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沸點 氮沸點
單元主題:空氣 【第 2-3 節】
空氣是混合物 1.空氣是混合物:
(1)驗證實驗一:蠟燭置於水盆,再蓋上燒杯
燒杯蓋上之後,蠟燭燭火立即 。 燒杯內的水液面 。
表示助燃氣體佔 。故空氣是 。
原理解析:
瓶中的 氣,因蠟燭燃燒耗盡,使內部氣體壓力比外界 。 水只上升少許,表示瓶內仍有其他氣體存在。
(2)驗證實驗二:鋼絲絨置於試管中,置於水中
管中置鋼絲絨( ),上塞妥塞子,下端放入一中。
一段時間之後鋼絲絨 ,管內水面 。 表示助燃氣體佔 。故空氣是 。
原理解析:
試管中的 氣,因鋼絲絨生鏽耗盡,使內部氣體壓力比外界 。 水只上升少許,表示試管內仍有其他氣體存在。
(3)驗證實驗三:空氣的液化
在 、 下,將空氣液化成液體
將液化空氣增溫,發現 氣比 氣先沸騰汽化。
空氣是 。
氮氣的沸點 氧氣的沸點(∵ 沸點低者先沸騰)
2.空氣的組成比例:在空氣中,氮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約為 。
空氣成分的性質
氣體 化學式 性 質 簡 述
空氣中含量第 位的氣體(78.1% V/V)
無色無味、不可燃不助燃、難溶於水 可充入食品中,延長保存期限
液態氮是常使用的 劑。(-196 ℃)
空氣中含量的第 位氣體(20.9%V/V)
無色無味、難溶於水,性質活潑
有 性,本身不會燃燒,沒有焰色 生物的呼吸所需
檢驗法: 的火柴接近某氣體,若火柴復燃,此氣體 就是氧氣
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 (比空氣 ) 微溶於水,溶於水形成 ,為 性 不助燃、不可燃、比空氣重,常用來滅火 固態的二氧化碳,稱 ,有昇華現象 其含量隨地點會不同
檢驗法:某氣體若通入 ,若會呈 ,此
氣體就是二氧化碳『稀有氣體』(又名惰性氣體、高貴氣體、鈍氣)
密度僅次於氫氣,替代 氣,充入氣球或飛船中 『稀有氣體』(又名惰性氣體、高貴氣體、鈍氣)
可充入霓虹燈中,發出 光
『稀有氣體』(又名惰性氣體、高貴氣體、鈍氣)
焊接金屬時,使用氬氣防止金屬 。 空氣中含量的第 位氣體(0.9% V/V)
氣體種類 空氣中含量
% vol
呼出氣體含量
% vol 氮氣
氧氣 氬
二氧化碳 <0.1 % 變動氣體
4 % 變動氣體
水蒸氣 <0.1 % 變動氣體6 % 變動氣體
氣體製備及收集 1.氣體製備及收集:
(1)實驗設計:
選擇適當之『化學反應』:實施某反應以產生氣體
氧:用雙氧水( 水溶液) 二氧化碳:用 與 。 選擇適當之『集氣法』:依氣體性質決定收集法
此氣體是否難溶於水(比較: )
此氣體比空氣重還是輕(比較: 或 )
(2)集氣法流程圖:
先考量對水 。
再考慮比空氣 。
2.氧氣與二氧化碳的製備:
(1)實驗裝置:
(2)排水集氣法操作示意圖:
(3)注意事項:
二氧化錳( 色)的角色是擔任 , 反應速率 催化劑質量 ,無催化劑反應仍會進行,用畢回收
欲增加氧產量,需多加 或提高雙氧水 ,多加二氧化錳無用 最初收集的氣體因 不收集
氣體產生過快,即將噴出時的處理: 。 二氧化碳略溶,收集後水槽的水將呈 性。
薊頭漏斗底部需在液面之下: 。
二氧化碳性質 1.澄清石灰水檢驗:
(1)澄清石灰水配製:飽和的 水溶液 (2) 與澄清石灰水反應時:
會產生 色的 沉澱 (白色混濁)
位 置 氧氣 二氧化碳
A 處置放
B 處滴入
C 處收集
溫
溫
2.乾冰的昇華現象
(1)固態的二氧化碳稱為 。
(2)乾冰溫度很低,約 ℃,受熱時直接從固體變成二氧化碳氣體,此過程稱為 。 乾冰周圍的白霧為空氣中的 凝結而成的 。
3.白霧現象說明:水蒸氣及二氧化碳均是 的 小水滴的產生是因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而凝結的
4.氧氣助燃與二氧化碳不可燃:
課程結束….
現 象 白霧狀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