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過去
一則白色恐怖時期的血淚
往事並不如煙
黃溫恭的真人實事
(由黃溫恭先生的外孫女張旖容 經查訪後撰寫)
1949.05.20 台灣戒嚴
• 台灣省主席兼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發布戒 嚴令。
• 戒嚴令未送立法院同意,也未經總統公布。
• 世界最長的戒嚴時期(民國38~76年),建
立在這一紙非法的戒嚴令上。
1949.06.21公布懲治叛亂條例
• 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第一項將刑法明定的內 亂、外患罪,加重至唯一死刑。
• 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第三項將預備犯及陰謀 犯加重至10年以上。
故事,該從何說起?
• 17歲的疑問多年未解,空白成了禁忌,越是親近越難開口。
• 那年,翻閱到舅舅新書裡突兀的一句話:
• 「我老爸當年被國民黨抓去槍斃!」
資料來源: 黃大一(2001)《大哉問如何催眠》
開始想尋找答案
「他」老爸=母親的老爸=我的「外公」
母親多年的沉默成了空白,不知從何問起。
帶著疑惑的我,北上求學、就業。
秘密依舊是秘密,是家族裡不可言說的空白。
白色恐怖的真相
• 幕前、幕後審判—
蔣介石是最高審判長
為何蔣介石是最高審判長?
根據近幾年披露的大量官方檔案,白色恐怖的真相 有重要發現:檯面上的審判機關——保安司令部
(或警總)軍法處,其實只是幌子;
真正決定政治犯生死的,是幕後操盤的國防部軍法 局、總統府某小組和蔣介石。
後三者層層上報,最後一定要蔣介石批示、蓋章才 定讞;也就是說,蔣介石擁有最後生殺大權。
白色恐怖時期常見的作業流程:
• 軍法處按照特務機關刑求逼供所得的自白書,對涉案者預 擬一份判決書草案,送交國防部軍法局;
• 國防部軍法局複審、擬具該案「內容摘要」並加簽建議後,
形式上由參謀總長呈蔣介石批示;實際上是先送總統府小 組複審並加簽建議,再呈蔣介石定奪。
• 軍法處再根據最後的定案修改或維持原判,一切開庭審理 都是虛應故事。
白色恐怖時期
• 所謂的「叛亂案」就是以法律包裝的政治案件,通常在特 務的刑求階段就定了調。
• 資料顯示,許多案件,軍法處的判決草案雖然狠厲,還不
算大開殺戒;但層層上報就變了樣,輕罪判重,重罪判死。
• 這些幕前和幕後的「法官們」,不是軍人就是特務,政治 犯落到他們手中,自然凶多吉少。
• 但最荒謬的是,幕後的「法官們」根本連政治犯都沒見過、
問過、求證過,憑什麼定他們生死?
黃溫恭的際遇
• 光陰荏苒,自認萬世千秋的政黨,也終究輪替。部 分檔案開始展出,輕輕揭起歷史一角的傷口,觸目 驚心,血肉模糊。
• 「黃溫恭死刑,餘如擬。」
• 好一隻硃砂筆!一行字,一方印,從生到死。你,
憑的是什麼?
黃溫恭家人永遠的痛
• 而我,以及我們全家,直到那年,才知道,憑著一支筆 就奪走外公性命的人是誰!
• 我母親說她課堂前收到她堂妹的電子郵件,當下她幾乎 無法站立授課。
• 原來,原來,他曾有機會活下來,見見這個他從未見過
的小女兒。然而,蔣介石的五個字,粉碎了這一切。家,
從此再不得圓。
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
外婆擔心害怕一輩子
• 「我的身分證呢?」「你有沒有看到我的身分 證?」
• 『阿嬤,你記不記得我是誰?』
• 「………」
• 「我不記得了,我要找我的身分證!」
• 「你不知道,在家裡要是沒有身分證,警察上門 臨檢會被抓走的。」
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
外婆擔心害怕一輩子
• 阿茲海默症的侵襲,讓她—我的外婆,認不得親 人,僅剩的執念就是找身分證。
• 來不及開口問的是,過去她遭受到多少的監控和 煎熬?
• 每當外婆如驚弓之鳥的尋找身分證,身為家屬的 我們,心如刀割,又奈何?
黃溫恭 遺書之一(給太太的遺書)
留給心愛的清蓮 1953.5.19 夜
• 永別的時到了。我鎮壓著如亂麻的心窩兒,
不勝筆舌之心情來綴這份遺書。過去的信皆
是遺書。要講的事情已經都告訴過妳了。臨
今並沒有什麼事可寫而事實上也很難表現這
心情。我的這心情妳大概不能想像吧……
黃溫恭 遺書之一(給太太的遺書)
留給心愛的清蓮 1953.5.19 夜
• 無奈只抱著你的幻影,我孤孤單單的赴死而去了。
我要留兩三點,奉達給最親愛的妳,來表現我的 誠意。蓮!我是如何熱愛著妳阿……這是妳所知 道的。踏碎了妳的青春而不能報答,先去此
世……唉!我辜負妳太甚了!比例著愛情的深切 感覺得慚愧……
黃溫恭 遺書之一(給太太的遺書)
留給心愛的清蓮 1953.5.19 夜
• 蓮!我臨於此時懇懇切切地希望妳好好的再婚。希 望妳把握著好對手及機會,勇敢地再婚吧!萬一不 幸,沒有碰到好對手,好機會,亦為環境等而不能 再婚的時候,妳也不必過著硬心、寂寞的灰色的生 活。我是切切祈禱著妳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總 而言之,妳需要邁進著妳自己相信最幸福的道路才 好。
外孫女的感觸
• 六年的夫妻,換來五十六年的死別。
• 終其一生,外婆從未見到此信,也不曾再婚。
• 歷史沒有如果,但如果,信能在當年,送達
外婆的手中,是不是,外婆可能有一個不一
樣的人生?
外孫女的查訪
• 2008年,秋。
• 我緩緩敲著鍵盤,在網路上敲下這段過程,從生
到死,從軍法審判的十五年到蔣介石手中的死刑。
從日本留學歸國的年輕醫師到蔣介石眼中的「匪 諜」,終至命喪馬場町。
• 素昧平生的熱心網友,寫信告訴我可以去哪裡申 請相關檔案。翌日,我走訪國家檔案局,帶回厚 厚的四卷複印本卷宗。於是,我讀到了:
黃溫恭遺書之一(給家人的叮囑)
• 我的死屍不可來領。我希望寄附台大醫學院或醫事人 員訓練機關。我學生時代 實習屍體解剖學得不少的 醫學知識。此屍如能被學生們解剖而能增進他們的醫 學知識,貢獻他們,再也沒有比這有意義的了。
• 以前送回去的兩顆牙齒,可以說就是我的死屍了。遺 品也不必來領。沒有什麼貴重值錢的,予定全部送給 難友們。謝謝妳的很多小包、錢、及信。對不起。
黃溫恭遺書之一(給家人的叮囑)
• 嗚呼!最後的時間到了…緊緊地抱擁著妳 的幻影我瞑目而去……
• 再給我吻一回!喊一聲!清蓮!
外孫女心中永遠的痛與不捨
• 那是夜半,止不住的淚水從我臉上滑落。究竟是怎 樣的政府,要取走他的性命,而他,又是如何的想 著要貢獻自己。
• 對三十三歲,方當盛年的他,我相信那送回去的兩 顆牙齒,不會是自然掉落。
• 但,我已無法思考下去,究竟當時,又是何等非人 的遭遇。而他,是我的血脈至親。
奪命槍聲——馬場町、安坑刑場
• 1950~1959是白色恐怖最血腥的十年。
• 每隔幾天就有一批人,大清早被獄卒押去出庭,
草草聽完死刑判決,隨即載往刑場槍決。
• 槍決時間通常是卯時(凌晨5~7點),曾有一天 槍斃18人的記錄(1951.06.29,蘇藝林案)。
白色恐怖死刑犯的際遇
• 這些死刑犯被押赴刑場後,都被拍下槍決前、槍決後的 照片,送交總統府「備查」,證明當局要殺的人,確實 從地球上消失。
• 槍決後,屍體由台北唯一的極樂殯儀館運回來,再通知 死者家屬限三日內領回,並索取巨額贖屍金(名為修補 屍體槍口的費用)。
• 逾期未領,則交給國防醫學院浸入福馬林池,三個月後 以臨床實驗之名交付解剖。
• 許多家屬付不起贖屍金的遺體,或是隻身來台的大陸人 遺體,就此成為解剖材料,然後草草掩埋(目前已知掩 埋地點為台北市六張犂亂葬崗,共三處)。
白色恐怖死刑犯的際遇
• 這些死者,生逢亂世離憂,死時無人收埋,
背負叛亂汙名,悠悠數十年又無人祭弔,
可謂集世間悲劇之大成,也是白色恐怖最 深的嘆息。
《人權之路 》P46
黃溫恭外孫女的查訪
• 我翻閱著從檔案局申請來的檔案:
• 《極樂殯儀館收斂執行死刑人犯報告表》
死亡人姓名:黃溫恭;領屍人姓名:無;備考:
本館代理。
黃溫恭外孫女的查訪
• 《國防部公文》
受文者:總統;
事由:為叛亂犯陳廷祥等業已執行死刑謹檢附執行照片及更正判 決轉請核備;
二、茲據該部……號呈以業將叛亂犯陳廷祥黃溫恭兩名於四十二 年五月二十日綁赴刑場執行槍決檢呈執行照片暨更正判決請核備。
三、謹將上項執行情形連同受刑人陳廷祥黃溫恭兩名生前死後照 片各一張……
外孫女想像在外公受刑前…
• 我從沒想過,我見到他生前最後一張相片,竟然是在這 情形之下拍攝的。照片很小,然而,我卻分不清他臉上 的神情,似笑非笑,見不到驚慌懼怕,反而是某種安詳 的篤定。
• 無從想像起,那最後一夜,他是如何度過的?公文寫到,
夜半兩點開庭,六點執行。想來就是在這四小時之中,
他寫下那五封絕筆信。然而,卻到不了他親愛的妻與子 手中。天地何以待他如此?
外孫女查訪後才知道
• 時隔五十六年,才由我—他的外孫女,從國家檔 案局手中,首次見到這些信件的複印本。就夾雜 在那四本公文、判決書、筆錄以及財產沒收清冊 之間。
• 在此之前,我們全家族沒有人知道他曾寫下這些 信,更別說完成他貢獻大體,遺愛人間的心願。
往事,就這樣被湮沒了半世紀……
黃溫恭的生平事蹟
• 隨後我追尋著一點一滴,拼湊起他過往的輪廓。他出 生在高雄路竹後鄉村,是村長的長子。
• 自幼,中醫師兼任村長的父親對他疼愛有加,台南二 中畢業之後即送他赴日求學,他就讀於當時的日本齒 科專門學校(今日本齒科醫學大學)。
• 畢業後正逢戰時,他被徵去東北擔任軍醫,也因此除 了齒科醫師執照之外他還領有外科醫師執照。戰後返 國開業,當時是路竹鄉第一也是唯一的一位牙醫師。
黃溫恭的生平事蹟
• 娶了長榮女中畢業,在小學任教的楊小姐,先後生下一男 兩女。後舉家遷至屏東縣春日鄉擔任衛生所醫師。故事,
本應到此成為幸福美滿的結局。
• 然而,那是個動亂的年代。
• 緊接著二二八而來的清鄉、戒嚴,一步步地絞殺了整個青年世 代。
• 他和最要好的二中同學陳廷祥(燕巢人),就這樣走入了死亡 的旅程。
黃溫恭的生平事蹟
• 整個「叛亂」案件以燕巢鄉公所為中心,被指為台 灣省工委會燕巢支部,而他則是介紹陳廷祥參加組 織的人……最終,要好的兩個人同年同月同日死於 同地。
• 我不知道他們是否許下過結拜的誓言?但,如此的 心願,不要也罷!
外孫女經歷辛苦查訪以獲知外公生前事蹟
• 我開始追尋著任何蛛絲馬跡,那怕是只有些微。日本齒科大 學沼部教授接到我的去信之後熱心的幫我找出他那年級的生 活相冊以及一張他親填的生活調查表。更在我到東京拜訪時,
帶我到他們地下室的圖書館,讓我能親自看看外公當年的筆 跡及照片。
• 遺憾的是大學圖書館中剛好沒有收錄到當年畢業紀念冊,沼 部教授又連絡上他曾經的學生,他學生的父親是外公的同學,
將畢業紀念冊寄到教授辦公室,再由教授掃描給我。外公的 同學並提到他為人相當的樂觀幽默,是很開朗的一個人。在 追尋的旅程上能遇見這些貴人的幫助,我感激不盡!
外孫女經歷辛苦查訪以獲知外公生前事蹟
• 2010年,元旦假期,我走訪屏東縣春日鄉。去的冒昧,但見到了現 任鄉長的母親—高杏桂女士,當時春日鄉衛生所護理長。
• 她說,外公是半夜被抓走的,隔天起來大家找不到人,後來才知道 他被抓走。同案的呂碧全先生,當時十七歲,岡山中學學生,現在 還住在燕巢舊居。
• 他說,外公生前交代了他兩件事,一件是請他告知某人,我已經為 台灣犧牲了,未來請你們加油。第二件事是請呂先生能持續他在山 上栽培香菇的研究,他說,孢子分裂的關鍵就在培養基,如果你能 持續研究就能栽培出養殖香菇。呂先生說他後來的確有研究培養基,
不過種的是蘭花而不是香菇。
外孫女經歷辛苦查訪以獲知外公生前事蹟
• 我也拜訪了陳廷祥的弟弟陳廷淵,從他收藏中看見了 當時的台南二中畢業紀念冊。照片裡的外公,戴著白 線帽帥氣的模樣,和十七歲的我,幾無分別。
• 陳廷淵說當年他總是跟著他哥哥還有我外公一起去郊 遊,六十年前有相機的人家不多,他們是燕巢的大戶 因而照了相當多的照片。
• 只是,在哥哥被捕之後家人怕事就都燒掉了,一張也 沒有留下來。除了惋惜,我還能說什麼呢?
未曾與黃溫恭見面的小女兒
• 我母親說,她五十六歲的生日禮物,是從 我手中接過去的,來自父親,最初也是最 終,唯一的一封遺書。
• 五十六年來,她第一次感覺到父親的存在, 雖然和父親從未見過面,但是依舊能感受
到他的愛。而這份愛,遲了半世紀。
黃溫恭 遺書之二(給小女兒春蘭的遺書)
• 妳還在媽媽肚子裡面,我就被捕了。父子不能相識!嗚呼!
世間再也沒有比這更悽慘的了。
• 雖然我沒有看過妳,抱過妳,吻 過妳,但我是和大一、鈴蘭 一樣疼愛著妳。
• 春蘭! 認不認我做爸爸呢? 慕愛我嗎? 慚愧的很!我不能盡 做爸爸的義務。
• 春蘭!妳能不能原諒這可憐的爸爸啊?
黃溫恭 遺書之二(給小女兒春蘭的遺書)
• 春蘭!我不久就要和世間永別了。用萬分的努力 來鎮靜心腦,來和妳做一次最初而最終的紙上談 話吧。我的這心情
• 恐怕妳不能想像吧! 嗚呼!臨於此時不能見妳一 面,抱妳一回,
• 吻妳一嘴…………我甚感遺憾! 長恨不盡!
外孫女的追憶
• 我從未想像過事情會有如此發展,當初只是憑著 一股意念,想弄清楚,究竟我這素未謀面的外公 發生過什麼事情。然而,隨著一步步的追尋,彷 彿,他又活過了一次。
• 對我而言,他不再只是母親身分證上父親欄的三 個字而已。而是,曾經,確確實實存在過,有血 有肉,哭過、笑過、愛過、恨過的一個人。
外孫女的追憶
• 青史,本不應該成灰。身為他的子孫,去追尋及探
索這些塵封往事,我責無旁貸。也感謝這一路走來,
對我伸出援手的許多朋友、貴人們。沒有你們,這 趟旅程我是無法獨力完成的。
• 謹以此文,紀念我親愛的外公。
• 你流的血照亮著路,我們繼續向前走。
資料來源: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22105 搜尋日期:2014/9/22
圖/林文蔚:
黃溫恭天倫夢 文/張旖容
資料來源: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22105 搜尋日期:201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