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訓: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9:10)
校長的話:夢想‧志向‧召命 ( 一 ) 夢想 吳聲展校長
今天是 9月12 日,在兩個星期前,大家仍放暑假。在8 月底有一個日子,我們不 會放在心中,或者亦不知道,卻是一個值得記念的日子。
1963年,55年前的8月28日,美國黑人民權運動 (Civil Rights Movement) 領袖馬丁 路德金牧師 (Rev. Martin Luther King) 為爭取廢除歧視黑人的種族隔離及歧視政策,在美 國首都華盛頓組織了一場大遊行(稱為 March on Washington「向華盛頓進軍」)。在林肯 紀念堂前,他發表了著名的演講 I have a Dream「我有一個夢」。
馬丁路德金是美國 阿拉巴馬州 蒙哥馬利市 浸信會的牧師,他也是當時的民權領 袖,主張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爭取平等和公義。他的政治理念源於基督教的信仰,尤 其是馬太福音第5至7章的「登山寶訓」。主耶穌教導他的門徒說:「你們聽見有話說:
『要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但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迫害你們的 禱告。」馬丁路德金無意競選任何政治職位,對他而言,民權運動當中一切所做的,都 是他擔任牧師工作,承擔神給他使命的一部分。他對自己的定位仍然是一個傳道人,是 一個牧師,而不是一個政治領袖。
美國現在是一個主張種族平等的國家,但仍然存在不少的種族問題。在五六十年前,
美國種族不公平的問題更加嚴重。美國好多地方,尤其是南方的州份,仍然有種族隔離
(所謂separate but equal)政策,黑人和白人乘坐火車時要坐在不同的車廂;乘坐巴士
時亦分隔開不同的座位,白人坐前面,黑人坐後面。就算黑人的座位已經滿座,白人的 座位仍未坐滿,黑人也不能坐;相反,當白人的座位坐滿時,黑人必須要向白人讓座,
否則就犯法。換言之,白人可以坐黑人的座位,黑人卻不能坐白人的座位。在學校、餐 廳、戲院、住宅區、醫院、工廠、公園、海灘,甚至公厠和墓地,都有種族隔離政策,
有些娛樂場所,例如酒吧,會貼出告示:「黑人與狗不得進入」(No Irish, no blacks, no dogs)。 黑人不能入讀白人的公立學校,包括州立大學,黑人只能入讀一些設備差、地方狹窄,
又偏遠、交通不便的學校,用的教科書亦與白人學校不同;厠所亦分開黑人厠所及白人 厠所。在工作場所,黑人的待遇亦比不上白人。在南北戰爭後黑人享有的投票權亦受到 不合理的剝削。馬丁路德金在I have a Dream的演講中說:
「朋友們,今天我要對你們說,儘管目前我們面對重重的困難,但我依然懷有一個 夢。這個夢深深植根在美國夢之中。
我有一個夢,有一天,這個國家將會奮起,實現其立國宣言的真諦:我們認為這個 真理不言而喻的,就是人人生而平等。
我有一個夢,有一天,在喬治亞州的紅色山崗上,從前奴隸的孩子與從前奴隸主人 的孩子能夠情同兄弟一樣,同枱就座。
我有一個夢,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這個不公義,而且飽受壓迫煎熬的地 方,也會轉化成為自由和正義的綠洲。
校訓: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9:10)
我有一個夢,有一天,在我的四個小孩子生活的國家,不會以皮膚的顏色,而是以 品格的內涵去判斷人。
今天,我有一個夢想。
我有一個夢,有一天,阿拉巴馬州會有所改變──儘管該州的州長目前仍滔滔不絕 地說什麼拒絕承認和執行對聯邦政府的法令──在那裡,黑人兒童能夠和白人兒 童好像兄弟姐妹一樣手牽手。
我有一個夢,有一天,『一切的山谷都要填滿,大大小小的山岡都要削平,陡峭的 地方要變為平坦,崎嶇的地方要變為平原。神的榮耀必然顯現,凡血肉之軀都必一 同看見。』(引自以賽亞書40:4-5)
這就是我們的希望,是我們的信念。」
「向華盛頓進軍」(March on Washington)有超過二十萬的群眾參加,在美國全國引 起廣泛的迴響,以致美國國會在一年之後,即是1964年通過「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of
1964),在僱傭關係和公共住宅都禁止歧視,不分「種族、膚色、宗教信仰、性別或宗祖
國籍」。宣佈所有種族隔離及歧視政策都是不合法的,並賦予黑人有平等的選舉權。馬丁 路德金在1964年亦因為長期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領導民權運動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當時他只是35歲。在2009年,諾貝爾基金會選出歷來最受尊崇的三位得獎人,馬丁路 德金名列首位,其餘兩人是愛因斯坦(1921年物理學獎)及德蘭修女(1979年和平獎)。
雖然我們的夢想未必好像馬丁路德金的夢想那麼宏大,但夢想對於每一個人的確都 很重要。香港的影星周星馳在電影「少林足球」中,曾說「做人如果無夢想,同條鹹魚 有咩分別呀?」這句說話出自電影中,周星馳扮演的五師兄「大力金剛腿」勸黃一飛扮 演的大師兄「鐵頭功」一齊用唱歌跳舞包裝,將少林功夫發揚光大的一幕。2013 年 10 月,香港考評局公布當屆文憑試考試報告,當中提及有考生在中文科答卷中竟然寫出「古 語有云:『沒有夢想和一鹹魚沒有分別』」。周星馳的金句竟然變成「古語」,網民覺得很 可笑,惡搞了大量「名人雋語圖」,例如諸葛亮說:「人無願,與鹹魚何異?」老子說:
「無思願,鮓何差焉?」孫中山先生說:「革命尚未成功,鹹魚仍需努力。」甚至連主耶 穌都被惡搞:「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當中沒有夢想的,就如同鹹魚一樣。」當然,
這些都純屬搞笑。反而,「少林足球」的確實現了周星馳的夢想,在2002年第二十一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少林足球」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
最佳音響效果、最佳視覺效果,共6個獎項。周星馳亦是到目前為止,唯一在香港電影 金像獎中同時獲得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的人。「少林足球」在全球上映的累計總票房約 5000萬美元,亦是第一部在歐洲大規模上映的周星馳電影。
你的夢想是甚麼呢?面對父母的期望、社會的價值觀、朋友之間的比較、自己個人 的興趣,如何平衡?怎樣選擇自己的路、規劃人生?如果你茫無頭緒,我鼓勵你看看突 破機構創辦人蔡元雲醫生寫的《敢夢想飛》。蔡元雲醫生說:「夢是有生命的,心中的夢 會成長、成熟,逐步推動懷夢的人嘗試起飛,讓夢境成真。」
校訓: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9:10)
我的夢想是甚麼呢?我也想與你分享「我有一個夢」:
我有一個夢,宣道中學的同學每日都身心健康,帶著笑容的上學、放學。
我有一個夢,同學都珍惜每日學習的機會,用心、專心上課,主動學習,投入參與 每個課堂。
我有一個夢,老師之間、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彼此尊重,互相欣賞,一同建立和 諧友愛的學校文化。
我有一個夢,老師能夠幫助同學打好學業基礎,同學不斷進步,有卓越的成績,人 人都能夠取得升讀大學的資格。
我有一個夢,老師能夠言傳身教,作同學的榜樣,同學有良好的品格,學校有良好 的校風,讓宣道中學成為屯門區居民,以至全香港巿民都欣賞的一所優質學府。
我有一個夢,同學能夠在學校認識神,當我們唱詩歌的時候,讚美神的聲音能夠在 禮堂裏嘹亮地響起。
我有一個夢,同學都能夠發現自己的長處,發揮自己的才華,投入參與各項課外活 動、體育運動、制服團隊、義工服務,練習樂器的聲音在校園的不同角落時常響起。
我有一個夢,同學以成為宣道中學的一份子為榮,而同學將來學有所成,熱心服務 人群,為社會作出貢獻,學校亦以各位同學為榮。
我有一個夢,當我們同唱校歌,當我們有機會與校友一起同唱校歌,當我們畢業後 參與學校的校友活動,與在學的師弟師妹一起同唱校歌的時候,我們都全情投入,
讓我們的歌聲震撼整個禮堂、整個校園。
這個夢想是否能夠實現呢?我相信是能夠的,但或者不是短短幾年之間可以達成,
過程亦未必一帆風順,但只要我們堅持,只要我們一步一步的前進,這個夢想總有一天 可以達到。
參考資料:
霍玉蓮(1993),《我有一個夢:馬丁‧路德‧金小傳》。香港:基道出版社。
蔡元雲(2011),《敢夢想飛──Young life召命導航手冊(增訂版)》。香港:突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