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結論

Dalam dokumen 第一章緒論 (Halaman 47-54)

第五章 討論

第四節 結論

本研究問題旨在臨床資訊系統使用者之整體滿意度,並瞭解個案對臨床資 訊系統之使用經驗,同時比較單位之非計畫性拔管及護理人員留任率之差異,

而本研究依據研究問題及資料分析得到以下結果:

48

一、 護理人員於對臨床資訊系統滿意度平均得分高於中位數,顯示其對系統之 使用趨向正向之態度。

二、 由問卷中之開放性問題得知,人員對系統之自動計算功能如 I/O 計算、疾 病嚴重度計算等感到滿意,認為可增加計算的正確性及直接護理的時間,

但對於系統運作速度慢、常當機等問題是最在意的部份。

三、 臨床資訊系統使用前後之護理人員留任率及單位非計劃性拔管差異,統計 結果未達顯著差異,顯示新系統之使用,並不會造成人員留任率降低及非 計劃性拔管之增加。

4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于蓓華(2009).醫囑資訊系統介面可用性之接受度及滿意度調查.未出版碩 士論文,台北: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系研究所。

王郁智(2005).護理人員留任意願之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花蓮:慈濟 大學護理研究所。

王郁智(2005).升遷機會、社會支持、工作滿意度與留任意願之相關性研 究.志為護理,5(4),90-101。

王淑蓉、董曉萍、陳美容、曾雯琦(2010)‧傾聽心的聲音-運用輔導會談分析 基層護理人員工作壓力‧中華職業醫學雜誌,18(3),211-230。

尹祚芊、林小玲(2009).醫學中心護理人員工作環境之研究.榮總護理,26

(2),177-186。

方莉、方淑慧、方玲(1999).研究結果之臨床應用非計畫性氣管內管拔除.

國防 醫學,28(4),328﹣331。

李秀花、周汎澔(2011).從護理管理看正向護理工作環境的塑造.護理導 航,12(1),13﹣21。

李桂珠、黃高彬(2011).運用組合式照護與感染控制.醫療品質雜誌,5

(6),61﹣64。

李傳國(2004).影響建置醫療影像系統成功因素之研究﹣以中部地區某醫療 機構為例.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中: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吳杰亮、曾政林(2008).呼吸器相關肺炎的適當診治.Taiwan Crit. Care Med 9, 110-116。

50

林璟淑、廖彥琦(2003).護理人員對運用個人數位助理 PDA 於護理作業之態 度與滿意度調查.新臺北護理期刊,5(2),3-12。

洪麗娟、韓錦樺、賴吾為(2010).某醫學中心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對臨床資訊 系統滿意度之探討.醫療資訊雜誌,19(3),35-46。

高靖秋(2011).台灣護理人力面面觀.澄清醫護管理雜誌,7(3),41-45。

侯宜菁、游惠珠、陳建民、吳榮軒、藍敏方、黃月嬌(2010).護理評估資訊 系統使用前後對護理紀錄時間及紀錄品質成效之探討.源遠護理,4

(1),11﹣20。

涂秀美.蔡芸芳.汪國城.江秀文、李亭亭(2007).護理人員對於臨床路徑 資訊化目的及介面設計之需求探討.醫療資訊雜誌,16(1),47-60。

張文信(2007).資訊科技的運用與病人安全.醫療品質雜誌,1(4),16- 19。

張敏(2007).護理人員使用資訊系統之介面滿意度與成效探討.未出版的碩 士論文.台北: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

張慧蘭、盧美秀、林秋芬(2010)‧應屆畢業新進護理人員離職相關因素之探 討‧醫護應用雜誌,12(3),1-11。

張顯洋(2001).個人數位秘書 PDA 在臨床護理工作的應用—以慈濟醫學中心 護囑資訊系統之整合研究為例.醫院,34,9-15。

張博論、曾院美、桑穎穎(2003).急診護理完整暨智慧型檢傷無線 PDA 輔助 系統之開發.護理雜誌,50(4),29-40。

張博論(2011).加護病房資訊系統發展成功的關鍵因素.榮總護理,28

(3),219-223。

張麗銀、林麗英、余幸澄 、盧小玨、張美玉(2009).運用治療性措施計分系 統建構加護病房之病人分類.榮總護理,26(4)324-335。

51

陳秀枝(2009).與國際接軌﹣談台灣護理資訊現況與發展.護理雜誌,56

(3)5-10。

陳琍(2002).個人數位助理 PDA 在臨床護理之應 用與推展.慈濟護理,1

(1),11-15。

黃詩雅(2005).具有語音回饋機制的護理備藥資訊系統之建置及評估‧未發 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

黃馨(2007).加護病房護理人員電腦能力與臨床資訊系統介面可用性之成效 探討.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

葉宜珍、張文靜、康春梅、尹文琪(2011).以品質突破系列模式降低非計劃 性氣 管內管滑脫率.健康管理學刊,9(1)43﹣55。

廖文進、張秉宜、廖如文、吳清平、林作舟(2004).臨床資訊系統於外科加 護中心之運用:三年經驗與成效.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雜誌,6(2)101- 111。

劉諺羲、劉波兒、蘇淑芬(2011)‧影響護理人員護理專業形與留任意願之相 關因素探討‧澄清醫護管理雜誌,7(2),61-68。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9,10月).侵入性醫療裝置相關感染監測定義.取自 http://www2.cdc.gov.tw/ct.asp?xItem=20116&ctNode=1887&mp=1

蔡淑芳、盧美秀(1998).醫院護理人員之工作特性、成就動機對工作投入、

工作滿足與留任意願之影響.中華衛誌,17(1),45-48。

賴惠玲、陳俐(2003).護理人員對 PDA 在臨床使用的滿意度.慈濟醫學雜 誌,15(2), 97-103。

顏玉雯(2005).護理資訊系統人機介面可用性及使用滿意度調查.未出版的 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系研究所。

52

羅櫻桃、薛雅雯、蔡宛蓉、高曉雲、黃金蓮、胡百敏(2009).加護病房基層 護理人員授權賦能與工作滿意度及組織承諾之關係.領導護理,10(3),

30-53。

蕭伶、盧美秀(1996).臨床護理人員之組織承諾、組織留任與專業留任的相 關性探討.護理研究,4(2),137-150。

二、英文部分

Alquraini, H., Alhashem, A. M., Shah, M. A., &Chowdhury, R. I. (2007). Factors influencing nurses’ attitudes to- wards the use of computerized 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s in Kuwaiti hospital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57(4), 375-378.

Ashraf, M., & Ostrosky, Z., (2012),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 review.

Hospital Practice, 40(1), 93-105.Dio:10.3810/hp.2012.02.950

Ball, M. J., Hannah, K. J., Newbold, T. R., & Douglas, J. V. (2000).Nursing informatics: Where caring and technology meet(3rd ed.). New York: Spring.

DeLone, W. H., & McLean, E. R., (1992).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 The Quest for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3(1). 60-95.

Eley, R., Soar. J., Buikstra, E., Fallon, T., & Hegney, D. (2009). Attitudes of Australian nurses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workplace. CIN:

Computers.Informatics, nursing 27(2), 114-121.

Garland, A.(2005a). Imporving the ICU: Part 1.chest,127(6),2151-2164.

Garland,A.(2005b).Imporving the ICU:Part 2.chest,127(6), 2165-2179.

Genverieve, E. C. (2001). Retention: Has it obstructed nursing’s view? Nursing Administration,14(4),70-75.

Hortman, P. A., & Thompson, C. B. (2005). Evaluation of user interface satisfaction of a clinical outcomes database. CIN :Computers Informatics Nursing, 23(6), 301-307.

53

Huang, H., & Lee, T.T. (2011). Evaluation of ICU Nurses’ Use of the 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in Taiwan. CIN: Computers Informatics Nursing.29(4), 221-229.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2004). Public policy initiative: Nursing staffing crisis. Retrieved April 8, 2004 from

http://www.jcaho.org/about+us/publicpolicy+initiatives/nurse+staffing - crisis.htm.

Kennedy, R., & Daddona, A. (2006). Critical care applications. In Saba, V.K &

Krinsley, J. S., & Barone, J. E. (2005). The drive to survive: unplanned extubation in the ICU, Chest, 128(2), 560-566.

Lipinski, S. E. (2009). 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Primum non nocere .Critical care, 13(1), 107.

Lee, T .T., Yen, C. H., & Ho, L. H. (2002). Application of a computerized nursing care plan system in one hospital: experiences of ICU nurses in Taiwan.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39 (1), 61-67.

Lee, T. T. (2004). Evaluation of computerized nursing care plan: instrumen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 20(4), 230-238.

Lee, T. T., Lee, T. Y., Lin, K. C., & Chang, P. C. (2005). Factors affecting the use of 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s in Taiw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50(2),170- 178.

Lee, T. T. (2006). Nurses perceptions of their documentation experiences in a

computerized nursing care planning system.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15(11), 1376-1382.

Lising, M., & Kennedy, C. (2005). A multimethod approach toevaluating critical care information systems. CIN: Computers Informatics Nursing, 23(1), 27-37.

McCormick, K. A.(2006). Essentials of Nursing Informatics, (4th ed., pp. 337-353).

Boston: McGraw Hill.

Dalam dokumen 第一章緒論 (Halaman 47-54)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