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由產業面研析我國與加拿大洽簽「投資促進暨保障協定」之利益,並研擬推動洽簽「台加投資促進暨保障協定」之說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由產業面研析我國與加拿大洽簽「投資促進暨保障協定」之利益,並研擬推動洽簽「台加投資促進暨保障協定」之說帖"

Copied!
1
0
0

Teks penuh

(1)

由產業面研析我國與加拿大洽簽「投資促進暨保障協定」之 利益,並研擬推動洽簽「台加投資促進暨保障協定」之說帖

中經院台灣

WTO

中心

(中經院編號

980402)

壹、 諮詢內容

(一) 目前加國對外簽署之經貿協定主要分為「世界貿易組織」、「自由貿 易協定(FTAs)」、「國外投資促進暨保障協定(FIPAs)」、「其他 經貿協定,如貿易暨投資合作協議、貿易暨經濟合作協議等」4大類 加國自2003年起採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之投資章節作為對外諮 商「投資促進暨保障協定」之版本(如附件1)。於2007年生效之

「加拿大-祕魯FIPA」則為目前加國與他國洽簽本類協定之最新版 本。

(二) 我國目前與加國已簽有「促進雙邊投資瞭解備忘錄」(如附件2)。

在該備忘錄中,雙方認同互相投資之利益及合作之意願,將在提供 廠商支援等方面合作,並定期檢討。惟該備忘錄內容簡略,涵蓋範 圍狹窄,亦無法律效力。

(三) 根據加國統計局2008年資料,截至2006年底,我國對加國直接 投資金額為9,100萬加元,佔外國對加國直接投資總額4,378億加 元之0.02%;加國對我國投資金額為1.36億加元,佔加國對外國 直接投資總額5,300億加元之0.03%。

(四) 請就我國與加國洽簽「投資促進暨保障協定」可帶給我國產業及整 體投資環境之利益進行分析,並研擬推動洽簽「台加投資促進暨保 障協定」之說帖。

貳、 回覆意見

A. Bilateral investment between Canada and Taiwan have amble room for improvement

1. While bilateral investment between Canada and Taiwan so far has been modest,1 the number of Canadian FDI to Taiwan has been increasing steadily over the past decade (see Figure 1).

On the other hand, Taiwan’s FDI to Canada reaches its peak in the period of 1998 to 2000. Although a decline is observed in 2001 to 2002, yet a gradual increasement is also taking place from 2005 onwards (figure 2).

本案由WTO中心李淳、顏慧欣共同執行。

1 Total Canadian FDI in Taiwan between 1952-2008 occupies 0.42% of total FDI value while Taiwan’s FDI to Canada accounts for 0.02 of total inward

(2)

Figure 1 Trend in the number of Canadian FDI to Taiwan

Figure 2 Trend in the number of Taiwanese FDI to Canada

2. These trend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mble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bilateral investment between Canada and Taiwan in the future. From a forward-looking perspective, we found a great number of concrete evidence to support such observation.

B. Strong potential growth in investment is envisaged

3. Given the high-level of complementarity in Canada and Taiwan’s strategic industries, potential growth and expansion of bilateral investment is envisaged.

4. Amongst all the potential area of collaboration and partnership, the following industries are most likely to yield significant outcomes:

(1) Biotechnology: Canada is a leader in biotechnology—one of the top fiv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e biotech industry is also one of the six strategic industries in Taiwan. The Taiwan government has just annou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US$ 2 billion government-supported

(3)

biotech venture capital fund in March 2009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 industry.2

(2) Digital Gaming: Canadian companies are global leaders across the entire gaming value chain – from tools development to casual games and serious games, to both mobile games and game-ware development. Digital games and the broader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is also identified by the Taiwan Government as a emerging strategic sector and the government announced in 2007 that it will provide US$ 150 million of funding over a 5-year period to support the digital gaming industry.3 Given the culture and language advantages, Taiwan will be playing an critical role in developing China’s mass potential digital gaming market

(3) Software: Canada considers software industry as a strategic sector and provides R&D tax incentive and other initiatives to encourage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software industry is also a critical industry for Taiwan. To date the government has established several software incubation centers throughout Taiwan to facilitate sector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o act as software clusters in Taiwan.

(4) Wireless industry: Canada is one of the world’s leaders in wireless technologies particularly in providing cellular equipment, mobile devices and CPE, WiMAX and Software Defined Radio (SDR) solutions. Similarly, Taiwan stands at the center of the global ICT supply chain and is one of the major suppliers of mobile chips and CPE. In addition, Taiwan is also one of the world’s pioneers in commercially-supplied Wimax services and other wireless technologies.

5. Apart from those sectoral complementarities, Taiwan and Canada are both important players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for ICT products and innovations; therefore more engagement with Taiwan is consistent with Canada’s Global Commerce

2行政院推動六大新興產業 生技起飛了: 行政院將推動六大新興產業,昨由生技起飛鑽 石行動方案打頭陣,將設立規模六百億元的生技創投基金,首階段募資七十五至一百 億元,望四年內生技產值倍增至二千六百億元,十年後讓生技園區與聚落逐漸成形。

3 2007-08-09 01:42/蔡慧貞/台北報導、何宏儒/台北報導 行政院本周再推利多,

昨日院會通過「強化電腦動畫與數位遊戲輔導措施」,行政院長張俊雄宣布,政府五年 內投入四十一億二千萬元,全力扶植電腦動畫與數位遊戲產業。

(4)

Strategies (2009) approach,4 particularly in strengthening Canada and Taiwan’s linkag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network and in facilitating the access to the global value-chain by both countries.

C. Taiwan can play as the gateway to China and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6. Although not among the 13 Priority Markets identified by Canada, Taiwan is located at the hub of Canada’s Priority Markets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In particular, Taiwan is the essential gateway to China.

7. The advantages Taiwan enjoys in accessing the Chinese market are unique. First cultural and language advantages give Taiwanese firm the opportunities to access the Chinese market deeper and broader than many other competitors.

Second Taiwan enjoys first-mover advantage as one of the top FDI sources in China: official records shows that the aggregated direct FDI from Taiwan to China from 1991 to 2008 exceeds US$ 73.85 billion. This figure does not even include indirect investment by overseas subsidiaries.

8. Of note is the recent harmonization of the econom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a cross-strait FTA in the near future. This latest development further reinforces Taiwan’s strategic gateway position in accessing the Chinese market.

D. A Canada-Taiwan Foreign Investment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Agreements (FIPA) is an essential underpinning policy tool to promote bilateral investment in the future

9. Summarizing the preceding considerations, we envisage a strong potential growth in economic collaboration and investment between Canada and Taiwan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As such, a bilateral FIPA will be able to provide greater predictability and certainty for both Canadian and Taiwanese investors alike considering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in each other and beyond.

10. To this end, we share Canada’s view in entering a FIPA negotiation: to secure a comprehensive, high-quality agreement which will protect investors through the

4 http://www.international.gc.ca/commerce/assets/pdfs/GCS-en.pdf

(5)

establishment of a framework of legally binding rights and obligations. With this in mind, we believe that the existing Canada-Taiwan MOU on bilateral investment promotion provides insufficient measures and thus policy incentives to promote and capture these opportunities.

11. A Canada-Taiwan TIPA, underpinned by the existing MOU framework, would greatly improve mutually the policy security and certainty that are critical factors in making investment decisions.

(6)

附件

台加雙邊投資統計與歸納分析

一、台商投資加拿大

(一)加拿大開放外人投資環境現況5 1. 加拿大對外簽洽投資保障協定之情形

1989年迄今,加國已與22個國家有「投資保障協定(Foreign

Investment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Agreement, FIPA)」,與南非及 薩爾瓦多於1999年簽署但至今尚未實施,與印度及約旦甫完成諮商並已簽署,

擇期生效實施;並與中國、印尼、科威特、蒙古、越南、馬達加斯加及坦尚尼亞等 7國洽談簽署投資保障協定中。

2. 投資機會

加拿大投資競爭力比較弱的部分主要為高稅捐及對外資經營權的限制。根據 倫敦經濟學人雜誌的關係企業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20073月 的報告中顯示加國存在三大問題,即高稅捐、勞工短缺及省份之間的貿易障礙,

該報告認為加拿大企業賦稅比重遠高於其他國家,如2005年邊際稅率

(marginal tax rate)就高達39%,居全球之冠。另外世界貿易組織(WTO)則 指出,加拿大生產力相對低落、農業貿易過於保護,在電話通訊、電視、廣播及 海運運輸等方面的外資經營權亦有頗多限制。

3. 加拿大歡迎外人投資之項目

加拿大歡迎外人來加投資的產業如下:

(1) 航太

加拿大航太產業為全球第4大國,約占加國工業總產值的3.4%,每年出口 飛機、引擎價值超過100億加幣。自1990年至今加國占全球航太業產值比例成 長超過2倍,相關廠商超過400家,僱用員工超過75,000人,年產值約210 億加元,其中85%用於出口,占全球航太零組件出口市場第5位。

加國航空業在2001年美國發生921攻擊事件後ㄧ度呈現不景氣,

2007/08旅遊業旺盛,帶動對航空業的番發展,儘管加幣高漲,加國航太產業

2007年特別看好,特別是商務小飛機、直昇機及飛機零組件。

雖然美國Boeing、法國Airbus、巴西Embraer都是強勁對手,加上新興 的競爭者如中國的Aviation Industries Corporation of China (AVIC)及俄羅 斯的A resurgent Russia,根據加國Conference Board預估,2008年加 幣兌美元將回軟,航太業可望進一步成長,如再加上加拿大機械業大廠

Bonbardier可乘坐100人到130人的小型客機CSeries量產成功,將可望為 加國航太業再增加8,000個就業機會。

5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加拿大對外洽簽自由貿易協定現況簡介,20094月,資料來 源:

http://ekm92.trade.gov.tw/BOFT/ekm/browse_db/OpenFileService_CheckRi ght.jsp?file_id=82491&context=sqlserver

(7)

20074月加國工業部宣布ㄧ項「戰略航空暨防禦計畫」(Strategic Aerospace and Defence Initiative, SADI),將由聯邦政府在未來5年內撥 款9億加元,推動航空、國防及安全等領域的創新與發展,以確保加國發展的 航太科技具有競爭力。

(2) 農業

加拿大是世界第4大農產品出口國,主要出口農產品包括小麥、芥花籽油、

活牛及無骨牛肉,2007年出口總值達316億加元,其中55%輸往美國,極具 競爭性。加國農業結合高科技、知識型、有利的成本優勢、全面性的農業政策,加 拿大在食品安全、創新和環保性生產均堪稱農業先進國。

根據加國農業部2007年報告(An Overview of the Canadian 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System, 2007 ),截至2006年加國有

229,373農場,較2001年減少7%,惟平均每個農場耕種面積較大,也採用 更多科技創新及新型機械設備,以致產量不減反增。平均每個農場養殖1,308 頭豬,較10年前成長150%,相較於平均每個農場養殖57頭乳牛,豬隻仍是 農場主要養殖的動物。2005年農業從業員工約210萬人,農業收入占加國 GDP8.0%。

20077月加拿大總理Haper提出生質燃料補貼計劃,聯邦政府將撥款 15億元用於生質燃料策略以提升農村經濟。Harper總理認為,加拿大尖端科 技加上穀類、油菜籽及其他原料等供應豐富,加拿大必能成為生產生質燃料的全 球領先者。加拿大的乙醇生產量預計2009年達到19億公升,比2006年生產

量將增加250%。屆時生質燃料工業也將消耗超過13%的玉米穀類。實際上,

與美國及歐洲比較,加拿大在生質能源方面才剛起步,真正的商業生產自 2006年才開始,加拿大正急起直追中。

(3) 汽車

加國汽車製造工業成本較美國低5.1%%,因此國際6大車廠均在加國設有 生產基地。汽車製造業為加國工業產值的主要組成部分,占12.4%;產品76%

銷往美國市場。

汽車業是加拿大最大製造業,占全球汽車零組件出口第3位,謹次於日本 及美國,從業員工約16萬人,年生產260萬輛車,其中85%出口,主要銷到 美國享有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零關稅優惠,汽車及零組件出口總值達 845萬加元,約占加國總出口的5分之1

另外,加拿大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位居全球領導地位,而汽車廠則為氫能 與燃料科技最重要的策略夥伴,占所有策略聯盟案的30%以上。

(4) 生物科技

加拿大為全球五大生物科技國家之一,生物技術業得益於工業與學術界的 合作及充足的創投資本,經營成本更較美國低10.1%。從收益金額和新成立企 業數來看加國生技產業均發展迅速,並在基因(genomics)、蛋白質

(proteomics)、生物資訊(bio-informatics)、免疫治療(immuno-

therapies)、蛋白質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新型給藥系統(new drug delivery systems)等方面有長足的進步。根據Ernst & Young報告,2006年 加拿大生技公司465家,約占全球生技公司數量11%,年營業額達32億美元,

占全球生技業收入的4.4%,加國投入在生技業的研發金額為8.85億美元,是 全球生技研發投入總金額的3%。

(8)

(5) 化學

化學工業部門係加國製造業第3大,2005年化工廠商約2,120家,僱用 員工超過85萬人,年產值495億加元,其中出口270億加元,為加國出口產 業第2大者。

化工產品廣泛,包括石化產品、化肥、液態瓦斯等,其中以人造樹脂 (synthetic resins)、石化產品(petrochemicals)、油漆及塗料 (paints and coatings)、及黏著劑 (adhesives and sealants)為主。2007年加國人造樹脂 廠商163家,員工約6,330人,年產值96億加元;大型石化公司有18家,

多為美國及歐洲多國籍公司所投資,雇用員工約1,280人,年產值71億加元,

其中出口29億,全部出口美國。

(6) 資訊及通訊科技

加拿大通訊產業結合生物電腦、光子技術、無線技術、奈米技術、人工智慧等 領域,積極開發資訊通信技術。加拿大龐大的資訊和資訊通信技術的基礎,造就 出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如北電(Nortel)、Research In Motion (著名的

BlackBerry技術創始人)Sierra Wireless等。2005年加國ICT產業雇用員 工約59萬人,年營業額達1,356億加元,占加國總產出的5.8%。其中無線及 多媒體產業是加國ICT產業的主流,無線業相關廠商約400家,僱用員工約 21萬人,多媒體廠商則超過2,300家,僱用員工超過18萬人。

加國ICT產業主要集中在溫哥華、多倫多、渥太華、蒙特婁及卡加利。其中尤 以多倫多的滑鐵盧地區(Waterloo Region)最為有名,號稱加國科技三角地帶 (Canada’s Technology Triangle),著名的Research In Motion (RIM)公司 黑苺個人數位手機(Blackberry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就在此地 研發、設計及製造。在此地區設廠的ICT廠商約284家,受雇員工約13.3萬人 其中有2,000名研發人員。

(7) 醫療器材

加拿大醫療器材產業共計有998家,僱用員工計2.6萬人,產值約計40 億加元,2005年醫療器材出口達24億加元,自2000年來成長約10.5%,

主要行銷美國,2005年對美出口76%,其次為英國(4%)、德國(3%)及中國 (2%)。許多國際知名醫療器材公司如3MBardi-STATMcKesson,

BaxterSiemensSulzer MitroflowTycoSt. Jude均在加國投資設廠。

(8) 石油及天然氣

加拿大石油及天然氣業共計有2,500家,僱用員工計5萬人。加國石油蘊 藏量達1,800億桶,占世界第2位,超過伊拉克和伊朗,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

加拿大是世界第3大天然氣生產國,第9位原油生產國,根據2004年的統計,

加國每日生產原油(crude oil)40.7萬立方英呎、出口25.6萬立方英呎,每日 生產天然氣(natural gas)4.8億立方英呎、出口2.7億立方英呎,另外每日生 產硫磺(sulphur)800萬噸、出口510萬噸,能源產業年收入830億加元。

加拿大擁有世界最豐富的油砂(oil sands蘊藏量,海洋蘊藏量才開始開發,

目前每日開採油砂16萬立方公尺,預計2015年前增加開採達到每日43萬立 方公尺。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氣市場,因此接近美國市場亦是加國能源業 另一引人注目的優勢。

(9)

由於環保意識抬頭,亞伯達省廣納民意及舉行公眾聽證會後,2007年10 月亞伯達省宣布自200911日開始對石油、天然氣及油砂增加20%之權 利金(royalty),導致一些產油大廠如EnCana、Canadian Natural

ResourcesTalisman Energy紛紛揚言要減少投資。據Canadian Natural

Resources分析,增收權利金對油砂開採業沒多大影響,但對天然氣業者就可

能會因為成本大漲而減少開採意願,預估2008年亞伯達省的天然氣開採井將 由2007年的346座減少至195座,大約減少44%,未來幾年更可能進一步 減少。

(9) 醫藥

加拿大為全球第8大醫藥市場,平均年成長率超過10%,醫療總銷售值近 100億加元,占全球市場的1.8%,僱用員工達3萬人,生技公司總數僅次於 美國為全球第2多,近年來,國際知名藥物如Vioxx™ (Merck Frosst), Singulair™ (Merck Frosst), and Visudine™ (QLT).等均係在加國研發。

另在臨場試驗業方面,近年來臨床試驗業正蓬勃發展,加拿大提供諸多優 勢,使其成為較美國在品質、效率和成本上更有吸引力的臨床試驗地點,經營成 本較美國低20%以上。加國設立許多的科研中心,諸如加拿大遺傳病網路、加拿 大中風網路和加拿大白血病研究小組等,都具有高品質的臨床醫生。加國臨床試 驗僱用成本較低,製藥業於該項成本支出每年約在 13 億加元左右,相較美國

便宜22.4%。僱請護士之成本低,且大部分臨床試驗病人例行性的診斷,均通

過省健康醫療計畫可免費提供;設備及一般營運支出較美國低 25-40%。 根據加拿大IMS Health公司20073月預測,由於治療癌症及其他特殊 藥品的開發,將使加國藥品業及保健業穩定成長,加國藥品業未來幾年銷售額 將可每年成長7.5%,預估2010年會增加到234億加元。新藥上市是促使藥品 業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由於2007年將有超過10億元藥品專 利權到期,俗名藥製造商將可從中得利,因此未來幾年的發展大為看好,預估 2007年俗名藥銷售額成長13.6%,是專利藥的2倍。

(10) 塑膠

加拿大是G7國家中生產塑膠成本最低的國家,其成本較美國低4.5%%。 加拿大是世界上大批量產合成樹脂成本最低的國家之一,亦是全球第4大模具 (mould)出口國、第8大塑膠加工製造機出口國。惟加國塑膠業有衰退趨勢,

2007年塑膠業廠商由2005年的2,680家下降至1,510家,產業人口由 2005年的12.9萬人減少至9.2萬人,2007年進出口值也分別下降至72.7 億美元及86.2億美元。

(11) 環保產業(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環保科技為新興產業,加國2004年相關廠商已超過8,000家,從業員工 超過25萬人,年營業額約184億加元,其中環保產品或技術出口收入約14 億加元,其中78%銷到美國。

加拿大環保產業主要分布在多倫多,擁有2,600家以上淨水及廢水處理技 術公司叢聚大本營。其次為蒙特婁、卡加利及溫哥華,特別是溫哥華將舉辦 2010年冬季奧運會,預估將有不少建築引進綠化環保概念。

(二)台商投資加拿大現況

1. 台商投資加拿大近期分業統計

(10)

依據經濟部投資貿易審議委員會《96年12月份69712月份7982 月份8對華僑及外國人投資、國外投資、對大陸投資統計月報》資料顯示,近兩年 台灣投資加拿大的項目趨緩。

核准對加拿大分業統計表(2007-2008

金額單位:美金千元

年度 200

7 200

8 2009(1-

3)

業別 件數 金額 件數 金額 件數 金額

農林漁牧業 0 0 0 0 0 0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 0 0 0 0 0

製造業 0 0 1 1,500 0 0

食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飲料製造業 0 0 0 0 0 0

菸草製造業 0 0 0 0 0 0

紡織業 0 0 0 0 0 0

成衣及服飾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皮革、毛皮及其製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木竹製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紙漿、紙及紙製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印刷及資料儲存媒體複製業 0 0 0 0 0 0

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化學材料製造業 0 0 0 0 0 0

化學製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藥品製造業 0 0 0 500 0 0

橡膠製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塑膠製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基本金屬製造業 0 0 0 0 0 0

金屬製品製造業 0 0 1 1,000 0 0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0 0 0 0 0 0

6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9612月對華僑及外國人投資、國外投資、對大陸投資統

計月報 ,資料來源:http://www.moeaic.gov.tw/system_external/ctlr?

PRO=DownloadFile&t=4&id=142

7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9712月對華僑及外國人投資、國外投資、對大陸投資統 計月報 ,資料來源:http://www.moeaic.gov.tw/system_external/ctlr?

PRO=DownloadFile&t=4&id=202

8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982月對華僑及外國人投資、國外投資、對大陸投資統 計月報 ,資料來源: http://www.moeaic.gov.tw/system_external/ctlr?

PRO=DownloadFile&t=4&id=217

(11)

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

0 0 0 0 0 0

電力設備製造業 0 0 0 0 0 0

機械設備製造業 0 0 0 0 0 0

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 0 0 0 0 0 0

其他運輸工具製造業 0 0 0 0 0 0

家具製造業 0 0 0 0 0 0

其他製造業 0 0 0 0 0 0

產業用機械設備維修及安裝業 0 0 0 0 0 0

電力及燃氣供應業 0 0 0 0 0 0

用水供應及污染整治業 0 0 0 0 0 0

營造業 0 0 0 0 0 0

批發及零售業 0 0 0 0 0 0

運輸及倉儲業 0 0 0 0 0 0

住宿及餐飲業 0 0 0 0 0 0

資訊及通訊傳播業 1 308 0 0 0 0

金融及保險業 0 0 0 0 0 0

不動產業 0 0 0 0 0 0

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 0 0 0 0 0 0

支援服務業 0 0 0 0 0 0

公共行政及國防;強制性社會安全 0 0 0 0 0 0

教育服務業 0 0 0 0 0 0

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 0 0 0 0 0 0

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 0 0 0 0 0 0

其他服務業 0 0 0 0 0 0

未分類 0 52 0 0 0 0

合計 1 360 1 1,500 0 0

2. 台商於加拿大投資現況

台商主要集中於多倫多、蒙特婁及溫哥華三地,均分別設有台商會或台灣商 會組織,各台商組織請參見附錄1。旅加台商主要經營行業包括電腦及其周邊設 備、資訊服務、紡織、食品、禮品、電子及電氣產品、房地產、家具、餐飲、貨運服務、

金融服務及旅遊服務業等。我國的中華航空、長榮航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華碩 電腦及宏碁電腦,在加有營業或銷售據點或代理商。

根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自1952200712月止,我國累計 對加國投資金額達35,798萬美元,共67件。自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企 業在加西投資經營規模迅速擴大,涉入之產業類別相當廣泛。加西,特別是大溫 哥華地區,已成為我國企業在北美經營的重鎮之一。我國企業在此較具規模的有

(1) 金融業

(12)

a. 加拿大兆豐銀行(Meg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Canada):在多倫多有2家,一為總行,另一為分行,卑詩省另有2家分行。

b.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在加拿大溫哥華設立子行(CTC Bank of Canada),另在卑詩省設立2家分行。

c. 第一商業銀行(First Bank):在溫哥華及多倫多各設立1家分行。

(2) 交通運輸

中華航空公司、長榮航空公司及長榮海運公司。

(3) 製造業 a. 遠東紡織

與美國永備(Union Carbide)、日本三井(Mitsui)合作,共同於加拿大 亞伯達省(Alberta)成立合資公司「Alberta & Orient Glycol Company Limited」,設廠生產乙二醇化纖原料廠)。

b. 能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由和信集團、怡和財顧、東元電機、勤益紡織、台灣紙業等國內知名企業共同 設立,併購卑詩省NEC集團所屬加拿大鋰離子電池廠鋰電池製造廠。

c. 致茂電子公司

投資加國XANTREX TECHNOLOGY INC。

d. 杏輝藥品

投資經營藥品製造。

e. VIVA PHARMACEUTICAL公司 於卑詩省經營生技製藥業。

f. 達茂公司(Dynamotive)

成立於1991年,為在美國股票交易所上市之公司,擁有多國專利之快速 熱分解技術(fast pyrolysis),目前加拿大公司溫哥華總公司員工約30人。該 公司第1座生化燃油電熱廠 (位於安大略省West Lorne)已於2005年夏季開 始生產,目前每日約可處理130噸生物質(biochar),為全球第2大生化燃油 電熱廠。第2座生化燃油廠亦已於200610月在安大略省Guelph市動工建 造,2007年6月進行試俥,每日約可處理200噸生物質,為全球第1大生化 燃油電熱廠。

20084月達茂公司與台灣帆宣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預計未來在台興建2 座生化燃油廠,每天分別約可處理100噸酒糟或甘蔗渣和其他農業廢棄物,在 台灣再生能源業可望占一席之地,為僑商技術成功回轉投資台灣之典範。

(4) 農業

台糖公司投資在卑詩省種植及經銷蝴蝶蘭和國蘭。

(5) 貿易及經銷

(13)

東元電機(併購在加國Alberta省之Westinghouse馬達部門)、慶堂工 業(在卑詩省投資經營五金產品及機械買賣)及正隆公司(在卑詩省設子公司 採購紙漿)。

(6) 創投業

中華開發工業銀行(力捷兩家創投業者與加國僑商創投公司康橋企業參與 投資的溫哥華 NCompass 軟體開發公司)。

(7) 房地產開發及經營

榮工處(在卑詩省投資建造高級居民公寓)及統一加拿大集團President Canada Group(在卑詩省溫哥華開發「統一廣場」購物居住綜合中心,除設有 零售商舖、美食中心及醫療中心,亦設有中華才藝學校及佛堂。旗下統一加拿大 地產公司於1994年成立,提供房地產多元化服務及客戶在投資房地產市場買 賣及管理之服務)。

(8) 零售業

統一加拿大集團President Canada Group,於1980年成立六福企業有 限公司,專門從事進口亞洲地區各項食品及日用業務。另與加國僑商於1993年 共同成立大統華超級市場,為全加國最大之亞洲生鮮超市,由於大統華超市結 合東西方超市的優點,東西方食品應有盡有,種類繁多,且價格頗具競爭力,

不但吸引亞裔民眾前往購貨,加國民眾亦如是,因而從加西卑詩省逐步擴展至 亞伯達省、安大略省(在大多倫多地區目前已開3家,預計再開2家),未來並計 劃拓展至魁北克省。

(9) 新聞

聯合報投資印刷發行世界日報。

(三)未來台商至加拿大加強投資項目之建議9

加國政經情勢穩定,基礎設施完善,經貿體制透明,且擁有良好的投資環 境,我國廠商可從下列產業著手投資:

1. 服務業

在經濟結構上,台加之服務業產值均已達各自總產值之70%以上,未來雙 方合作的領域亦應從傳統的第一產業及第二產業逐漸走向第三級產業。除上述加 方具有優勢之產業外,資通訊服務、工程服務、環境服務、廣告與市場研究、運輸 倉儲、娛樂文化、觀光旅遊、配銷等服務業別較不涉及從業人士專業證照跨境認 可之問題,均可作為合作之起點。

2. 石油及天然氣探勘

加國擁有全球第2大石油蘊藏量,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另加國亦擁有全 球最大的油砂蘊藏量,加西亞伯達省、薩士卡其灣省以及大西洋沿岸的紐芬蘭、 新斯科細亞等省亦擁有豐富的油砂有待開發。以亞伯達省為例,許多國家著眼未 來油價趨勢及全球能源供應狀況,儘管目前亞省油砂開採成本仍高,但包括中 國大陸等在爭取加國油源方面仍相當積極。其投資類型可以合資或併購等方式進 行。

9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加拿大投資環境簡介,200811月,頁30-32,資料來源:

(14)

3. 生物科技

生物技術產業為我政府積極推動發展的兩兆雙星重點產業之一,目前所推 動之「生物科技發展計畫」下有「農業生物技術」、「製藥與生物技術」、「基因體醫 學」等項國家型科技計畫。發展生技產業主要係以研發為主,藉由先進生物技術 的研發與引進,以建立我完整的醫藥體系並提升我國相關產品的附加價值。

加國生技公司超過400家,為全球第2大,僅次於美國,主要為醫療保健 公司,其次則為農技與環保公司。受惠於加國政府的支持及產官學各界的密切合 作,加國生技公司在研發新藥及醫療器材方面頗具實力。

研發出新藥之加國公司,多盼能在台灣尋覓合作夥伴,或進行臨床試驗,

或技術移轉,或生產製造,以進軍廣大的中國大陸市場以及拓展亞洲市場。我商 投資類型可以技術移轉或合資等方式進行。

加國生技公司主要分布於Ontario、Quebec、British Columbia 等三省,

其中Ontario省生技產業已相當成熟,亦盼與我生技產業進行交流及合作,建

議未來雙方可加強在生技與醫藥產業方面產、學、研界的往來。

二、加拿大商投資台灣近期統計資料

依據經濟部投資貿易審議委員會《96年12月份109712月份11982 月份12對華僑及外國人投資、國外投資、對大陸投資統計月報》資料顯示,加拿大 商近兩年來對台灣主要投資項目為批發及零售業(43%)、金融及保險業

24%)、其他服務業(9%)、電子零組件製造業(7%)、金屬製品製造業

7%)、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2%)等。近兩年加拿大投資台灣分業統 計圖表如下:

核准(加拿大)華僑及外國人投資分區分業統計表 單位:美金千元

2007 200

8 2009(1

-2)

業別 件數 金額 件數 金額 件數 金額

合計 32 6,527 48 6,103 5 2,97

0

農林漁牧業 1 11 0 0 0 0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0 0 0 0 0 0

製造業 7 1,847 4 1,135 0 0

食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飲料製造業 0 0 0 0 0 0

菸草製造業 0 0 0 0 0 0

10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9612月對華僑及外國人投資、國外投資、對大陸投資

統計月報 ,資料來源:http://www.moeaic.gov.tw/system_external/ctlr?

PRO=DownloadFile&t=4&id=142

11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9712月對華僑及外國人投資、國外投資、對大陸投資 統計月報 ,資料來源:http://www.moeaic.gov.tw/system_external/ctlr?

PRO=DownloadFile&t=4&id=202

12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982月對華僑及外國人投資、國外投資、對大陸投資統 計月報 ,資料來源: http://www.moeaic.gov.tw/system_external/ctlr?

PRO=DownloadFile&t=4&id=217

(15)

紡織業 0 0 0 0 0 0

成衣及服飾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皮革、毛皮及其製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木竹製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紙漿、紙及紙製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印刷及資料儲存媒體複製業 0 0 0 0 0 0

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化學材料製造業 0 0 0 0 0 0

化學製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藥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橡膠製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塑膠製品製造業 1 59 0 0 0 0

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0 0 0 0 0 0

基本金屬製造業 0 0 0 0 0 0

金屬製品製造業 0 152 1 604 0 0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6 661 3 399 0 0

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 0 142 0 132 0 0

電力設備製造業 0 0 0 0 0 0

機械設備製造業 0 833 0 0 0 0

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 0 0 0 0 0 0

其他運輸工具製造業 0 0 0 0 0 0

家具製造業 0 0 0 0 0 0

其他製造業 0 0 0 0 0 0

產業用機械設備維修及安裝業 0 0 0 0 0 0

電力及燃氣供應業 0 0 0 0 0 0

用水供應及污染整治業 0 0 0 0 0 0

營造業 2 31 1 148 0 0

批發及零售業 13 4,008 15 2,606 1 45

運輸及倉儲業 0 134 0 0 0 0

住宿及餐飲業 1 6 6 23 0 0

資訊及通訊傳播業 1 7 3 63 1 146

金融及保險業 3 384 3 589 1 2,76

7

不動產業 1 31 2 25 0 0

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 2 50 2 26 2 12

支援服務業 1 18 1 135 0 0

公共行政及國防;強制性社會安全 0 0 0 0 0 0

教育服務業 0 0 0 0 0 0

(16)

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 0 0 0 0 0 0

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 0 0 0 0 0 0

其他服務業 0 0 11 1,352 0 0

未分類 0 0 0 0 0 0

合計 71 14,90

1

100 13,34

0

10 594

0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健康人事組 暨菸檳害防制組 委員 教師會理事長 協助本校教師之連絡及推廣工作。 健康輔導組 暨菸檳害防制組 委員 主任教官 綜理健康促進之師生輔導活動、社區交 通安全、正確用藥等事項,並協助行政 協調。 健康輔導組 暨菸檳害防制組 委員 輔導主任 綜理心理健康促進之學生關懷輔導,協 助行政協調。 健康環境組 暨菸檳害防制組 委員 庶務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