2 上P2 修P2

梅派 -6 -5.5 -5 -3 -5 -7

聲樂 -18 -13 -21 -14.5 -5 -20

音樂劇 -16 -12 -12 -19 -15 -25

37

圖十、梅派、聲樂、音樂劇歌聲的第一諧波和第二諧波能量差。

圖十一、梅派、聲樂、音樂劇歌聲的0~1 kHz與2~3 kHz平均能量差。

/i/:爹(1)爹(2)、將。/a/:「發、上、修」

/i/:爹(1)爹(2)、將。/a/:「發、上、修」

38

圖十二、梅派、聲樂、音樂劇歌聲的0~1 kHz與3~4 kHz平均能量差。

圖十三、梅派、聲樂、音樂劇歌聲的SPR。

/i/:爹(1)爹(2)、將。/a/:「發、上、修」

/i/:爹(1)爹(2)、將。/a/:「發、上、修」

39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