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本研究旨在探討與追蹤輕度頭部外傷病人受傷後一週至受傷後ㄧ個月的腦震盪 症候群症狀、頭痛、疲倦、憂鬱和生活品質的改變,進而瞭解輕度頭部外傷病人 之腦震盪症候群症狀、頭痛、疲倦、憂鬱和生活品質的影響因素。依據前章所述 之研究結果,配合研究目的,將分為以下節次加以討論:

第一節 輕度頭部外傷病人社會人口學屬性和疾病特性資料 研究對象為輕度頭部外傷病人共計101位,性別分佈男性52人(51.5﹪),

女性48人(47.5﹪),此與(楊啟正,2008)的研究結果男性48.9﹪,女性51.1

﹪相似;平均年齡37.17歲,標準差為15.35歲,分佈於18至67歲間,以31-44 歲最多,佔29人(28.7%);其次為21-30歲,佔21人(20.8%),與紀煥庭

(2005)的研究相似,另研究對象以青壯年人口居多與(Jakola, 2007)的研究相 符;受傷機轉以騎乘機車而意外創傷為最多數,有64人(63.4%),其次為走 路跌倒所致,有12人(11.9%),與國內紀煥庭(2005)的研究結果相似。根 據上述之統計結果,本研究樣本之特性與多數國內、外研究結果及衛生署所公 告的意外創傷之族群特性相近,可見輕度頭部外傷影響的族群大部分為年輕 人,對社會的影響深遠。

第二節 輕度頭部外傷病人腦震盪後症狀、頭痛、疲憊、憂鬱與 生活品質之狀態

一、 輕度頭部外傷病人之腦震盪後症狀情形

本研究結果發現,就受傷後一週腦震盪後症狀量表的平均得分48.00分而 言,輕度頭部外傷病人受傷後一週之腦震盪後症狀屬於中度,其中以生理領域 的平均得分1.6分(SD=0.78)最為嚴重;此外,在受傷後一個月腦震盪後症狀 量表的平均得分41.00分,屬於輕~中度腦震盪後症狀困擾情形;而且,不論在 受傷後一週或是受傷後一個月,都以生理領域及認知領域的症狀困擾為主,在

量表細項中,以頭痛、頭暈、噁心和/或嘔吐等症狀,為主要問題。此研究結果 與下列研究結果雷同,包括有國內楊啟正(2008)針對輕度頭部創傷–腦震盪後 症狀與臨床預後狀態之研究結果,輕度頭部外傷病人於受傷後一週至八週皆有 明顯的腦震盪症候群症狀;及在加拿大Montreal General醫院的研究,針對107 位病人進行前瞻性對照研究,報告顯示20~50%的輕度頭部外傷病人遭受腦震 盪症候群之症狀困擾可長達3個月之久;同樣的,Lima 在2008以SF-36評估 生活品質,以醫院焦慮憂鬱量表(HADS)評估焦慮、憂鬱及腦震盪症候群徵 象的症狀,發現輕度頭部外傷病人在受傷後的18個月仍有腦震盪症候群及焦慮 的症狀困擾。

綜合上述,在國內、外針對輕度頭部外傷病人腦震盪後症狀之研究結果都 與本研究結果相似,唯本研究僅追蹤病人至一個月,無法得知未來復原狀態,

未來研究需要長時間的追蹤腦震盪症候群之症狀影響的時間,可繼續追蹤4 週、3個月甚至長達18個月之久,已瞭解輕度頭部外傷病人腦震盪後症狀之持 續時間。

二、 輕度頭部外傷病人之頭痛症狀

本研究結果發現,輕度頭部外傷病人在受傷後一週,高達72人(71.3%),

有嚴重的頭痛症狀困擾,有9人(8.9%)為中度頭痛症狀困擾,還有8人(7.9

%)為輕度頭痛症狀困擾,可見頭部受傷後頭痛為常見且嚴重的症狀;然在受 傷後一個月後,仍有42%的研究對象,仍存有頭痛症狀困擾,其中嚴重頭痛症 狀困擾,有14人(13.9%),有中度頭痛困擾有9人(8.9%),有輕度頭痛困擾 有20人(19.8%);所以,輕度頭部外傷病人在受傷後一個月後的頭痛症狀,

仍對病人有中度以上的日常生活影響。此結果與Rimel(1981)針對輕度頭部 外傷的案例進行受傷後3個月的追蹤研究,研究結果發現相關的症狀有79%的 病人有持續性頭痛的症狀之研究結果相符。另外,Haboubi(2001)在North

Staffordshire 醫院的輕度頭部外傷門診進行的研究,發現以疲憊、頭痛、頭暈

為最常見的症狀。同樣的,Middleboe (1992)的研究,也顯示頭痛、煩躁、

焦慮、頭暈、疲勞及注意力不集中是輕度頭部外傷常見的症狀,而且其症狀可 持續長達1年之久。然而在台灣,僅有楊啟正(2008)進行相關研究,也發現 輕度頭部外傷後以頭暈、頭痛之症狀困擾最為嚴重。

綜合上述,輕度頭部外傷病人最嚴重的症狀困擾以頭痛、頭暈為主,與本 研究結果相似,瞭解到輕度頭部外傷病人的頭痛、頭暈症狀,是需要早期關注 之問題,早期性治療的提供是非常重要的,避免進而影響其心理、社會及家庭 功能。

三、 輕度頭部外傷病人之疲憊症狀

本研究發現輕度頭部外傷病人在受傷後一週,高達84%的病人有疲憊症 狀,而且在受傷後一個月後,仍有40%的病人仍持續疲憊感受;另外,在量表 細項的部分,本研究對象以做事情能力、身體感覺、活動力等項目,表示最為 不滿意。所以,有將近一半的輕度頭部外傷病人在受傷後一個月,仍持續遭受 疲憊症狀困擾,而且對病人的工作、自我感覺及活動力有影響。此結果與Lundin

(2006)進行輕度頭部外傷患者的前瞻性世代研究,報告患者至受傷後3個月,

還存有49%的疲憊結果相符。Cantor(2008)針對輕度到重度頭部外傷之病人

進行探討,也發現頭部外傷病人以疲憊症狀最為嚴重之外,憂鬱、疼痛、和睡 眠障礙也有嚴重的困擾。另外,Middleboe (1992)的研究顯示頭痛、煩躁、

焦慮、頭暈、疲勞及注意力不集中是輕度頭部外傷常見的症狀,而且其相關症 狀可能會持續長達1年之久。不但如此,Sundstrom(2007)針對輕度頭部外傷 的進行縱貫式研究,發現疲憊症狀是輕度頭部外傷病人最常見的後遺症;更有 學者提出,輕度頭部外傷病人在受傷後12個月仍顯著的存有疲憊症狀之困擾 (De Leon et al., 2009)。

綜合上述,輕度頭部外傷病人的相關研究,都支持症狀困擾除了頭痛、頭 暈之外,疲憊對病人造成相當程度之影響,瞭解到輕度頭部外傷病人的疲憊症 狀之嚴重性,臨床醫護人員,應及早進行相關評估,以提供合適之照護計畫,

以減輕疲憊感受。

四、 輕度頭部外傷病人之憂鬱

本研究顯示輕度頭部外傷病人在受傷後一週,有83.2%的病人有憂鬱症

狀,其中4%的病人有重度憂鬱症狀、51.5%的中度憂鬱及27.7%的輕度憂鬱。

而在受傷後一個月後,仍有26.8%的研究對象,持續有憂鬱症狀,其中包含中 度憂鬱症狀有11.9%,及輕度憂鬱症狀14.9%。另外,在憂鬱量表項目,本研 究對象以工作、疲倦、社交生活等因素,為造成憂鬱症狀之主要原因。由上述 可知,輕度頭部外傷病人在受傷後一個月後,仍有近30%病人,存在輕度到中 度的憂鬱症狀。此結果與Schoenhuber(1988)的研究結果,顯示輕度頭部外傷病

人有35%的憂鬱症狀相近。 Lima (2008)進行對照性研究,發現有高達55.2%

病人有憂鬱症狀,此結果明顯高於本研究結果。另外,Bay(2009)發現早在受傷 後一週,疼痛和壓力感受會影響憂鬱和焦慮的發生。

綜合上述,早在1998年的研究結果就得知,輕度頭部外傷病人有憂鬱症 狀,在近期的相關性研究,更發現到病人罹患憂鬱情緒,發生率有上升之趨勢,

Bay(2009)亦提及早期的藥物介入治療,並無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結果。

因此,臨床醫護人員應及早進行輕度頭部外傷病人之生、心理及社會功能評估,

以提供周全之照護計畫,以避免病人憂鬱之情緒症狀。

五、 輕度頭部外傷病人之生活品質

本研究顯示輕度頭部外傷病人在受傷後一週,生活品質的生理健康構面

(PCS)平均得分僅為24.4分(SD=8.34),受傷後一個月的生活品質的生理健康

構面(PCS)平均得分提高至37.28分(SD=11.04)。另外,在受傷後一週及一個 月的生理健康構面(PCS)平均得分皆大於 50分,屬於正常範圍。由此可知,輕 度頭部外傷對病人生活的影響主要在生理構面,病人在受傷後一個月後在生活 品質的生理健康面向遠低於一般民眾。此結果與 Jakola(2007)進行長達 5 到 7 年 的 前 瞻 性 追 蹤 研 究 , 輕 度 頭 部 外 傷 較 正 常 人 有 較 低 的 健 康 生 活 品 質 (P=0.008);另外,Lima (2008) 發現病人在受傷後的18個月,生活品質仍低於

常人;在 Cantor(2008)的研究也報告頭部外傷後對其生活品質會產生影響,

上述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綜合上述,近年來許多國際間的研究,都發現到輕度頭部外傷病人之生活 品質低於正常人。所以,醫護人員應瞭解影響其生活品質之因素,以提供周全 之照護計畫,以試圖提升病人之生活品質。

第三節 輕度頭部外傷病人腦震盪後症狀、頭痛、疲憊、憂鬱與生 活品質在一週和一個月之比較

一、輕度頭部外傷病人的腦震盪後症狀、頭痛、疲憊、憂鬱與生活品質之關係 本研究發現輕度頭部外傷受傷後一週腦震盪後症狀高於受傷後一個月腦震 盪後症狀分數(t=8.86, p < .01)。此結果與Kashluba(2004)比較文獻後,病 人如接受治療後,其症狀可在 3 個月之後明顯的減輕(P <0.00116)相似;在 病 人 的 頭 痛 , 受 傷 後 一 個 月 頭 痛 程 度 比 一 週 時 頭 痛 有 顯 著 的 改 善 (r=.679,p<.01),此結果與Middleboe(1992)的研究發現,輕度頭部外傷常見的 相關症狀隨著時間而減輕。輕度頭部外傷病人的疲憊,在受傷後一個月顯著高 於受傷後一週(t=9.51, p< .01),此結果與Lundin(2006)研究報告中呈現受 傷後症狀困擾,由第1天的86%下降至3個月的49%相似;另外在病人的憂鬱 程度,受傷後一週憂鬱程度分數顯著高於受傷後一個月憂鬱程度(t=12.53,

p< .01);輕度頭部外傷病人受傷後一週生活品質的生理面向分數顯著低受傷後

一個月生活品質的生理面向分數(t=-11.1, p< .01)。上述結果與Stalnacke(2007)

追蹤輕度頭部外傷患者3年,其結果發現腦震盪症後候群、創傷後壓力和憂鬱 症等症狀,造成輕度頭部外傷生活滿意度降低之結果雷同。

綜合上述,本研究結果與文獻相近,輕度頭部外傷病人的腦震盪後症狀、

頭痛、疲憊、憂鬱的相關症狀,在受傷後一個月後均達顯著的改善,其生活品 質也有提升,但其相關症狀卻無法完全改善,其生活品質亦低於常人許多。

二、 輕度頭部外傷病人受傷後一週及受傷後一個月各種症狀之相關

本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腦 震 盪 症 狀 程 度 與 頭 痛 嚴 重 度 呈 現 顯 著 性 正 相 關(p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