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主題:肥皂與合成清潔劑 【第 5-3
節】
清潔劑 1.清潔劑:
(1)類別:
。 。 (2)來源:
肥皂:由 反應製得
在硬水(含 、 礦物質)中,清潔效果減弱 (因形成脂肪酸鈣、脂肪酸鎂 )
合成清潔劑: 化學工業產品 洗衣粉、洗碗精與洗髮精 清潔效果不受硬水影響
2.清潔劑造成的優養化現象:
(1)受污染原因:
清潔劑中若含有 ,當這類物質流入河川、湖泊導致河川、湖泊的 化。
(2)優養化的影響:
大量繁殖
大量消耗水中溶氧量,使其他生物無法生存:
因藻類死亡後,細菌分解藻類,會 水中的氧氣 (3)減少污染:盡可能選擇低磷或無磷的產品
肥皂的製造 1.肥皂的製造:
(1)早期的清潔劑:
的汁液:洗滌衣物時,放在衣物中敲打 與 共煮:最早的肥皂
(2)肥皂的製造程序:
皂化反應:將 和 共熱,生成 及 。
油脂:一種 類,動植物油脂或回鍋油…均可。
鹼類:常用 。 肥皂:脂肪酸鈉
⇒ 油 脂+氫氧化鈉→ 脂肪酸鈉+ 丙三醇
沙拉油加
(1)皂化實驗流程:
加入 5ml: 椰子油10 ml,使反應完全
加入氫氧化鈉:8M NaOH 10 ml 直到溶液聞不到酒精氣味為止 加入蒸餾水 20 ml,攪拌均勻後停止加熱
:倒入飽和 ,肥皂浮於水面上以分離
肥皂不溶於食鹽水,密度小於食鹽水(甘油溶於食鹽水中)
肥皂酸鹼性及清潔效果測試:肥皂為 性
(2)皂化流程討論:
流程
圖示
變化分類 變化 變化 變化
說明 形成肥皂 分離肥皂 加工
(3)物質性質說明:
肥皂:
甘油(丙三醇):
清潔劑去污原理 1.清潔劑分子:
(1)分子結構:
分子式簡記: 。 肥皂分子解離:為一電解質
學名 來源 化學式簡記
水溶液顏色 混濁
酸鹼性 性
使用限制 海水、硬水
學名
有機分類 類
化學式 C3H5(OH)3 外觀 無色液體、黏稠
酸鹼性 性
溶解性 溶於水、食鹽水
(2)結構特徵:
一端為直鏈狀烷基: 為親 基 一端為有機酸羧基: 為親 基
2.清潔劑的去污原理:肥皂與合成清潔劑去污原理 。 (1)原理:
肥皂分子的 端包圍油脂,肥皂分子的 端被水帶走而達去污的效果。
(2)清潔劑去污流程圖:
課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