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四章 肌肉骨骼傷病評估方法與檢核表

第八節 OCRA Index

OCRA(Occupational Repetitive Action)Index是一評估上肢重複性工作的肌肉骨骼傷病風 險指標[29]-[31]。1996年由義大利的人因工程研究單位Occhipinti發展,起初目的是為了分析 關於工人上肢工作傷害的暴露因子而提出的一套分析工具。其評估方法基礎是源自國際人 因協會(International Ergonomic Association, IEA)中,技術委員會所頒發之關於肌肉骨骼傷病 的共識文件,以及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之人工物料搬運指標而來。此方法優點在計算指標值時,不僅能提供風 險值的大小來執行改善,還能依現況提供建議的操作次數給改善人員在設計或重新安排作業 時參考,並且在西班牙曾做過大規模的流行病學研究,證明其對於肌肉骨骼傷病的風險評估 有足夠的效度。透過計算實際上肢執行技術動作(technical actions)與建議動作次數之比值,

來評估該作業員的肌肉骨骼傷病暴露風險程度,其比值越高,表示風險越大,其步驟與計算 公式(式1、式2)如下:

評估步驟:

1. 選出最具代表性之重複工作週期

2. 在此工作週期中,列出該作業員實際執行之技術動作次數並計算之(表 11)

3. 選出在工作週期中可能存在的暴露因子(表12-表 16)

4. 計算建議動作值(式2),並連同實際動作次數,算出比值(式1)

5. 根據指標值,找出對應風險等級(表17),並採取其建議對策。

計算公式:

     OCRA index = Ae/Arp ……… (1) 其中OCRA Index:上肢肌肉骨骼傷病風險指標值

Ae:實際上肢執行技術動作次數 Arp:建議上肢執行技術動作次數

[ ( ) ]

=

×

×

×

×

×

×

= n

i CF Ffi Fpi Fai Di Fr Fd

Arp

1

……… (2)

其中n:重複性作業之個數

CF:每分鐘技術動作建議次數,唯一常數(30次技術動作/分鐘)

FfiFpiFai:大小介於0與1之間的係數,係數取決於操作員執行每項重複性作業時,其 出力大小、作業姿勢及附加危害因子

Di:在一天中,操作員執行各項重複性作業之時間(單位:分鐘)

Fr: 大小介於0與1之間的係數,係數之大小取決於操作員於一天(班)內上肢肌肉缺乏 休息(恢復)之時間(單位:小時)(如表15)

Fd: 大小介於0.5與2之間的係數,係數大小取決於操作員一天(班)以上肢執行重複性 作業之總時間(單位:分鐘)(如表16)

要得到風險指標值,必須先計算出實際操作次數與建議操作次數兩個數值。首先,找 出實際上肢執行的技術動作次數,需要先錄影記錄作業員一天工作中之各項重複性作業動作 3~4個循環,選出具代表性的週期,利用錄影慢動作重播來找出符合定義之技術動作,加以 推算各重複作業每分鐘動作次數,再乘上其週期時間,最後加總即得到Ae值。

表11 技術動作之定義與次數計算方式

至於建議上肢執行技術動作的計算,公式由式2所示,其考慮的暴露因子有出力大小 (force)、作業姿勢(posture)、附加危害因子(additional elements)、重複性作業之執行時間、缺 乏休息(或恢復)之時間(lack of recovery period)及每天執行重複性作業之總時間,該因子之 係數越小,表示其影響程度越高,各係數詳細判別說明如表 17。

表12 Fft係數值

表13 Fpt係數值

表14 Fat係數值

表15 Fr係數值

表16 Fd係數值

決定暴露因子係數經由計算後可得Arp值。最後即可由Ae與Arp的比值,得到OCRA Index風險指標值,依照表17找出對應危害風險等級及其對策。若其指標值大於4,其危害風 險等級為紅色,存在明顯肌肉骨骼傷病風險,須立即改善;若其值小於1,則風險等級為綠 色,即非常低風險,不須改善。

表17 OCRA Index值之代表意義

Dalam dokumen 人因工程肌肉骨骼傷病預防指引 (Halaman 46-49)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