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56

參與者 SDNN 平均分數為 22.41ms,根據以往不同的研究數據顯 示,

多於男性,其 BMI 在正常範圍,屬 於睡

第二節 八週自我按摩手法對中老年人壓力的影響

本研究使用壓力知覺量表問卷填寫來進行壓力的評估,在整體對照組方面,

前後測的壓力分數略有下降,在實驗組方面前後測的壓力分數

4-1),在 GEE 分析結果無顯著差異(表 4-8),代表八週的自我按摩手法對於中 老年人的壓力並無改善效益,本研究推論可能因為自我按摩手法較為輕揉,對於 肌肉舒緩較為緩慢,所以八週的自我按摩對中老年人壓力的改善在短時間內無法 有明

本研究的

不同的年齡可能會有不同的SDNN分數,年齡越高 SDNN分數越低。楊文 妮(2012)的研究參與者有 59 位,平均年齡為 36.93 歲,SDNN 平均分數為

37.36ms;江惠如(2008)的研究參與者有 62位,平均年齡為 56.35歲,SDNN

平均分數為30.60ms;石恩滋(2011)的研究參與者有77位,平均年齡為64.03 歲,SDNN平均分數為28.11ms;由前述多項研究數據顯示年齡越高SDNN越低,

本研究的平均年齡較高且SDNN較低,與研究者楊文妮(2012)探討指出SDNN 會受到年齡的影響,會隨年齡增長有降低趨勢的結果一致。另研究者江惠如

(2008)探討指出SDNN若>50表示心臟自律神經調節能力佳;30-50表示調節 能力正常;若<20則表示調節能力下降,有疾病的可能。本研究SDNN平均分數

為22.41ms,因此是屬於調節能力較低者。

綜合上述分析,本研究的參與者是女性

眠品質偏差、中高壓力族群及心率變異度調節能力較低者。

下降分數較多(圖

顯的效果,但是有研究文獻認為透過按摩手法,能夠舒緩肌肉緊繃讓肌肉放 鬆,進而有效改善壓力刺激(程苡榕,2011;Smith et al., 2002;Bost & Wallis,

2006),本研究細看統計為p = 0.071是有趨近改善效果,因此若研究時間加長則

其對壓力的改善效果應會提高,但仍須進一步研究來加以證實。

本研究細部分析自我按摩對中老年人壓力的改善效果,是否會因為不同年齡

57

但實驗組下降 分數

八週的自我按摩手法可以改善 女性

層而有所不同,分析結果顯示,在 45 歲~64 歲方面,實驗組前後測的壓力分數 大致維持不變,對照組前後測的壓力分數有提高(圖 4-2),在65歲~74歲方面,

實驗組前後測的壓力分數明顯下降,對照組前後測的壓力分數提高(圖 4-3),

在 75 歲~85 歲方面,實驗組及對照組前後測的壓力分數均有下降

略多(圖 4-4),在 GEE 分析結果中只有 65 歲~74 歲有趨近顯著差異(表 4-9),代表八週的自我按摩手法可以改善 65 歲~74 歲年齡層的壓力,但在另外 兩個年齡層效果較不顯著,其原因除了樣本數的問題外,推論可能是因為45 歲

~64歲年齡層還需要承受大部分的工作壓力及生活壓力,自我按摩手法較輕柔可 能在短時間內較無法很明顯的改善壓力,如果自我按摩時間能夠加長或許可以改 善壓力,但仍須進一步研究探討。而在 75 歲~85 歲年齡層雖然較不用承受工作 及生活上的壓力,但是也許是因為老化的程度較大,對肌肉的感受性較差,而自 我按摩雖然安全但手法較輕柔,所以相對於老年族群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有 明顯的改善效果。綜合上述分析,八週自我按摩對於 65 歲~74 歲年齡層的壓力 可能具有改善的效果,但仍須進一步研究探討。

本研究細部分析自我按摩對中老年人壓力的改善效果,是否會因為不同性別 而有所不同,分析結果顯示在女性方面,實驗組前後測的壓力分數明顯下降,對 照組前後測的壓力分數大致維持不變(圖 4-5),在男性方面,實驗組及對照組 前後測的壓力分數均有下降,實驗組下降分數較大(圖 4-6),在GEE分析結果 中只有女性有統計上達顯著差異(表4-10),代表

的壓力,但對男性效果較不顯著,其原因除了樣本數的問題外,可能也是因 為男性的肌肉較為結實,而自我按摩手法較輕柔,因此對男性可能需要更長的時 間才有明顯的改善效果;再依據研究者李瑞文(2010)指出,男性的壓力感受程 度比女性大,因此也有可能與男性的角色特質有關,如工作事業、經濟財務等,

而使得男性的效果較不顯著。綜合上述分析,八週自我按摩對於中老年女性的壓 力較具改善效果。

整體而言,八週的自我按摩手法對於中老年人壓力並無改善效果。但針對不 同年齡層及不同性別的分析,八週的自我按摩手法對於 65 歲~74 歲年齡層以及 中老年女性的壓力是具有改善效果。建議未來可以針對不同年齡層、不同性別、

加大樣本及加長研究時間來進行更深入探討。

58

本研究使用 多頻道生理訊號記錄儀來評估心率變異度,在對照組方面 前後測的 略有提升,在實驗組方面前後測的 有明顯提升(圖 ), 在 分析結果達統計上顯著差異(表 ),代表八週的自我按摩手法對於中 老年人是可以提升心率變異度,進而有較佳的自主神經調控能力,本研究推論可 能因為自我按摩手法運用輕揉的方式,使肌肉被推動達到放鬆

推觸撫方式,刺激肌肉神經纖維幫助紓緩壓力,進而提升心率變異度的調控能 力,此結果與研究文獻所指出透過按摩能夠刺激肌肉神經纖維幫助舒緩肌肉,進 而改變交感及副交感神經活性有效提升自主神經系統功能(李宗芳,2009;林指 宏,2013;陳淵琪,2010;Buttagat et al., 2011;Giles et al., 2013; al., 2009

法較為輕柔,針對 45 歲~64 歲的年齡層因為肌肉強度 第三節 八週自我按摩手法對中老年人心率變異度的影響

TD3

SDNN SDNN 4-7

GEE 4-11

效果、藉由揉捏按

Takamoto et

)的結果相符合。

本研究細部分析自我按摩對中老年人心率變異度的提升效果,是否會因為不 同年齡層而有所不同,分析結果顯示,在 45 歲~64 歲方面,實驗組及對照組前 後測的SDNN分數均有上升但實驗組上升分數略多(圖 4-8),在65歲~74歲方 面,實驗組前後測的SDNN分數明顯上升而對照組的 SDNN分數略微下降(圖 4-9),在75 歲~85歲方面,實驗組及對照組前後測的SDNN 分數均有上升但實 驗組上升分數較大(圖 4-10),在GEE分析結果中只有65歲~74歲有統計上達 顯著差異(表 4-12),代表八週的自我按摩手法可以提升 65 歲~74 歲年齡層的 SDNN,但在另外兩個年齡層提升較不顯著,其原因除了樣本數的問題外,推論 可能是因為自我按摩的手

59

較強

率變異度是有明顯的提升效益。建議未來可以針對不同 年齡

對於肌肉神經纖維的刺激較不明顯,而在 75 歲~85 歲的年齡層因為老化的 關係對於肌肉神經纖維的刺激反應較慢,所以八週的自我按摩因為手法較為輕 柔,對於這兩個年齡族群在短時間內是無法達到明顯的提升效果。綜合上述分 析,八週自我按摩對於 65 歲~74 歲年齡層的心率變異度是具有提升的效果,但 仍須進一步研究探討。

本研究細部分析自我按摩對中老年人心率變異度的提升效果,是否會因為不 同性別而有所不同,分析結果顯示在女性方面,實驗組及對照組前後測的SDNN 分數均有上升但實驗組上升分數差異較大(圖 4-11),在男性方面實驗組前後測 的 SDNN 分數明顯上升而對照組前後測的 SDNN 分數略微下降(圖 4-12),在 GEE分析結果女性及男性均達統計上顯著差異(表4-13),顯示八週的自我按摩 手法對於刺激肌肉神經纖維是不分性別均有提升心率變異度的效果。

整體而言,八週的自我按摩手法能夠放鬆肌肉刺激肌肉神經纖維,對中老年 人的心率變異度是具有提升的效果,且不分性別。另外對於不同年齡層的效益,

只有對 65 歲~74 歲的心

層、性別、加大樣本及加長研究時間來進行更深入探討。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依據本研究目的與研究假設,經統計分析結果之研究發現,並依本研究結 果,加以討論並提出未來的研究建議。

60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一、 八週自我按摩手法對於整體中老年人的壓力無顯著改善效益。

(一)、對65歲~74歲中老年人的壓力具有改善效益。

(二)、對女性中老年人的壓力具有改善效益。

二、 八週自我按摩手法對於中老年人的心率變異度具有提升效益。

(一)、對65歲~74歲中老年人的心率變異度具有提升效益。

(二)、對女性及男性中老年人的心率變異度均具有提升效益。

一、 本次研究樣本人數有限,居住於北部且年齡層介於45至85歲的中老年人 居多,故此次結果僅代表本次研究參加者之壓力及心率變異度表現,較無法 推論至全台灣地區的中老年人。未來建議可再擴大研究參與者之居住區域及 年齡範圍,使研究結果更具代表性。

二、 本研究設計僅就參與自我按摩手法的中老年人,進行橫斷性之調查研 究,未來建議就自我按摩手法和不同按摩手法進行介入研究,加以驗證自我 按摩手法對中老年人健康促進之直接相關性。

三、 未來可再擴大研究參與者,並探討長期參與自我按摩手法是否因年齡及 性別不同而有不同的影響。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顯智、黃美雲(2007)。心率變異度的發展與臨床應用。中華體育季刊,21(3),

1-9。doi:10.6223/qcpe.2103.200709.1801

內政部(2017)。我國老化指數破百 今年 2 月長者人數首度超過幼童。取自 http://www.moi.gov.tw/chi/chi_news/news_detail.aspx?sn=11725&type _code=02

江惠如(2008)。太極拳運動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影響之探討。(碩士),國立臺 北護理健康大學中西醫結合護理研究所,臺北市。

石恩滋(2011)。探討法鼓八式動禪對中老年人自律神經功能及生活品質的影響。

(碩士),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中西醫結合護理研究所,臺北市。

朱明謙(2001)。高科技產業從業人員休閒行為, 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研究。(碩 士),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高雄市。

李宗芳(2009)。芳香療法按摩對於女性體重,體脂肪與心率變異之影響。(碩士), 南華大學,嘉義縣。

李怡慧(2017)。頭面部按摩對於成年女性心率變異與焦慮感之影響。南華大學。

李瑞文(2010)。國立大學校院人事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碩士),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杜詩婷(2008)。居家運動計畫對改善停經後合併有冠狀動脈疾病婦女心率變異 度及心肺耐力之成效探討。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碩士暨碩士在職專班學位 論文,1-111。

初麗娟、高尚仁(2005)。壓力知覺對負面心理健康影響:靜坐經驗、情緒智能 調 節 效 果 之 探 討 。 [The Moderation of Meditation Experience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Stress

61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