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DOCX 163.20.146.1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DOCX 163.20.146.11"

Copied!
4
0
0

Teks penuh

(1)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46分)

( C )1. 下列文句,完全沒有錯別字的是:

(A)勢利之徒前倨後恭、趨炎赴勢的行徑,著實使人不齒 (B)大甲媽祖繞境,吸引信徒朝拜,嚴然成重要信仰中心 (C)時代雜誌的年度風雲人物,出人意表的竟是社運人士 (D)成功應該是一段循序漸進的過程,而非一觸可幾之事

( A )2. 下列「 」內的讀音,前後相同的是:

甲、攝絲「戧」金/腳步踉「蹌」

乙、「攘」除姦凶/「禳」災祈福 丙、山勢「嵬」峨/「韋」編三絕 丁、「爰」有寒泉/馮「諼」彈鋏 戊、策馬「遄」征/恆「惴」慄

(A)甲乙 (B)丙丁 (C)甲丁戊 (D)乙丙戊

( C )3. 下列「 」內字義,前後相同的是:

(A)「坐」糜廩粟而不知恥/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

(B)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

(C)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D)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

( D )4. 閱讀下列文章,判斷選項中的成語,出處為此文的是:

  更羸與魏王處京臺之下,仰見飛鳥。更羸謂魏王曰:「臣為王引弓虛發而下鳥。」魏王曰:

「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間,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而下之。魏王曰:「然 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而鳴悲。飛 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至也。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隕 也。」

(《戰國策.楚策四》)

(A)鳥盡弓藏 (B)一鳴驚人 (C)籠鳥檻猿 (D)驚弓之鳥

( B )5. 閱讀下文,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適當的選項:

本荒而用侈,

甲、倍道而妄行 乙、則天不能使之富 丙、則天不能使之全 丁、養略而動罕

戊、則天不能使之吉 (《荀子.天論》)

(A)丙甲戊丁乙 (B)乙丁丙甲戊 (C)甲丁乙丙戊 (D)戊甲乙丁丙

( C )6. 《論語.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 已,不亦遠乎!』」反映儒家思想對知識份子所應擔負的社會責任之期許。下列文意和此態度最 接近的是:

(A)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B)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C)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D)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受學重問,孰不順哉

( C )7. 文學作品常藉由描寫景物來抒發情感,下列選項中的樹木,符合此敘述的是:

(A)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將軍松柏不翦,親戚安居,高臺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 可言

(B)林木蓊翳,大小不可辨名。老藤纏結其上,若虯龍環繞,風過葉落,有大如掌者。又有巨木裂 土而出,兩葉如蘖,已大十圍,導人謂栴也

(C)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D)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 C )8. 下列「 」內的詞語,運用不恰當的是:

(A)項王的為人,喜怒哀樂形於言表,他發起脾氣來,「喑惡叱吒」,千人皆廢;高興起來,恭敬 慈愛,言語嘔嘔

(B)陳先生的夫人,日前產下一對雙胞胎,「珠璧聯輝」,夫妻兩人都樂得合不攏嘴

(C)博物館裡保存著大量有藝術價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種花鳥蟲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 輪美奐」

(D)從現實臺灣到文化中國,從亞太文化到全球視野,龍應台「大筆如椽」,開展一個又一個壯闊 視域

( B )9. 有關對聯,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對聯是由上下聯合成。它的名稱,正顯示了對聯上下聯之間的關係:一是形式上要相「對」─

─對偶;二是內容要相「聯」──聯繫

(B)上下聯相對的字的平仄聲調要相反,而且末一字上聯必為「平聲」,下聯必為「仄聲」

(C)對聯雖以近於詩句的五、七言為多,但平仄並不像格律詩句般有固定位置 (D)對聯的上下聯要共同表現一個中心主旨

( A )10.閱讀下文,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適當的選項:

它把如荷的葉子從雜草中伸出來,

甲、莖葉密生著銀白的茸毛 乙、有卷鬚的莖端努力仰起 丙、在探它的路

丁、在三月上帶有陽光氣味的陽光上大膽地閃爍 (荊棘《荊棘裡的南瓜》)

(A)乙丙甲丁 (B)乙甲丙丁 (C)甲乙丁丙 (D)甲丙丁乙

( B )11. 寫作時,人們有時會用反詰語氣,增加文字的變化,這些文句通常是無疑而問的,只用問句的形 式表示肯定或否定,並不要求回答,如《戰國策》:「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惡能 使秦王烹醢梁王?」下列選項亦屬於反詰語氣的是:

(A)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

(B)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今夜封書在何處,廬山庵裡曉燈前。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 (D)這個世界,究竟有什麼是永久的,又有什麼是值得認真的呢

( D )12. 下列文句,意在反駁道家觀念的是:

(A)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而茂之也 (B)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

(C)惟江上之輕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 者之無盡藏也

(D)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 為妄作

( C )13. 依據下文,下列美食介紹,最有可能是「天然餅」的是:

  涇陽張荷塘明府家製天然餅,用上白飛麵,加微糖及脂油為酥,隨意搦成餅樣,如碗大,不 拘方圓,厚二分許。用潔凈小鵝子石襯而熯之,隨其自為凹凸,色半黃便起,鬆美異常。或用鹽

亦可。 (袁枚《隨園食單.天然餅》)

(A)中間的夾心甜而不膩,滋味絕美  (B)餅皮薄而脆,咬在口中發出悅耳的聲響

(C)輕微的鹹味帶出餅皮單純的麵粉香,樸實卻雋永  (D)每一個都是完美的圓形,是糕點中的五星級精品

( B )14. 「太史公曰」為論贊體,是利用自己的觀點評論事件始末,下列選項未使用相同寫作手法的是:

(A)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後秦皇帝築女懷清臺。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 明起隴中。方二人之昧昧於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區區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

人知之者,其謂與埳井之蛙何異?」

(B)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 輪,其曲中規

(C)異史氏曰:「聞此事,未有不大笑者,而不知世之為王生者,正復不少。今有傖父,喜疢毒而 畏藥石,遂有吮癰舐痔者,進宣威逞暴之術,以迎其旨,詒之曰:『執此術也以往,可以橫行 而無礙。』初試,未嘗不小效,遂謂天下之大,舉可以如是行矣,勢不至觸硬壁而顛蹶,不止 也。」

(D)《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 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 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

60612S-R 7-1

7 全真模擬卷(一)

(2)

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15-16 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15-16題。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壄。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楚辭.國殤》)

那純粹是另一種玫瑰/自火燄中誕生/在蕎麥田裡他們遇到最大的會戰/而他的一條腿訣別於一九四三年//

他曾聽到過歷史和笑//什麼是不朽呢/咳嗽藥刮臉刀上月房租如此等等/而在妻的縫紉機的零星戰鬥下/

他覺得唯一能俘虜他的/便是太陽 (瘂弦〈上校〉)

( A )15. 關於甲、乙二則說明,正確的是:

(A)甲則主要在歌頌戰士的英勇氣概及犧牲精神 (B)乙則寫退休後的老兵終能平靜享受安定的生活 (C)甲、乙二則皆說明人民在戰爭下的生活樣貌 (D)甲、乙二則皆對戰爭有所省思,並暗含反戰思想

( B )16. 關於二首作品的寫作特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皆採用孩童的視角呈現戰爭畫面 (B)皆呈現了戰爭所帶來的肉體傷害 (C)皆以反諷的語氣刻劃戰爭的苦難 (D)皆採用第一人稱的口吻來表達

( A )17. 有「中國新文學旗手」之譽的魯迅和有「臺灣魯迅」之稱的賴和,分別為兩岸新文學的啟蒙與發 展做出貢獻。試將魯迅〈孔乙己〉與賴和〈一桿「稱仔」〉做簡要的分析比較,下列錯誤的是:

篇名 孔乙己 一桿「稱仔」

(A)敘事觀點 第一人稱的主角觀點 第三人稱的全知觀點

(B)人物角色

主要人物:孔乙己

次要人物:小伙計、掌櫃、丁舉人、

酒店顧客

主要人物:秦得參

次要人物:警察、秦得參、妻子、路人      甲乙、鄰居

(C)故事高潮 孔乙己被丁舉人打斷腿 秦得參賣菜與日本警察起衝突

(D)小說主題

小說藉圍繞孔乙己身邊的人物,來凸 顯當時世態的炎涼,以及麻木不仁、

冷酷無情的社會現象

秦得參決定以其肉身去衝撞不公不義的殖 民強權,藉此表現日治時期臺灣人的生存 困境

18-19 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18-19題。

  而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 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臺。夫倮,鄙人牧長,清,窮鄉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

(節錄自司馬遷《史記.□□列傳》)

( C )18. 關於上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巴寡婦清的先祖獲得丹砂礦穴,獲利數代故家產甚豐 (B)巴寡婦清謹守先人家業,以財護身,而不受他人侵犯 (C)巴寡婦清因經商有成而名動天下,獲秦皇賜諸侯爵位 (D)秦皇帝築女懷清臺藉以表彰巴寡婦清值得效法的事蹟

( B )19. 依據上文內容,判斷此篇文章的出處,最有可能是《史記》的:

(A)酷吏列傳 (B)貨殖列傳 (C)游俠列傳 (D)滑稽列傳 20-22 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20-22題。

  孔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老氏稱:「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 非制治清濁之源也。昔天下之網嘗密矣,然姦偽萌起,其極也,上下相遁,至於不振。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 揚沸,非武健嚴酷,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職矣。故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 乎。」「下士聞道,大笑之。」非虛言也。漢興,破觚而為圜,斲雕而為朴,網漏於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

不至於姦,黎民艾安。由是觀之,在彼不在此。 (司馬遷《酷吏列傳.序》)

( C )20. 上文末句「在彼不在此」的「彼」跟「此」分別是指:

(A)政/刑    (B)禮/德 (C)道德/法令  (D)寬鬆/嚴酷

( D )21. 上文引述了孔子、老子之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司馬遷較贊同老子的政治理想 (B)司馬遷認為孔子的見解比老子有道理 (C)司馬遷認為兩人的方法都不適用於漢代 (D)司馬遷認為孔子、老子的言論有相通之處

( B )22. 由上文判斷,司馬遷對酷吏的看法是:

(A)酷吏設定嚴刑峻法,是政治敗壞的起因 (B)亂世不得不用重典,只有酷吏才能勝任 (C)酷吏維護法令,能匡正社會風氣與人心 (D)治國應用酷吏,而非期待道德教化民心

( C )23. 文學作品中,常可藉「語氣」來呈現說話者的性格、心情與思緒。以下各文句所傳達的語氣,說 明有誤的是:

(A)「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委婉拒絕

(B)「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自鳴得意

(C)(穎考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質疑責備 (D)孟嘗君顧謂馮諼曰:「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感嘆佩服

二、多選題(每題4分,共24分)

( AD )24. 《文心雕龍.物色》:「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這段話指出了人們內心 的感受,往往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下列文句,可印證此一現象的是:

(A)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B)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 (C)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D)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E)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 BE )25. 「日月已盡,行有伴侶,想嚴裝已辦,發邁在近」想像夫婿已整理好行李啟程,修辭上屬於「懸 想示現」,下列亦使用此種修辭的是:

(A)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

(B)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C)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D)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E)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煙藤

( ABC )26. 下列以「側寫」方式凸顯女子之美的是:

(A)西施病心而矉(同顰)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

(B)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 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

(C)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D)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裡頭養著兩丸黑水銀,左右一顧一看,連那坐 在遠遠牆角子裡的人,都覺得王小玉看見我了

(E)長揖雄談態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尸居餘氣楊公幕,豈得羈縻女丈夫

( BDE )27. 詩人創作常以月景烘托或渲染情感,下列作品的內容,藉月色表現離愁別緒的是:

(A)四郊陰靄散,開戶半蟾生。萬里舒霜合,一條江練橫

(B)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C)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D)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E)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ABCDE)28. 「上(唐太宗)問侍臣:『帝王創業與守成孰難?』房玄齡曰:『草昧之初,與群雄並起角力而 後臣之,創業難矣。』魏徵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於艱難,失之於安逸,守成難矣。』上曰

『玄齡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業之難。徵與吾共安天下,常恐驕奢生於富貴,

禍亂生於所忽,故知守成之難。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方當與諸公慎之。』」(司 馬光《資治通鑑.唐紀》)關於上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房玄齡認為創業比守成困難,因為創業之初必須與群雄逐鹿中原、征戰沙場,且又要使他們心 悅臣服,實屬不易

(B)魏徵認為守成較難,因君王莫不是趁前朝朝綱不振、民生凋敝而取得天下,但卻多在安樂享逸 中失去天下

(C)魏徵的觀點隱然可與〈諫太宗十思疏〉中的「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 德衰」相呼應

(D)唐太宗評二人之語:因房玄齡與之出生入死方得天下,故言創業難;魏徵擔憂其溺於驕奢的生 活,故言守成難

(E)文末唐太宗有感而發,一方面肯定房玄齡與他開創天下之艱辛,另一方面希望群臣能與他謹慎 7-2

(3)

守成

( AE )29. 小梅整理一份文化常識筆記,其內容皆正確的是:

(A)若一日時間由早至晚依次為:雞鳴→平旦→隅中→晡食→人定 (B)依四季更迭節氣的順序則是:驚蟄→穀雨→處暑→芒種→秋分→大雪 (C)年齡由幼至老為:弱冠→舞勺→杖鄉→大衍→米壽

(D)寡人、不穀、孤、陛下、麾下都是帝王自稱不善的謙詞

(E)明清科舉中,鄉試第一名稱解元、會試第一名稱會元、殿試第一名稱狀元

三、混合題(第30~31題、33~34題,每題4分。第32、35題,每題7分)

吉川幸次郎《宋詩概說》:「唐詩是酒,是很容易令人興奮的東西,不能晝夜不停地喝。宋詩是茶,雖然不能 像酒那樣令人興奮,卻能給人以寧靜的喜悅。」根據對唐宋詩的理解,回答30-31題。

( C )30. 中國詩歌歷史中,唐詩宋詩各擅勝場。唐詩境闊雄渾,宋詩則言理,而以議論見長。下列詩句,

判斷為宋詩的是:

(A)從來繫日乏長繩,水去雲回恨不勝。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B)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C)二物雖可憎,性命無舛差。斯味曾不比,中藏禍無涯。甚美惡亦稱,此言誠可嘉 (D)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 B )31. 「又謂盛唐之詩雄深雅健,僕謂此四字但可評文,於詩則用健字不得,不若詩辨雄渾悲壯之語為 得詩之體也。毫釐之差不可不辨,坡、谷諸公之詩,如米元章之字,雖筆力勁健,終有子路事夫 子時氣象,盛唐諸公之詩,如顏魯公書,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其不同如此。」關於嚴羽

《滄浪詩話》這段評論的闡述,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嚴羽認為「雄深雅健」此四字用以評論盛唐詩、文是允當合宜的 (B)蘇軾、黃庭堅的詩句過於勁健與雄壯,少了些含蓄蘊藉的味道

(C)文中指出:盛唐詩歌似顏真卿書法,筆力與氣象相輔相成,但思想深度不若宋詩 (D)大抵說來,唐詩波瀾壯闊,顯於外;宋詩俊秀雅潔,藏於內

32.〈城東早春〉和〈初春小雨〉兩首絕句,運用了何種相似的寫作手法以凸顯何種主題?試說明之。(建議作 答字數:15-20字)

(一)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楊巨源〈城東早春〉)

(二)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初春小雨〉)

答:運用了襯托之法凸出初春的景色主題。

33-35 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33-35題。

  藍子自東寧歸,見有市《靖臺實錄》者,喜之甚,讀不終篇,而愀然起,喟然嘆也。曰:「嗟乎!此有志 著述,惜未經身歷目,徒得之道路之傳聞者。其地、其人、其時、其事,多謬誤舛錯。將天下後世以為實然,

而史氏據以徵信,為害可勝言哉!」 (藍鼎元《平臺紀略》)

  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故凡 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是以郢書燕說,猶存其名;晉乘楚杌,語 多可採;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 (連橫〈臺灣通史序〉)

  蒐藏策略上,依據本館三大核心計畫:「臺灣涉外關係史」、「臺灣族群互動史」、「臺灣現代化發展 史」,進行史料及文物的調查研究及蒐藏。蒐藏範圍包括可以呈現臺灣多元族群、多元文化和生活樣貌之文物 , 以及具有歷史研究價值之文物、文獻史料。 (節錄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網站「典藏概況」)

33.根據甲文,作者以何做為撰寫歷史的依據史料?(建議作答字數:10字內)

答:親身經歷。

( C )34. 根據甲、乙二文,下列不屬於作者認為「史學」可以達到的作用的是:

(A)經世濟民 (B)考察實務 (C)揚名顯姓 (D)傳世徵信

( C )35. 丙文「臺灣現代化發展史」的蒐藏策略,強調建設對於現代化的影響。下列〈臺灣通史序〉內容, 敘述與之最為相關的是:

(A)凡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

(B)草澤群雄,後先崛起,朱、林以下,輒啟兵戎,喋血山河,藉言恢復

(C)開山撫番,析疆增吏,正經界,籌軍防,興土宜,勵教育,綱舉目張,百事俱作

(D)斷簡殘編,蒐羅匪易;郭公夏五,疑信相參;則徵文難。老成凋謝,莫可諮詢;巷議街譚,事 多不實;則考獻難

60612S-R 7-3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右圖為近一千年來全球二氧化碳 濃度的變化情形。下列哪兩項因 素與其整體變化趨勢有最直接的 關係? 甲臭氧層的破洞 乙水土保持的破壞 丙生物多樣性的減少 丁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戊 過度砍伐熱帶雨林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戊 時間西元年 15.. 近年來,臺灣部分人士為了促進偏遠離島經濟的發展,提議在離島設立博弈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