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EFFECTIVE PREFERENTIAL TARIFF SCHEME FOR THE ASEAN FREE TRADE AREA),目的在擴大開發中國家或地區的出口所得、

Dalam dokumen 資訊科技協定(ITA)業務報告: (Halaman 60-63)

促進工業化、發展經濟,約定各會員國選定共同產品類別,具體排定 減稅的程序及時間表,並自

1993

1

1

日起計畫在

15

年內,逐步 將關稅全面降低至

0-5

%以達成設立自由貿易區的目標,亦即東協之 會員將在區域內彼此間實施

CEPT

,以東協為原産地將特定的進口產 品適用較一般關稅税率為低的税率的制度。但對非東協會員國家關稅 則仍由各國自行決定。同年

12

11

AFTA

理事會在雅加達依據

1977

2

24

日在馬尼拉簽訂『AGREEMENT ON ASEAN

PREFERENTIAL TRADING ARRANGEMENTS

』,研訂「

CEPT

原產 地條規」

(Rules of Origin for CEPT)

規定。在

CEPT

協定下,會員國自 另一會員國直接進口(第五條直接運送)東協國家產製成份比率不低 於

40%

之產品(第一條

a

b

、第二、三、四等產品成份及第六條包裝 處理),經出口國家主管機關(AFTA Units)核發產地證明者(第七 條原產地證明書),可享有優惠關稅。依照該條規第

2

條第

4

項有關 東協國家產品之規定:「任一產品含有東協國家產製成份之比率不低 於

40%

者,視為東協國家產製之產品(按

1992

12

11

AFTA

理事會所作

Interpretative Note

之解釋,有關

40%

產品成份之門檻,

係指任一東協國家或多個東協國家累積之自製率)。為了讓自由貿易 區內成員國較非成員國得到較多好處,

CEPT

原產地規定,並訂有不 適用

CEPT

優惠關稅的產品項目。

不適用

CEPT

制度的產品包括:

1

)農產品︰

調和關稅(H.S.)第一章至第廿四章項下規範之農產品原料,及未 經加工外型以其他類似產品

(

我國關稅稅則第一類活動物;動物 產品、第二類植物產品、第三類動植物油脂及其分解物;調製食 用油;動植物蠟、第四類調製食品;食品;飲料;酒類及醋;菸 及已製菸類代用品

)

僅將原產品外型略做改變的產品。

2

)其他產品

一般性例外︰基於維護國家安全、公序良俗、人類、動植物生命以 及藝術、歷史、考古價值的物品(與關貿總協定第十條規定一致)

暫時性排除︰會員國一些產品暫無法列入

CEPT

中,可暫時排除

肆、共同有效優惠關稅協定之作業程序

Operational Certification Procedures for the Rules of Origin of the ASEAN Common Effective Preferential Tariff Scheme for the ASEAN Free Trade Area)

CEPT

計劃下之原產地規定,在核發及鑑定原產地證明書及其 他相關行政事務須遵守以下運作:

程序之規定:

主管單位(

Authorities

第一條

產地證明書應由會員國主管單位。

第二條

a

) 會員國應通知其他會員國其官方核發產地證明書之機構

名稱與地址,並提供核發當局之簽名與印章樣本。

b

) 上述資料與樣本除提供予每一會員國外,亦應以副本通 知東協秘書處。若有任何更改應即時通知。

第三條

為鑑定符合優惠待遇之條件,核發主管單位有權要求提呈任 何輔助證明文件或進行查驗。若從現行法令或規定無法獲得 上述授權,則依第四條及第一條,上述授權可列為申請書中 之條款。

申請 (

Applications

第四條

廠商或出口商之貨品符合優惠關稅待遇者,可以書面向有關 政府當局就產品之原產地申請出口前鑑定。鑑定結果將作為 往後核發產地證明書之依據,並做為嗣後定期性或適當時機 進行複查之依據。而易於分辨原產地之產品可不必進行出口 前鑑定。

第五條

出口商在申請產地證明時,應呈上書面申請表格及其他證明 貨品產地的輔助文件。

出口前檢驗 (

Pre-Exportation Examination

第六條

授權核發產地證明書之主管單位,就其權限與能力範圍內,

應對每一申請書進行審查以保證:

a

) 申請書與產地證明書填寫完整並由有關人士簽署;

b

) 產品之原產地符合原產地規定;

c

) 原產地證明書之其他聲明與所提供之輔助文件相符;

(d) 所載明之貨品名稱、數量、重量、包裝、符號與數字,包裝的 數量與種類等與所要出口之貨品相符。

產地證明書之核發 (Issuance of Certificate of Origin

第七條

(a) 產地證明書應與

ISO A4

紙張大小一致,其格式應與附錄

B

之樣式相符。

b

) 產地證明書包括一份正本及三份副本如下:

--

淺藍紫色

第一副本--橙色

第二副本

--

橙色

第三副本

--

橙色

c

) 由主管單位核發之每份產地證明書應附有編號。

(d)正本與第二副本由出口商轉交給進口商,以便在港口提呈予海 關當局。第一副本則由出口會員國之主管單位留存。第三副本則 由出口商保留。產品進口後,進口當局應在證明書之第四欄證 明並於合理時間內傳回有關單位。

第八條 依原產地條例第三與第四條,最後出口會員國核發之產地證 明書,須於第八欄註明適用之條例及貨品所包含東協成份之 百分比。

第九條

產地證明書不得塗改。任何更正應將錯誤部份劃掉,然後填 寫所需正確內容。更正部份應經錯誤填寫者同意更改並由有 關當局核證。空白部份應劃掉以防任何添寫。

第十條

a

)產地證明書應由出口國發證當局於出口時或出口後儘速核發,

只要出口產品是源自出口會員國並符合原產地規定

b

)在(特別)情況下,產地證明書因無心之錯誤疏忽或其他正當 原因,無法在出口時或出口後即時核發,可以補發。惟補發時 間從船期算起不得超過一年,且證明書上須證明「追溯發證

Dalam dokumen 資訊科技協定(ITA)業務報告: (Halaman 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