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讀霸第03回實力評量(教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讀霸第03回實力評量(教用)"

Copied!
3
0
0

Teks penuh

(1)

一、15 篇相關文意理解(單選題,每題

8

分)

1-2

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1-2題。

唐山流寓話巢痕,潮惠漳泉齒最繁。二百年來蕃衍後,寄生小草已深根。 (丘逢甲〈臺灣竹枝詞〉)

  臺為五方雜處,自林逆倡亂以來,有分為閩、粵焉,有分為漳、泉焉。閩、粵以其異省也,漳、泉以其異 府也。然同自內府播遷而來,則同為臺人而已。今以異省、異府苦分畛域,王法在所必誅。矧更同為一府,而 亦有秦、越之異,是變本加厲,非奇而又奇者哉?夫人未有不親其所親而能親其所疏。同居一府,猶同室之兄 弟,至親也。乃以同室而操戈,更安能由親及疏,而親隔府之漳人、親隔省之粵人乎? (鄭用錫〈勸和論〉)

  汝等漳、泉百姓但知漳、泉是親,客莊居民又但知客民是親。自本鎮、道、府視之,則均是臺灣百姓、均 是治下子民,有善必賞、有惡必誅,未嘗有輕重厚薄之異。即在汝等客民,與漳、泉各處之人,同自內地出來 , 同屬天涯海外、離鄉背井之客,為貧所驅,彼此同痛。幸得同居一郡,正宜相愛相親,何苦無故妄生嫌隙,以 致相仇相怨,互相戕賊?本鎮每念及此,輒為汝等寒心。 (藍鼎元〈諭閩粵民人〉)

( A )1. 甲詩乃是歌詠先民渡海來臺落地生根的歷史,下列與其相呼應的是:

(A)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於今是賴 (B)發家藏美酒,夫妻子女,大嚼高歌,洵不知帝力於何有矣

(C)臺為五方雜處,自林逆倡亂以來,有分為閩、粵焉,有分為漳、泉焉

(D)幸得同居一郡,正宜相愛相親,何苦無故妄生嫌隙,以致相仇相怨,互相戕賊

(A)描述先民來臺開墾的艱辛,並為後人奠定基業。連橫〈臺灣通史序〉。語譯:臺灣本來只是海上的一座荒 島罷了!先人乘著柴車,穿著破衣,來開墾山林,一直到現在,後代子孫仍然仰賴著先人這種艱辛創業的精 神 (B)寫生活悠哉自在,不受政治力干擾。藍鼎元〈紀水沙連〉。語譯:打開家中珍藏的美酒,夫妻及子女 們,大口吃喝,高聲唱歌,實在不知道皇帝的有無存在 (C)描寫來臺移民區分祖籍的現象。鄭用錫〈勸和 論〉 (D)希望人民彼此能相親相愛。藍鼎元〈諭閩粵民人〉。

( D )2. 關於甲、乙、丙三文,敘述正確的是:

(A)乙文作者希望爭鬥的雙方能念及故鄉親人,放開心胸笑泯恩仇 (B)丙文作者對於臺灣的百姓遭受到政府的不義對待,深感無力 (C)乙丙文共同批評的對象是高舉國家大義,進而使敵我分明的人 (D)從以上文章可看出早期臺灣社會移民的來源及衝突原因

(A)乙文作者恩威並施,一則強調「王法在所必誅」,二則慰勉臺人,視彼此為同室之兄弟,不僅要親其所親,

還能親其所疏 (B)非遭政府不義對待,而是臺人自身「分類械鬥」 (C)乙文表示同屬離鄉背井之客,何苦 區分地域以致仇怨戕賊。丙文表示種族偏見不在於血統相差甚遠的種族之間,而是劃分彼此所使然。二者都 是刻意區分人我,進而黨同伐異。

甲文語譯:

先民從唐山渡海來臺,以福建、廣東人居多。而經過二百多年的繁衍、開發,當時的舊移民現在已根留臺灣,

與臺灣這片土地再也切割不斷。

乙文語譯:

臺灣是五地雜處的多元族群,自從林爽文倡導動亂以來,有人把族群分為閩、粵二類,又有人把族群分為漳、

泉二類。閩、粵的分別來自不同省籍,而漳、泉的分法則因為出自不同府:一為漳州府,一為泉州府。然而 他們同樣是從中原內地播越遷徙而來,就同樣成為臺灣人而已啊。今日只因為不同省籍、不同府別而苦苦劃 分彼此的地域,這是朝廷的法令必定要制裁的。況且同為一府之人,卻也有南北親疏的差異,且情況更是變 本加厲,這豈不是奇中更為奇特之事嗎?人從來沒有不能親近親友而能親近陌生人的道理。同住在一府,就 像同處一室的兄弟,是最最親近的人了。若竟然以同處一室而操戈相對,又哪裡能由親人推及疏遠者,而去 親近隔著一府的漳州人、親近隔著一省的廣東人呢?

丙文語譯:

你們來自漳州、泉州的百姓只知道親愛漳州、泉州人,客家居民又只知道親愛客家居民。從本鎮、道、府來 看,都是臺灣的百姓,都是國家的子民,有善事一定重賞,作壞事一定嚴懲,不曾有輕重厚薄的區分。就算 你們是客家人,也和來自漳州、泉州的人一樣,都是從中國來到臺灣,都是漂泊天涯、離鄉背井的人,都是 被貧窮驅迫,有著相同的痛楚。幸運能居住在同一郡內,更應該相親相愛,何苦無緣無故胡亂滋生猜忌,導 致彼此仇恨抱怨,互相傷害呢?每當本鎮想起這些事,總要為你們感到失望而痛心。

( C )3. 關於陶淵明〈桃花源記〉一文的形式或內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以桃花源的出現與消失為線索鋪展故事,並插敘漁人在桃花源中的經歷 (B)運用了虛實相襯筆法,實寫時地,虛寫人物,將桃花源營造得如幻似真 (C)全文前後照應,以漁人無心而入,有意尋找不得,凸顯桃花源的「忘機」

(D)全文用字簡淨,使用白描手法,在六朝文壇中別具一格,深受當世推崇

(A)全文以漁人進入桃花源為線索,按照時間的順序逐漸鋪展 (B)人物並非完全虛寫,歷史上劉子驥確有其 人 (D)在當世不被人看重。

二、長文閱讀(多選題,每題

10

分)

( BCE )4. 閱讀甲、乙二文,關於寫作技巧的說明,正確的是:

甲、文學最重要的功能是「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在〈祝福〉裡頭,你不僅只看見貧窮粗 鄙,你同時看見貧窮下面「人」作為一種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學,使你「看見」。…

…我想作家也分成三種吧!壞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見愚昧,偉大的作家 使你看見愚昧的同時認出自己的原型,而湧出最深刻的悲憫。

(龍應台〈在迷宮中仰望星斗〉)

乙、我發覺許多作品裡力的成分大於美的成分。力是快樂的,美卻是悲哀的,兩者不能獨立存在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詩,然而它的人生態度又是何 等肯定。我不喜歡壯烈。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壯烈只有力,沒有美,似乎缺少人性 悲壯則如大紅大綠的配色,是一種強烈的對照。但它的刺激性還是大於啟發性。蒼涼之所以 有更深長的回味,就因為它像蔥綠配桃紅,是一種參差的對照。

(張愛玲〈自己的文章〉)

(A)作家分成三種,最偉大的作家揭露自身的愚昧,使世人警惕自省 (B)〈祝福〉可能會讓我們看見社會下層人物在困頓中令人尊敬的痛苦 (C)對張愛玲來說,從寫作基調來看,蒼涼的故事才是一種參差的對照 (D)文學作品的「力」之於「美」的關係就如同「對照」之於「和諧」

(E)張愛玲偏好蒼涼風格,認為它不如悲壯強烈,但能給人更多啟發

(A)壞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偉大的作家則使你看見愚昧的同時認出自己的原型 (D)對照與和諧是西式用 色方法,在寫作上,力與美則是文章中兩種相互對照的成分,故雙方的關係並不等同。

60612S-R 3-1

3 搭配單元:《讀霸》第 5 、 6 回

(2)

( AD )5. 閱讀下文,說明正確的是:

  樹枝上的毛毛蟲,不時被圍困於生命的危險中,因為牠有太多的敵人,就像氣溫、天候與鳥 類等等。藝術家為保全他的生命,也必須闖過有如毛毛蟲一般的危機與險阻。尤其可怕的,莫如

「停滯」這兩個字。不,在藝術境界裡,並沒有停滯的現象,因為不進則退。藝術家處於退步的 時候,常會發生一種「自動作用」,這實意味著,所寫的作品,千篇一律。只要陷入「自動作

用」,這在藝術家,無異已瀕臨死亡。 (《芥川語錄》)

(A)藝術家在現實社會中就如同毛毛蟲般,常會遭遇危機和險阻 (B)為求溫飽,藝術家需不斷地放棄自己的堅持,迎合世俗喜好 (C)自動作用是藝術家靈感源源不絕,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 (D)不斷地進步、追求創新,乃是藝術家極其重要的生命價值與使命 (E)面對無法創作出更有價值的作品時,創作者唯一的選擇就是死亡

(B)文中未提及這個概念 (C)「自動作用」是處於退步時的一種情況,意味著所寫的作品千篇一律 (E)作品 千篇一律無異於死亡,並非必須死亡。

三、情境應用與圖表判讀(單選題,每題

8

分)

6-8

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6-8題。

  村中,秦得參的一家,尤其是窮困的慘痛,當他生下的時候,他父親早就死了。他在世,雖曾贌得幾畝田地 耕作,他死了後,只剩下可憐的妻兒。若能得到業主的恩恤,田地繼續贌給他們,僱用工人替他們種作,猶可得 稍少利頭,以維持生計。但是富家人,誰肯讓他們的利益,給人家享。若然就不能成其富戶了。所以業主多得幾 斗租穀,就轉贌給別人。他父親在世,汗血換來的錢,亦被他帶到地下去。他母子倆的生路,怕要絕望了。……

  得參十六歲的時候,他母親教他辭去了長工,回家裡來,想贌幾畝田耕作,可是這時候,贌田就不容易了。

因為製糖會社,糖的利益大,雖農民們受過會社刻虧、剝奪,不願意種蔗,會社就加上租聲向業主爭贌,業主 們若自己有利益,那管到農民的痛苦,田地就多被會社贌去了。若做會社的勞工呢?有同牛馬一樣,他母親又 不肯,只在家裡,等著做些散工。因他的氣力大,做事勤敏,就每天有人喚他工作,比較他做長工的時候,勞 力輕省,得錢又多。又得他母親的刻儉,漸積下些錢來。到得參十八歲的時候,他母親唯一未了的心事,就是 為得參娶妻。經她艱難勤苦積下的錢,已夠娶妻之用,就在村中,娶了一個種田的女兒。幸得過門以後,和得 參還協力,到田裡工作,他一家的生計,暫不覺得困難。 (節錄自賴和〈一桿稱仔〉)

  看看甘蔗的採伐期到了,蔗農們忽然大家都不安、都騷動起來,因為會社發表了新的採伐規則,在這規則 裡最要緊的是:

  凡甘蔗有臭心的皆要削掉。

  凡要納入的甘蔗,蔗葉蔗根併附著的塗,須要十分掃除。

  凡被會社認為掃除不十分的甘蔗,應扣去相當斤量,其應扣的重量,由會社認定。

  蔗農們議論紛紛,總講他們的結論,都是一樣地在講會社起拗蠻。因為今年的粟價較有些低落,蔗價在年 頭定了有較好些,看見農民得有些利益,會社便變出臉來。蔗農們大家都不愿。不愿雖然在不愿,卻不知道要 怎樣,纔能爭回他們的利益,這時候專門擾亂社會安寧的不良份子,獻身於農民運動的人,便乘著這難得的機 會,出來活躍搧動,一些較不安份的農民,平時對會社就抱著不滿,與及前年因為被強制插蔗,虧去了做息本 , 希望著今年要掙回些少本錢的農民,聽講有法度好計較,大家都走到他的指導下去。

  會社也飼不少爪牙,關於這起事,早就在注視蔗農們有什麼舉動,這規則會引起他們的不平反對,會社在 先就有覺悟,所以也準備好對付的方法在等待著。

  忽一早起,會社方在開始辦事的時間,有一大群蔗農擁到事務室去,會社雖然自早就在注意,但是這一舉 竟為爪牙嗅不到,出乎他們意料外,所以也就狼狽起來,有幾個像是被推舉的代表,進事務室去,要求工場長 會面,這時候他尚未出勤,事務員便有所藉口,暫時讓代表們在應接室等待,便趕緊去告急,在惶急的時候,

雖只一些時間,在他們已有重大的效用。

  添福兄聽著會社新定的採伐規則,也真不平,但是他卻還自信他的蔗種去好,農會的技手、會社的技師,

都講他會得到獎勵金,設使被會社怎樣去扣除,當然不會扣至十八萬以下,所以在添福兄自己,並不怎樣失望, 大家要去包圍會社的時,他也不敢去參加,他恐驚因這層事,叛逆會社,得獎勵金的資格會被取消去,他辛辛 苦苦,用比別人加三、四倍的工夫,去栽培去照顧,這勞力豈不是便成水泡,所以他總在觀望,在等待消息,

他的心裡也在祝禱這次交涉,能得有好結果。 (節錄自賴和〈豐作〉)

( C )6. 電影公司要以日治時期的臺灣為背景拍攝一部電影。下列情景,與甲、乙二文內容相符合的是:

甲、會社監控農民的一舉一動     乙、會社中勞工工作條件極差

丙、會社想盡方法減少甘蔗的收購重量 丁、會社以獎金利誘農民退出反抗活動 戊、會社拉高田地租金使農民無力承租

(A)甲、乙、丙 (B)乙、丁、戊 (C)甲、乙、丙、戊 (D)甲、乙、丁、戊

(甲)從乙文「會社也飼不少爪牙,關於這起事,早就在注視蔗農們有什麼舉動」可知 (乙)從甲文「若做會社 的勞工呢?有同牛馬一樣,他母親又不肯」可知 (丙)從乙文「蔗農們議論紛紛,總講他們的結論,都是一 樣地在講會社起拗蠻」可知 (丁)文中無提及 (戊)從甲文「會社就加上租聲向業主爭贌」可知。

( D )7. 根據甲、乙二文,以下文意闡釋,正確的是:

(A)秦得參曾受製糖會社的奴役,因而不願繼續在會社擔任長工被虐待 (B)當年稻穀價格下滑,而甘蔗價格較好,蔗農賣糖給會社的收入增加 (C)賴和認為法律是殖民政府宰制人民的手段,但也因此方能保全生活

(D)從文章可知賴和除關注殖民政府問題,更關心貧苦人民的生活困難

(A)文中無此說 (B)會社為壓低收購支出,發表更苛刻的甘蔗收購規則,苛扣農民所得 (C)反諷,認為法律干 涉百姓生活太甚。

( B )8. 下圖為遊戲寵物寄給主人的旅行明信片,在收件人欄位以圖文方式表達,根據內容推斷,要寄給 作者賴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A)琦君 (C)張愛玲 (D)魯迅。

四、跨領域判讀(單選混合題組,第

9~10

題,每題

8

分。第

11

題,16 分)

9-11 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9-11題。

  余聞登州海市舊矣。父老云:「常見於春夏,今歲晚,不復出也。」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見為恨。祈禱 於海神廣德王之廟,明日見焉,乃作是詩。

東方雲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蕩搖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闕藏珠宮?

心知所見皆幻影,敢以耳目煩神工。歲寒水冷天地閉,為我起蟄鞭魚龍。

重樓翠阜出霜曉,異事驚倒百歲翁。人間所得容力取,世外無物誰為雄?

率然有請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窮。潮陽太守南遷歸,喜見石廩堆祝融。

自言正直動山鬼,豈知造物哀龍鍾。伸眉一笑豈易得,神之報汝亦已豐。

斜陽萬里孤鳥沒,但見碧海磨青銅。新詩綺語亦安用,相與變滅隨東風。 (蘇軾〈登州海市〉并序)

  蘇軾一生作詩無數,〈登州海市〉是記載他到登州(今山東蓬萊)上任五天,得見當地著名而又難遇的

「海市蜃樓」的經過。然而歷史上對蘇軾是否真的見到了海市頗多質疑。一是登州海市多出現在春夏之交的五 六月,而蘇軾到任已是初冬季節。二是全詩中描寫蜃景的僅有「重樓翠阜出霜曉」一句,是否蘇軾怕說多了露 出馬腳?

  文學作品中寫冬季出現蜃景,蘇軾並非孤例。清人何淩漢有次至登州,適逢地方官員冬季祈雪成功,置酒 蓬萊閣慶賀時意外見到海市,他當即寫下〈登蓬萊閣〉一文。清人黃宗羲在康熙八年冬,在浙江慈溪達蓬山也 觀看到了海市,並作〈海市賦〉。

  海市實為一種氣象現象。春末夏初海水尚涼,而海上氣流較暖。遠處本在海平面下的景物,在通過這層下 冷上暖、密度下大上小的大氣時,因光線發生彎曲,抬升到海平面上形成幻景。由於這種幻景中常有樓有市,

因此稱為「海市蜃樓」。「蜃」是大蛤。古人明白,蜃景是一種幻影,而他們認為這種幻景是由大蛤吐出來的。

  氣象學家指出,初冬海水已相當寒冷,而寒冷海水正是形成蜃景的必要條件之一,只是秋冬季中南方來的 暖空氣特別少、特別弱,因此在秋冬季中要見到蜃景並非易事,但若大氣環流異常,有特別強勁的暖空氣,出 現蜃景便並非不可能。

  登州地區恰恰有這樣的條件,因為它東鄰黃海,而黃海秋冬季中比內陸溫暖得多。因此每當秋冬季大陸強 冷高壓由西向東入海,只要位置、強度和移動速度合適,高壓南側的登州海區就會出現由黃海上西來的溫暖東 風氣流。較為穩定、持久的東風一旦減弱甚至驟停,便有可能產生蜃景。因為有風會引起海面上空氣上下垂直 混合,減小垂直溫差,從而使蜃景不出現。而沒有強的暖氣流又不可能造成足夠的上下溫差。因此只有在持續 強暖風剛停的一段時間內才有可能兩者都滿足。也許這就是秋冬季節極少能出現蜃景的主要原因所在。

  蘇軾當天從早上看到斜陽萬里,中間海市曾隨東風強弱而生消不止一次,「相與變滅隨東風」正是他一整 天觀察海市的科學總結。至於蘇軾詩中的蜃景描述只有「重樓翠阜出霜曉」一句的原因,若從氣象學角度來看 蜃景並非固定地域的實景連續轉播,出現的蜃景圖像需視當時的氣象條件而定。因此「重樓翠阜出霜曉」,應 3-2

(甲) 長年於彰化地區

懸壺濟世,濟助 貧苦百姓,素有 仁醫美名,一般 民眾譽為「彰化 媽祖」

文章風格含蓄委 (乙) 婉,情感卻十分 真摯,作品多為 童年往事, 是

「回憶文學」之 典範

創作目的以文學 醫治人心,故取 材自病態社會中 不幸的人們,表 現人民思想與生 活的艱辛

所作小說多探索 (丁) 愛情或婚姻中女 人的心理,深入 刻劃人性,文章 華麗帶有蒼涼的 風格

(丙)

(3)

是蘇軾所見蜃景中印象最深的部分。 (改寫自林之光〈從氣象學論證蘇軾登州海市並非造假〉)

( B )9. 根據甲詩,蘇軾認為得以目睹海市的主要原因是:

(A)正直感動山鬼  (B)誠心感動海神 

(C)見聞廣博,自然得見 (D)純粹為詩人自身幻想 由「祈禱於海神廣德王之廟,明日見焉,乃作是詩」可知。

( A )10.以下詩詞中,符合甲詩蘇軾心境的是:

(A)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B)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C)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D)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冷洲冷

甲詩中「相與變滅隨東風」(人世一切終要隨風變滅)有雙關意,指的是自然,也是人事。蘇軾已經歷許多 風風雨雨,看穿世事的本質,要變要滅不是自己可以主宰的,就隨著自然變化,處之泰然 (A)只有已灰之木,

才能因風四處飄蕩;只有不繫之舟,才能隨波逐流,無所牽絆地逍遙遊。蘇軾〈自題金山畫像〉。語譯:心 靈已然寂靜無慾了,不會再爲外物所動。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無法拴繫的小船 (B)表達了作者有報國之志。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語譯:我定要把彎弓拉成滿月,射向那西北來犯的豺狼 (C)表達了作者在出世 與入世間的掙扎。蘇軾〈水調歌頭〉。語譯:望著美麗的天空,我真希望能夠乘著風兒飛上去,但又害怕神 仙們居住的地方太高了,會讓人冷得受不了 (D)表達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蘇軾〈卜 算子〉。語譯:驚起的孤鴻不斷回頭探望,心裡有恨卻無人能懂。揀盡寒枝不肯隨意棲息,寧願獨自徘徊,

守在那寂寞清冷的沙洲。

甲文語譯:

我聽說登州的海市蜃樓已經很久了。當地人說:「(海市)在春季和夏季常見到,現在已經年終,不會出現 了。」我到任五天就要離開登州,因為沒有見到而備感遺憾。在海神廣德王廟祈禱後,第二天就見到了,於 是作了這首詩。

東方海面的天空除了雲只有一片空濛,眾多的仙人從空濛雲海中浮現。搖動晃蕩的浮世萬象,難道水神貝鑲 珠繞的宮闕就在這裡嗎?心裡知道看見的都是幻影,豈敢為了視聽美景而勞煩神明。在天寒水冷天地靜閉的 時候,(龍王卻)為我拿起鞭子叫醒冬眠的魚龍。重樓疊閣掩映於碧峰翠阜的景象在泛著霜露的清晨出現,

這樣的異象使閱歷豐富的百歲老翁也感到驚訝。人間所能獲取的當勉力為之,但世外本無的,又是誰在主宰 呢?海神很輕率地不拒絕我要看海市的祈禱,相信我在人世遇到的困難並非天意。從前潮陽太守韓愈被貶南 方後回來,(因為在陰雨天仍)看到橫山的石廩峰與祝融峰而高興。認為是自己的正直感動了神鬼,豈知是 造物主憐其老邁。舒展眉頭一笑哪是容易獲得的,神對你的回報已很豐富了。萬里斜陽中孤鳥隱沒,只見碧 海清澄得像是剛磨好的青銅鏡。我這首詩的綺麗文字又有何用,它也將隨著東風的變化一起消逝。

11.根據乙文,登州地區出現海市蜃樓的原因有哪些?(建議作答字數:20-40字)

答:(1)東鄰黃海,秋冬季海洋溫度較高   (2)大陸冷高壓吹拂

  (3)東風暖氣流

登州地區恰恰有這樣的條件,因為它東鄰黃海,而黃海秋冬季中比內陸溫暖得多。因此每當秋冬季大陸強冷 高壓由西向東入海,只要位置、強度和移動速度合適,高壓南側的登州海區就會出現由黃海上西來的溫暖東 風氣流。較為穩定、持久的東風一旦減弱甚至驟停,便有可能產生蜃景。因為有風會引起海面上空氣上下垂 直混合,減小垂直溫差,從而使蜃景不出現。而沒有強的暖氣流又不可能造成足夠的上下溫差。因此只有在 持續強暖風剛停的一段時間內才有可能兩者都滿足。也許這就是秋冬季節極少能出現蜃景的主要原因所在。

60612S-R 3-3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44.( )一個木塊置於無摩擦力的水平桌面上,受到一水平方向的施力後作等加速度運動, 已知其加速度大小為0.5 m/s2,則下列哪一個示意圖最可能是此木塊的質量與它受 力的大小? 45.( )地球與火星的質量比約為10:1,若兩者間距離為R時,地球作用於火星的萬有 引力大小為Fl,火星作用於地球的萬有引力大小為F2,則Fl:F2為下列何者? (A) 1:1

二文化的內涵 非物質 文化 物質 文化 文化 內涵 人們創造的知識、語言、信 仰、價值和規範等。 如: 價值、規範、符號與語言 人類製造出來的器具與工 藝產品皆是。如:有形的 工藝產品、生產工具等... 二文化的內涵別種說法 引用英國哲學家羅素Russell的解釋: 我認為:「人類自古以 來有三個敵人,一個是 自然,一個是他人,另 一個則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