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本章將依研究主題分別敘述其研究結果;第一節為了解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ARDS患者的存活情形,其樣本共200人並詳細描述樣本特性。第二節為分析急性 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患者的存活情形。第三節為探討出院後存活風險之預測因 子,分別以基本特質影響長期存活之預測指標 (Baseline long-term survival Risk Factor)、入住加護病房影響長期存活預測指標(ICU admission long-term survival risk factor)、經入住加護病房後影響長期存活預測指標(Post ICU discharge long-term survival risk factor)、離院後影響長期存活預測指標(Post hospital discharge long-term

survival risk factor)。第四節為分析ARDS醫療資源耗用的情形以及危險因子與醫

療總費用之相關性,包括ARDS醫療資源耗用的情形、危險因子與醫療總費用之相 關性。

47

第一節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存活患者之樣本特性

本節的研究樣本來源主要為離院時存活組,針對其樣本特性做詳細描述,分別 以ARDS發生前樣本基本特性 (Baseline basic characteristics)、ARDS發生時入住加護 病房樣本基本特性(ARDS ICU admiss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經入住加護病房後樣本 基本特性 (Post ICU discharge basic characteristics)、樣本離院後基本特性 (Post hospital discharge basic characteristics)作完整的整理與詳述。

一、ARDS發生前樣本特性描述

見表 4-1,樣本平均年齡為59.48歲,標準差為18.8,中位數61.92,四分位數為

45-74,其中男性有134位占67%,女性有66位占33%,在ARDS發生前其中過去有抽 菸史的有64人占(32%),住院前查爾森共病指數平均1.74,標準差為1.9,中位數為1.0,

四分位數為0-2,住院前年齡校正查爾森共病指數平均3.45,標準差為2.5,中位數為3,

四分位數為1-5,過去病史診斷其中有神經或精神疾病有27位占13.5%、心臟病或心肌 梗塞有25位占12.5%、慢性肺部疾病有25位占12.5%、糖尿病有43位占21%、惡性腫瘤 包括過去或現在有淋巴瘤(Lymphoma)、固體型腫瘤(solid tumor)或轉移性腫瘤 (Metastatic cancer)者42位占21%、腎臟疾病有10位占5%、其他(肝硬化、愛滋病或是 其他自體免疫疾病) 有26位占13%。每個案沒有任何病史有66位占33%、大多個案有1 到2個病史診斷共123位占61.5%、≧3個病史診斷有11位占5.5%。

48

表 4-1 ARDS發生前樣本基本特性 (Baseline basic characteristics) 變項Variables Value

年齡 M±SD 59.48±18.8 [median(IQR)]61.92(45-74)

性別No.(%)

134(67%) 66(33%) 有抽菸史 No.(%) 64(32%)

住院前CCI M±SD 1.74±1.9 [median(IQR)]1.0(0-2) 住院前Age- adjusted CCI M±SD 3.45±2.5 [median(IQR)]3.0(1-5) 疾病病史診斷 No.(%)

神經或精神疾病(Neurologicor/Psychiatric) 27(13.5%) 心臟病或心肌梗塞(CHF or CAD) 25(12.5%) 慢性肺部疾病(Previous lung disease) 25(12.5%) 糖尿病(DM) 43(21%) 惡性腫瘤(Malignancy) 42(21%) 腎臟疾病(Renal) 10(5%) 其他(肝硬化、愛滋病或是其他自體免疫疾

病) (Others)

26(13%) 疾病病史診斷數 No.(%)

0 66 (33%)

1-2 123 (61.5%)

≧3 11 (5.5%)

註:† M±SD 代表Mean±Standard deviation 平均數與標準差

[median(IQR)]代表Median( interquartile range)中位數與四分位差 No.(%)代表Number (%) 個案數與百分比

49

二、ARDS發生時入住加護病房樣本基本特性描述 (ICU admiss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

見表4-2呈現樣本入院時的住院別分為內外科,其中內科共有177位占88.5%、外 科有23位占11.5%,其中住進加護病房第一天的疾病嚴重度分數APACHE II score平均 數為20.94分、標準差為7.8分、中位數為20分、四分位數為15到26分。再區分ARDS 致病因,其中肺內原因引起ARDS有120位占60%、肺外原因引起ARDS有80位占40%。

表 4-2 ARDS發生時入住加護病房樣本基本特性(ICU admiss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 變項Variables Value

住院別Admission Category No.(%)

內科 外科

177(88.5%) 23(11.5%)

APACHE II score M±SD 20.94±7.8 [median(IQR)]20(15-26) ARDS致病因 No.(%)

肺內-直接 肺外-間接

120(60%) 80(40%) 註:† M±SD 代表Mean±Standard deviation 平均數與標準差

[median(IQR)]代表Median( interquartile range)中位數與四分位差 No.(%)代表Number (%) 個案數與百分比

50

三、經入住加護病房後樣本基本特性描述(Post ICU discharge basic characteristics)

表4-3呈現ARDS經入住加護病房治療後其樣本基本特性,加護病房總住院天數 (ICU length of stay,ICU LOS)平均為28.44天、標準差為23.4、中位數為22天、四分位 數為13到38天,呼吸器使用天數平均為34.34天、標準差為35.6、中位數為19.5天、四 分位數為8到48天,經發生ARDS日後進行氣管切開術有82位占41.0%,入住加護病房 時有合併併發症在神經方面,例如:腦梗塞、腦出血、腦病變、多發性神經病變等有 39位占19.5%、在心臟部份例如合併惡性心律不整、心臟病、心衰竭有42位占21%、

有些患者進入加護病房之後合併腎臟衰竭,需於加護病房進行血液透析有22位占 11%、而日後需要長期進行血液透析者有9位占4.5%,有些合併有腸胃道方面問題,

例如:腸阻塞、腸胃出血、肝性休克等有79位占39.5%,除此之外由於正壓呼吸器的 使用以及肺臟傷害等問題亦可能發生漏氣症候群(Air-leakage syndrome)例如:氣胸、

縱膈積氣、皮下氣腫等有34位占17%,合併有血液凝血異常有22位占11.5。以在加護 病房併發症總數來看,其中個案沒有合併併發症有58位占29%、合併有併發症1到2種 有115位占57.5%、超過3種以上併發症有27位占13.5%。樣本進入加護加護病房後在 使用呼吸器第一天時,所呈現呼吸器參數中的氧合指數(PaO2/FiO2)平均數為118、標 準差為74、中位數為100、四分位數為71到150,吐氣末正壓(PEEP) 平均數為8.8、標 準差為3.2、中位數為8、四分位數為6到10,肺泡壓(Pst)平均數為24.6、標準差為6.2、

中位數為24、四分位數為21到28,肺泡彈力細數(Cst) 平均數為28、標準差為10.9、

中位數為26、四分位數為21到34。當ARDS發生時除了呼吸器使用肺保護策略措施之 外,當患者發生更嚴重的低血氧時會合併使用其它治療用以改善氧合等,例如一氧化 氮吸入、葉克膜使用、俯臥姿治療以及高頻呼吸器使用,其中一氧化氮吸入者有24 位占12%、葉克膜使用者有26位占13%、俯臥姿治療者有30位占15%以及高頻呼吸器 使用者有8位占4%。

51

表 4-3 經入住加護病房後樣本基本特性 (Post ICU discharge basic characteristics) 變項Variables Value

加護病房天數 ICU LOS M±SD 28.44±23.4 [median(IQR)]22.00(13-38) 呼吸器使用天數MV days M±SD 34.34±35.6 [median(IQR)]19.50( 8-48) 氣管切開術 Post ARDS tracheotomy No.(%) 82(41.0)

加護病房併發症 In ICU comorbidity No.(%)

神經 Neurological event 39(19.5) 心臟 Cardiac event 42(21.0) 血液透析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加護病房內透析 In ICU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22(11.0) 需長期規則透析Regular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09(04.5) 腸胃道 Gastroinstestinal event 79(39.5) 氣胸 Air-leakage syndrome event 34(17.0) 血液凝血異常 Coagulopathy 22(11.0) 加護病房併發症總數No. In ICU comorbidity No.(%)

0 58(29.0)

1-2 115(57.5)

≧3 27(13.5)

呼吸器參數(第一天D1)

氧合指數(PaO2/FiO2) M±SD 118±74.0 [median(IQR)]100(71-150) 吐氣末陽壓(PEEP) M±SD 8.8±3.2 [median(IQR)]8(6-10) 肺泡壓(Pst) M±SD 24.6±6.2 [median(IQR)]24(21-28) 肺泡彈力細數(Cst) M±SD 28.11±10.9 [median(IQR)]26(21-34) 改善氧合治療No.(%)

一氧化氮吸入 INO use 24 (12) 葉克膜 ECMO use 26 (13) 俯臥姿治療 prone positioning 30(15) 高頻呼吸器 HFOV use 08(4) 註:† M±SD 代表Mean±Standard deviation 平均數與標準差

[median(IQR)]代表Median( interquartile range)中位數與四分位差 No.(%)代表Number (%) 個案數與百分比

52

四、ARDS樣本離院後基本特性 (Post hospital discharge basic characteristics)

表4-4呈現當ARDS患者存活離院之變項情形,其總住院日Hospital LOS (Hospital length of stay)平均為65.7天、標準差為55.1、中位數為50天、四分位數為31到80天,

出院時由於共病情形增加,查爾森共病指數平均為2.5分、標準差為2.3、中位數為2 分、四分位數為1到4分,出院時有年齡校正查爾森共病指數平均為4.2分、標準差為 2.9、中位數為4、四分位數為2到6分。再以出院時診斷罹病率來看,神經或精神疾病 ( Neurologicor/Psychiatric)有57位占28.5%、心衰竭或心臟病(CHF or CAD)有34位占 17%、之前即已有肺部疾病( Previous lung disease)者有29位占14.5%、糖尿病( DM)有 55位占27%、惡性腫瘤(Malignancy)有50位占25%、腎臟疾病Renal有47位占23%、其 他Others (肝硬化、愛滋病或是其他自體免疫疾病) 有37位占18.5%。分析患者出院時 有多少以上各診斷總數目,其中完全沒有有22位占11%、大多數出院患者有1到2種共 有125位占62.5%、大於三種以上疾病診斷數有53位占26%。

ARDS存活出院時期直接返家者占多數共有138位為69%,轉往護理之家有17 位占8.5%,轉呼吸治療病房有45位占22.5%。

53

表 4-4 樣本離院後基本特性 (Post hospital discharge basic characteristics) 變項Variables Value

Hospital LOS M±SD 65.7±55.1 [median(IQR)]50(31-80) 出院時CCI M±SD 2.5±2.3 [median(IQR)]2.0(1-4) 出院時Age-ajusted CCI M±SD 4.3±2.9 [median(IQR)]4.0(2-6)

出院時診斷 No.(%)

神經或精神疾病 Neurologicor/Psychiatric 57(28.5%) 心衰竭或心臟病 CHF or CAD 34(17.0%) 慢性肺部疾病 Previous lung disease 29(14.5%) 糖尿病 DM 55(27%) 惡性腫瘤Malignancy 50(25%) 腎臟疾病Renal 47(23%) 其他(肝硬化、愛滋病或是其他自體免疫疾病)

Others

37(18.5%)

出院時共病診斷數 No.(%)

0 22(11%)

1-2 125(62.5%)

≧3 53(26%)

離院後住所 No.(%)

居家 Home 138(69%)

護理之家 Nursing home 17(8.5%) 呼吸治療病房 RCW 45(22.5%) 註:† M±SD 代表Mean±Standard deviation 平均數與標準差

median(IQR)]代表Median( interquartile range)中位數與四分位差 No.(%)代表Number (%) 個案數與百分比

54

第二節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患者的存活情形

本節欲探討出院後存活的狀況,200位病人中一共有113位為設限資料

(Censored data)亦即有56.5%的病人在可追蹤到的時間內並未死亡,另外有87位 病人死亡,亦即死亡率為43.5%。

由圖4-1可知最終時間點(第70個月)的累積存活率為36%,另外由表4-5 可知第1個月的累積存活率為90.9%,第2個月的累積存活率為86.0%,第6個月 的累積存活率為75.2%,第12個月的累積存活率為69.8%,第24個月的累積存活

率為59.1%。如果再以出院後不同住所來看,其累積存活率也有很差異,返家者有

138位,可知第1個月的累積存活率為96.9%,第2個月的累積存活率為92.8%,

第6個月的累積存活率為83.7%,第12個月的累積存活率為80.2%,第24個月的 累積存活率為73.2%。有17位居於護理之家,可知第1個月的累積存活率為73.7

%,第2個月的累積存活率為73.7%,第6個月的累積存活率為67%,第12個月 的累積存活率為67%,第24個月的累積存活率為58.6%。居於呼吸治療病房者有 45位,其第1個月的累積存活率為79.4%,第2個月的累積存活率為70.1%,第6 個月的累積存活率為53.7%,第12個月的累積存活率為40.9%,第24個月的累積 存活率為19.7%。

另外,所有200位病人的中位數存活時間為39.27±7.37月,表示在第39個月 的時候已有50%左右的病人死亡,第75%百分位數存活時間則為7.23±2.56月,表 示在第7個月的時候已有25%左右的病人死亡。

55

圖4-1 ARDS存活離院後Kaplan-Meier存活曲線

表4-5 不同住所的生命量表Life table for patients stratified by disposition

Post Hospital survival rate (%)

Any Disposition

Total (N = 200) Home

(n = 138)

Nursing home (n = 17)

RCW (n = 45)

1 month 96.9% 73.7% 79.4% 90.9%

2 month 92.8% 73.7% 70.1% 86.0%

6 month 83.7% 67.0% 53.7% 75.2%

12 month 80.2% 67.0% 40.9% 69.8%

24 month 73.2% 58.6% 19.7% 59.1%

56

第三節 出院後存活風險之預測因子

本節欲探討出院後存活風險之預測因共包括四階段分析,分別以ARDS發生前其 樣本基本特性、ARDS發生時入住加護病房時的相關因子、ARDS治療後離開加護病 房的相關因子以及離院前的相關因子去預測離院後存活率以及存活時間,以了解有哪 些影響因子可以預測出院後的存活風險。

本研究存活分析的模式建立策略按照以下準則,首先研究者先針對類別變項

(Categorical variable)對存活時間作對數等級檢定(Log-rank test),另外同時針對 類別變項及連續變項(Continuous variable)對存活時間作單變量Cox比例危險迴歸

(Univariate Cox proportional-hazard regression),此時的對數等級檢定及單變量Cox 比例危險迴歸皆為單變量的分析(Univariate analysis),並未控制其他可能影響存活 的因子的效果,因此是未調整的分析(Crude analysis)。附帶一提,由於本研究樣本 數達200人,已算不小的樣本規模,因此對數等級檢定與單變量Cox比例危險迴歸 的結果會相當接近,因此研究者在報告單變項的類別變項結果時,僅報告單變量Cox 比例危險迴歸的顯著性。

為了進一步建立存活風險的預測模型,研究者將單變量分析達顯著水準(p <

0.05)的自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 / Covariate)同時置入多變量分析(Multivariate

analysis),同時考慮其他因子的影響效果之下來探討某個因子的預測效果是否達顯

著,因此此時已調整分析(Adjusted analysis)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