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8%。顯示幼兒在園所最多的遊戲時間約一至二小時左右。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三小時以上佔 15. 8%。顯示幼兒在園所最多的遊戲時間約一至二小時左右。

4-3- 3 教保員提供幼兒平日在家自由遊戲時間次數分析

時間 次數 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1

半小時

43 15.8 15.8

2

ㄧ小時

61 22.4 38.2

3

一~二小時

86 31.6 69.9

4

二~三小時

39 14.3 84.2

5

三小時以上

43 15.8 100

總和

272 100

研究結果顯示,教保員參與遊戲最常出現方式是旁邊觀察、指導遊戲、以及 共同遊戲與平行遊戲。在園所教保員最常提供建構、創作性、語文、益智、扮演 等玩物。參與最多遊戲類型是語文、建構、音樂和創作性遊戲。就如潘慧玲(1992)

所提出的研究發現我國學齡前幼兒所從事的遊戲行為,以「建構」與「平行」遊 戲行為最為普遍,幼兒課室內也常見非遊戲的行為,以閱讀、老師指定的工作或 活動為主。在提供與參與「建構」遊戲部份,與潘慧玲(1992)的研究發現一樣 是教室內最普遍的遊戲。而在「語言」遊戲部份,讓本研究者感到好奇,園所中

「語文」是教保員參與頻率最高的遊戲課程,是否不脫離如背誦三字經、弟子規 或是認字和寫字練習等傳統紙本教學的學習課程為主,還是藉由圖畫書或繪本發 展出「語文」遊戲的課程。

教保員認同遊戲功能排序第一「動作發展」的觀念,但在支持遊戲內涵的行 為表現,提供「運動」玩物頻率是排序第六,參與「運動遊戲」類型是排序第八,

表示教保員對「動作」發展的觀念與支持的行為是有落差,可能受限於園所內可 提供活動的場所,或是迎合家長的要求被其他課程給壓縮。

此外,研究結果發現幼兒在園所能夠玩遊戲時段分別為「早上入園後」、「等 待父母接回」兩個時段頻率最高,而在「課程內既定」是排序第三。根據簡茂發

(1993)研究指出,公立幼稚園的教學活動較多以單元教學,幼教師主導幼兒學 習以學校的課程為主,觀察幼兒自由遊戲的時間,只能在點心時間後與下一堂課 中間的空閒時間進行。本研究顯示大部分的園所可能尚未落實遊戲課程的教學,

雖然從教保員對遊戲觀念上有高度認同的表現,但相對於提供遊戲時段的行為來

判斷,實施遊戲課程教學尚未普及,影響的因素可能是大部分的教保員無法掌握 遊戲課程的精隨,還是受限於家長教學期待的影響。

第四節 教保員背景對幼兒遊戲觀念與支持內涵之差異

一、教保員資格對遊戲觀念與支持內涵之差異

(ㄧ)教保員不同資格對遊戲觀念差異:

本研究的樣本中,助理保育員

n=28

人;教保員

n=159

人;幼教師

n=87

人。

依據三種資格的教保員對遊戲觀念與支持內涵,有達到顯著差異的情況如表

4-4-1:

遊戲定義的部份,「教保員」對遊戲「是幼兒主動去玩的」

F=11.59

p<.001、

「反應許多生活經驗」

F =6.58

p<.001

、「是幼兒先天的本能」

F =5.42

p<.01

、「出 於幼兒內在動機」F =4.93,p<.01等觀念的認同,顯著高於「助理保育員」的認 同;「幼教師」對遊戲「是幼兒主動去玩的」F=11.59,p<.001和「反應許多生活 經驗」M=6.58,p<.001等觀念的認同,顯著高於「助理保育員」。

對遊戲理論觀念的部份,資格為「教保員」對遊戲「練習論」

F =5.98

p<.001、

「心理分析論」F =4.17,p<.01等觀念的認同,顯著高於「助理保育員」;資格為

「幼教師」對遊戲「練習論」F=5.98,p<.001的認同,顯著高於「助理保育員」;

資格為「教保員」對遊戲「認知理論」

F=5.22

p<.001觀念的認同,顯著高於「幼 教師」。

在遊戲功能的部份,「教保員」對遊戲「情緒發展」F=6.93,p<.001、「智能 發展」

F=5.34

p<.01

、「語言發展」

F =5.07, p<.01

、「創造力發展」

F =4.94

p<.01、

「解決問題能力」F =4.55,p<.01等觀念的認同,顯著高於「助理保育員」。不同 資格教保員對「人際關係」F=3.62,p<.05的觀念有顯著差異,但

Scheffe

事後比 較組別間無顯著差異。

在遊戲缺失的觀念的部份,資格為「助理保育員」對「佔據太多時間」

F=8.62,

p<.001

的觀念,顯著高於「教保員」和「幼教師」。

4-4- 1 教保員不同資格對遊戲觀念差異(n=274)

助保員

n

=28

教保員

n

=159

幼教師

n

=87

遊戲 M SD M SD M SD F 差異

定義 是幼兒主動去玩的 3.54 1.20 4.29 0.76 4.10 0.61 11.59*** 教,幼>助 是幼兒先天的本能 4.11 0.88 4.50 0.60 4.32 0.66 5.42** 教>助 反應許多生活經驗 4.18 0.90 4.60 0.53 4.49 0.50 6.58*** 教,幼>助 出於幼兒內在動機 4.07 0.90 4.43 0.60 4.25 0.58 4.93** 教>助 重遊戲過程非結果 3.82 0.98 4.20 0.95 3.95 0.96 2.92

情緒多半是愉悅的 4.18 0.94 4.43 0.73 4.32 0.62 1.68 理論 過剩精力論 2.96 1.29 3.20 1.19 3.09 1.17 0.54 休閒理論 3.89 0.92 4.10 0.77 3.93 0.77 1.74

練習論 3.86 0.80 4.30 0.60 4.26 0.62 5.98*** 教.幼>助 社會文化觀點 3.86 0.71 3.94 0.76 3.91 0.82 0.17

心理分析論 3.93 1.12 4.31 0.61 4.14 0.77 4.17** 教>助 認知理論 4.04 0.96 4.37 0.53 4.13 0.79 5.22*** 教>幼 功能 情緒發展 4.00 0.86 4.43 0.55 4.31 0.54 6.93*** 教>助 解決問題能力 4.11 0.99 4.48 0.57 4.38 0.51 4.55** 教>助 人際關係 4.36 0.95 4.60 0.49 4.44 0.52 3.62* ns 動作發展 4.36 0.95 4.64 0.52 4.57 0.52 2.79

語言發展 4.18 0.90 4.56 0.55 4.48 0.53 5.07** 教>助 智能發展 4.11 0.92 4.50 0.58 4.40 0.49 5.34** 教>助 創造力發展 4.18 0.90 4.58 0.61 4.51 0.57 4.94** 教>助 缺失 阻礙幼兒學業學習 2.54 1.07 2.09 0.96 2.21 1.01 2.44

佔據太多時間 2.96 1.14 2.13 0.99 2.20 0.94 8.62*** 助>教,幼 吵鬧 2.57 1.17 2.62 1.20 2.60 1.10 0.03

安全顧慮 2.71 1.12 2.75 1.26 2.77 1.13 0.02 引發紛爭 2.75 1.17 2.71 1.22 2.75 1.13 0.03 p<.001***,p<.01**,p <.05*

由上述研究結果發現,大致看來任教資格為「教保員」比「幼教師」和「助 理保育員」資格更認同遊戲觀念,尤其是對遊戲功能的觀念。任教資格為「教保 員」和「幼教師」比「助理保育員」資格更不認同遊戲缺失有「佔據太多時間」

的觀念。

(二)教保員不同資格在支持遊戲內涵之差異

4-4-2

顯示不同教保資格者在支持遊戲內涵的表現。在參與遊戲方式的部

份,不同資格的教保員,對參與遊戲方式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情況。只有任教資格 為「教保員」在參與「平行遊戲」F=3.17,p<.05的頻率,顯著高於「幼教師」。

從提供玩物的部份,不同資格的教保員,對提供玩物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情

況,只有兩種類型玩物有顯著差異的情況。資格為「教保員」對提供幼兒「運動 玩物」F=4.76,p<.01的頻率,顯著高於「助理保育員」。任教資格為「幼教師」

對提供幼兒「自然科學玩物」F=4.45,p<.05的頻率,顯著高於「助理保育員」。 不同資格的教保員在參與幼兒遊戲類型研究結果,資格為「教保員」對參與 幼兒「創作性遊戲」F=9.68,p<.001的頻率,分別顯著高於「幼教師」和「助理 保育員」。任教資格為「教保員」對參與幼兒「益智性遊戲」F=4.51,p<.05的頻 率,顯著高於「助理保育員」。此外,不同資格教保員對「運動性遊戲」F=3.52,

p<.05

和「建構遊戲」F=3.37,p<.05的頻率有顯著差異,但

Scheffe

事後比較組 別間無顯著差異。

在提供遊戲時段上,結果顯示資格為「教保員」提供遊戲時段為「早上入園 後時間」F=5.73,p<.01的頻率,顯著高於「助理保育員」;資格為「教保員」提 供遊戲時段為「課程內既定」F=4.39,p<.05的頻率,顯著高於「幼教師」。

上述研究結果發現,幼教資格以「教保員」者對大部分的遊戲定義與理論及 功能等觀念認同表現較佳。在支持遊戲內涵的部份,資格為「教保員」者對參與 建構、運動、創作與益智性遊戲類型,和提供「早上入園後」「課程內既定」兩 個遊戲時段等表現較為支持遊戲行為,顯示「教保員」資格者不論在遊戲觀念或 支持遊戲內涵的表現,比「幼教師」和「助理保育員」好,任教資格為「助理保 育員」對支持遊戲內涵表現比「教保員」和「幼教師」較差。本研究結果可能影 響的原因,乃教保員在專業訓練的過程有差異。因幼教背景不同取得資格也不 同,本研究者推測,「教保員」資格在專業訓練的過程,可能在高職就已經就讀 幼保科,經過二專二技學制的訓練,比「幼教師」資格較早接觸幼保相關科系,

訓練的過程可能比較偏向實務操作,也修習更多遊戲相關學分。「幼教師」資格 的訓練可能較偏向理論性與研究性質的學習。另外「助理保育員」資格幼教專業 訓練的過程,可能較沒連貫性的正規學習。

4-4- 2 教保不同資格支持遊戲內涵差異分析(n=274)

助保員

n

=28

教保員

n

=159

幼教師

n

=87

M SD M SD M SD

F

值 差異

不干擾 1.61 1.20 1.63 1.03 1.79 0.97 0.79 參與

方式 旁邊觀察 2.57 1.17 2.94 0.85 2.82 0.87 2.25

平行遊戲 2.46 1.10 2.52 0.90 2.21 0.92 3.17* 教>幼 共同遊戲 2.25 1.32 2.72 0.95 2.60 0.90 2.80

指導遊戲 2.75 0.93 2.62 0.96 2.67 0.88 0.24 主導遊戲 1.54 1.14 1.46 1.07 1.74 1.05 1.88 扮演玩物 2.89 0.74 3.09 0.95 3.06 0.94 0.56 提供

玩物 建構玩物 3.29 0.66 3.48 0.65 3.46 0.70 1.05 語文玩物 3.18 0.72 3.25 0.84 3.23 0.77 0.10

運動玩物 2.43 1.23 3.06 0.98 2.85 1.06 4.76** 教>助 電子玩物 0.71 1.01 1.03 1.30 1.29 1.36 2.38

創作性玩物 3.07 0.77 3.40 0.85 3.16 0.94 3.02 益智性玩物 2.82 0.94 3.17 1.07 3.14 1.00 1.36 音樂性玩物 2.57 1.03 2.99 1.00 2.89 1.11 2.01

自然科學玩物 1.86 1.15 2.43 1.18 2.61 1.13 4.45* 幼>助 扮演遊戲 2.57 1.03 2.86 1.04 2.67 1.01 1.59

參與

類型 建構遊戲 2.68 1.09 3.08 0.85 2.86 0.85 3.37*

ns

語文遊戲 2.96 0.96 3.06 0.95 3.02 0.88 0.16 運動性遊戲 2.44 0.97 2.82 1.07 2.48 1.12 3.52*

ns

電子遊戲 0.96 1.23 0.79 1.18 1.05 1.17 1.35

創作性遊戲 2.32 1.02 3.10 0.96 2.70 1.06 9.68*** 教>幼,助 益智性遊戲 2.32 1.02 2.92 1.03 2.75 0.96 4.51* 教>助 音樂性遊戲 2.82 0.86 3.03 0.96 2.80 1.04 1.64

自然科學遊戲 1.93 1.15 2.43 1.15 2.51 1.08 2.90 社會性遊戲 2.29 1.24 2.74 1.07 2.78 0.95 2.54

早上入園後時間 2.32 1.02 3.06 1.10 2.77 1.22 5.73** 教>助 遊戲

時段 課堂之間的轉換 2.11 1.23 2.46 1.15 2.41 1.18 1.08 午睡起床 2.11 1.10 2.09 1.16 2.15 1.07 0.07 用餐或點心後 1.61 1.17 1.64 1.20 1.52 1.12 0.32 等待父母接 2.61 1.13 2.86 1.17 2.76 1.15 0.67

課程內既定 2.68 1.12 2.95 1.09 2.53 1.07 4.39* 教>幼 p<0.001***,p<.01**,p<.05*

二、教保員不同教育程度對遊戲觀念與支持內涵之差異

本研究教保員的樣本,高中(含)以下

n=34

人;專科

n=90

人;大學

n=150

人。

依據三種學歷的教保員對遊戲觀念與支持內涵,達到顯著差異的情況如下:

(一)教保員不同教育程度對遊戲觀念差異(見表

4-4-3)

在遊戲定義的部份,不同教育程度的教保員對遊戲定義沒有太大的差異情 況,只有兩個定義內容有顯著差異,分別為「是幼兒主動去玩的」和「是幼兒先

天的本能」的觀念。教保員的學歷分別是「大學」(M=4.25,SD=0.69)和「專科」

(M=4.17,SD=0.82)對遊戲「是幼兒主動去玩的」F=6.58,p<.01的觀念認同,

顯著高於「高中(含)以下」(M=3.71,SD=1.03)學歷的教保員;另不同教育程度 的教保員對「是幼兒先天的本能」的觀念有顯著差異

F=3.85,p<.05,但 Scheffe

事後比較組別間無顯著差異。

不同教育程度的教保員,對遊戲理論認同的差異情況,有三個理論的認同有 顯著差異,分別為「練習論」

F=6.58

p<.01、「心理分析論」

F=4.00, p<.05

和「社 會文化觀點」F=3.48,p<.05的觀念。「心理分析論」和「社會文化觀點」兩個觀 念,不同教育程度有顯著差異,但

Scheffe

事後比較組別間無顯著差異。教保員 的學歷為「大學」(M=4.38,SD=0.60),對「練習論」的觀念的認同,顯著高於

「高中(含)以下」(M=4.09,SD=0.57)學歷的教保員。

不同教育程度的教保員,對遊戲功能認同的差異情況,有三個功能的認同有 顯著差異,分別為「情緒發展」

F=4.14

p<.05、「語言發展」

F=3.64, p<.05

和「解 決問題能力」F=3.42,p<.05的觀念。不同教育程度的教保員對「解決問題能力」

的觀念有顯著差異,但

Scheffe

事後比較組別間無顯著差異。教保員的學歷為「大 學」對遊戲幫助幼兒「情緒發展」和「語言發展」的觀念的認同,顯著高於「高 中(含)以下」學歷的教保員。

遊戲缺失觀念認同的差異情況,有三個遊戲缺失觀念的內容有顯著差異,分 別為「阻礙幼兒學業學習」

F=5.15

p<.01、「佔據太多時間」

F=4.60

p<.05和「安 全顧慮」F=4.06,p<.05的觀念。教保員的學歷為「高中(含)以下」對遊戲「阻礙 幼兒學業學習」、「佔據太多時間」和「安全顧慮」的觀念的認同,顯著高於「大 學」學歷的教保員;教保員的學歷為「高中(含)以下」對遊戲「阻礙幼兒學業學 習」和「安全顧慮」的觀念的認同,顯著高於「專科」學歷的教保員。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