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臺中市明德高級中學106學年度第一學期美容科活動紀錄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臺中市明德高級中學106學年度第一學期美容科活動紀錄表"

Copied!
4
0
0

Teks penuh

(1)

臺中市明德高級中學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商業經營科活動紀錄表

108.12.13

動 商業經營科校內競賽 - 商管知識剪報與心得競賽

辦 理 日

108 年 12 月 13 日

( 五 ) 辦理

時間 15:10~17:00 地點 菁莪廳

實 施 情 形

一、 目的:鼓勵學生發揮創造力與想像力,藉由商管知識及經濟時事之彙整,延伸學習觸 角與思考能力。

二、 實施對象:本校商科高一學生,依照分組方式進行競賽。

三、 取材時間:以收件前三個月之商管類雜誌、網路電子報及報紙。

四、 作品內容:

(一)主題:剪報主題:

企業的社會責任與企業倫理

企業家精神

商業經營與行銷策略

(二)封面:自行設計(請註明標題:明德中學108學年度商管知識剪報比賽、班級、座 號、姓名)。

(三)內容:

1.紙張:A4,直式,單面,頁數約10-12頁,須編輯頁碼。

2.剪報之處理方式:

(1)雜誌:註明雜誌名稱、期數、月份、頁數。

(2)網路電子報:註明網路電子報名稱、網址、日期。

(3)報紙:註明報紙名稱、日期、版頁。

3.自我見解: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心得(不可由網路下載或抄襲)。 4.相關照片。

質 化

※優點:

1. 各組主題明確,剪報的封面設計新穎,使用電腦排版的能力有模有樣,不輸歷屆的學長 姐,只是這屆比較特別是較多組別採一人一組,顯然學生對自己的作品比較有自信,喜 歡自己創作

2. 這是高一第一次專業比賽,孩子多數非常積極,家長也從旁提供意見;整體來說,從比 賽中學習閱讀專業期刊或報章雜誌,汲取其中專業的知識,並書寫閱讀心得,也為將來 的行銷企劃與專題預作準備。

3. 許多學生會選擇自我以個人名義完成競賽報告,報告中的見解完整,具備分析力,由此 可知,學生於這幾個月的學習過程中相當用心,才能夠學以致用,以專業的角度分析,

值得鼓勵。

4. 比賽讓學生能在蒐集與摘錄資料的過程中,學習到內化資訊轉換成自我知識的累積,歷 經了幾周的來回討論與資料分享,學生在最後成果的表現與心得的回饋都有了相當不錯 的呈現,值得肯定與嘉許。

※缺點:有些組別的剪報內容沒有全面用電腦打字,手寫的字體又不美觀,看起來很不搭配;

另外有些組別分享製作的心得太少,比較難說服評審老師。

(2)

※評分標準:內容50%(含創意)、自我見解30%、封面設計與作品說明20%。

競賽項

目 商管知識剪報與心得競賽 商管知識剪報與心得競賽 獲

班級 姓名 名次 班級 姓名 名次

獲獎 名單

商一甲

黃順興

第一名 商一甲

黃湘貽

盧信宏 陳雯琳 佳作

張典燁 商一甲

劉宜玟

第二名 商一甲

何欣蓉 陳柏勳 佳作 林政諺

商一甲

謝惠心

第三名 商一甲

何芷苓 林幸君 佳作

李家欣

檢 討 改 進 未 來 改

進 方 式

高一新生由於剛接觸商經課程才四個月,可以感覺到他們在商業領域的專業知識很淺薄,

原本想融入在生活時事裡,也都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解釋才會懂得,可見商概老師在指導這 次剪報比賽肯定需要多費心思。為了提升下屆學生剪報和製作專題報告的能力,不妨將這 屆學長姊得獎前3名的優良作品保留下來,不發放給學生,只讓學生事先拍照保留檔案,

留給下屆高一學生觀摩後再發還,學生自然可以產生靈感不再憑空想像,也有了取材的方 向,對學生剪報能力的提升是有助益的。隨著專業課程的授課增加,假以時日,學生的專 業能力也會漸入佳境。

(3)

剪報比賽獲獎作品

老師評閱所有剪報作品

(4)

老師共同討論選出得獎作品

填表人:呂卿雲   科主任:沈紋瑜 實習主任:高靜鳳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教育理念 教師必須先愛孩子然後才能教育孩子 「教育是關愛的傳遞,是用一顆心去感動另一顆心的志業」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有溫度的,我們教的不只是書,而是學生的心。每個人都希望 被他人關懷、了解,老師應多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習情形、人際互動…當孩子 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及對他的欣賞,他會站起來,覺得自己的未來是很有希望的。 教師的教學態度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

‧請學生仿照習作第六大題結構圖舉例,完成 文章,並將其填在作文簿裡。 補救教學 【聽與說】請全班分組討論,依據學校的建築 特色、曾經獲得的獎項、與其他學校不同的 課程或社團活動,以及曾舉辦的大型活動等 面向,找到學校的亮點。 【寫 字】教師或學生提出句子,並熟讀句 子。教師或學生從句子中提出詞語,並以動 作表演、說明及圖示的方式,認識詞語的意 義。 【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