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議題閱讀333第10回實力評量(教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議題閱讀333第10回實力評量(教用)"

Copied!
4
0
0

Teks penuh

(1)

總 分

實力評量 14 回

第 10 回   國際教育

  年   班   號 姓名         有著作權.侵害必究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40分)

1-3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引文,回答1─3題:

爾來,臺灣正面臨人才流失的危機,當鄰近國家正為延攬人才而投注龐大資源時,在 臺灣卻有不少擁有專業能力的菁英,早已出走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等地,如新加坡網 羅我國撞球好手吳珈慶入籍、提供冠軍麵包師傅吳寶春EMBA的入學邀請,更遑論大陸重 金挖角大量的民航機師、醫師與技術、行銷等專業人才,連一般認為流動性較低的學術界 也出現人才外流的現象,中央研究院在過去五年內已逾六十一人辭職,其中有一半是被大 陸、香港及新加坡等地以高薪挖走。這些現象都透露著臺灣專業人才出走的趨勢隱然形成。

我們正處於知識管理時代,專業技術與經驗都較以往更為重要,尤其是在全球化的過 程中,高素質的人才得以更容易進行無國界的全球位移,追求自身最大價值。在臺灣主要 競爭與合作對象的南韓、香港、新加坡與中國大陸等,都陸續祭出優渥條件拉攏臺灣的專 業人才之際,國家應有所因應。在全球化競爭時代、一流人才的培育及引進,是維持產業 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留住本土優秀的人才,並加強吸引外籍的專業人士,不僅應拉近與先 進國家的薪資條件差距,更不應設下過多且繁複的政策去限制他們,應該保留彈性空間,

讓人才適性發展。此外,推動產業轉型,加強創新與品牌發展;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吸 引臺商回流與外資投資;改變教育體系,獎勵學校與業界合作,建立產學合作機制;加強 國際化程度,以便與國際接軌。這些都是當務之急,政府若能正視人才流失問題,提出防 範與因應措施,便能減緩人才流失,甚至吸收外國人才壯大臺灣。

(周信佑〈臺灣人才外流問題〉)

( B ) 1.根據本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臺灣人才流失的主因,是人民自我意識高漲,國家觀念日漸淡薄 (B)臺灣流失人才的去向主要是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地區

(C)流失人才的類型以醫療及商管為主,自由業者則相對穩定 (D)作者認為保障在地人才就業機會,才可以避免人才外流。

( C ) 2.文中提出「中央研究院在過去五年內已逾六十一人辭職」這件事例的用意是:

(A)說明學術界人才流動率甚高

(B)提醒政府及社會大眾,學者的道德意識正在崩壞中,不可輕忽 (C)證明臺灣人才的出走趨勢已然成形

(D)痛斥政府因執行錯誤的政策,以致流失眾多學者。

*(A)一般而言,學術界的流動性較低 (B)本文未曾涉及道德議題的論述 (C)由「連一般認為流 動性較低的學術界也出現人才外流的現象……這些現象都透露著臺灣專業人才出走的趨勢隱然 形成」可知 (D)本文旨在呼籲政府即時因應,並未批評斥責政府。

( D ) 3.關於本文的論述方法與觀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本文運用「開門見山法」開啟文章論述 (B)文中舉用許多人物事例以論證觀點 (C)針對論述議題提出防範與因應之道

(D)作者認為外國人才來臺與本土人才出走,成正比關係。

*(D)作者並未提及此論點。

4-7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引文,回答4─7題:

甲 春秋以降,強臣之據大都而覆其家者何可勝數?曲沃,晉之宗廟在焉,而樂氏以亡。

吾未見立廟可以存薛也。設有讒人交搆其間而聲其罪以責之,則市義之名,已非人臣之義;

而貳於他國,罪且不容誅;或援大夫不得祖諸侯之禮,將以立廟為僭。有是三者,孟嘗君 且重得罪於齊,又安得一日高枕而臥乎?       (錢大昕〈馮諼論〉)

乙 夫為人臣而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強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顧其禍。夫外 挾強秦之威,以內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無過此者。故從親,則諸侯割地以事楚;

橫合,則楚割地以事秦。此兩策者,相去遠矣,有億兆之數。兩者大王何居焉?

(《戰國策‧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威王》)

( B ) 4.兩篇文章都以「議論事件」為主,為了完成說服的目的,文中運用了假設語氣來 強化要說明之狀態的是:

(A)強臣之據大都而覆其家者何可勝數 (B)設有讒人交搆其間而聲其罪以責之

(C)為人臣而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強虎狼之秦 (D)外挾強秦之威,以內劫其主,以求割地。

*(A)引用史例強化其論證,為肯定語氣 (B)假設小人構陷的狀況發生,孟嘗君無法為自己的行 為加以辯解,為假設語氣 (C)說明現在楚國臣子所為失當,為肯定語氣 (D)評論楚臣以秦國 之勢要脅楚王,以便完成「割地」,為肯定語氣。

( B ) 5.根據〈馮諼論〉,下列推論正確的是:

(A)立宗廟於薛,將引發更大衝突 (B)孟嘗君市義,逾越了人臣分際 (C)樂氏之亡,影響孟嘗君的成敗

(D)小人必出現於孟嘗君左右並誣陷他。

*(A)文中沒有提及在薛立宗廟會造成更大的衝突 (C)文中舉樂氏敗亡,是為了說明立宗廟並不 能保障安全 (D)文中未肯定小人一定會出現。

60608S-R 10-1

議題閱讀 333─

混合題高分攻略

(2)

( C ) 6.根據〈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威王〉,下列推論正確的是:

(A)楚、秦兩強相爭,諸侯一定要選邊站

(B)國勢傾頹,才會引發臣子威脅君主割讓土地 (C)對外割地、對內脅君的臣子,是大禍患 (D)革除不忠之臣,才是釜底抽薪的辦法。

*(A)文中未提及秦、楚兩強相爭之論 (B)臣子並不是因為國勢傾頹才威脅君主割地 (D)未提 及革除不忠的臣子才是釜底抽薪之計。

( A ) 7.根據〈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威王〉的內容,蘇秦用來說服楚威王的論述重點是:

(A)國際情勢的分析與外交策略 (B)富國強兵的重要方法與步驟 (C)國家存在的價值與功能導向 (D)領導風範的展現與待下之道。

*(A)〈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威王〉主要針對秦、楚兩國之勢的消長,建議楚威王與趙國等國聯合 抗秦,不要被秦國的甘言所惑。所以最接近論說內容是分析國際(秦、楚與其他諸國)情勢,

提供外交策略(與趙國等合縱抗秦) (B)(C)(D)文中皆未提及。

8-9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引文,回答8─9題:

昔者范雎用於秦而收韓,商鞅用於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 剛、壽,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秦之用兵於燕、趙,秦之危事也。

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於前,而韓、魏乘之於後,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

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於其 閒,此豈知天下之勢邪?委區區之韓、魏,以當虎狼之強秦,彼安得不折而入於秦哉?韓、

魏折而入於秦,然後秦人得通其兵於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 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於其閒矣。以 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 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

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 人得間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蘇轍〈六國 論〉)

( C ) 8.蘇轍認為:「秦之用兵於燕、趙,秦之危事也。」秦出兵攻打燕、趙的危險性在 於:

(A)燕、趙當時兵力強大,秦國不易取勝

(B)范雎反對出兵,君臣不能同心,則其戰必敗 (C)此舉將造成秦國受燕、趙、韓、魏圍攻的窘境

(D)秦國暴虐,燕、趙必敵愾同仇,全力反攻。

*由「秦之用兵於燕、趙,秦之危事也。」此句之下文:「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 於前,而韓、魏乘之於後,此危道也。」可知(C)為正確答案。(A)(B)(D)在文中均未提及。

( C ) 9.根據本文所述,六國敗亡,秦國之勝的關鍵因素是:

(A)燕、趙 (B)楚、齊 (C)韓、魏 (D)秦國自己。

*由「委區區之韓、魏,以當虎狼之強秦,彼安得不折而入於秦哉?韓、魏折而入於秦,然後秦 人得通其兵於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可知秦取得韓、魏之歸附,六國拋棄韓、魏,所 以秦併吞天下。故韓、魏是六國敗亡的關鍵因素。

( A )10.閱讀下文,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時代雜誌》表示,中國大陸鎖定臺灣受過高等教育的菁英,這個政策行 之有年,只是在蔡英文當政後,兩岸關係轉差,中方的作法更見積極。北京了 解,在外交上孤立臺灣,只會強化臺灣人民的自我認同;但是以較高的生活水 準來吸引臺灣的年輕人,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

據官方統計,到二○一五年為止,臺灣的一千萬勞動力,超過七十二萬人 移至海外,其中有四十二萬臺灣年輕人是在中國大陸就業,且大多都有高等教 育的學歷。這樣的腦力外流,不但威脅臺灣的經濟發展,也使中國大陸更能對 臺灣發揮政治上的影響力。

一些經濟學家指出,臺灣從政府到企業主只曉得投資設備,而不投資人力 資本,這是企業文化上的一大問題。通訊產業經理安娜‧張表示,臺灣多半要 工作到五十歲以上才能升到高階經理,但大陸遍地都是四十歲以下的總裁。伯 樂公司地艾弗表示,「臺灣的管理層文化僵固、科層決策、怕改變」,這不是 本地人才留不住而已,「而是頂尖人才都不願在這種條件下工作」。根據牛津 經濟學院五年前的調查,臺灣到了二○二一年將是「全球」人才赤字最嚴重的 國家:同時面臨人口老化、出口不振、變革不足、外資逃跑、高科技及服務產 業升級失敗、低薪讓年輕人不成家、生育率更低、軍公教年金結構不平等問題,

而如何消除人才危機,是解決眾多困境的癥結。

(劉屏〈巨量腦力外流,臺灣人才危機四伏〉)

(A)當前臺灣面臨許多社會問題,其中解決人才危機是首要之急 (B)重視投資設備及人力資源,是產業升級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C)近百萬年輕勞動人才外移到中國大陸,使其對臺灣的政治影響力大增 (D)中國大陸的對臺政策,素來強調在國際外交上削弱臺灣力量。

*(A)由「臺灣……同時面臨人口老化、出口不振、變革不足、外資逃跑、高科技及服務產業升 級失敗、低薪讓年輕人不成家……等問題,而如何消除人才危機,是解決眾多困境的癥 結。」可得知 (B)文中未提及 (C)依文中所述,到中國大陸就業的臺灣年輕人有四十二萬 (D)中國大陸更重視以優渥生活吸引臺灣菁英的政策。

10-2

(3)

二、多重選擇題(每題5分,共10分)

( ABC )11.〈臺灣人才外流問題〉一文針對「如何提升臺灣競爭力」這個議題,提出許多建 議。該文所提出主張包括:

(A)提升薪資條件,並引進國外一流人才 (B)推動產業轉型,強化企業創新

(C)改善投資環境,吸引臺商回流與外資投資 (D)制定嚴密管理政策,限制人才外流

(E)強化教育功能,培養深厚的國家意識與民族情懷。

*(D)該文作者主張政策鬆綁,讓人才適性發展 (E)作者並未提出這個主張。

( ABC )12.根據蘇轍〈六國論〉所述,六國若要改變滅亡的命運,應採取的措施是:

(A)厚韓親魏以擯秦

(B)以齊、楚、燕、趙,佐當寇之韓、魏

(C)以韓、魏委秦,他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 (D)使韓、魏折而入於秦,使秦人得通其兵於東諸侯

(E)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A)(B)(C)關於抗秦,作者所主張的觀點是:以韓、魏兩國對付秦國,而其餘四國在後方援助韓、

魏 (D)所述為韓、魏屈服而倒向秦國,然後秦人順利攻打東邊諸侯。故為非 (E)所述並不在 文中作者提及的主張之列。

三、非選題(50分)

根據二○一一年流亡藏人行政中央的人口統計調查,印度約有十一萬多名政治難民博 巴。

這些難民對於生活具有深切的不安定感,也可能是早年大家都認為族群需快速壯大才 能返回家園,多數的博巴難民給人的印象,都是拼命工作、努力掙錢給家人更好的生活;

特別是剛開始搬到定居營區,必須從砍樹、燒地、撿柴開始,攢錢給長大中的孩子買衣服 買鞋,小心計算著這一頓與下一頓能否餵飽一家人。

這些原本來自牧區的游牧人成為難民後,為了生存從事的農耕活動與飲食習慣改變了 博巴的樣貌。當年騎著馬、跨過山口,進入印度的藏人漢子,現在已是駝著背的老人,一 年四季穿著塑膠拖鞋和過寬的西裝長褲;那為族人打過仗的戰士,現在在定居營學校裡安 靜地看門。

這些博巴離開自己的家鄉,去到異域,開枝散葉,卻一直沒能回家。營區裡辛勤建立

的舒適家屋可能是海市蜃樓,印度政府有權因應開發計畫收回土地,讓博巴難民再度淪 落。惶惶不安的處境之外,更多老博巴憂慮的是,新世代已不太會說藏語;當不同地方的 藏人聚在一起,談笑使用的藏語夾雜許多印度語。那麼還有什麼是家鄉的?除了頭上髮辮 紮的紅絲繩,除了耳上掛的金耳環,除了那些逐漸被遺忘的故事,那顆近六十年來從未停 止思念的心。      (林汝羽〈沒有土地,就沒有家園〉)

閱讀上文,分項回答以下問題:

問題(一):這些博巴難民面臨怎樣的隱憂?請簡要敘述。文長一五○字以內。

問題(二):文中的印度博巴,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去到異域,開枝散葉,卻從未停止思 念故鄉,思念自己的家園。家園的意義是什麼?對於這些博巴難民而言,沒有土地,就沒 有家園。大文豪蘇東坡說:「此心安處是吾鄉。」有人認為:四海之內,處處可以為家;

也有人說:能讓我吃得飽、住得安適的地方,即是家園。當前的臺灣居住著各個族群,有 原住民、新住民,有閩南人、客家人,有外籍配偶、外籍移工……,這些族群心目中的家 園可能也有不同的面貌。你呢?對你而言,什麼才是安樂的家園?它須具備怎樣的條件?

請以「理想家園」為題,提出你的觀點,文長不限。

*寫作指引:

1.本題旨在評量學生的閱讀理解及論述觀點的能力。

2.寫作時,應分項作答。先分析博巴所面臨的隱憂,再論述自己對「真正的家園」的看法。

3.論述時,可就自己的族群身分(如原住民、新住民……等)進行論述。也可純就個人對於生存 的感受抒發感想。

*範文:

(一)

博巴離開家鄉,流亡到印度,開枝散葉,這些安定的生活卻如海市蜃樓,倘若印度政府收回 土地,他們辛勤建立的家園將化為泡沫。此外,久居異域,他們逐漸忘懷游牧生活,習慣農耕活 動,飲食、語言逐漸喪失原本的藏人文化,這也是博巴所面臨的隱憂。

(二)理想家園

在我心中,「理想家園」代表了人類互助互愛、和諧共處和理想生活的環境。它建立在良好 政治、美麗環境、人情溫煦三個重要基礎。

一個英明的領導人,一班清廉的官員,一群團結的人民,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政治氛圍。

領導人體恤民意,領導有方,為國家社稷效力,盡其所能為民謀力;官員忠於職守、勇於任事;

人民知禮守法、安守本分。三者共同努力,令國家繁榮昌盛,令國民團結一致,立法院沒有杯葛、

黨爭,勞、資雙方沒有糾結、爭吵,不同黨派、不同族群、不同省籍、不同世代之間,沒有歧視、

沒有仇恨,各方和諧,各安其生。

理想的家園,應有最宜人的環境。不經意間,一縷陽光在指間飛舞、跳動、旋轉;藍天之上,

有無數雪白夢想與自由翱翔的飛鳥;甘霖,從天而降,匯入潺潺溪流,將自然之聲轉遞於清泉、

湖泊、汪洋。在這個家園裡,沒有濫砍濫伐而造成的土石崩塌,沒有放肆排放的黑煙、汙水造成 的汙染,沒有海岸線被大量工廠煙囪逼退,沒有蓊鬱森林、青翠植被水泥建築取代,沒有瀕臨絕

60608S-R 10-3

(4)

種野生動物的絕望哀號,理想家園不應該出現這些悲歌,它應該擁有廣闊無垠的清新空氣、有萬 物安寧的呼吸與棲息。

比風景更美的,是人心。一杯茶,一句問候,人與人的親愛,從家人、到鄰里、到朋友,乃 至於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當一個人需要關懷,人們會毫不猶豫伸出援手;當一個人榮耀成功,人 們會慷慨而真誠地讚美;居住在理想家園中的人們,沒有冷漠與偏見,只有真誠、包容與理解。

我心中的理想家園,也許無法達到「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外戶而不閉」的大同之 境,卻絕對是一個和諧、安全,能令人居住舒適、安心的社會。

10-4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一、單選題(占68分) 說明:第1題至第34題,每題有4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 項,請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2分;答錯、未作 答或畫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下列選項,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阿煌對這個議題的解釋鞭辟入裡,實在令人佩服 B傳統的民間婚姻習俗中,準備娉金是訂婚不可缺少的禮儀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