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開放性問題結果

Dalam dokumen 第一章緒論 (Halaman 35-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五節 開放性問題結果

運用開放性問題瞭解人員使用臨床資訊系統之使用經驗及感受,在 98 份回 收問卷中共有 96 人針對開放性問題進行回答,填答率為 98﹪,將回收問卷及 資料進行歸類及編碼分析,結果描述如下:

一、您認為使用臨床資訊系統對您護理的幫助為何?

(一)成效部分

1、生命徵象及 I/O 的設計可節省紀錄時間(n=35)

2、紀錄生命徵象及 I/O 變得更便利(n=25)

3、紀錄表單清晰,可將病人資料整合(n=19)

4、減少紙張使用(n=11)

5、I/O 計算可減少錯誤發生(n=8)

6、有更多時間用於直接護理(n=7)

7、可瞭解病人評估項目及提醒注意事項(n=3)

8、醫師可直接查閱臨床資訊系統資料,不需再詢問護理師(n=1)

9、增加工作效率(n=1)

13、電腦化(n=1)

(二)功能部分

36

1、操作容易(n=1)

2、容易計算疾病嚴重度(n=1)

3、可自動計算藥物劑量(n=1)

二、您使用臨床資訊系統碰上的困難是什麼?

(一)操作功能部分

1、急救紀錄不易使用(n=13)

2、內容功能及表單繁複,需時間學習(n=9)

3、功能及單張多,不易即時鍵入(n=2)

4、導管紀錄無「其他」選項,部分項目只設定以「數字」鍵入,不符合臨床需 要(n=2)

5、註冊病人資料時,易跳出畫面(n=1)

6、系統無指導說明功能(n=1)

7、連續性靜靜脈血液過濾術(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CVVH )太過複雜,需每小時鍵入資料(n=1)

(二)硬體部分

1、電腦運作速度慢(n=38)

2、易當機,當機時資料儲存困難(n=27)

2、電腦不足(n=1)

(三)介面設計部分

1、醫囑開立後,無法即時帶入(n=4)

2、每次轉換畫面時,需儲存及輸入密碼,且系統會自動登出(n=3)

3、鍵入資料時間有限制(n=1)(系統允許修改 48 小時內之資料)

4、畫面數字太多,操作時易跳行(n=1)

5、轉床列印單張內容縮小,看不見實際數值(n=1)

6、非所有加護單位均上線,轉床時查閱資料不方便(n=1)

7、輸入錯誤時,只會顯示錯誤訊息而無法即時修正(n=1)

(四)使用成效部分

1、轉床時需列許多單張(n=11)

2、醫師對系統不熟悉時,會看不懂或判讀錯誤(n=4)

3、洗腎室護理師不熟悉系統或鍵入錯誤(n=1)

37

(五)其他

1、夜間系統維修不便(n=11)

2、人員使用細項有差異,造成解讀困難(n=1)

3、新進人員難適應(n=1)

三、您對臨床資訊系統使用之建議及期待是什麼?

(一)操作功能

1、其他儀器或輸液機可與系統連線(n=5)

2、可自由鍵入資料,不受表單限制(n=2)

3、增加藥物濃度計算之正確性(n=1)

4、資料欄請加大(n=1)

5、有小視窗提醒新醫囑或異常值(n=1)

6、內鍵軟體系統會充份運用(n=1)

7、CVVH 表單複雜,期望 H/D 及 CVVH 表單可分開(n=1)

(二)硬體部分

1、改善電腦運作速度(n=41)

(三)介面設計部分

1、系統更人性化、簡便(n=3)

2、系統鍵入不要設定時間(n=3)

3、呼吸器資料可正確帶入(n=3)

4、系統勿自動登出(n=1)

5、內外科病人名單可分開(n=1)

6、勿隱藏已開啟畫面(n=1)

(四)使用成效

1、與院內 HIS 系統結合(n=6)

2、可推廣至院內其他單位(n=4)

3、能有效節省紙張,不要再列印單張(n=3)

4、更多紀錄可電腦化(n=2)

(五)其他

1、請資訊人員能傾聽護理人員的心聲(n=1)

2、取消臨床資訊系統(n=1)

38

第六節 人員留任率及非計劃拔管結果

收集臨床資訊系統使用 3 個月後之前後 12 個月之單位人員留任率及非計劃 拔管結果之情形,各得 24 筆資料,使用無母數統計之兩個相關樣本之

Wilcoxon matched-pairs signed ranks test 進行資料分析,統計結果分述如 下:

一、人員留任率

經 Wilcoxon matched-pairs signed ranks test 進行資料分析(表八),

結果顯示於系統使用後人員之留任率為 97.96,低於未使用前之 98.78,但未達統 計上之顯著差異(p> .05),瞭解單位人員異動原因,分別為家庭因素,如照 顧小孩、升遷因素、工作壓力之適應問題、對護理沒興趣,其中有 2/3 以上之 原因為工作壓力之適應問題;另外分析單位留任率之魏氏符號檢定計算結果

(表九),12 個月的資料中,系統使用後留任率較高者有 4 次(系統使用後>

系統使用前;Positive Ranks),系統使用前留任率程度相等者為 2 次

(Ties),系統使用前留任率較高的有 6 次(系統使用後<系統使手前;

Negative Ranks),6 次中有 4 次集中於 101 年 6 月至 11 月,而於此段時間進 用之 16 位應屆畢業之新進人員中,有一半人員就職未滿三個月即提出離職,新 進人員之留任情形約有七成。

表八 臨床資訊系統使用前後人員留任率之相關性分析 變項名稱 Mean N SD Z Sig (2-tailed)

系統使用前 98.78 12 1.01

-1.783 .074 系統使用後 97.96 12 1.32

* 在顯著水準為0.05 時 (雙尾),相關顯著(p<.05)

表九 臨床資訊系統使用前後人員留任率之魏氏符號檢定結果 N Mean Ranks Sum of

Ranks 系統使用後-系統使用前 Negative Ranks 6 (a) 7.50 45.00

Positive Ranks 4 (b) 2.50 10.00 Ties 2 (c)

Total 12 a. 系統使用後<系統使手前

b. 系統使用後>系統使用前 c. 系統使用後=系統使用前

39

二、非計劃性拔管結果

以Wilcoxon matched-pairs signed ranks test進行資料分析(表十),

結果顯示於系統使用前後,單位非計劃性拔管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p

>.05),另外分析單位留任率之魏氏符號檢定計算結果(表十一),12個月 的資料中,系統使用後非計劃性拔管較高者有6次(系統使用後>系統使用 前;Positive Ranks),系統使用前非計劃性拔管較高的有6次(系統使用後

<系統使手前;Negative Ranks),但其平均值於系統使用後為0.52,高於使 用前之0.45,顯示系統使用後之非計劃性拔管率有增加的趨勢;分析非計劃性 拔管原因,主要為延遲拔管、病人約束方式不當、未適時給予鎮靜止痛藥、病 人躁動不安疼痛想說話、氣管內管固定不牢固及護理人員忙碌缺乏有效溝通等 原因,另外統計系統使用後非計劃拔管後重插管之比例約為於40﹪,針對非計 劃性拔管的預防除加強護理人員的知識及技能外,醫療團隊的共同參與,如止 痛藥的適當使用及拔管時機選擇等,更是在臨床實務上不可或缺之角色。

表十 臨床資訊系統使用前後非計劃性拔管之相關性分析 變項名稱 Mean N SD Z Sig (2-tailed) 系統使用前 0.45 12 0.39

-.746 .456 系統使用後 0.52 12 0.41

* 在顯著水準為0.05 時 (雙尾),相關顯著(p<.05)

表十一 臨床資訊系統使用前後人員留任率之魏氏符號檢定結果 N Mean Ranks Sum of

Ranks 系統使用後-系統使用前 Negative Ranks 6 (a) 4.92 29.50

Positive Ranks 6 (b) 8.08 48.50 Ties 0 (c)

Total 12 a. 系統使用後<系統使手前

b. 系統使用後>系統使用前 c. 系統使用後=系統使用前

40

Dalam dokumen 第一章緒論 (Halaman 35-40)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