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明德中學 107 學年度第二學期 職科三年級 國文晨考 日期:1080415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國字注音(每題3分),36 % 二、注釋(每題3 分),24%
1. 鞭「ㄔ」:笞
2.「ㄈㄨˇ」首係頸:俛
3.「ㄈㄢˊ」籬:藩
4.「ㄈㄢˊ」百家之言:燔
5.「ㄑㄧㄢˊ」首:黔
6.「ㄏㄨㄟ」名城:隳
7.甕「牖」繩樞:一ㄡˇ
8.良將勁「弩」:ㄋㄨˇ
9.「躡」足:ㄋㄧㄝˋ
10.「度」長絜大:ㄉㄨㄛˋ
11.「謫」戍之眾:ㄓㄜˊ
12.萬「乘」之權:ㄕㄥˋ
1. 甕牖繩樞:用破甕為窗戶,以草繩縛門 軸,
形容貧家
2.甿隸:農夫、僕役,指地位低下之人 3.行伍:此指軍隊
4.雲集而響應:如雲般聚集,如回聲般應 和,
比喻群起附和。
5.贏糧而景從:帶著糧食如影隨形的跟從 6.鋤耰棘矜:此只極簡陋的武器
7.「曩」時:以前
8. 度長絜大:量長短、比大小
三
三、選擇題(每題5分),40%
1、「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句中「蒙故業,因遺 策」的意思,與下列哪個成語最不相干? (A)蕭規曹隨 (B)繼志述事 (C)雲集響應 (D) 克紹箕裘 解答 C
解析:(A)比喻按照成規辦事,不加更改。漢高祖時,蕭何為相,創制律法制度。蕭何死後,曹 參繼任,完全照章行事。(B)繼承前人的志向,完成前人的事業。(C)如雲般聚集,像回聲般 應和。比喻群起附從之多且速。與題幹指「承受已有的基業,依循前代的策略」的意思不同。
(D)能夠繼承父親的事業。箕裘指製造畚箕、皮衣的事,比喻父親的技藝或事業。
2、〈過秦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其中「取」、
「舉」、「割」、「收」等字皆同義,屬於「抽換詞面」的修辭。下列何者亦屬於此種修辭?
(A)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 (B)宮中府中,
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C)夫風無雄雌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 (D)甕牖繩樞之 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解答 C
解析 (A)交蹉語次。曹丕《典論‧論文》 (B)交蹉語次。諸葛亮〈出師表〉 (C)
「異」、「變」皆為差異、不同之意,為抽換詞面。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D)排比
1
3、下列「 」中的字,何者皆屬於使動用法? (甲)招八州而「朝」同列 (乙)外連衡而
「鬥」諸侯 (丙)「舞」幽壑之潛蛟 (丁)親賢臣,「遠」小人 (戊)晉「軍」函陵 (己)不「恥」相師 (A)甲乙丙 (B)乙丁戊 (C)甲丙己 (D)甲乙丁 解答 A
解析 (甲)使……朝拜、臣服 (乙)使……互相爭鬥 (丙)使……起舞。蘇軾〈赤壁賦〉
(丁)疏遠。諸葛亮〈出師表〉 (戊)駐紮。〈燭之武退秦師〉 (己)以……為恥,為意動 用法。韓愈〈師說〉
4、就〈過秦論〉一文中,下列何者可看出六國曾具有的優勢? (A)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 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 (B)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 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 (C)蒙故業,因遺策,南取 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D)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百越之君,俛首係頸,委命下吏 解答 B
解析 (A)此為秦孝公時期秦國的狀況 (C)此為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時期秦國的狀況 (D)此為秦始皇威震四海的情形
5、有關賈誼的生平事蹟,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學識淵博,見解獨到,仕途平步青雲 (B)輔佐梁懷王有成,使梁懷王順利繼承大位 (C)上書論國事多有建言,因此被擢升為長 沙王太傅 (D)其重要作品多為《史記》、《漢書》所採錄 解答 D
解析 (A)仕途平步青雲à仕途並不順遂 (B)漢文帝本欲任為公卿,因大臣讒毀而為
長沙王太傅。後改任梁懷王太傅,因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抑鬱而終 (C)漢文帝 本欲任為公卿,因大臣讒毀而貶為長沙王太傅
6、下列有關〈過秦論〉一文的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由秦朝滅亡一事歸結出驕兵必敗的道理 (B)全文旨在批評秦朝的過失,屬史論文章 (C)本文屬政論文章,是總論秦朝滅亡之因,以作 為漢朝施政的鑑戒 (D)文中用對比手法寫「秦朝立國時之強大」與「秦朝滅亡之速」,借以凸 出作者所欲傳達的主題思想 解答 A 解析 (A)驕兵必敗à仁義不施
7、〈過秦論〉:「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其中的「區區」與下列何者同義? (A) 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B)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 (C)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D)「區區」四海遊學,一年多半,身在天涯
解答 B
解析 小小的 (A)愛戀的意思。李密〈陳情表〉 (B)小小的。〈馮諼客孟嘗君〉 (C) 忠誠愛戀。語譯:一心忠誠愛戀著您,只怕您不瞭解。《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D) 辛苦、殷勤。語譯:辛勤地在各地遊學,一年中多半身在遠方。《董西廂‧卷一》
8、「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此言陳涉:(A)浪跡 江湖 (B)深得民心 (C)家學淵源 (D)位卑才疏 解答 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