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一世深情 ◎張略聞(北京潞河中學)
「當泡沫升入天空的時候,你是否看到,我的 眼淚?」
小時候閱讀童話,難免為作者豐富的想像所折 服,巫師在暗夜點燃的篝火,像是誘惑的陷阱,等 著路人深入。王子被巫術折磨,渴望被拯救,公主 依舊在城堡裡沉睡,擁有亙古不變的美麗,睹之令 人心生憐愛。蒼綠的樹林裡,小矮人還在耕作。這 些靈動的畫面,完滿的結局,令人讀過之後明白了 什麼是真,什麼是愛。
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流傳的原因,即是因 為此。她是海裡的公主,本是在錦衣玉食的環境中 長大,本是有著令人豔羨的資本,但最後仍化為虛 無,就像是夜空中綻放的煙火,再美麗,也不過一 瞬,再惋惜,也終是追憶。這一切的消逝,只源於 她是沉溺愛的女子,縱使他忽略了在暗處關切的目 光,縱使他忘記曾經救過他的那個溫暖懷抱,她還 是愛。為了他,甘願失去聲音,為了他,甘願放棄 自己的生命。當泡沫升起在朝霞裡,當王子在哀悼 她的逝去,她的淚水滑落,凝結著辛酸和期許,墜 在海面上,有著陽光般璀璨的光芒。讀至結尾,不 知紅塵中多少癡男怨女流下同情的淚水,不知多少 作家唏噓感慨。這一切,只是源於愛的魅力,而從 童話中,讓我成為有愛的孩子。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長大後閱讀詩詞,陶醉在唯美的氛圍裡,蘇軾 在月夜思念故人,柳永在煙波浩渺的江面與心愛的 女子依依惜別,李煜在墨樣深夜裡獨上西樓,李清 照懷念賭書潑茶的日子。這樣的情深意切,這樣的 婉轉纏綿,怎能不讓人心生淒切。納蘭詞裡的「我 120 明道文藝 409
青春筆耕│華文中學生文學交流
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讓人莫名辛酸。他是貴胄子弟,他有俊朗面容,
他有滿腹才情,他是翩翩濁世佳公子,但他不快樂。他厭倦了父親的阿諛奉承,他 看破了所謂的富貴,他渴望施展抱負卻終不得志,唯有他的才情可以慰藉他。人人 羡慕他的家庭,他的地位,卻難懂他的惆悵。他孑然佇立在滿天飛舞的雪花中,月 光像淡金的油彩塗在雪上,遠處笛聲嗚咽,唱著誰家的驪歌,他想起了曾經,他憶 起了往昔。讀納蘭詞不知多少人產生共鳴,不知有多少人在掩卷之後眼前仍是他孤 傲的身影,像是江南的霧氣一樣揮之不去,是那般哀傷。更不知有多少人懂得珍惜 現在。這一切,是才情的宣洩,而從詩詞中,我漸漸深厚了情感。
「她像是清泉,在大觀園這個涸澤裡掙脫著,抵抗著,即使頭破血流也從不妥 協。」
初中的時候閱讀《紅樓夢》,儘管也是佩服寶釵的沉穩,羡慕妙玉的清高,但 還是最愛黛玉,不論有多少人愛她的傾城傾國貌,多愁多病身;有多少人愛她的
〈葬花吟〉、〈唐多令〉;還有多少人憐惜她的癡情。但我更愛她的勇氣,她就像 是一脈清泉,柔弱但蘊涵著無窮的力量。她飽含著對寶玉的深情,在大觀園的涸澤 裡掙脫著,反抗著,面對封建禮教一次次的衝擊,即使頭破血流,也從不畏縮。在
《紅樓夢》寶黛愛情的悲劇中,我成長為善思的女孩。
這些經典之作,像是悠遠的笛聲,
娓娓道來一份心情,一個記憶。它們像 是線裝的書籍,有著歲月積澱下來的墨 香,記載著光陰的流淌。伴著悠揚的笛 聲,嗅著深遠的墨香,我漸漸成長,從 幼稚到成熟,從簡單到深刻。我心中的 這些經典之作,會陪伴更多人成長。
121
青春筆耕│華文中學生文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