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PDF 國一下 第六單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PDF 國一下 第六單元"

Copied!
2
0
0

Teks penuh

(1)

國一下 第六單元 戰後台灣的經濟與社會文化 一、經濟的發展

(一)經濟重整

1.幣制改革:民國30年代後期台灣經濟狀況不佳。政府為重整經濟發行新台幣

2.土地改革:政府陸續推動「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政策

3.美國援助:民國4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恢復對我國的經濟援助,補充了台灣的物資供給,

也提供了工業發展所需的原物料

(二)進口替代 時間:民國42年起

目標:1.減少對進口物資的依賴,積極生產民生必需品

2.大量外銷農業產品與其加工品以賺取外匯,最為發展工業的基金

(三)出口擴張:

時間:民國50年代

背景:美、日資本家開始在台設廠

特色:1.以拓展海外市場、賺取外匯為目標

2.在高雄、台中等地成立加工出口區,吸引外國資金、技術來台,

同時獎勵民間中小企業發展

影響:工業的生產總值超過農業,經濟型態逐漸轉變

(四)能源危機與十大建設 時間:民國60年代初

背景:國際油價大漲,產生全球性能源危機

策略: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提出「十大建設」計畫,

以增加基礎建設來創造就業機會,景氣復甦 影響:1.對外貿易持續成長,並長期保持出超

2.與香港、南韓、新加坡並稱為「亞洲四小龍」

(五)產業升級 時間:民國60年代末

背景:台灣勞動成本增加,政府開始推動「產業升級」策略 特色:民國69年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成立

影響:台灣轉而展資本與技術密集的高科技工業

(六)貿易自由化與國際化 時間:民國70年代以後

目的:促進貿易自由化與國際化

策略:大幅降低關稅,放寬進出口管制

成就:民國80年代先後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與世界貿易組織,積極拓展貿易空間

(2)

二、社會與文化的變遷

(一)社會的變遷 民國38年前後:

1.百餘萬軍民隨政府遷台,豐富了台灣族群的多樣性 2.引進中國各地飲食和生活方式

民國4050年代:

1.中、美關係緊密

2.美式飲食與文化也逐漸在台流行

民國50年代後:

特色:邁入工業化社會,大量人口移往都市

缺點:都市出現許多新問題,例如:環境汙染、交通擁擠、人際關係疏離等 優點:1.經濟逐漸發展,民眾的物質生活有了改善

2.收音機和電視機逐漸普及,廣播及電視節目改變了台灣人的休閒活動

解嚴後:

特色:社會逐漸開放,民眾以社會運動爭取權益

政府政策:1.成立原住民委員會、客家電視台;開辦全民健保與國民年金 2.民國80年代修憲,原住民族的土地、教育與經濟等多項權益,

在法令上終於有所依據

當前課題:人口老化、少子化以及外籍勞工、外籍配偶及其子女等社會議題

(二)教育的發展

40年代:推行國語運動,禁用方言

57年:1.實施9年國民義務教育 2.廣設職業學校

80年代:1.「教育改革」呼聲出現 2.推動多元入學、開放教科書一綱多本 近年:推動12年國民基本教育

(三)文化的發展

4050年代:在戒嚴與反共的氣氛下,文學內容多以批判共產思想的反共文學、

懷念大陸故土的鄉土文學為主流

60年代:經濟起飛帶來新的社會問題,加上內政、外交上面臨諸多困境,

作家開始將目光轉移到台灣本土發展,關懷農工階層的生活,帶動鄉土文學 近年:

1.資訊與電腦普及,文學藝術的表現有新發展

2.網路文學發達,「部落格」盛行,流行音樂更是百花齊放

3.身處在多元文化並立的台灣社會,如何調適與彼此尊重,是社會大眾必須學習的課題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第七章 中國與平價時尚的盡頭 對社會 的影響 因為量產需 求將所有地 形剷平整地 成工廠 在經濟環境改 善後,能用累 積的財富恢復 原狀? 工資上漲數度 跟不上物價膨 脹 社會極端貧富 差距將引發新 的社會隱憂 13 Ø 平價時尚造就中國的發展。 Ø 消費新勢力造就成長最快的 奢侈品市場。 Ø 被奢侈市場視為重要市場, 從VO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