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南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2005年4月出版,由「斯德哥爾摩公約」秘書處和 環境署公約新聞股印刷。本指南僅供大眾資訊之用,並非正式檔。只要說明出處,
即可特載或翻譯其內容。如需得到更多的資料,請與下列地址聯繫:
《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秘書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環境署)化學品處
國際環境大樓
Interim Secretariat for the Stockholom Convention on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 UNEP ) Chemical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House 11-13, chemin des Anemones
CH-1219, Chatelaine , Geneva , Switzerland [email protected]
www.pops.int
清除世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指南
首批12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阿特靈(Aldrin)-殺蟲劑,常用於土壤以殺死白蟻、蝗蟲、玉米螟以及其 他蟲害。
可氯丹(Chlordane)-廣泛用於控制白蟻,是一種毒性強的殺蟲劑 ,常用 於各種農作物。
滴滴涕(DDT)-最為人熟知的持久性污染物,滴滴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廣泛使用,保護士兵及平民不受虐疾、斑疹傷寒以及其他蟲害。目前仍 有幾個國家繼續使用滴滴涕對付蚊蟲,以控制瘧疾。
地特靈(Dieldrin)-主要控制白蟻和紡織品蟲害,地特靈也用來控制昆蟲 傳染的疾病和生活於農作物土壤的昆蟲。
戴奧辛(Dioxins)-這種化學品是由於氧化不全以及製造某些殺蟲劑和其 他化學品時無意產生的。此外,若干種金屬回收和紙漿及紙張漂白也會釋放 戴奧辛,在汽車廢氣、香菸灰渣、和木材灰渣及煤煙中也有戴奧辛。
安特靈(Endrin)-在農作物如棉花及穀物種子上噴灑這種殺蟲劑,主要用 來控制老鼠、田鼠和其他嚙齒動物。
呋喃(Furans)-這種化合物是同戴奧辛的一樣情況無意產生的,也見於多 氯聯苯的商業用混合物。
飛佈達(HePtachfor)-主要用於殺死土壤昆蟲及白蟻,飛佈達也更廣泛地 用於殺死棉蟲、蝗蟲和其他穀物害蟲以及帶瘧疾的蚊蟲。
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 -HCB)-六氯苯能殺死侵害糧食作物的黴菌,
是製造某種化學品的副產品,也會產生戴奧辛及呋喃。
滅蟻靈(Mirex)-這種殺蟲劑主要用於消滅火蟻及其他種類的螞蟻和白蟻。
它也被用作塑料、橡膠及其他電子產品的火焰抑止劑。
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這種化合物在工業上用作換 熱流體,在變壓器和電容器上使用,也是顏料、無碳複印紙、密封膠及塑料 的添加劑。
毒殺芬(Toxaphene)-這種殺蟲劑也稱為camphechlor ,用來控制棉花、穀 類種子、水果、堅果及蔬菜等的害蟲,也用於控制牲畜的扁虱和蹣蟲等。
引言:請君自我審視…
你和你的曾祖父母不一樣。你有的部分是合成體。
於20世紀之前,成千上萬的合成化學品尚未發明,也未廣泛應用於農 業和工業。於21世紀初期世界上已有若干合成品已存在幾十年。它們早在
1920 年代即已面世,而在1940 和1950 年代使用的越來越多。現在,它們
無所不在,也包括地球上每個人的生理組織。
這是令人震驚的發現,在你的身體中可找到幾百種人造化學品之殘 留。而因為生活的環境和接觸的層次,存在你體內的化學品不僅僅是殘留,
還有可能會致命。有些化學品會導致動物產生癌症和破壞神經系統、生殖系 統、免疫系統或肝臟。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證實這些化學品對人類會造成莫 大的影響。
過去50 年來,大家都無意地參加了一項涵蓋海洋、空氣、土壤、植物、
動物和人類且廣大、無法控制的、全世界的化學試驗。化學品革命確實有助 於增加人類的福利。化學品殺死穀物害蟲,增加了農產物數量,帶來數不清 的有用產品。但是某些化學品一旦排放到全球各地,化學品長年留存在環境 裡,從使用它們的地點傳播到幾千里外,威脅人類長期的健康及造成從未預 料到或從未意識到的生態後果。
有一類化學品,稱之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尤其引起人們的關注。很 多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對健康和環境造成莫大的威脅,以至於 2001 年 5 月 22 日,世界上各國政府在瑞典開會,通過了一項目的在於限制並最終消除 這些物質的生產、使用、釋放和儲存的國際條約。
上述條約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是件主要成就,
目的在能立即減少並消除 12 種有毒性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更重要的是
《公約》建立一種制度來處理其他不被接受的危險化學品。《公約》也規定 各國需逐步停止某些化學品的用途,它也清理現有儲存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和隨意丟棄在世界各處的廢料。最後,《公約》也指引出未來免受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危害的道路,並承諾建立不再依賴毒性化學品的經濟。
《公約》已經在2004 年5 月17 日成為國際法律,到2005 年4 月,
共90多個國家參加為締約方;在未來幾年預期有更多國家成為締約方。
《斯德哥爾摩公約》具有五個主要目的:
第 1 個目的:先消除 12 種最危險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化學品多作為強而有力的殺蟲劑使用,並用於多 種工業用途,若干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為氧化和工業過程中無意排放出來的副 產品,儘管危險程度依各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而不同,但從定義來說,這些 化學品共有四種特性:
(1)毒性很高
(2)有持久性,能存在幾年或幾十年之後才降解為毒性較小的結構 (3)有蒸發性,並經由空氣及水遠程傳播
(4)在脂肪層累積
這種特性是危險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持久性和移動性表示他們確 實能遍佈全球,甚至遠達北極、南極和遙遠的太平洋群島,脂肪層吸收這些 污染物,通稱“生物累積",也就是說一種毒物首先只是廣泛而稀薄地擴 散,但此類化學品在某些生物食用其他生物體時,污染物即在其體內累積,
這種累積存在於食物鏈中高層生物體,如魚類、食肉禽類及哺乳動物和人類 的脂肪層,這些化學品的累積達到頗高的程度,比最初的含量高出幾千倍。
更壞的情況是,在懷孕和哺乳期間,這些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經常流傳 給下一代,在胚胎和嬰兒期間是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最脆弱的時刻,他們的 身體、大腦、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正在成長,卻受到這些污染物的最大侵害。
還有其他不良的後果,例如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傳播取決於氣候,在 所謂的“蚱蜢效應"(Grasshopper effect)中,這些化學品在全球跳躍,在溫 暖地方蒸發,乘著風和灰塵,落到地球的寒冷地點,然後再蒸發,再移動。
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從赤道移到別處遇到較冷的天氣而減少蒸發,結果這些
污染物移向兩極和山區,生物在寒冷天氣中也變得比較肥胖,魚類、鳥類和 哺乳類都需要較厚的脂肪層作為預防嚴寒氣候的自然保溫層,造成這些化學 污染物在這些生物體內累積到較高的程度,北極的土著人民,其傳統飲食著 重脂肪,而且經常沒有其他替代的營養食品,於是在身體裡累積了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然而,他們距離這些殺蟲劑和工業化學品的排放地點有千萬里,
肯定沒有從這些化學品的最初使用得到什麼好處。
《斯德哥爾摩公約》面對這些有毒化學品造成的挑戰,決定先從處理 12 種最危險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開始,其中九種為殺蟲劑:阿特靈(aldrin)、
可氯丹(chlordane)、滴滴涕(DDT)(因殺死禿鷹、魚鷹和其他肉食動物等,及 污 染 母 乳 而 惡 名 昭 彰)、 地 特 靈(dieldrin)、 安 特 靈(emdrin)、 六 氯 苯 (hexachlorobenzene)、 飛 佈 達 (heptachlor) 、 滅 蟻 靈 (mirex) 和 毒 殺 芬 (toxaphene)。
《公約》也處理兩種工業化學品:六氯苯(HCB)和多氯聯苯(PCB),六 氯苯也用作殺蟲劑,亦是製造殺蟲劑的副產品,多氯聯苯是工業化學品,多 氯聯苯由於污染工業區河流和湖泊,殺死及毒害魚類,又因造成幾宗損害人 類健康的事件,包括1968年在日本和1979年在台灣的汙染米糠油事件,而 引起公憤。
此外,《公約》也針對兩類無意產生的化學副產品:多氯戴奧辛和呋 喃,這兩種化合物無商業用途,戴奧辛和呋喃是氧化和生產殺蟲劑如聚氯乙 烯及其他氯化物工業加工的結果,戴奧辛和呋喃是所知毒性最強的致癌化學 品,在1990年代晚期,發現在幾個歐洲國家的雞肉受其污染,從而引起全 球汙染。
《公約》從事下列工作
z 促使國際社會承諾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免受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危害 z 列明終止12種最危險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排放及使用為其首要目標 z 立刻禁止在已批准《公約》的國家生產和使用安特靈殺蟲劑和毒殺芬 z 要求所有成員國(及締約方)停止生產阿特靈、地特靈和飛佈達等殺蟲劑
並要求希望繼續使用剩餘供應品的締約方,公開登記並申請豁免,獲得 豁免的國家可有限度地使用此類化學品,在有限期間內用於有限的用 途,定期審查是否仍須有豁免
z 限制可氯丹、六氯苯和滅蟻靈的生產及使用,限於已登記的豁免國有限 度地用於特定的用途
z 禁止多氯聯苯的生產,各國在 2005 年以前採取行動以逐步停止使用含 有多氯聯苯的設備,回收的多氯聯苯必須在 2028 年以前予以處理和消 除
z 《公約》規定滴滴涕的生產和使用限於控制及疾病媒介如瘧疾蚊蟲,也 允許已經登記豁免的國家在生產殺蟲劑時,使用滴滴涕作為中間物 z 要求各國政府減少在氧化和工業生產時的副產品如戴奧辛、呋喃、六氯
苯及多氯聯苯之排放,目的是繼續將之減低,最終在可行時將之消除 z 限制十種有意生產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進出口,只允許用對環境無害
的方法處理此等化學品之轉運,或者進口豁免國獲得許可時,可使用此 等化學品
z 要求締約方在兩年內,制定執行《公約》的國家計畫,並指定國家各協 調中心以交換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及其替代品的訊息
第 2 個目的:支持尋找安全替代品
《斯德哥爾摩公約》選定的若干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實際上已經廢棄不 用,他們的毒性早就顯而易見,在很多國家,多年來甚至幾十年來,早已禁 止或嚴格限制此類化學品的使用,已有替代的化學品和技術,尚待解決的問 題是,如何找到其餘留儲存和防止其再使用,若干發展中國家可能需要資金 來處理這些儲存,以及用較無危險性的化學品替代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但是對其它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而言,過渡到較安全的替代品需要更 大的努力,替代品可能更為昂貴,其製造和使用可能更為複雜,這就使發展 中國家處境尷尬,這些國家日日掙扎,世界上窮國往往僅使用它們能夠負擔 的和現成的東西,因此《公約》只是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目標清單聲明 “不 能使用"是不夠的,必須幫助各國政府找到“可以使用"的代替方法。
以滴滴涕為例,這種殺蟲劑損害健康和環境,但是在殺死及驅除散步 瘧疾的蚊蟲方面十分有效,在瘧疾仍然造成重大健康危害的區域,這是一項 巨大的好處,瘧疾每年殺死至少一百萬人,多數是兒童,且主要是發生在非 洲,同時,由於瘧疾寄生蟲對傳統治療此種疾病的藥物越來越有抵抗力,人 們也逐漸不安。
多年來,把滴滴涕少量噴在家屋的內壁,作為較廉價而有效地驅逐瘧 疾蚊蟲的方法,防止瘧蚊叮咬,幾乎沒有人和國家仍用滴滴涕噴灑農作物,
但是有20多個國家用它控制瘧疾,在談判《斯德哥爾摩公約》期間,這些 國家理所當然地關心立刻禁止滴滴涕可能使人類付出死於瘧疾的高昂代價。
多氯聯苯的問題不同,人們如想永久消除多氯聯苯,需擁有更多的財 力和專有技術,含有多氯聯苯的設備廣布,特別是電力線,對財政拮据的發
展中國家而言,立刻取代所有這些設備是不切實際且費用昂貴,轉運多氯聯 苯到處理地點,須承擔洩漏的風險及可能造成更多的汙染,因此安全銷毀和 控制多氯聯苯,就需要特別措施和高科技設備,以當前的技術和設施而言,
一次只能處理有限的數量。
其他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也難以快速取代,一些國家舉出在不同情況下 使用阿特靈、地特靈和飛佈達等剩餘儲存的迫切理由,以及再有限的地方生 產可氯丹、六氯苯和滅蟻靈,另一個問題是如何用當代技術,把無意的和不 需要的副產品呋喃和戴奧辛減少到零。
所有這些問題可用雙贏的辦法解決,把需要永久消除的持久性有機污 染物與人類當前需要予以調和,並尊重某些化學品合理的短期使用,《公約》
會鼓勵發明展新、廉價及有效的各類替代品來取代世界上最危險的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
《公約》從事下列工作
z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和準則,只有在當地得不到安全而有效及負擔 得起的替代品時,允許生產和使用滴滴涕以控制蚊蟲及其他疾病媒介,
滴滴涕的使用予以仔細管制和監測,而且必須公開登記,國際社會至少 每三年評論是否仍然需要使用滴滴涕,虐疾的預防工作不會減少且極為 重要,滴滴涕的使用會逐步安全且有效,此外,研究者含環境組織及保 健機構會得到更大的鼓勵以制定控制瘧疾的其他方法,使用滴滴涕不再 是整套防制瘧疾的必要辦法。
z 《公約》提出各國政府在 2025 年以前逐步停止使用含有多氯聯苯的變 壓器和電容器等的 “現成設備”,如果這些設備能防止污染物的排放,
並允許未來三年來銷毀回收的多氯聯苯,《公約》認識到為了經濟和實 際理由,這件工程做好需緩慢進行。
z 允許成員國政府公開登記,申請國別豁免,准許它們使用阿特靈、地特 靈和飛佈達的現有儲存,這些國家也可要求豁免,有限地生產可氯丹、
六氯苯或滅蟻靈,在這種情況,使用和生產受到嚴格限制,而豁免在五 年後停止,可以申請延長,但必須提交報告說明理由,《公約》各締約 方審查此類要求,有駁回的可能,一旦沒有任何國家登記申請某類豁 免,這種豁免就不再接受未來的申請,在談判《公約》期間,大約 20 個國家政府表示它們會申請豁免,以便為控制白蟻,處理木材而使用持 久性有機污染物,作為生產化學品的中間物或用於其他用途。
z 加強減少副產品戴奧辛、呋喃、多氯聯苯和六氯苯的排放濃度,各國政 府要在《公約》生效兩年內制定行動方案,並使用現有的最好技術和有 利於環境的作法,這是本條約面對的最困難技術難題之一,寄望於未來 的研究提供更好的辦法以預防此類污染。
第 3 個目的:對更多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採取行動
人在法庭被證明有罪之前是無辜的,懷疑某些化學品具有生物累積,
在環境裡持久不去和損害人畜的特性,《斯德哥爾摩公約》有著足夠證據認 定12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造成巨大的危害,但《公約》也確認其他有嫌疑 化學品能夠造成同樣或類似的威脅,對於第13 種及更多種的持久性有機污 染物,《公約》清楚說明:所需證據標準是根據防範的需要。
與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直接接觸會帶來嚴重後果,例如殺蟲劑事故殺死 了農業工作者或者使他們罹患重病,但是,低量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對人類造 成的傷害如癌症、破壞免疫系統、損壞神經系統、損壞肝臟、記憶喪失、內 分泌失調、產兒缺陷以及其他生殖問題仍難以確定證實,更難確定某一化學 品是造成此情況的罪魁禍首,神經系統的傷害可能造成智能降低,但很難證 明此點,除非採取防範行動,防止接觸這些化學品,否則上百萬的人可能受 到嚴重的疾病痛苦,更何況是上百萬的鮭魚到企鵝等其他生物可能收到傷 害。
實地及實驗室研究,豐富的數據指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與動物疾病的 關係,並觀察到加拿大聖勞倫斯河白鯨患了幾種癌症、骨骼疾病、潰瘍、肺 炎、細菌及病毒感染以及甲狀腺功能失常;生活在較少污染水域的白鯨很少 或從來沒有這類疾病,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也和美國佛羅里達州鱷魚的生殖器 官發育不全及不能生育有關。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對人類造成傷害的證據令人不安,且證據越來越 多,人們日益懷疑,持久性污染物是導致癌症的原因之一,戴奧辛的一種
2,3,7,8四氯聯苯為國際研究癌症機構歸類為導致人類癌症的物質,此外,該
機構認為多氯聯苯可能是此類物質,而可氯丹、滴滴涕、飛佈達、六氯苯、
滅蟻靈及毒殺芬則可能是此類癌症的物質。
同時,瑞典、加拿大及其他國家的研究強而有力地指出,食用少量含 有多氯聯苯及其他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污染的食物,會造成免疫系統失常,美 國及墨西哥的研究發現接觸殺蟲劑和持久性污染物污染的兒童與生活在較 清潔環境的兒童相比,前者有著相當大的學習困難和身體協調失常等情況。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世界擴散的準確後果尚且難以計算,新的問題經 常湧現,例如最近的證據表示,幾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干擾正常的荷爾蒙分 泌,造成“內分泌失調",在面臨科學不確定的情況下,人們如何保護自己 不受這種危險的侵害?12 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要予以消除,但是市場上仍 然可以得到幾十種有某些持久性、生物累積性、移動性及毒性的其他化學 品,在12種污染性物消失良久之後,這些其他化學品是否安全?是否會危 害人類健康及環境?
《公約》從事下列工作
z 採用 “預測方法”,遇有嚴重或不可避免之威脅時,不得以缺少科學的 充分可靠性為理由,延遲採取符合效益的措施。
z 設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審查委員會,定期審議其他可能成為持久性有機 污染物化學品的清單,任何政府可提議新清單,並說明其關注的理由,
委員會遵循有結構的評價程序,其中融入各種形式的防範辦法,必須保 證使用現有最好的科學數據來評價所有可能成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 化學品,以確認其化學特性是否應該把這些化學品列入條約,委員會向
《公約》各締約方提出建議,締約方集體決定是否即如何把提議的化學 品列入清單,可提出修正案,並需要每個締約方予以批准,如此,委員 會可把新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加入原有的 12 種污染物的清單,而保證
《斯德哥爾摩公約》不斷更新,且對新的科學成果作出反應。
z 財力上和技術上的富有國家應幫助發展中國家及經濟轉型國家(包括中 歐及東歐和前蘇聯)找到可接受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替代品,並分享 知識和專有技術、促進技術轉讓及提供資金援助。
第 4 個目的:清除儲存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清除含有持久性有機污 染物的設備
如何清除散布全球各處幾十年累積的危險化學品?如何清除有些厚積 於地面,而在其他地方,數量卻少得要以百萬分之幾來衡量仍然危險的化學 品?
答案是竭盡所能,目前對於北半球的工業區到南極到處皆有的化學品 顯得無能為力,在幾年、幾十年,幾世紀後,即使最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也降 解為危險較小的物質,如果不再生產這些化學品,這正是《公約》的目標,
世界終有一天能清除它們,同時,研究團隊必須繼續研究和致力於限制這些 化學品造成的損害。
若干地方儲存毒物和具有儲存設備,坦率地說,這些地方是毒物的垃 圾場,必須找出這些儲存地點予以管理,以減少毒品排放於環境,而最後用 安全,負責的方法清除,有些國家從事這項工作已有多年的時間,但發展中 國家,卻缺少資金和專業技術,他們需要幫助,這是困難和技術上複雜且費 用昂貴的工作。
《公約》從事下列工作
z 呼籲各國政府制定和執行戰略,以查明儲存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含有 此種污染物的產品及商品,一旦查明,就需要用安全,有效而且無害環 境的方式處理這些儲存的汙染物
z 《公約》規定用無害環境的方式處理、收集、運輸及儲存含有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的廢料,必須銷毀廢料的有毒含量,《公約》不允許恢復、回 收、再生、直接重新使用或替代使用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並且禁止跨越 國際邊界的不當運輸。
z 對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援助以查明儲存及處理地點,並安全地處理含有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廢料。
第 5 個目的:共同致力於沒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未來
全世界的協定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達到最後階段,《斯德哥爾摩公約》
的起源可回朔到1992年召開的里約“地球高峰會議",而改變全球行為模 式需要更長久的時間,不過,這種穩定而有條理的進展方式,自有其優點。
如《斯德哥爾摩公約》一樣專注於環境的條約,關鍵是協商一致,各 國政府同意採取協商行動需要花費很久時間,但行動不協調可能一事無成,
因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不會原地不動,只要一個地方使用它們,它們就會跨 越國際邊界,污染人類共有的資源:空氣、水及食物資源如魚類。協商一致 使得各國政府易於做出遵守這樣一個協定所必須的犧牲和努力,如果某些政 府這樣做,其他政府也會願意,更多國家會相信結論的效率,《公約》的情 況是,如果各方參加,則人人獲利,但是只有少數人不參加,就會造成各方 的損失,自從“地球高峰會議"以來的若干年,各國政府熟悉有害化學品造 成的威脅,認識到必須同心協力採取聯合行動。
現在《公約》已經生效,批准的締約方國家定期舉行會議,考察《公 約》運作是否順利、是否應當把某些化學品加入清單,以及如何在未來改善 處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行動,如何消除這些化學品的使用和散佈,以及如 何清除它們造成的廢料堆,這些均需要科學及政治經驗,工業界、公共利益 團體和關心的公民將成為全球夥伴關係越來越積極和必要的成分,幾年和幾 十年之後,每個人都會把這件事做的更好,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發明出在 經濟上能負擔而毒性較少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替代品,也會更有能力來處理 其他有害化學品。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擬定了一張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自願減少的清 單,表明迄今有100多個國家進行這樣的活動,尤其很多國家政府就《公約》
所規定制定了國家實施計畫,在消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 展。
《公約》從事下列工作
z 透過國家行動方案,各國協調中心之信息交換和其他工作,《公約》尋 求提高公眾對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危險的認識,提供這些污染物的最新 信息,發起教育方案,培訓專家以及傳播替代化學品及解決問題方法,
其想法是引起大家對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所造成危險的理解,並且幫助 各國政府和企業界制定明智的政策中之各項決定,以便避免未來有毒化 學品造成的問題。
z 《公約》要求各國政府就執行條約的工作定期提出報告,以後各國的問 題和成就十分清楚,如各國能分享方法及想法,就能獲得更好的成果,
《公約》締約方大會負責收集信息,並就最佳環境作法和最佳可行技 術,向各國政府及企業界提供諮詢,並分享經驗,且技術的進步會更有 效地消除汙染。
z 要求各國政府鼓勵和從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進一步研究,監測 12 種 化學品的健康影響並交換信息,這對有限醫學資源及保護環境資源有限 的國家大有幫助,《公約》也能安排發達國家向較貧窮國家在這些領域 提供技術和資金援助,他建立監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信息的全球機制,
使得有些國家能處理這些化學品造成的健康危險。
結論
過去二十年來談判了一系列國際條約來處理全球環境問題,這些問題 不僅影響自然、同時影響人類健康和幸福,《斯德哥爾摩公約》像其他類似 協定一樣,設法尋求解決複雜而困難的問題,其他涉及政治和經濟以及科學 和技術,它尋求在富國與窮國的大相逕庭的需要與問題之間取得平衡,它認 識到只有所有國家從事一致的努力,才能達成清除危險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的目標。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汙染有一項不公平的現象也見於其他全球問題,
這些化學品多數是工業化國家引進和最初使用的,但是持久的後果卻無所不 在,而且特別損害較貧窮的社區,此外富國首先發覺危險、減少使用並開始 清除污染物的累積,貧窮國家使用這些有毒物質較晚,常常缺少資金和專業 知識來尋求替代品以及清除現有儲存的汙染物和處理廢料場所。
《公約》呼籲國際援助發展中國家處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問題,這 是條約成功的關鍵,環境條約只有在國際團結的基礎上才能運作,因為持久 性有機污染物造成的這類問題不分國際邊界而且影響世界每個地區,人們必 須守望相助來處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世界各國的確必須協同工作,這將有 利於消除這些危險的化學品,如果這種合作成為習慣,就同樣有利於面對其 他全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