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運動參與程度對自我效能與身體覺察之影響
本節探討運動參與程度對自我效能與身體覺察之差異比較,如本章第一節所
述,經過文獻探討之後將本研究運動參與程度分成四組水準,以最低 (每週 60 分鐘之內)、次低 (每週 70-120 分鐘)、次高 (每週 130-180 分鐘) 和最高 (每週 180分鐘以上) 運動參與程度。以此四組運動參與程度對自我效能和其三個子面 向 (激發與說服、成就表現及替代經驗) 與身體覺察和其三個子面向 (核心與控 制、專注與呼吸及精準與流暢) 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差異,若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的 F 檢定達顯著差異,則以 Scheffé 法進行事後比較 (邱皓政,2010)。
ㄧ、不同運動參與程度對自我效能各面向之分析比較:
(ㄧ)激發與說服
如表4-8所示,不同運動參與程度在「激發與說服」上的F檢定達統計顯著
差異,F (3, 253) = 7.91,p < .001。經Scheffé法事後比較得知運動參與程度「最 高」組、「次高」組及「次低」組平均得分皆顯著高於「最低」組平均得分,如 圖 4 - 1。此結果顯示運動參與程度越高者較不受情緒及壓力的影響,越有自信 能夠完成練習時的各種挑戰。運動參與程度越高者由於教練、老師或重要他人的
口頭指導或動作的回饋,對其追求更多彼拉提斯技巧的挑戰有顯著的影響。
圖 4-1 運動參與程度對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
(二)替代經驗
由表4-8可知,不同運動參與程度在「替代經驗」上的F檢定達統計顯著差
異,F (3, 253) = 8.11,p< .001。經Scheffé法事後比較得知運動參與程度「最高」
組及「次高」組平均得分顯著高於「最低」組平均得分,如圖 4-1。此結果顯示 運動參與程度越高者,看見相關彼拉提斯的資訊、自己的老師或其他同儕分享個 人彼拉提斯經驗與技巧,會使自己更得到激勵,增加自我效能加強練習。
(三)成就表現
由表4-8可知,不同運動參與程度在「成就表現」上的F檢定達統計顯著差
異,F (3, 253) = 6.94,p< .001。經Scheffé法事後比較得知運動參與程度「最高」
組得分平均顯著高於「最低」組得分平均,如圖 4-1。此結果顯示運動參與程度 越高者由於過去的成功經驗的累積,越有自信能夠完成練習時的各種困難挑戰。
(四)整體自我效能
由表4-8可知,不同運動參與程度在「整體自我效能」上的F檢定達統計顯
著差異,F (3, 253) = 9.57 ,p< .001。經Scheffé法事後比較得知運動參與程度
「最高」組、「次高」組及「次低」組平均得分皆顯著高於「最低」組平均得分,
如圖 4-1。此結果顯示運動參與程度越高者,越有自信能夠完成設定的練習目 標,保持高昂的意志力並隨時激勵自己,克服練習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以 練成精熟的技巧。此結果符合 Imayama 等 (2013) 探討不同運動參與程度對運 動生理因素與運動自我效能之影響,其結果顯示每周運動超過331分鐘之高運動 程度者其疼痛降低且達到統計上之顯著差異,運動自我效能提升亦有其統計意 義。高毓秀與黃奕清 (2000) 探討影響成年人運動行為之因素,研究結果顯示知 覺自我效能對過去三個月每週運動分鐘數具有直接正相關。此兩個研究皆顯示運 動參與程度和量身訂作之訓練會提升運動自我效能,規律的運動與運動的正面效 果會增加個人自我效能。
表 4–8 運動參與程度對自我效能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N = 257) 面向 運動參與程度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F 值 Scheffé法
事後比較
激發與說服
最低 139 2.98 0.67 7.91*** 次低 > 最低
次低 82 3.32 0.65 次高 > 最低
次高 22 3.46 0.67 最高 > 最低
最高 14 3.53 0.68
替代經驗
最低 139 3.13 0.61 8.11*** 次高 > 最低
次低 82 3.33 0.63 最高 > 最低
次高 22 3.62 0.75
最高 14 3.81 0.64
成就表現
最低 139 3.48 0.63 6.94*** 最高 > 最低
次低 82 3.69 0.55
次高 22 3.86 0.60
最高 14 4.11 0.61
整體自我效能
最低 139 3.18 0.57 9.57*** 次低 > 最低
次低 82 3.44 0.53 次高 > 最低
次高 22 3.63 0.62 最高 > 最低
最高 14 3.80 0.57
*** p < .001
二、不同運動參與程度對身體覺察各面向之分析比較:
以最低、次低、次高和最高運動參與程度對身體覺察和其三個子面向 (核心
與控制、專注與呼吸與精準與流暢) 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差異。
(ㄧ)核心與控制
由表4-9可知,不同運動參與程度在「核心與控制」上的F檢定達統計顯著
差異,F (3, 253) = 9.18,p< .001。經Scheffé法事後比較得知運動參與程度「最 高」組、「次高」組及「次低」組平均得分皆顯著高於「最低」組平均得分,如 圖 4-2。此結果顯示運動參與程度越高者越積極鍛鍊核心肌群,並利用核心的力 量去帶動身體動作。動作的同時也藉由意志力去控制脊椎和肌肉,以保持身體動 作時的平衡。如表 4-1 所示,257位參加者中,練習彼拉提斯時最注意「核心」
原則的有 26.1%,另外有8.2% 參加者最重視「控制」原則。
圖 4-2 運動參與程度對身體覺察之差異分析
(二)專注與呼吸
由表4-9可知,不同運動參與程度在「專注與呼吸」的F檢定達統計顯著差
異,F (3, 253) = 4.53,p< .01。經Scheffé法事後比較得知各組別平均得分兩兩
之間並無顯著差異,但是其「專注與呼吸」平均得分隨著運動參與程度呈現向上 提升趨勢,如圖4-2。此結果顯示運動參與程度越高者越能專心去感受動作和深 層肌肉的變化,觀察身體如何回應動作。同時有意識的協調呼吸與動作達到最佳 化之動作模式,利用吸吐間完成動作,控制呼吸次數和吞吐量。如表 4-1 所示,
在257位參加者中,練習彼拉提斯時最注意「呼吸」原則的有40.9%,另外有17.1%
參加者最重視「專注」原則。
(三)精準與流暢
由表4-9可知,不同運動參與程度在「精準與流暢」的F檢定達統計顯著差
異,F (3, 253) = 5.33,p< .01。以Scheffé法進行事後比較得知運動參與程度「最 高」組平均得分顯著高於「最低」組得分平均得分,如圖 4-2。此結果顯示運 動參與程度越高者由於過去經驗的累積,能夠完成練習時的動作正確和定點精 確,避免草率或盲目的動作,呈現美感和肌力。動作時,核心肌群保持用力來統 合動作轉換,盡量做到最大延伸範圍和最大關節活動度。如表 4-1 所示,257 位參加者中,練習彼拉提斯時最注意「流暢」原則的有 7.0%,另外有 0.8% 參 加者最重視「精準」原則。
(四)整體身體覺察
由表4-9可知,不同運動參與程度在「整體身體覺察」的F檢定達統計
顯著差異,F (3, 253) = 7.63,p< .001。以Scheffé法進行事後比較得知運動參與 程度「最高」組及「次高」組平均得分顯著高於「最低」組平均得分,如圖 4-2。
此結果顯示運動參與程度越高者根據彼拉提斯六原則進行各種不同動作練習 時,能培養更多的身體覺察能力。覺察能力愈佳,身體愈敏銳,就能接受及擁有 更多之身體訊息,進步比較多。Impett 等 (2006) 以瑜珈運動介入成年女性,參 加者每週接受約7.5小時之訓練,且在家自行練習平均為 4.4小時。經比較後發 現受試者每週自行練習時數越高者,其生活品質滿意度和身體覺察 (包括身體覺 察和身體反應面向) 呈現提升趨勢且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增加每週練習時間 可提升成年者的身體覺察能力,增加身體覺察能力對提升生理因素有幫助。
表 4-9 運動參與程度對身體覺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N = 257)
面向 運動參與程度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F值 Scheffé法 事後比較
核心與控制
最低 139 3.08 0.60 9.18*** 次低 > 最低
次低 82 3.32 0.62 次高 > 最低
次高 22 3.51 0.59 最高 > 最低
最高 14 3.79 0.53
專注與呼吸
最低 139 3.47 0.60 4.53** 未達顯著差異
次低 82 3.65 0.53
次高 22 3.76 0.59
最高 14 3.91 0.49
精準與流暢
最低 139 3.42 0.60 5.33** 最高 > 最低
次低 82 3.62 0.57
次高 22 3.71 0.58
最高 14 3.94 0.55
整體身體覺察
最低 139 3.30 0.56 7.63*** 次高 > 最低
次低 82 3.51 0.52 最高 > 最低
次高 22 3.65 0.54
最高 14 3.87 0.48
*** p < .001, ** p < .01
第四節 自我效能與身體覺察之相關
本節探討自我效能各面向與身體覺察各面向之間的關聯性,計算兩兩面向
之間的皮爾森相關係數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若係數之絕對值愈接近
1,表示關聯性愈強。如表 4-10 所示,自我效能之「激發與說服」面向與身體
覺察之「核心與控制」、「專注與呼吸」、「精準與流暢」及 「整體身體覺察」的 相關係數皆達顯著差異 (p < .01),且相關係數為正;自我效能之「替代經驗」與
「核心與控制」、「專注與呼吸」、「精準與流暢」及 「整體身體覺察」的相關係 數皆達顯著差異 (p < .01),且相關係數為正;自我效能之「成就表現」與「核心 與控制」、「專注與呼吸」、「精準與流暢」及「整體身體覺察」的相關係數皆達顯 著差異 (p < .01),且相關係數為正;「整體自我效能」與「核心與控制」、「專注 與呼吸」、「精準與流暢」及「整體身體覺察」的相關係數皆達顯著差異 (p < .01),
且相關係數為正;表示參加者在自我效能面向的得分數越高,其身體覺察之面向 的分數會提升。反之,參加者在身體覺察面向的得分數越高,其自我效能之面向 的分數也會提升;其中整體自我效能與整體身體覺察之相關係數最高 (r = .76)。
此結果與 Landsman-Dijkstra 等 (2004) 的研究結果符合,該研究將自我效能視
為身體覺察的四個面向之一,在身體覺察訓練教學計畫實施後的兩個月再進行前 後測比較,比較結果為參加者在生活和工作自我效能都得到改善且皆達到統計上 之顯著差異。
表 4-10 自我效能量表與身體覺察量表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面向/整體編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自我效能 (一) 激發與說服 -
(二) 替代經驗 .67** - (三) 成就表現 .68** .72** - (四) 整體自我效能 .89** .90** .88** -
身體覺察 (五) 核心與控制 .54** .72** .57** .68** -
(六) 專注與呼吸 .56** .68** .66** .71** .81** - (七) 精準與流暢 .60** .68** .63** .71** .73** .75** - (八) 整體身體覺察 .61** .75** .67** .76** .94** .93** .87** -
** p < .01
第五節 其它自變項對自我效能與身體覺察之影響
本節探討疼痛改善程度與運動參與程度之外的自變項對彼拉提斯運動者的 自我效能與身體覺察之影響。
(ㄧ) 性別對自我效能與身體覺察之影響
如表4–11所示,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男、女性別在自我效能和其三個子
面向與身體覺察和其三個子面向的分數上無顯著差異 (p > .05)。性別在自我效能 無顯著差異之分析結果與高毓秀、黃奕清 (2000) 探討影響成年人運動行為之因 素的研究結果不同,在該研究中性別和知覺自我效能皆為影響成年人運動行為之 因素,且性別對知覺自我效能具有直接影響效果,男性比女性有較高的運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