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結論與建議

Dalam dokumen 碩士學位論文 (Halaman 50-70)

第一節 結論

赴日旅行並於當地購入日本OTC藥品已蔚為風潮多年,但過去一直未有足夠研

究探討此方面議題。又或者大多數研究僅針對意圖進行探究,但未能對實際行為進行 討論。因此,本研究分別針對行為及意圖進行探討,並依以TPB理論為基礎,另加 入自我藥療及用藥素養構面,探討其對旅客購買日本OTC藥品行為與意圖之影響。

本研究透過多元迴歸方法檢測,進行討論並彙整以下結論:

一、旅客的年齡及收入對購買日本OTC藥品具顯著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赴日旅客中男生與女生於購買日本OTC藥品之意圖與行為上皆無

差異,此一結果與過去文獻預測意圖上無差別,男女性別並未對行為意圖或行為造成 影響(莊昭華、林漢斯、陳書毓、許雅娟、謝蕙宜,2017)。然而,本研究受訪者性別

41

比例差異稍大,此差異可能為女性較有意願協助問卷填答或是赴日旅客以女性為多數 所致,故仍建議未來研究進一步探討性別是否所造成的行為差異。

年齡雖未影響日本OTC藥品購買意圖但卻影響購買金額。研究發現旅客年齡越大 其於日本OTC藥品消費金額越高,但購買品項未顯著增多,推估此族群可能僅針對 需求項目購買但因大量購入而提高消費金額,又或是願意花錢購買高單價OTC品項 所致,此一結果與過去國外文獻大致相符,老年人對非處方藥使用較有年輕人者需求 高,且願意花錢購買(Sansgiry & Cady,1996)。有鑑於過去文獻指出高齡者的用藥素 養較為不足(陳騰永,2007;謝蒼敏、徐尚為,2017;Qato et al., 2008),其不足處可 能為藥品間的交互作用、用藥注意事項與禁忌等,建議相關衛生及教育單位進一步了 解中高齡者由境外所購入的藥品,並協助解釋藥品用途加強用藥教育以降低高齡者用 藥風險。另一方面,研究進一步以皮爾森相關分析發現年齡與用藥素養呈負相關,顯 示年齡越大則用藥素養越差。此一結果大致與國內外其他研究大致相符,國內研究中 已得知老年人具有潛在性不適當用藥風險且用藥認知上明顯較為不足,可以顯現其相 對風險性較高,藉此推估高齡者的自我藥療與用藥素養應較為不佳(黃光華、葉玲玲、

洪錦墩、謝儀靜、蔡東翰,2011)。

而受訪者收入層級不同雖不影響日本OTC藥品購買意圖但卻也顯著影響其購買行 為。平均收入落在2-6萬元者其消費金額較高且會購入較多的日本OTC項目,推估 該族群可能購入多種低單價品項而造成此一結果。相反的,在平均月收入6萬元以上 者,消費金額雖然顯著較高但品項未顯著增多,推估此一高收入族群,即使有較高消 費力願意花費大筆金額購入OTC產品,但未必購買多種品項。

二、旅客的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對日本OTC購買意圖具顯著正向影響 赴日旅客在其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皆與購買日OTC之意圖具有高度 顯著性,此結果意味著旅客自身對日OTC之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對購買 日OTC意圖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因此由此可知假設H1-H3成立。

42

研究中受測者對日OTC藥品態度若是越為正向,則越能加強購買意圖。過去以 計畫行為理論探討之文獻中,大多發現旅客態度若是越是正向積極,則行為意圖的表 現也越佳(陳亮佑、林宜親,2013;林宜親、莊凱琮,2018;趙樑、林清壽,2018)。

在主觀規範構面,發現旅客所處的整體社會環境對於購買日OTC藥品是認同的,或 者對其極具重要個體(如家人親戚等)的影響力越大,越能影響旅客的購買意圖。由於 藥品非列屬一般商品,若旅客在購買前所具備足夠的藥品知識和能力、或因前次的購 物使用後經驗甚至是自身使用習慣等自我可掌握控制的程度範圍越高,則越能驅使其 購買意圖。

三、旅客的知覺行為控制對購買日本OTC藥品具顯著正向影響

雖然態度對預測購買意圖具顯著性,但在其購買行為上僅具部分預測力,研究結 果指出旅客對日OTC態度並僅預測購買金額而未能預測購買數量,因此假設H6為 部分成立。另外,依據研究結果顯示主觀規範也並未對購買OTC行為造成影響,不 論是在消費金額或是購買OTC品項上,都未能反映出其顯著性,即假設H7不成立。

自上述研究結果可推估,縱使旅客自身對日OTC態度及主觀規範對購買意圖具高影 響力,卻未必能足夠撼動其購買行為。

另外,在購買OTC行為上(包含消費金額及購入項目)知覺行為控制具高度顯著 性,因此可知假設H8成立。此外,依開放性題結果得知,多數旅客在購買日OTC 消費金額上,主要考量係因產品自原產地購入其售價相對較為便宜而大量購入,造成 消費金額提高。在購買項目上則多以曾具有使用經驗、使用習慣抑或是該產品未在台 銷售而選擇購買。

綜上,TPB三大構面皆能影響旅客未來購買意圖。而三大構面中,唯有知覺行為 控制預測旅客過去之購買行為(消費金額及品項數量)。此結果顯示雖然自身持有對日 OTC藥品態度和他人會影響及動搖購買的意圖,但實際購買行為卻應是取決於個人

43 對購買日OTC的掌控程度。

四、旅客的自我藥療行為對購買日本OTC藥品意圖及行為不具顯著影響

自我藥療行為對購買日本OTC藥品意圖預測上未達顯著性,未能影響旅客購買 日OTC藥品意圖,因此假設H4不成立。對於日本OTC藥品之購買行為上,無論是 消費金額或品項數量亦皆未達顯著性,故假設H9亦不成立。

研究中近半數受訪者表示對於身體出現不適時,會自行購藥服用以緩解不適症狀,

僅有6%受訪者從不自行買藥吃,表示有自我藥療行為的受訪者未必會先行購入日本

OTC藥品備存,其可能是待出現不適症狀時,才會產生購買意圖與行為,而以住家 附近方便購入的藥品為主。

五、旅客的用藥素養對購買日本OTC藥品意圖及行為不具顯著影響

在用藥素養方面,雖然本研究發現此構面對於購買意圖及行為均不具預測性,即

假設H5及H10皆未能成立。然而,旅客所購買之OTC產品屬境外藥品,藥品外盒 資訊及內附之藥品仿單皆為日文非中字,若需購買則必須先克服語言障礙以取得藥品 外盒標籤資訊並進行釐清、理解相關訊。本研究進一步以皮爾森相關分析發現用藥素 養與年齡呈顯著負相關,顯示年齡越大則用藥素養越差,此一結果大致與國內外其他 研究大致相符。而年齡越大者其購買日本OTC金額越高,表示年長者其用藥相對風 險性較高(黃光華、葉玲玲、洪錦墩、謝儀靜、蔡東翰,2011),因此相關單位應加強 年長者用藥方面教育以免民眾逕自購買境外藥後使用,產生不安全的用藥行為。

六、旅客具備自我藥療行為及用藥素養概念,產品價格及使用經驗為主要考量 自彙整開放題結果中發現,旅客具備自我藥療行為及用藥素養,若於旅途期間因 身體出現不適,而會自行購入日OTC藥品後立刻服用,達到緩解且明顯改善的自我 藥療行為。由於3C及網路媒體發達,多數旅客在旅遊前會事先查詢並蒐集相關資料,

44

以克服語言障礙進行購買所需之非處方藥品項作為家庭常備藥品。

而多數受測者認為日OTC藥品效能較為國產藥品良好,使用後覺得效果顯著,

明顯改善症狀,因而有持續回購情形。另外,亦有旅客認為相同OTC產品,台日售 價差異甚大,當地價格低廉為其主要購入考量。再者,部分旅客也認為,部分品項僅 在日販售,台灣未能引進該產品,進而在當地大量採買的情形。在台販售之藥品須經 政府列管把關,藥價方面除了市場機制因素外,亦與台灣全民健保制度有關。全民健 康保險法明列規定健保不給付非處方藥,但因不符民眾期待,迄今仍有違法給付之情 形(王宏育,2015),造成資源浪費。

第二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在研究上雖力求嚴謹,惟調查時間受COVID-19疫情影響,仍多有不足及 限制,如下:

一、本研究便利抽樣獲得的資料樣本並未能足以代表全體赴日國人,建議後續研究 擴大樣本量施測。

二、關於問卷調查之目的,本研究於問卷調查前已事先聲明,係以自用或家用藥品 為首要目的,研究中調查範圍不納入代購,但仍未能保證受試者中全然僅以自用藥品 為填答基準。

三、由於日本第一類非處方藥品需經藥師諮詢過後方可購買,自購風險性相對較低。

而第二類非處方藥藥品可於架上自行拿取購買,因其副作用及藥物交互風險較高,因 此本研究限制為僅針對日本第二類非處方藥藥品進行施測而非全類別。另,OTC品 項部分,係以日本Mpac行銷情報銀行網站統計資料篩選2018年度前10大OTC藥 品-第2類納入施測,未能包含所有第二類非處方藥於施測範圍。

四、本研究為橫斷式研究,研究中所述之購買行為僅能以過去消費行為經驗作為量 測,而所測得之意圖為未來購買之意圖。雖然行為與意圖不在同一時間軸上,但鑒於

45

台灣旅客購買日OTC為一重複性行為,研究結果仍有參考價值。若研究經費及時間 許可,建議日後研究可採縱貫式研究量測意圖及行為以得到更準確之推估。

第三節 研究建議

一、持續衛教推廣加深用藥素養概念

國人喜愛赴日旅遊並至當地藥妝店購買日OTC藥品,由於商品外盒標示皆非中 文標示,若非有一定的外語程度或熟稔3C產品操作,尤其對高齡旅客而言,短時間 內要明白、理解外盒資訊恐也有相當難度。近年來國內有越來越多日籍藥妝店進駐台 灣,部分商品台日皆有販售,藥品外盒資訊相差無多且因應國內藥事法規,藥品資訊 也有詳細刊載,若旅客能事前瞭解商品資訊,也能避免錯誤購買一事發生,避免不適 當的用藥行為產生,建議衛生單位除應針對潛在使用者(如對日OTC藥品態度較正向 者)持續衛教推廣、加深風險較高之族群用藥素養概念,並建立或提供民眾簡易查詢 藥品資訊之管道,並給予正確用藥教育。

二、政府持續監督管理及維持製藥品質達國際水準

研究結果中,多數受測者認為日OTC藥品效能較為國產藥品良好,對國產藥品 有感受不佳甚至不信任的說法。雖然我國與日本皆隸屬國際稽查協約組織會員,製藥 品質也具相當性,然因應台日藥品法規不同而且不同管理方式,自原料製程、藥品處 方成分至上市後藥品管理仍有些許差異。政府除持續監督管理國內製藥廠,確保符合

PIC/S GMP標準外,針對民眾其藥品使用感受性問題時,亦可與社區藥局配合,藥師

進行用藥指導時也可適時說明藥品成份差異,以提升民眾信心。

三、後續持續研究

對於後續研究建議如下:

(一)過去文獻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購買行為之關係研究中,多僅論述至行為意圖 且未有針對實際行為進行探究,未來如有是類研究,建議可採縱貫式研究深入探討意

Dalam dokumen 碩士學位論文 (Halaman 50-70)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