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本研究目的乃為了瞭解護理系學生資訊素養能力的現況,並進一步探討影響護理 系學生資訊素養能力之相關因素及分析該項能力之重要預測變項。依據文獻探討及 實際研究結果,以下將逐一討論參與研究之護理系學生護理資訊素養能力現況,

以及個人背景因素、資訊科技的使用經驗及資訊相關課程的學習經驗對資訊素養 能力的影響,本章共分為四節,茲分別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對象的護理資訊素養能力現況

參與本研究之護理系畢業班學生個案數為632人,依統計結果本研究對象於各範疇 護理資訊素養能力得分中以「面對資訊科技的態度」最高,其次為「電腦軟硬體與 網路概念」及「資訊安全知識」,最後是「電腦軟硬體與網路使用能力」。以整體 護理資訊素養能力平均得分而言,此研究結果與郝及許(2008)針對大學部護理系畢 業班學生資訊素養能力調查結果相近;顯示護理系學生的資訊素養能力在畢業前達中 等程度以上;該項能力的四個範疇中又以「面對資訊科技的態度」得分最高,在前 述文獻探討內容有提到,護理主管認為護理人員應具備職場資訊素養包含態度、知識 及技能三個構面,其中使用資訊的態度與行為是護理主管一致認為最重要的(張等,

2008;Hwang et al., 2008),顯示護理系學生能符合護理職場的期待,於職場工作時,

能以正向態度及行為學習及使用資訊科技。

再者以護理資訊素養能力四個範疇來看,護理系畢業班學生以面對資訊科技的態 度最好,對於電腦軟硬體與網路使用能力較差。近年因電腦及網路蓬勃發展,資訊科 技產品不斷推出,在各種資訊普及透過網路隨時可取得資訊情況之下,透過網路與人 溝通聯繫、從事資料搜尋、娛樂等等日益頻繁,因此資訊倫理議題一再被討論及受到 重視,並積極宣導,所以學生在此部分的得分較高;而電腦軟硬體與網路使用能力部 分,其中得分最低項目為「我能正確運用試算表軟體(Excel)相關功能,產出完 整資料」顯示學生因較常使用Word 及 Powerpoint 於課業學習,較少使用Excel

進行統計及運算,故此部分的得分較低。臨床護理工作需經常接觸電腦的使用,綜 觀職場的資訊化,對從事照護工作的護理人員來說,資訊及電腦能力非常重要(Jiang et al., 2004),且Lin等人(2007)也提到護理工作中電腦軟硬體的應用以Word、Excel、 E-mail、資料庫運用及醫院資訊系統等最為普遍;另也有研究指出,護理學生接受資 訊素養教育課程後,其在整理、分析及應用資訊技能有顯著提升(Ku et al., 2007),故 建議可將Excel融入於課程安排中,提升學生在統計運算的能力。

第二節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對護理資訊素養能力之影響 本節將就個人背景因素中的每個變項(學制、性別、年齡、工作職稱、工作年資、

英文成績)與護理系學生整體護理資訊素養能力之相關調查結果進行討論及分析。經 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學生的「工作年資」及「英文成績」二個變項在「整體護理 資訊素養能力」有顯著差異;本研究結果顯示工作年資較資深者其整體的資訊素養 能力較好,此研究結果與Lin等人(2007)的研究結果呈現一致,顯示工作年資對資訊 素養能力確實有影響,而在Lin等人(2007)的研究中也指出資訊素養能力越好,對於 網路教學的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也越好。由於現在有愈來愈多的醫院透過院內網路進行 護理人員的繼續教育課程,故相信學生在此能力的具備之下,對於日後學習工作醫院 所安排的網路課程也將會有所幫助;而本研究結果與Yang等人(2004)指出工作年資 較久的人員呈現的資訊能力較低結果不一致,此可能是因Yang等人(2004)的研究是 以全國公共衛生護理人員為對象,而公衛護士多以臨床資深護理人員轉任居多故年齡 層相比也較大,加上當時電腦與網際網路運用在工作上並不普遍,以人工紙本作業居 多,故呈現工作年資較久的人員其資訊能力較不足。

本研究結果也發現英文成績較佳者相對於成績較差者擁有較高的資訊素養能力,

此結果與于(2003)針對台北某技術學院選修「圖書館與網路資源應用」通識課 程的學生評量學習成效中顯示,英文能力不足故看不懂英文網站及英文資料庫的 內容,發現英語能力會影響資訊素養,顯示英語文能力不足,在閱讀英文資訊資源

時較不容易,且降低使用英文介面的資料庫或資訊系統的意願,將造成資訊素養學習 上的障礙,因此英文能力較佳者,則在資訊素養能力較佳(于,2003),此對護理系 學生而言也有一致的結果。另胡(2005)認為英語已是國際性通用的語言,許多有 參考價值的學術網站與文獻大部分是以英語為主,因此藉由熟練的英語文能力,可保 持資訊獲得的即時性,因此英文能力的具備對提升資訊素養能力具有正面的效益。

另在本研究結果則發現不同的「學制」、「性別」、「年齡」及「工作職稱」在 整體護理資訊素養能力無差異性,此相較於文獻探討中其他學者專家的研究發現 不相同(王,2004;林、李,2010;郝、許,2008;程,2008;Lin et al., 2007;Secco et al., 2006;Yang et al., 2004);推測可能由於本研究對象以某技術學院二技護理系畢 業班學生為主,參與研究的個案以日間部學生居多,其次為在職專班及進修部學生,

以女生占多數,這些個案雖學制不同,但為同一所收案學校且其課程規劃相同,在課 堂及臨床實習中常需撰寫報告及運用簡報軟體進行口頭報告,雖然年齡分布有差距(平 均年齡25.84歲,最小21歲、最大47歲),然在學校課程的培養之下,其資訊素養已達 相同程度,另在職專班學生中擔任護理主管職務者經調查僅占少數(13人,2.06%)之 緣故。

第三節 研究對象資訊科技的使用經驗對護理資訊素養能力之影響 本節將就資訊科技的使用經驗中的每個變項(每天使用電腦的時間、每天上網 的時間、上網方式、會使用的電腦軟體種類)與護理系學生整體護理資訊素養能力 之相關調查結果進行討論及分析。經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學生「會使用的電腦軟體 種類」在「整體護理資訊素養能力」有顯著差異;顯示會使用Excel、PowerPoint、

圖片製作與編輯軟體、統計軟體、多媒體製作、網頁設計製作與開發軟體者,其在整 體護理資訊素養能力較佳,此與劉等人(2007)研究結果一致,認為學生學習過的應 用軟體數目越多,對電腦軟硬體與網路概念及系統的操作則越有概念,而在此相關知 識的具備之下有助於資訊科技的使用,故可推論學生學習過的應用軟體數目越多,

對於電腦硬軟體與網路概念及系統的操作則越有概念,其資訊科技的使用技巧及經 驗也會較豐富,故資訊素養能力的平均得分也較高,也就是說資訊素養能力也較 好。

另在本研究結果則發現「每天使用電腦的時間」、「每天上網的時間」、「上網 方式」、會使用「Access軟體」、「即時通訊軟體」及「書目管理軟體」在整體護 理資訊素養能力無差異性,此相較於文獻探討中其他學者專家的研究發現不一致

(郝、許,2008;程,2008;Lin et al., 2007;Yang et al., 2004);推測此狀況可能 與現在資訊科技普及,幾乎人人都有電腦,以及網際網路發達,可以透過多種方 式如電腦及手機連結網際網路,幾乎時時刻刻均可上網,加上課業、工作、人際 溝通及休閒娛樂方面的需求,使用電腦的時間幾乎都很長之緣故。

第四節 研究對象資訊相關課程的學習經驗對護理資訊素養能力之影響 本節將就資訊科技的使用經驗中的每個變項(包括修習與電腦/網路/資訊有關之 課程、參與電腦/網路/資訊有關之課程訓練、使用圖書館紙本參考書/期刊資源的 頻率、使用圖書館中文電子資源的頻率、使用圖書館英文電子資源的頻率及到圖 書館的頻率)與護理系學生整體護理資訊素養能力之相關調查結果進行討論及分析。

經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學生「使用圖書館中文電子資源的頻率」及「使用圖書館 英文電子資源的頻率」在「整體護理資訊素養能力」有顯著差異;顯示經常使用 圖書館中/英文電子資源者之資訊素養能力相對於很少及偶爾的人,擁有較高的 資訊素養能力,此與郝、許(2008)研究結果一致,歸納其原因,由於學生撰寫報告 時常需引用國內外參考文獻,在搜尋文獻資料的過程中,透過各種資源管道找到需 要的資訊,在評估了解後,能加以歸納整理並組織至個人報告內容,此一學習過 程無形中奠定了學生資訊素養能力的基礎,對於提升學生資訊素養能力也相當具 有幫助。

另在本研究結果則發現「修習電腦/網路/資訊有關之課程」、「參與電腦/網路/

資訊有關之課程訓練」、「使用圖書館紙本參考書/期刊資源的頻率」及「到圖書 館的頻率」在整體護理資訊素養能力無差異性,此相較於文獻探討中其他學者專 家的論點不一致(郝、許,2008;劉等,2007;Lin et al., 2007);此狀況可能與收 案校開設電腦/網路/資訊有關之課程大都為選修,所以並非每位學生均有選修的 緣故,另外,收案學校圖書館提供學生便利的電子資源服務,除了在校內,在校外及 家中只須將電腦網路設定好,即可連線至學校圖書館查詢及列印文獻參考資料,故相 較至圖書館及翻閱紙本參考書/期刊資源頻率也就會降低。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