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2 序数与基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2 序数与基数"

Copied!
7
0
0

Teks penuh

(1)

§2 序数与基数

集论除了为数学各分支提供共同的形式基础以外,它本身的主要成果是序数和基数的理 论.序数和基数都是正整数的推广.在§1 里介绍了与集有关的基本概念,但是没有接触到有限、

无限、正整数的一般定义等等,这些都将在本节作严密的说明.

一、 排队(良序)集

[关系] 假定 A 是一个集,GAA,那末 G称为 A 里的一个关系.如果<xy>G,那

末称xyG这种关系.

[大小关系与分行(偏序)集] 假定G是集A里的一个关系,由<xy>G和<y,z>G,必

有<xz>G,并且对任何xA,<x,x>

G,那末称GA里的一个大小关系.假定<x,y>G

记作x<y.如果A里有一个大小关系,那末称A为一个分行(偏序)集.

[次序与单行集] 假定集A里有一个大小关系(<)满足条件:

(i) 对任何xAyA,下列各式

x<y,x=y,y<x

一定有一个且只有一个成立,这里x=y表示xy相同.

(ii) 对任何xA,yAzA,如果x<yy<z都成立,那末x<z成立.

那末称这关系是A里的一个次序,称A依这次序是单行集.

[排队集] 假定按照集A里的一个次序,A的任何一个非空子集都有最小的元素,那末称A

按照这个次序排队,称A 为排队(良序)集.如果 A按照某个次序排队,那末A 的任何一个子集也 都按照这个次序排队.

[小头] 假定 B 是排队集 A 的一个子集,B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比 A\B 的任何一个元素小,

那末称BA的一个小头(注意,A自己也是A的一个小头,因为A\A=φ ,上面的假设自然成立).

如果A\B

,那末称BA的真小头.

[保持次序的变换] 假定一个变换把一个单行集(不一定是排队集)A一对一地变进一个单

行集B,并且象源小的象也小,那末称这变换保持次序.可以证明,假定AB都是不空的排队集,

那末其中一定有一个集可以保持次序地变上另一个集的一个小头,并且这种变换是唯一的.

二、 序数

[序数] 如果集α 满足条件:

(i) α 的每个元素都是集;

(ii) 如果xα ,yx,那末yα ;

(iii)α 可以用当作次序(就是把x<y理解为xy)排队.

(2)

那末称集α 为序数.

序数是存在的,§1,一,集的例子中所述的0和1,2,3,4等正整数就都是序数,例如2={φ ,{φ }}

显然具备(i),(ii),(iii)这三个条件.

[后继序数] 假定α 为序数,那末比α 大的最小的序数称为α 的后继序数.

[极限序数] 假定α 为序数,如果α 没有最大的元素,那末比α 的所有元素都大的最小的

序数称为极限序数.

[序数的性质]

1° 对任何序数α 和β ,式子

α β ,α =β ,β α 一定有一个且只有一个成立.

2° 若α ,β ,γ 都是序数,并且α β ,β γ ,则α γ . 3° 若α 和β 都是序数,并且α β ,则α 等于β 的一个小头.

上述性质说明如果把看作<,任何序数α 和β 可以比较大小,而且小的序数既是大的序数 的一个元素,又是大的序数的一个小头.

4° φ 是最小的序数.

5° 任何一个序数α 都有唯一的后继序数,如果把这个后继序数记作α +1,那末 α +1=α ∪ {α }

6° 一个序数α 是所有比α 小的序数的全体.如果α 有最大的元素γ ,那末α 就是γ 的后 继序数,不妨把γ 记作α -1.如果α 没有最大的元素,那末α 不是任何序数的后继,这时α 为 极限序数.

7° 对任何一个序数集{α h|hH},存在比所有α h都大的序数,当这个序数集没有最大的 元素时,α = h

H h

 就是比所有α h都大的最小的序数,α 是一个极限序数;当这个序数集有最 大的元素α k时, h k

H h

 

,而比所有α h都大的最小序数是α =α k ∪ {α k }=( h

H h

 )∪ {α k}.

[布拉里-弗蒂怪异] 假定“ 所有序数的全体” 是一个集,那末由性质7,存在一个序数比

这个集里所有序数都大,也就是有一个序数比所有序数都大,这个自相矛盾的结论就叫布拉 里-弗蒂怪异.这是集论史上罗素怪异以外又一个著名的怪异.

从公理化集论来看,这无非说明“ 所有序数的全体” 不是集.因此要避免牵涉到这个概念,

至多只说“ 小于某个序数α 的所有序数的全体” .

三、 正整数超限序数超限归纳法

[正整数] 假定n是一个后继序数,比n小的所有序数是零(φ )或后继序数,那末说n

是一个正整数.

[有限序数与超限序数] 零或正整数称为有限序数.一个序数如果不是有限的,那末这种 序数称为超限序数.

φ 当作序数时,记作0.

(3)

[无限公理] 至少存在一个集A有下面的性质:(i)φ A;(ii)xA必有x∪ {x}A.

定理 所有有限序数的全体是一个集ω ,ω 是最小的超限序数.所有正整数全体也是一个 集.

事实上,每个有限序数必定属于无限公理所说的那种集 A.所以由划分公理得到定理的结 论.

由这个定理知道,无限公理可以用下面的论点代替:“ 所有正整数全体是一个集” 或者“ 所 有有限序数的全体是一个集.”

[超限序数的例子]

ω ,ω+1,ω+2,ω+3,

所有这些序数的全体显然是一个用ω 当作标号集的集{xn|nω },这里 xn=ω+n,ω 是所有有 限序数的全体.因此存在一个比它们都大的最小的序数,这是一个极限序数,记作ω2.同样由 序数集{ω2+n|nω }得到一个比所有ω2+n都大的极限序数ω3.于是得到下列序数:

0,ω,ω2,ω3,

比ωn这些序数都大的最小序数记作ω2=ω ω .同样还得到ωn.比所有ωnnω )都大的最小 序数记作ωω.

同样道理,由ω ,ωω, , , 得到一个比它们都大的最小的序数,记作0. 还可以把比

0,0+1, , , ,

01 01

01

 

这些序数都大的最小的序数记作1.对任何正整数 n+1,用n+1表示比n+1,n1,n1,都大 的最小的序数.然后又把比0,1,2,都大的最小的序数记作ω.

用类似办法还可得到 , , ,

1

0

 因此得到序数 .当然还可得到

等等序数,不再多说.

上面是专门利用那些用ω 当作标号集的序数族得到新的序数.其实,还可利用那些用任何 序数α 当作标号集的序数集来得到新的序数;当α 是极限序数的时候,从序数族{β|β <α } 可以得到一个比所有β(β <α )都大的最小的序数,这序数就可记作α ;当α 是后继序数的时 候,把α定义为比下列这个用ω 当标号集的序数族

{11,11,11,} 的每个序数都大的最小的序数.

[数学归纳法] 假定ω 是所有有限序数的全体,Aω .如果φ A 并且由 nA 可以推出

n+1A,那末A=ω .

在实用上,A是当作使某个论点成立的所有有限序数的全体的.如果A满足上述数学归纳 法的假设的话,那末A就是所有有限序数全体,所以,所有有限序数都使那个论点成立.

数学归纳法只针对特殊的序数ω .实际上对一般序数(特别是超限序数)α ,类似的结论 也是成立的,这就是超限归纳法.

[超限归纳法] 假定α 是一个序数,Aa,如果φ A,并且对任何一个β α ,由所有比

β 小的序数γ A可以推出β A,那末A=a.

(4)

超限归纳法显然可以用下面推论的形式表达,有时候应用这种形式比较方便:

推论 假定α 是一个序数,φ Aα ,那末存在序数β 使A对所有的 成立,但 是β A.

四、 选择公理与排队定理

[选择公理与选择变换] 假定{Ah|hH}是一个集族,这里每个集 Ah≠ φ ,那末存在一个

定义在这集族里的变换f:对所有hH

fAh)= xh Ah

变换f称为选择变换.

[排队公理] 一个集一定可以依一个次序排队.

注意,1o 一个不空的排队集可以保持次序地变上一个序数,这序数和这变换都由这排 队集唯一决定,这序数称为这个排队集的序数.

2o 一个集A可以依不同的次序成不同的排队集,而且这种不同的排队集的序数也不同,

例如,如果依照把有限序数全体只当作一个集,不依照原来的次序,而规定每一个偶数都比 任何一个奇数小,而偶数和偶数或者奇数和奇数之间依照原来的次序,那末得到的排队集是

{0,2,4,,1,3,5,}

如果把它保持次序地变上一个序数的话,这个序数只能是

{0,1,2,,ω+1,ω+2,ω+3,}

也就是ω+ω=ω2,而不是原来的序数ω .

3o 由选择公理(还有其他公理)推出排队定理;反过来由排队定理也可以推出选择公 理.所以也可把排队定理当公理,而把选择公理当定理.

[仓恩定理] 假定一个分行集 A 的任何一个单行子集都有上界(就是A 的一个大于或者

等于这个单行子集的每个元素的元素),那末A一定包含一个极大元素(就是没有任何别的元 素大于它).

定理 假设集论公理系统ZFC中除选择公理外,别的公理都成立,那末选择公理、排队 定理、仓恩定理中任何一个和任何另外一个都是等价的.

五、 序数算术

利用超限归纳法规定序数的算术如下:

[加法] α +0=α ,α +β =sup{α +γ |γ <β }

[乘法] α 0=0,α (β +1)=α β +α ,α β =sup{α γ |γ <β } [方幂] α 0=1, α β+1βα , α β=sup{α γ |γ <β }

注意,以上假设β 是极限序数,加法和乘法都是不可交换的.例如 1+ω=sup{1+n|n<ω}=ω<ω+1

2ω=sup{2n|n<ω}=ω 但是ω2=ω(1+1)=ω+ω>ω.

(5)

[除法] 假定α 和β 是序数,β >0,那末存在唯一的序数和唯一的序数, <β ,使 α =β  +

α 为极限序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α =ω,这里由α 唯一决定;而α 为有限序数的充分必 要条件是α =ω +n,这里和正整数n都由α 唯一决定.

六、 基数

[基数] 假定集A可以一对一地变上集B,那末记成

card(A)=card(B)

“ card(A)” 读作“ A的基数” 或势.

为了符合习惯,进一步把card(A)定义作“ 可以一对一地变上A的最小的序数” .这里不妨 采用这个定义,不过要注意:1 基数跟序数的算术不一样,所以尽管这样定义,但一般不 用那个序数的记号来表示所说的基数,例如card(ω )不记作ω 或其它的序数;2 虽然由选 择公理知道可以一对一变上集A的最小的序数存在并且唯一,但是并非所有关于基数的基本 原理都跟选择公理有关系,下面的定理就是例子.

假定集A可以一对一地变进集B,那末记成 card(A)≤ card(B)

特别,当card(A)≤ card(B)而card(A)≠ card(B)时,记作

card(A)<card(B)

上面规定了基数间的大小如何比较,但这只是表面的,要等建立了下面的定理以后才能 说明这样规定是合理的.

[康托-伯恩斯坦定理] 假定card(A)≤ card(B) ,card(B)≤ card(A)

那末

card(A)=card(B) 推论

1° 对任何集A和集B,下列式子

card(A)<card(B),card(A)=card(B) card(B)<card(A)

一定有一个且只有一个成立.

2° 假定 card(A)<card(B),card(B)<card(C),那末 card(A)<card(C)

[康托定理] 假定A不是空集,那末

card(A)<card(A2)

[有限基数与有限集] 一个有限序数的基数称为有限基数.如果card(A)是有限基数,那

末称A为有限集.

定理 假定hk是有限序数,h<k,那末 card(h)<card(k)

(6)

由这个定理看到,所有有限基数的全体可以保持次序地变上所有有限序数的全体ω .由于 这个缘故,假定n是一个有限序数,那末可以用n来代表card(n),也就是记成

card(n)=n

这样一来,正整数和零不仅是有限序数,而且是有限基数,并且当作基数来看,它们之间大 小关系仍旧保持.

[超限基数] 任何一个基数总是某个序数的基数.有限序数的基数是有限基数,超限序数 的基数一定不是有限基数,称为超限基数.

大的基数必定是大的序数的基数.因此超限基数的全体是一个排队集.所以可以把比某个 超限基数小的所有超限基数用序数当作下标从小到大排队:

\ 0, \ 1, \s2,

s s

s s

s

其中s\s0就是最小的超限基数card(ω ).“ s\s” 读作“ 阿勒夫” .

由上面说明知道,任何一个基数都可以表示s\s,这里α 是某个序数,并且s\s是比所有

s

s\ (β <α )大的最小的基数.反过来,对任何序数α ,这样的s\s都存在.因为假定 sk

s\ 存在,

那末 \sk1

s 一定存在,因为总有基数比 sk

s\ 大,于是由排队集的性质知道存在比 sk

s\ 大的最小

的基数 \sk1

s ,于是由数学归纳法知道,对任何正整数nsn

s\ 存在.

对一般序数α 可以用超限归纳法证明,因为假定对于比序数β 小的每个序数δ ,s\s 存 在,那末存在序数γ δ,使card(γ δ)= s\s 比所有这些γ δ都大的序数存在,随便取一个记作 γ ,那末 card(2)>card(γ )≥ card(γ δ)= s\s .所以比所有的s\s都大的基数存在.因此由排队 集的性质知道存在比所有的s\s 都大的最小的基数,这个最小的基数就是s\s.因此由超限归 纳法知道,对任何序数α , s\s存在.

[可数集与不可数集] s\s0称为可数无限集的基数,因为s\s0=card(ω ),凡是s\s0当基数

的集一定可以一对一地变上ω (也就是零和所有正整数全体).有限集和可数无限集都称为可 数集.

由康托定理s\s0 2s\s0(非空集的所有子集的全体的集的基数),所以基数等于2s\s0的集 是不可数的. 2s\s0 正好是所有实数全体(连续域)的基数,这是因为实数全体就是二进位小 数全体.但是2s\s0究竟是那一个超限基数呢?康托猜测2s\s0是最小的不可数的基数,这就是下 面著名的

[连续域假设] s\s12s\s0

[广义连续域假设]

s

s s

s

1 2 \

\  对任何序数α 成立.

连续域假设对不对?这问题曾经长期得不到答案,三十年代末发现了意外的结果:如果 集论的公理系统本身没有矛盾,那末连续域假设跟这个公理系统是不矛盾的.以后又进一步证 明连续域假设的否定(非)(就是s\s1 2s\s0)跟这个公理系统也是不矛盾的.这就是说,连续 域假设对不对是不可解的(从现有公理系统来看).由于实数在数学中的重要意义,这个问题 不可解说明集论公理不完备.

七、 基数算术

(7)

[公式] 假定AB是集,AB≠ φ ,那末规定

card(A)+card(B)=card(Α ∪ B) card(A)card(B)=card(AB)

card(B)card(Α)=card(AB) 基数的加法和乘法都是可以交换的.

定理

s\s2s\s

推论

s\sns\sn为正整数)

s\ss\ss\s( ) 3° s\ss\ss\s( )

[几个特殊数集*的基数计算]

1° 所有整数全体的基数等于s\s0.这是因为

card(所有整数全体)=card(所有正整数全体)

+card(所有负整数全体)+card({0})

=s\s0s\s01s\s0

2° 所有有理数全体的基数等于s\s0.因为每个有理数是一对整数的商,所以所有有理数全 体的基数不超过所有整数对全体的基数,所以所有有理数全体的基数不超过s\s0.但是整数可 以看作有理数的特例,这基数又不小于s\s0.所以所有有理数全体的基数等于s\s0.

* 这段中的数集的数都是按通常意义下定义的,见第一章,§1,一.

3° 所有无理数全体的基数等于2s\s0.否则所有实数全体的基数不会等于2s\s0.

4° 所有实代数数(整系数代数方程的根)全体的基数等于s\s0.这是因为只有可数无限多 个不同的整系数代数方程,而每个方程只有有限个根.

5° 所有实超越数(不是代数数的实数)全体的基数等于2s\s0.

6° 复数全体的基数等于(2s\s0)2 2s\s0.这是因为一个复数是一个实数对.

[康托三分集] 把闭区间[0,1]里的所有实数表示成三进位无限小数*.各位数字都不是 1

的那些三进位无限小数全体记作T,那末T称为康托三分集.从几何上看,把T0=[0,1]等分成 三段,去掉中间一段,剩下的部分[0,

3 1]∪ [

3

2,1]记作 T1.又把[0,

3 1]和[

3

2,1]各等分为三

段,去掉中间一段,剩下的部分 















1 9, 8 9 , 7 3 2 3 , 1 9 2 9 , 1

0    记作 T2.继续下去得到 一个集族{ Tn|nω },这族集的通集就是 n

n

T T  

.

T里每个数用2除,就得二进位无限小数全体,因此card(T)=2s\s0.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探究结果 1、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奶牛数量,三个农民的收益都 会减少。 2、3、由于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 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 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废物,势必 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而草场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这片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无限制地增加,最终 会有一天,这片草场完全退化,再也无法在此放牧。

成多种闭环数字控制系统。 未做图 ■数字控制系统框图 许多系统并不需要如图所示的所有环节,如果系统只包含传感器、采 样器、A/D 转换器和计算机,它就是一个典型的数据采集系统。若系统中 没有传感器、采样器和 A/D 转换器,它就是程序控制系统,大多数数控机 床都属这类系统。 未做图 ■数字遥测系统方框图 A/D 和 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