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本研究以量性研究探討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壓力、負荷與生活品質 間的關係,以結構晤談方式蒐集資料,共分析85位失智症及其家庭 照顧者之基本資料、臨床失智量表、照顧者負荷量表、Kingston照顧 者壓力量表與WHO-5幸福指標等研究資料,並以SPSS for Window

release 20 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獲得研究結果,且針對研究結果

進行討論。本章節將對研究結果與討論的發現進行整理與分析,本章 共分三節:第一節為結論、第二節為研究限制、第三節為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總結研究結果及討論,歸納發現到一個特殊現象,即被照顧者人 口學變項和失智症家庭照顧者人口學變項對照顧壓力和照顧負荷兩 者的影響並未十分一致,如果照顧壓力和照顧負荷都是一種概念,那 麼在自變項變化時,依變項之照顧壓力和照顧負荷會同時出現顯著性 差異,但實際研究結果並非如此,從本研究之研究結果與討論中,可 以觀察到失智症家庭照顧者之照顧壓力與照顧負荷兩者出現顯著差 異狀況並非全都並存。這樣的現象說明了這些人口學變項雖然都是影 響照顧壓力和照顧負荷的因素,但這些因素當中依舊有些差異存在,

有些影響照顧壓力多一些,有些影響照顧負荷多一點,且照顧壓力和 照顧負荷兩者之間雖有些交集之處,但彼此之間還是有些不同之處。

一般來說照顧壓力會出現在照顧負荷之前,當照顧壓力已大於家庭照 顧者所能承受的情況下,才會使照顧負荷升高,進而影響家庭照顧者 身心健康。由於本次研究樣本不夠大,且所收集研究變項範圍廣度有 限,無法完全解釋被照顧者人口學變項和失智症家庭照顧者人口學變 項對照顧壓力和照顧負荷間所有的關聯性與影響因子,或許未來研究 可針對此做更深入的探究。

綜合本研究資料與過去文獻顯示,照顧工作會造成個人生活產生 的限制,並會對整個家庭造成衝擊(Poulshock & Deimling, 1984),被 照顧者因其病程的發展所衍生出來的照顧壓力(Hart et al., 2003;

Mirakhur, Craig, Hart, McLlroy, & Passmore, 2004),會影響照顧者與被 照顧者的生活品質(McCarty et al., 2000),故當家屬的照顧負荷越高時,

病人的生活品質也會變差(Tang et al., 2008),然而邱啟潤等人的研究 卻指出家庭照顧可提高被照顧的失能長者之生活品質(邱啟潤, 許淑 敏, & 吳瓊滿, 2002),但這兩者基本上是有所矛盾的,如果家庭照顧 者因照顧工作使其自身心健康受到影響,最後甚至產生身心不適,也 淪為需要被照顧者的角色時,那樣家庭照顧者要如何對被照顧者提供 良好的照護品質。因此,如何有效維持家庭照顧者的身心健康,可能 是未來社區照顧體系中需要進一步去思索的問題。

第二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之結果,可對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壓力、負荷及生活品質三 者間關連性影響有進一步的瞭解,但礙於時間以及人力所限,因此,

研究仍有其限制,提出討論如下:

一、 本研究基於時間、人力及財力之限制,無法發放大量且符合研究 對象資格的問卷,造成樣本之抽取不具隨機性,可能有所偏差。

二、 本研究只在台南市精神科專科醫院抽取研究對象,所得之研究結 果會影響推論至所有的失智老人及其照顧者的母群體。

三、 本研究之照顧者乃是以有參與照顧失智患者的 3等親家屬,非主 要照顧者,因此,研究結果可能因樣本的特質而無法推論至其他 族群,建議日後之研究,可進一步作不同族群的比較性研究設 計。

第三節 建議

本研究係對失智症家庭照顧者之照顧壓力、照顧負荷與生活品質 進行關連性研究,本節茲將研究結果與討論、結論與研究限制進行整 理與分析,提出以下六點建議,摘述如下:

一、 由於許多研究的受訪者主要都是以主要照顧者為主,忽略了非主 要照顧者在照顧工作所扮演的角色,以致大多數研究鎖定在女性 照顧者身上,鮮少去探究男性照顧者在照顧過程的功能與角色,

未來的研究可針對此做更深入的追蹤與分析。

二、 由於本次研究結果所分析的照顧者,似乎是家中替代人力或非主 要照顧者,未來可透過長照中心深入於社區家庭中針對主要照顧 者進行分析調查,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三、 本研究發現照顧壓力和照顧負荷似乎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雖然兩 者有共同的影響因素,但仍舊是有所差異,本研究因研究時間限 制和研究樣本數量較少之因素,無法深入分析照顧壓力和照顧負 荷兩者間細微差異之處,未來的研究者將可透過更細緻的研究方 法將兩者作近一步的區辨。

四、 本研究對象是以精神科專科醫院就醫民眾之家屬作為收案標準,

故樣本的變異性受到一些限制,如果可以將收案對象擴大至綜合 醫院和社區之中,將可增加研究樣本的變異性,此可進一步作更 深入的比較與分析,或許會有新的研究發現。

五、 評估失智症個案需求時,專業照顧仍需注意家庭照顧者的健康狀 況,特別是主要照顧者的所承受的壓力、負荷和健康狀況,並適 時地主動提供家庭照顧者情緒性支持,以及教導問題解決的因應 策略,方能維護家庭照顧者的整體健康與生活品質,若能定期監 測家庭照顧者的壓力狀態,將可有效達到健康預防之目標。

六、 政府多年來在長期照護服務領域,投入大量資源,為了減輕家庭

照顧者壓力和負荷,規劃的多項支持性服務,但大多數家庭照顧 者多半不知道或不瞭解其內容,而甚少使用,故未來可深入探究 社區資源未被有效利用之成因為何。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內政部,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2011). 中華民國100年身心障礙者生 活狀況及各項需求評估調查報告. 內政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內政部統計處. (2012). 一一年第三十六週內政統計通報(1016月 底我國老人長期照顧及安養機構概況). 內政部統計處

Retrieved from 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統計處. (2013). 內政部統計通報102年第4 週. 內政部統計處. (2014). 內政部統計通報103年第3 週.

王秀紅. (1994). 照顧者角色對婦女衝擊:護理的涵義. 護理雜誌, 41(3), 18-23.

王春葉, 林佑樺, 李憶農, 陳靖博, & 林耀信. (2002). 血液透析病患 主要照顧者的負荷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 誌, 1(1), 31-46.

江季蓁, & 駱麗華. (2002). 新診斷白血病兒童住院期間主要照顧者 之生活品質. 護理雜誌, 49(2), 42-50.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009a). 我國長期照顧需求推估及服務供給 現況. 台灣經濟論衡, 7(10), 54-71.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009b). 長期照護保險制度初步規劃成果與 構想. 台灣經濟論衡, 7(10), 12-32.

吳淑如, & 邱啓潤. (1997). 居家照護病患照護問題相關因素之探討.

護理研究, 5(3), 279-289.

呂寶靜, & 陳景寧. (1997). 女性家屬照顧者之處境與福利建構 女 性‧國家‧照顧工作. 臺北: 女書文化.

宋麗玉. (2002a). 精神病患照顧者負荷量表之發展與驗證-以實務應 用爲取向. 宋麗玉, 6(1), 61-100.

宋麗玉. (2002b). 精神病患照顧者負荷量表之發展與驗證-以實務應 用爲取向.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61-100.

李文光. (2007). 台灣失智症醫療利用及費用分析. (碩士論文), 長榮 大學.

李英芬, 蔡麗雲, & 張澤芸. (2008). 末期癌症病人之主要照顧者的負 荷相關因素探討. 安寧療護雜誌, 394-410.

李淑霞, & 吳淑瓊. (1998). 家庭照顧者負荷與憂鬱之影響因素. 護理 研究, 6(1), 57-68.

李蜚鴻. (2012). 獨居失智症老人成為全球難題. 健康世界, 73-73.

卓春英. (2001). 頤養天年: 台灣家庭老人照護的變遷. 臺北: 巨流圖 書公司.

林克能, & 劉秀枝. (2003). 臨床失智評量表. Acta Neurologica Taiwanica, 12(3), 154-165.

生態觀點論之. 長期照護雜誌, 10(4), 412-425.

林敬程. (1999). 失智老人家庭照顧者之負荷與支持性服務需求之探 討. (碩士論文), 高雄醫學大學.

林麗嬋, 歐美, & 吳肖琪. (1997). 長期照護中主要照顧者之家庭功能、

社會支持與情緒. 護理研究, 5(1), 77-87.

社團法人失智症協會. (2012). 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全球失智症 報告.

邱啟潤, 許淑敏, & 吳瓊滿. (2002). 主要照顧者負荷、壓力與因應之 國內研究文獻回顧.醫護科技學刊, 273-290.

邱啟潤, & 陳武宗. (1997). 誰來關懷照顧者?. 護理雜誌, 44(6), 25-30.

邱章銘, & 湯麗玉. (2006). 失智症照護指南. 臺北市: 原水文化.

邱逸榛, 李怡濃, 徐文俊, 陳獻宗, 李佳琳, & 王鵬智. (2010). 失智 症家庭照顧者睡眠障礙及其相關因素. 護理雜誌, 29-39.

邱逸榛, 黃舒萱, & 徐亞瑛. (2004). 阿茲海默氏症患者照顧者之疲憊、

負荷與憂鬱之間的關係. 長期照護雜誌, 7(4), 338-351.

邱麗蓉, 謝佳容, & 蔡欣玲. (2007). 失智症病患主要照護者的壓力源、

評價和因應行為與健康之相關性探討. 精神衛生護理雜誌, 31-44.

洪麗珍, 劉千琪, 郭憲文, 黃美娜, 張麗華, & 林菊枝. (1999). 主照

顧者接受照護指導對居家長期臥床病患照護之影響. 護理研究, 7(4), 363-375.

胡幼慧, 王孝仙, & 郭淑珍. (1995). 家人照護失能老人的困境: 一項 質化與量化整合的研究. 公共衛生, 22(2), 99-113.

高淑芳, 盧孳豔, 葉淑惠, & 劉雪娥. (1999). 探討家庭功能、社會支 持與社區殘病老人照顧者負荷之關係. 護理研究, 7(2), 172-182.

張慈君, 徐亞瑛, 陳明岐, 邱逸榛, & 黃惠玲. (2012). 失智症家庭照 顧者問題處理能力預測因子之探討. 護理雜誌, 25-35.

許芳惠, 林麗娟, & 宋惠娟. (2012). 運用Watson關懷理論照顧失能老 人及其主要照顧者之護理經驗. 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

119-128.

許淑敏, & 邱啟潤. (2003). 家庭照顧者的壓力源與因應行為--以一個 支持團體為例. 護理雜誌, 50(5), 47-55.

郭昱君. (2008). 台灣失智症患者照護成本與生活品質之研究. (碩士 論文), 國立陽明大學.

陳正芬, & 吳淑瓊. (2006). 家庭照顧者對長期照護服務使用意願之 探討. Journal of Population Studies(32), 83-121.

陳亮恭. (2011). 老人醫療政策-我們準備好了嗎?. 常春專刊, 秋季 號, 14-17.

陳麗如. (2004). 居家照護病患主要照顧者人格韌性.健康狀況與生活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