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段】
段旨:回憶兩人童年時一起遊玩的情景。
段析:塑造一對青梅竹馬天真歡樂、感情融洽的形象。
課文區補注
1.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成語青梅竹馬:形容孩童一起嬉戲的天真情狀。也指幼時結 識的 玩伴。郎,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暱稱。弄,耍弄、戲玩。
2.兩小無嫌猜:成語兩小無猜:指幼年男女沒有任何猜疑,相處融洽。
文意補充
◎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
→描寫兩人天真活潑,從年紀很小就一起遊玩的情景。
◎同居 長干里 ,兩小無嫌猜。→是鄰居、也是朋友的單純情誼。
修辭 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梅:( 示現 )
【第 2 段】
段旨:寫初婚時女孩的羞態。
段析:以細膩的動作展現新婚的甜蜜,並透過羞澀的情態表現女子的矜持。
文意補充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描寫關係剛改變,女孩非常 害羞。
修辭千喚不一回:( 誇飾 )
【第 3 段】
段旨:表達婚後願生死相守的愛戀。
段析:以誓言表現熾烈的愛戀、堅貞的愛情,感情的表露奔放而直接。
課文區補注 豈:哪裡、怎麼。
注釋區補注
願同塵與灰:另有一解:即使化為灰燼,也願生死永不分離。亦表示長相廝守。
抱柱信::即「尾生 之信」,
文意補充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已有夫婦的體認,希望能長相廝守。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抱柱信」用於丈夫,,「望夫臺」用於妻子,表示對於情愛的篤信,相信二人不會 分離。
修辭 抱柱信:( 引用 )
【第 4 段】
段旨:遙想丈夫經商途中的情景,彷彿夢魂與共。 段析:劇情急轉:丈夫遠行,女 子想到路途的危險,不由得為之擔心受怕,「猿聲天上哀」 透露出纏綿悱惻的深沉 情意。
注釋區補注
灩(ㄧㄢˋ)澦(ㄩˋ)堆:太平寰宇記有謠云: 「灩澦大如襆(包袱),瞿塘 不可 觸。灩澦大如馬,瞿塘 不可下。灩澦大如鱉,瞿塘 行舟絕。灩澦 大如龜,瞿塘 U不 可窺。」
文意補充
◎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 。→承上句轉折,少婦獨自想像丈夫經商的路途。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點出丈夫在夏季時離家。此句設想他入川的情景,充滿 掛念之情。
修辭
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示現 )
【第 5 段】
95統測‧詩
段旨:見景而觸發別後的思念與憂愁。
段析:苔深葉落,八月蝴蝶,點出時間推移。此段藉外在景物引發內心傷悲,以蝴蝶雙 飛對 照己身孤單,將少婦思念丈夫的殷切表露無遺。
注釋區補注
猿聲天上哀:北魏酈 道 元水經江水 注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李白早 發白帝城:「朝辭 白帝 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 山。」
遲:一說為「逗留、徘徊」,一說為「久」,二說可互足。本書採第一說。
坐:有三解:因為、徒然、深。本書採第一說 文意補充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此處不直言「門前少人行」,而寫青苔覆蓋人跡,更能傳達少婦閉門等待的堅貞,有 婉約的美感。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苔痕深得掃不掉,暗示分別已久,亦指心中深愁難以排除。心情如秋景般蕭瑟,也無 心掃乾淨。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觸景生情,見雙飛蝴蝶,憐己形單影隻。「草」也透露出久不賞景,庭院久未整理。
修辭 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 頂針 )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映襯 ) 紅顏:( 借代 )
【第 6 段】
段旨:企盼能早日團聚。
段析:假想與遠方丈夫對話,表示不惜遠道相迎,傳達出女子熾熱的愛戀,也將思念之 情更 推深一步。
文意補充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探問丈夫歸期,迫不及待想見面。
◎相迎不道遠,直至 長風沙 。→只要能早一天相見,不管要去多遠都願意。
修辭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示現 )
相迎不道遠,直至 長風沙 :( 誇飾 )、( 示現 )
※時間:童年→初嫁→新婚→別離
栩(ㄒㄩˇ)栩如生:生動逼真的樣子。
渝(ㄩˊ):改變。
空閨:空寂的閨房。
意興闌珊:提不起興致的樣子。
闌珊,衰落。
比翼雙飛:並翅齊飛。相傳比翼鳥常雌雄並翅雙飛,後用來比喻夫妻恩愛。
動容:臉色改變,多指感動之意。
問題與討論參考答案
一、女子的生活階段與心境:
童年 女孩天真可愛,與男孩兩小無猜,融洽地玩耍。
初嫁 兩人關係剛改變,女子極為羞怯矜持。
新婚 婚後一段時間,女子對丈夫的感情轉為熱烈,兩人恩愛甜蜜,誓同生死。
別離 丈夫遠行經商,女子擔憂、思念,雖愁苦卻仍堅貞等待。並且懷有熱切希 望,企盼丈
二、詩句與呈現方式:夫早歸。
外在的景象或活動 人物內心情感或處境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初婚的嬌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恩愛繾綣,誓不分離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對丈夫的期待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對丈夫旅途安危的關切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追憶不捨,而時間已不知不覺流逝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以苔深象徵愁深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以蝴蝶的「雙」映襯己身之孤單
牛刀小試
基礎測驗(全為單一選擇題)
1.B 2.C 3.B 4.C 5.A 6.D 7.A 8.B 9.D 10.C
【解析】
1.(A)瑰→閨。(C)謙→嫌。(D)驕→嬌。
2.(A)玩耍、遊戲。(B)指水井邊的護欄。(D)把。
3.(A)指童年尚未束髮。(C)指過去夫妻一起逗留所留下的蹤跡。(D)何時。
4.(A)ㄒㄧㄤˋ,輔佐、幫助。(B)ㄒㄧㄤˋ,容貌、外型。(C)指「你」。「相瞞」就是「瞞
你」 的意思。(D)互相、彼此。
5.(A)皆指幼時結識的玩伴。總角,古代未成年的人頭髮紮成小髻,形狀如兩角。借指童年。
(B) 如比翼鳥般成雙成對飛翔。比喻夫妻或情侶恩愛相守/伯勞鳥和燕子各自向東西飛去。
比喻 雙方分別離散,不能相聚。(C)翻轉手掌,折取樹枝。比喻非常容易/移動高山去填 平大海, 使變成陸地。比喻非常困難的事。(D)比喻至死不變的信約/指人的言行前後反 覆,自相矛 盾。
6.(A)少婦年幼時與男孩遊玩時的情景。(B 少婦自己初婚時的羞澀。(C)少婦在丈夫遠行後,
獨守空閨,在自家庭院所見之景。(D)為預言示現,想像丈夫已經要回家了,自己願意遠 道迎 接。
9.(A)語出 孟浩然 春曉。運用設問的手法,間接表達出詩人惜春的心情。(B)語出 蘇軾 題
西林 寺壁。以平直的敘述方式勾勒 廬山 的外貌。(C)語出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比喻 人對鄉土 的愛戀。(D)語出 王昌齡 閨怨。藉由楊柳帶來的春色,興發青春虛度、與丈夫 離別的幽怨心情。
10.(A)詩俠。(B)賀知章 。(D)詩作風格雄奇浪漫、清新俊逸,與 杜甫 齊名。。
課文引導問題設計
一、 長干行一詩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少婦愛情的堅貞?
答:「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這四句用希望如同灰 塵一樣和合,表達自己不願與丈夫分離的心情。同時利用「抱柱信」表示相信丈夫對 自己的愛,利 用「豈上望夫臺」的反問傳達出堅信兩人愛情之意,確立了夫妻在雙 方心中的地位。
二、 讀完長干行,你覺得詩中的轉折處在哪裡?並說明前後區別。
答:轉折處在「十六君遠行」。在此之前都是利用回憶追述過去的相識相處,情意由 青澀而濃厚,「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是女主角對兩人愛情的自信,認為自己不 會面臨倚門遠 望的困境。但下句「十六君遠行」就打破了她的自信,由描寫男女愛 情轉為商婦哀愁,書 寫等待的思念與憂愁。
三、 詩的第五段,作者藉由外在景物來呈現少婦的心情。請試著分析詩中敘及的景物,
並說明 其作用。
答:①「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顯示少婦在等待的過程中對時間流逝的注意,
也傳達門 前少人行、少婦閉門等待的堅貞。「綠苔」也暗示少婦心中的思念愁苦。
②「苔深不能掃」:顯示夫妻兩人分別已久,庭中苔痕已深得掃不掉,自己也提不起 勁去掃。同時,此句亦象 徵心中因離別而增生的深愁難以排除。③「落葉秋風早」:
秋景蕭瑟,引得少婦心情更加 淒涼。④「蝴蝶」、「雙飛」:蝴蝶比翼雙飛是兩情 繾綣的意象,在思念良人的少婦眼中, 此情景反而將她的形單影隻襯得更加寂寞,
傷心更深一層。
課文補充說明 ( 進階 )
※ 入聲字押韻
「額」、「劇」為本詩的韻腳之一,原均入聲字陌韻,但入聲字在今國音已消失。故若將
「劇」 特意改為ㄐㄧˊ、ㄐㄩ,「額」卻讀平聲,不但於格律不合,亦無意義,甚至造 成學生混淆。 這種情形是古今音變所造成的,語音在漫長的時間中產生演化,唐宋 時的 中古音傳到現在的 國音,變化的幅度已頗可觀,有些原本處在相同韻部的字,今日因此 讀來不同。教學時可以南 方方言(如閩南語、粵語、客家話等)讀它,讓學生了解什麼 是入聲。或者可至中古音查詢小 工具 http://www.eastling.org/tdfweb/midage.aspx,查詢 各家學者對「額」、「劇」中古音的擬音及 反切。
※ 抱柱信
「尾生 抱柱」典故來自莊子盜跖,敘述 孔子 前往勸說大盜 盜跖 改過向善,盜跖 以 尾生 等人為例,說明 孔子 勸他追求的,都不是他所要的:
世之所謂賢士,伯夷叔齊 。伯夷叔齊 辭 孤竹 之君而餓死於 首陽之山 ,骨肉不葬。…
… 尾生 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此六子者,無異於磔犬 流豕、操 瓢而乞者,皆離名輕死,不念本養壽命者也。(世上所說的賢士,要提到 伯夷
、叔齊 了。伯 夷 、叔齊 辭讓 孤竹 的國君而餓死在 首陽山 上,屍體沒有埋葬。……
賞析
問題與討論
相迎不道遠,直至 長風沙 熱切的等待與盼望
尾生 和女子相約在橋樑 下會面,女子不來,當大水來了,他不離開,抱著橋柱死了。這 六個人,無異是被殺的狗、沉 水的豬、拿著瓢子討飯的人,都是貪利求名而輕生,不念 本根而頤養天年的人啊。)
人生如白駒過隙,他想要的是可以舒展自己意志、保存真性的生活。原典對「尾生 抱 柱」 一事有貶抑之義,但後代對此事,卻多讚美其高信。
※ 「遲」行跡 遲行跡的「遲」字義有二說:
①一說為「徘徊、逗留」之意,句意為:門前有徘徊、逗留所留下的蹤跡。
②一說為「久」,在此指舊、昔之意,句意為:門前有昔日留下的足跡。 二說可互足。
本書採第一說。
※ 「蝴蝶來」與「蝴蝶黃」 明代楊慎升庵詩話謂秋天黃色蝴蝶最多,並引李白此詩以 為「深中物理」,認為今本改「黃」為「來」,文意過於淺顯。但清王琦為李太白文集作 注,認為就文意來說,終究還是以「來」 字較為適合。其實,詩中寫黃蝶者甚多,如梁 簡文帝春情:「蝶黃花紫燕相追,楊低柳合露塵 飛。」可見即使是春季也是有黃蝶。因 此,雖說黃蝶可能因感應秋日金氣,在秋天時數量特別 多,能反映出八月秋蝶的特色,
但考量與下文「雙飛西園草」的文意承接關係,當作「來」較好。
早晚
何時 早晚下三巴,欲將書報家。
時候
1.我隨身帶著這蒙汗藥,我如今攪在這飯裡,他吃了呵!明 日
這早晚,他還不醒哩!(U元高文秀 U黑旋風第三折)
早上和晚上 早晚溫差大,要記得多添件衣服。
遲早 現在不努力,失敗是早晚的事。
長干行相關地點說明
一、早晚下三巴:從地圖可以看出長干行中丈夫乘船經商的路線,約是由 長江 下游的 南京 溯至上游 四川 東部 渝州 (唐代巴郡 改為 渝州 )一帶。妻子願前往迎接的 長 風沙 則位 於中游。
二、直至 長風沙 :南宋陸游 入蜀記云:「自 金陵 (今 南京 )至 長風沙 (今 安 徽省安慶市 東 長江 邊)七百里,而室家(妻子)來迎其夫,甚言其遠也。」古代一里 約是今日的四 百一十五公尺,換算後兩地約相距二百九十公里。若用 Google 地圖標 示兩地,選擇步行 前往,則兩地約距三百一十公里,和 宋代 所記相去不遠。而電子地 圖計算須走近三日才 能從 南京 抵達 長風沙 ,古代道路修治及沿途客店不比今日,對 唐代 一名少婦而言,是 非常辛苦且遙遠的路程了。
示現修辭
歷屆試題
1.閱讀下詩,並推斷下列說明,何者不正確?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 早。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 心,坐愁紅顏老。
(A)「落葉秋風」比喻心情的淒清寂寞 (B)「蝴蝶雙飛」暗示昔日兩情繾綣的美好 (C)「綠 苔
深厚」是指閨中思婦無心料理家務(D)「坐愁紅顏老」形容時光飛逝,青春不再。
【95 統測】
2.「有下象棋者,久而無聲響,排闥視之,闃不見人」,句中「闃」的意義,與下列何句「 」
內的詞義最接近? (A)「靜」夜四無鄰 (B)蒼「茫」雲海間 (C)月「黑」雁飛高 (D)低 頭向
「暗」壁。 【100 統測】
解答:C 苔深,言青苔多,也就是愁多。「掃」字雙關,一指掃青苔,一指掃除煩惱。
「綠 苔深厚」象徵心中的愁深厚,拂之不去。
說明:〔文意理解〕
解答:A 「闃」音ㄑㄩˋ。寂靜無聲。(A)沒有聲音。(B)廣大迷濛的樣子。(C)昏暗無光。
(D)光線不足的。
說明:〔字義〕
定義 利用想像力,把實際上不聞不見的事物,說得如聞如見的修辭方法,叫作「示 追 現」。
述 示現
把過去的事跡說得彷彿還在眼前一樣。
○例E 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同居 長干 里 ,兩小 無嫌猜。
A U U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 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A○例 A遙想公瑾 U當年,U小喬 U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 滅。(U蘇軾 念奴嬌)E
預 念奴嬌)
言 示 現
把未來的事情說得彷彿已經發生在眼前一樣。
○例E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 長風沙 。
○例 A君問歸期未有期,U 巴山 U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 U巴山 U夜雨 時。」(U李 E
商隱 U夜雨寄北)
懸 想 示現
把想像中,同時間而不同空間的事情說得彷彿在眼前一樣。
A○例 A十六君遠行,U瞿塘灩澦堆 U。五月不可觸,猿聲天 上哀。
A○例 今夜 U 鄜州 U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 U長安 。U 香霧雲鬟溼,清 輝玉臂寒。
E
A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U杜甫 U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