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影響腰椎滑脫後融合術後病患生活品質及其相關 因素,依據前章所述之研究結果,配合研究目的,將分為以下三節加以討論:

第一節 腰椎滑脫後融合術後病患之生活品質

本研究之腰椎滑脫後融合術後病患生活品質為中等程度。此一發現與趙純真 等學者(1999)對於脊椎相關疾病患者之生活品質研究之結果類似。在各面向得分 方面以因身體生理問題角色受限(RP)之平均得分(65.24)較差;以因情緒問題角色 受限之平均得分(85.37)以及身體疼痛(84.13)較佳。顯示腰椎滑脫所導致之身體控 制力下降乃是影響生活品質主要因素,此一發現亦與Biderman等學者(1995)之研 究結果一致。此外身體疼痛原本就非腰椎滑脫所產生的症狀,使得身體疼痛的面 向得分較佳。而情緒問題所導致的角色受限是本研究對象得分較佳的面向,此結 果與Kempen等學者(1997)對於八種慢性疾病(包含背部疾病)的研究結果類似,亦 即心理與情緒層面的問題較不受此類慢性疾病的影響。

第二節 人口學特性、疾病特性、身體活動功能障礙、憂鬱、社會支 持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探討

一、人口學特性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探討

人口學特性與身體以及生理健康之關係,研究結果顯示人口學特性包括性

別、教育程度、婚姻、宗教以及職業在生理與心理健康構面生活品質上均無顯著 之差異,此一結果與趙純真等學者(1999)研究中男性、教育程度高、已婚以及有 信仰者之生活品質較佳之研究結果不同。

二、疾病特性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探討

研究結果顯示,疾病特性中以多久前接受腰椎手術(月)與生理健康與心理 健康構面生活品質呈現顯著之負相關,接受手術之時間越久其生活品質也越

佳。此一結果與Agrillo等人於2002年所發現之腰椎滑脫後融合術後時間越久 其生活品質越佳之結果一致。

而腰椎滑脫節數、滑脫部位、共病數、手術方式(有無置放Cage)與生活品質 之關係上則皆無顯著之關係。此一結果過去學者認為疾病嚴重程度(severity of illness)與病患表現平常活動能力是否限制的程度有關之看法不同(高潔純、林 麗嬋,2002)。

三、身體活動功能障礙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探討

本研究結果顯示,腰椎滑脫後融合術後病患身體活動功能障礙與生活品質生

理(-0.843, p = 0.001)與心理構面(-0.725, p = 0.001)間均呈現顯著之負相關,

即身體活動功能狀態越好者生活品質之越佳。此一研究結果與多位學者專家所 主張之身體功能(身體機能、疾病數目、自評健康)與日常活動能力與生活品質 有顯著的正相關之結論吻合(林三衛,1997;曾淑汝,1999; Baxter et al. 1998)。

四、身體活動功能障礙與憂鬱之相關性探討

本研究結果顯示生活品質之生理健康構面總分與正向情感(r = -0.562, p =

0.001)、憂鬱情感(r = -0.559, p = 0.001)、身體活動(r = -0.521, p = 0.001)及 人際困難(r = -0.468, p = 0.001)呈顯著負相關,亦即憂鬱程度越高其生活品質 越低。此一現象和Beedie與Kennedy(2002)所主張之憂鬱若未獲得適當的診斷與治 療,將造成不良的生活品質之觀點一致。

五、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探討

本研究結果顯示生活品質之生理健康構面總分與情感性支持(r = 0.378, p =

0.001)、評價性支持(r = 0.357, p = 0.001)、訊息性支持(r = 0.338, p = 0.001)

及實質性支持(r =0.347, p = 0.001)呈顯著正相關,即情感性支持、評價性支持、

訊息性支持及實質性支持狀態越佳者生活品質之生理健康越佳,而此研究結果與 孫嘉玲等學者(2006)之研究發現相似。

而生活品質之心理健康構面總得分與情感性支持(r = 0.449, p = 0.001)、

性支持(r =0.456, p = 0.001)亦呈顯著正相關,即情感性支持、評價性支持、

訊息性支持及實質性支持狀態越佳者生活品質之心理健康越佳。此一研究結果 與林月春等人(1999)所主張之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愈好之觀點一致。

第三節 生活品質預測因子之探討

本節主要針對以多元回歸(multiple regression )統計分析腰椎滑脫後融合 術後病患生活品質預測因子之結果加以討論,多元回歸分析模式中顯示:最佳生 理生活品質預測變項為身體活動功能障礙,其次為憂鬱程度,此兩個自變項共可 解釋生理生活品質的77%變異量。身體活動障礙越高且憂鬱程度越高之腰椎滑脫 後融合術後病患,其生理生活品質也會越差。而最佳心理健康構面生活品質預測 變項為身體活動功能障礙,次為憂鬱程度,此兩個自變項共可解釋心理生活品質 總變異量的68%。身體活動障礙越高、憂鬱程度越高之腰椎滑脫後融合術後病 患,其生理生活品質也越差。此一結果與多位學者專家所主張之身體功能(身體 機能、疾病數目、自評健康)和日常活動能力與生活品質呈現顯著正相關(林三 衛,1997;曾淑汝,1999; Baxter et al., 1998);趙珮琁(1992)主張憂鬱與生活 品質呈現負相關之研究結果相同。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主要基於研究目的、結果及討論部分,做一總結性呈現,並針對研究限制 做一說明,進而提出可行的應用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橫斷式描述性、相關性研究以台北縣某區域醫院82位之腰椎滑脫後融合術 後病人為研究對象,針對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進行現況探討,結論如下:

一、腰椎滑脫後融合術後病人在生理健康構面最低分為25.9分,最高分為62.76 分,平均得分為50.68分(SD = 9.60)。而生理健康構面最低分為24.54分,最 高分為64.75分,平均得分為51.76分(SD = 9.37)。與西元1998年美國一般民 眾的分數比較,當分數大於50分表示生活品質高於美國一般民眾的分數。因 此腰椎滑脫後融合術後病人不論是生理健康構面或是心理健康構面之生活 品質皆略優於1998年美國一般民眾之生活品質。

二、本研究結果發現,腰椎滑脫後融合術後病人在身體生理問題角色受限構面得 分較不理想,但由於因情緒問題角色受限與身體疼痛之得分較佳使得本研究 對象之生活品質仍屬中等程度。

三、生活品質各子構面中以因身體生理問題角色受限之得分平均得分最低,為 65.24分,顯示身體功能受限是腰椎滑脫後融合術病人生活品質表現最差的 構面,腰椎滑脫所導致之身體功能受限的確是腰椎滑脫後融合術病人生活中 最困擾的因素;此外,腰椎滑脫後融合術中有無置放Cage之患者其生活品質 並無明顯差異,顯示Cage置放對生活品質並未有顯著正面效益。

四、人口學特性與生活品質無顯著關係,此一結果與趙純真等學者(1999)之研究 結果不同。推測可能與本研究對象大多與家人同住,有較多之互動與扶持,

使得各人口學特性在生活品質上之差異不顯著。

五、疾病特性與生活品質無顯著關係,推測可能由於本研究對象皆為第一級腰椎 滑脫,病情並不嚴重。使得腰椎滑脫節數、滑脫部位、共病數、手術方式(有

無置放Cage)等因素之影響在生活品質上之差異不大。

六、於多元回歸分析模式中,身體活動功能障礙以及憂鬱程度共可解釋生理健康 構面生活品質的77%變異量、心理健康構面生活品質總變異量的68%。而身 體活動功能障礙與憂鬱程度越高之病患其術後生活品質亦越差。因此,如果 要提升腰椎滑脫後融合術後病患生活品質,首先要從改善或緩解病患的身體 活動功能障礙開始,次為憂鬱情緒。應可獲得不錯之成效。

第二節 研究限制

本節將就研究時間及人力、研究工具及推論性三方面限制進行討論,以提

供未來研究者作為參考。

一、研究時間及人力限制

本研究因人力及時間限制,採橫斷式描述性相關研究,僅針對腰椎滑脫後融

合術後六個月以上之病人對其生活品質,身體活動功能障礙、社會支持以及憂鬱 進行瞭解,並未進行長期縱貫式追蹤,因此無法了解腰椎滑脫後融合術病人不同 時期其生活品質之變化,此外,病患術前之生活品質,身體活動功能障礙、社會 支持以及憂鬱亦未加以瞭解,因此無法進一步對於腰椎滑脫後融合術所帶來之影 響進行推論。

二、研究工具限制

由於研究資源之限制,僅以主觀性的評估方式(如問卷),探討個案之生活

品質,身體活動功能障礙、社會支持以及憂鬱,並未以客觀性的評估方式(如六 分鐘步行運動測試、運動跑步機等)做為評估身體活動功能之指標。但如能合併 主觀與客觀的工具進行測量,應能得到更具參考價值之資料,提供給日後的研究 者做參考。

三、推論性受限

由於研究者僅一人且進行郵寄問卷,並僅以北部某區域醫院之住院病患為收

案對象,最後個案數僅有82位,無法遍及不同區域與層級之病人,因此研究結果

不足以推論至全體腰椎滑脫後融合術病人。

第三節 研究建議

本節主要依據研究結果之發現,從護理實務及未來研究二方面提出可行之

建議:

一、護理實務方面

生活品質之影響普遍存在於腰椎滑脫之病人,從研究結果得知腰椎滑脫後融

合術後病人最主要之生理與心理生活品質影響因素為身體活動功能障礙。因此,

必須針對其身體活動功能特性擬定適合之護理措施。在生理方面,術後可與醫 師、病患以及病患家屬共同討論術後適合活動之輔助物以助其改善身體活動功 能,其次則是針對身體活動功能給予適當之衛教(例:簡單的背部保健常識,如 不負重、彎腰、劇烈扭身、強化背部肌肉的運動)以避免不正確之姿勢導致再次 傷害。而在心理方面,可在病患在其增長活動距離時或是身體活動功能改善時給 予口頭讚美及鼓勵以增加其信心。因此,術後如能透過以上措施來及早協助病人 改善身體活動功能狀態,將會有助於生活品質之提升。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憂鬱與生活品質有密切關係,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

我們應及早發現病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以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來防範憂鬱情緒產 生,將可避免對生活品質產生不良之影響。護理人員可透過與病人的互動,就其 生活適應、休閒娛樂安排、家庭互動情形等方面深入評估以了解其心理健康情 形,並針對面臨心理低潮期的病人給予陪伴及傾聽、鼓勵與關懷,增加其價值感。

而憂鬱情形嚴重之病人更應及早轉介精神科醫師處理,並給予適當劑量之抗憂鬱 藥物以有效改善其憂鬱症狀(Wolkove, et al.,2007)。

二、未來研究方向

由於本研究對象皆為腰椎滑脫第一級病人。因此,未來研究應可針對不同等

級之腰椎滑脫病人進行研究,以了解腰椎滑脫病人之生活品質影響因素是否會因 為滑脫等級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