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肥皂與合成清潔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肥皂與合成清潔劑"

Copied!
4
0
0

Teks penuh

(1)

單元主題:肥皂與合成清潔劑 【第 5-3

節】

 清潔劑 1.清潔劑:

(1)類別:

 。  。 (2)來源:

 肥皂:由 反應製得

 在硬水(含 、 礦物質)中,清潔效果減弱 (因形成脂肪酸鈣、脂肪酸鎂 )

 合成清潔劑: 化學工業產品  洗衣粉、洗碗精與洗髮精  清潔效果不受硬水影響

2.清潔劑造成的優養化現象:

(1)受污染原因:

清潔劑中若含有 ,當這類物質流入河川、湖泊導致河川、湖泊的 化。

(2)優養化的影響:

 大量繁殖

 大量消耗水中溶氧量,使其他生物無法生存:

 因藻類死亡後,細菌分解藻類,會 水中的氧氣 (3)減少污染:盡可能選擇低磷或無磷的產品

 肥皂的製造 1.肥皂的製造:

(1)早期的清潔劑:

 的汁液:洗滌衣物時,放在衣物中敲打  與 共煮:最早的肥皂

(2)肥皂的製造程序:

 皂化反應:將 和 共熱,生成 及 。

 油脂:一種 類,動植物油脂或回鍋油…均可。

 鹼類:常用 。  肥皂:脂肪酸鈉

⇒ 油 脂+氫氧化鈉→ 脂肪酸鈉+ 丙三醇

(2)

沙拉油

(1)皂化實驗流程:

 加入 5ml: 椰子油10 ml,使反應完全

 加入氫氧化鈉:8M NaOH 10 ml  直到溶液聞不到酒精氣味為止  加入蒸餾水 20 ml,攪拌均勻後停止加熱

 :倒入飽和 ,肥皂浮於水面上以分離

 肥皂不溶於食鹽水,密度小於食鹽水(甘油溶於食鹽水中)

 肥皂酸鹼性及清潔效果測試:肥皂為 性

(2)皂化流程討論:

流程  

圖示

變化分類 變化 變化 變化

(3)

說明 形成肥皂 分離肥皂 加工

(3)物質性質說明:

 肥皂:

 甘油(丙三醇):

 清潔劑去污原理 1.清潔劑分子:

(1)分子結構:

 分子式簡記: 。  肥皂分子解離:為一電解質

學名 來源 化學式簡記

水溶液顏色 混濁

酸鹼性 性

使用限制 海水、硬水

學名

有機分類 類

化學式 C3H5(OH)3 外觀 無色液體、黏稠

酸鹼性 性

溶解性 溶於水、食鹽水

(4)

(2)結構特徵:

 一端為直鏈狀烷基:  為親 基  一端為有機酸羧基:  為親 基

2.清潔劑的去污原理:肥皂與合成清潔劑去污原理 。 (1)原理:

肥皂分子的 端包圍油脂,肥皂分子的 端被水帶走而達去污的效果。

(2)清潔劑去污流程圖:

(5)

課程結束….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C)Fe2O3在此反應中可以增加生成物的總量 (D)在H2、N2和NH3前分別加係數3、1、2可均衡此方程式 【 94年基測考題】 6.( )氮氣與氫氣在高溫、高壓下製氨的化學反應為一可逆反應,其平衡反應式如下: 若改變反應條件時,下列何者不會使平衡反應式發生改變? (A)增加氮氣與氫氣的濃度 (B)增加催化劑的量 (C)增高溫度 (D)增大壓力

除此之外,科博館也在科技部計畫補助下,同步推出「我家蟲住民」校園巡迴展活動, 由科博館複製與提供部份展場看板與展品,並分享科博館之相關科普活動經驗,帶領各校教 師策畫出獨特的展覽與相關活動,從107年度起,逐年由中部、北部至南部的國小、國中及 高中職學校進行巡迴,提供學校師生有機會一起共同參與打造一間適合人與蟲居住的溫馨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