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學習反思(自評表)
課程名稱: 時尚社會心理與美學
(一)個人資料
姓名 董于睿 系級 織品服裝研究所 碩一 組別 第三組-Action!時尚製作人 小組
任務
Fashion and Media
(二)活動參與
負責活動項目 觀察/發現 建議
行前預備 (小組準備、
上網查詢、資 拾閱讀、小組 會議時間、討 論、教具製作 等)
講座活動內容的基本架 構建立
媒體資料與廣告資料的 搜集
活動企劃書文案編輯
根據時尚美學與社會心理學 的課程教材閱讀發現,隨著 時代的進步變遷,由於媒體 傳播途徑增多,許多的想法 與價值觀很容易的就散播出 去,其中包含了一些直得省 思的議題。
因此,在講座活動內容安排 時,最常思考的就是「廣告 內容是否容易被青少年所接 受,引起他們的共鳴」、「是 否 會 對 他 們 的 想 法 造 成 偏 差」、「如何讓他們擁有正向 心態與對的觀念」。
我們與青少年的年齡畢竟有所 差距,對於他們接收資訊的環 境及有興趣的東西可能不太了 解,假 如有認 識的青 春 期 孩 子,可以事先問問他們對於一 些廣告傳遞的訊息的想法及他 們接收訊息的途徑,另外可以 詢問服務地點的老師或負責人 關於青少年們的情況,以此調 整講座與活動的內容,讓參與 活動的青少年們可以有更多熱 情並建立正向觀念心態。
活動當天 (既定流程、
小 組 配 合 情 形、與服務對 象之互動、突 發 狀 況 處 理 等)
媒體介紹
製作人的活動主持
場控(秩序管理、協助 主持等等)
結尾 - 宣 導正向 心態與 觀念
剛開始問問題時,反應比較 冷靜,給予獎勵、獎品之後,
回答狀況變得非常踴躍與熱 情,甚至有點場面失控。
我們規劃的製作人活動採隨 機分組,因此青少年間的合 作容易出現分歧或是乾脆不 參與,需要協助他們溝通討 論。
活動期間可以看出部分青少 年的行為多屬衝動型,常常 沒有思考便直接行動,因此 需要引導他們做一個思考的 動作。
用一些比較誇張的語調,容易 讓青少年們有更多反應,並且 講話的音量要大聲一點,他們 才會專注聽你說話。
在發放作為回答問題獎勵的糖 果時,要更加深入的把問題引 導下去,一來可以避免糖果的 容易取 得讓他 們錯失 思 考 機 會,二來問題難度加深後,青 少年的情緒較不會太過亢奮。
雖然隨機分組的目的在於與不 同小圈圈的人交流,但青少年 的內心敏感,習慣與同圈子的 人相處,之後若要分組,可以 考慮讓他們自行選擇組員。
活動後 ( 報 告 整 理
心得反思
小組期末分享準備
回顧整個活動,會踴躍回答 的青少年都固定是某幾位,
使用獎品鼓勵青少年們踴躍搶 答的這 個方式 不一定 是 最 好
等) 書面文案統整 原 本 想 用 豐 富 獎 品 作 為 誘 因,鼓勵他們搶答,可惜成 效不彰。
簡報中關於胸部的廣告圖片 太多,容易造成學生情緒亢 奮、私下討論熱絡。
青少年會下意識避開性、膚 色、身材等字詞或議題,需 要 引 導 他 們 進 行 問 題 的 回 答。
青少年在活動成果發表時的 情緒過於興奮,容易引響到 其他組別的發言,且亢奮的 情緒讓後面的講座內容很難 繼續報告。
的,考慮到公平性,可以發學 習單讓 他們寫 答案或 是 採 抽 簽、點名的方式。
現在小孩早熟,若在青少年的 講座簡報中使用較為開放的圖 片,要 特別注 意引導 正 確 觀 念,不要讓問題發散,讓他們 建立對的價值觀。
青少年在發表成果時,可以等 大家都安靜下來後在開始,並 可以規定發表時間,以便繼續 接下去的講座內容,另外,活 動與講 座的順 序可以 做 些 調 整,避免青少年在活動後的激 動情緒影響後面的講座。
(三)「服務-學習」的省思
活動前 活動後
1)對「服務-學習」教學 模式的認識
透過服務、教導青少年,了解他們的心 理及行為,學習同理心與耐心。
服務學習不只教導了青少年,我們也從 中學習到許多經驗,像是將本科專業學 以致用,轉化為青少年懂得的語言,並 在與他們的互動中,理解他們的內心想 法。
2)對「服務-學習」教學 模式的認同度
服務學習給予了我們一個服務人群的 機會,讓我們用自己的力量去服務他 人。
將自己所學到的東西傳達給其他人,若 能在這樣的過程中,給予青少年好的影 響,我覺得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3)對「服務-學習」教學 模式實作的看法
會擔心如何與青少年進行互動,還有簡 報的內容與活動的安排是否得宜。
覺得事前與老師及班上同學討論很重 要,因為可以墈到不同面向的東西,以 此來調整整個安排與個人心態的建立。
4)透過「服務-學習」我 有那些成長、提昇或改 變?
(可全寫或選擇其中幾 項寫)
a) 個人成長(例:自我肯定、信心、責任感等)
這次的服務學習中,感受到很深的責任感,因為我所擔任的角色是一位老 師,要教導還在成長學習階段的青少年們正確、正向的想法,是要對他們 負責任的,因此在講座的內容與活動的安排上,都要深思熟慮,避免給他 們灌輸錯誤的價值觀,或是傷害到他們的心靈。
b) 人際成長(例:溝通領導、認同感、關懷別人等)
和平常在學校報告的感覺很不一樣,在學校報告時,可能用字遣詞會比較 專業文言一點,但面對青少年,太過文謅謅的字眼就不是合適,專有名詞 的部份也需要加以解釋,轉化成他們能理解的說法。而在活動進行的部分,
我們小組希望青少年們能夠自由發揮創作,所以一開始沒有給他們看範例 或是很詳細的指導,不過這樣反而讓他們不知所措,因此臨時改變了作法,
給他們看研究生的作品,讓他們有一個討論的依據,藉著在適度的引導他 們討論繪畫。
c) 智性成長(例:課程相關知識的運用、解決問題、批判能力等)
教導青少年們的講座內容是由我們上課的教材轉化而來的,因此做製作講 座簡報與活動設計前,需要熟習課本上的知識,才能去做「教導」這項動 作,並將理論變成實例,學以致用。
d) 公民責任(社會需求的敏感度、服務人群的責任感、組織能力等)
從新聞中可以看到很多社會案件的發生,人們會謾罵唾棄犯罪者,卻很少 思考「為什麼他會這樣做」,其實許多事情的發生要追朔源頭,他們的行為 可能是從生活經驗中慢慢累積而成,因此還在成長學習時期的價值觀建立 很重要,若能好好的傾聽他們的內心,引導他們思考事情,也許世界就會 更美好。
5) 如 果 再 有 機 會 參 與
「服務-學習」活動,你 會有什麼建議?
a) 個人部份(意願、邀人參與、自我預備等)
服務學習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用自己的力量,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去 幫助他人,我覺得這不只讓我肯定了自己的能力、增加自信,也讓心靈更 滿足,若還有機會去進行服務學習,當然十分樂意。
b) 課程部份(時間長短、次數、作法等)
研究生的一個班級的人數其實不多,因此這次的次數及人數分配,我覺得 滿合適的,只是因為是在服務地區的青少年的課輔時間後進行,時間上稍 嫌倉促,若能提早開始,或是換個時段,也許能讓每場講座活動的進行更 順暢。
c) 服務對象(那些社區、族群等)
自己假日偶爾會去深坑的約那家園作志工,服務的對象是年紀很小很小的 孩子,這是第一次服務弱勢家庭的青少年,感覺有點難以掌握,會擔心無 意間採到他們的地雷,也會對過於興奮的他們感到頭痛而不知所措,透過 這次服務學習,累積了不錯的經驗,之後再碰到,也許能更好的面對。
6)其它
(任何還要補充說明的 話)
(表格若不敷使用,可自行調整大小填寫,頁數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