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PDF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PDF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Copied!
21
0
0

Teks penuh

(1)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Project Report for MOE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Program

計畫編號/Project Number:PBM107097

學門分類/Division:商業及管理

執行期間/Funding Period:2018-08-01 2019-07-31

雲端探戈:磨課師在數位時代的資訊素養與網路應用課程成效探討 資訊管理概論/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ncept

計畫主持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杜清敏

執行機構及系所(Institution/Department/Program):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資訊管理系

繳交報告日期(Report Submission Date):08-27-2019

(2)

. 報告內文(Content)

1. 研究動機與目的(Research Motive and Purpose)

在2016年Live Science [10]報告指出,根據International Real Time Statistics Project網 站,每秒鐘大約有 6000則推特訊息(twitter)在流傳、有 60000次的搜尋在 google引擎上送 出、有二百萬封email寄出。在這 Big data and Big Business的世紀,掌握資訊的能力是未 來終身學習的重要技能與不二法門。 身處網際網路普及的終身學習時代,人們不僅需具備 資訊素養來篩選有用途的相關資訊,還得懂得如何去分辨資訊的可信度;除此,更得有效運 用高層次思考力來分析隱藏在訊息背後的重點以解決面臨的問題與挑戰。若從知識與競爭 力的關係角度來看,個人的資訊素養與高層次思考能力攸關了組織的競爭。可惜的是,從這 幾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學生雖然從小學就使用現代資通科技,即便到了高等教育的學習階 段,在蒐集資訊與運用資訊的能力上卻是相當薄弱。例如,當授課教師以問題導向學習方式 提出問題時,學生往往不知從何處著手規畫進行問題解決方案或策略。探究其因,可發現學 生在資訊素養能力的培養不夠紮實, 導致無法進行資訊蒐集、辨認、分析、組織、運用與 分享。再更深入的探討可發現,教授資訊素養的老師經常是以電腦基本概論或電腦程式語 言來當作資訊科技素養的教材與重點,所以學生在基本的資訊資料蒐集整合能力都有提升 的空間跟需要。本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就是希望瞭解磨課師教學方式運用在資訊素養課程上 是否能有更高的學習成效。並探討經由運用資訊科技融入課程學習及問題導向學習模式下 是否能激勵學生主動習得日後生活與終身學習的技能,培養學生「帶的走」的能力,賦與學 生「學習如何學習」的硬實力。

本研究計畫的目的為:

1. 瞭解目前高等教育學生資訊素養能力之程度

2. 教導網路科技資訊概念,提升利用網路進行資訊搜尋能力。

2. 培養學生對於資訊之辨認能力,並藉由課程提升批判思考能力,強化自主學習。

3. 探討學生經由本課程後資訊素養能力提升之成效如何。

4. 培養學生學習如何利用網路與資訊科技進行整合及表達自主學習成效,奠定日後自主思 考、 將學習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

本計畫整合教師課堂實地授課及磨課師(MOOCs)的教學方式,將課程主題規畫成數個 小單元,本教案實施方式概述如下(以30位同學為一課程實施團體單位): (1) 教師在每個單 元開始時先提出問題,讓同學個人進行問題之思考、回應,(2) 接著,將解決問題的技能智 識,能力利用磨課師的方式與其他生動活潑的教學影片進行說明講解,(3) 請同學個人運用 從影片學到的智識與技能進行利用網路資訊科技實做的資料搜尋、問題的解決策略設想或 對策擬定,並整理成可分享的重點資訊 (4) 將學生 5-8 人分組,分成 4 組進行個人心得討 論與分享,(5) 再依照組別討論的總結心得,進行組的心得分,讓在這團體一起學習的每一 位能同時學習到各組的知識與心得,讓這團體每個個體的智識、技能與經驗都接近一致,建 構成一個學習型組織(Learning organization)。

本研究的學習理論與知識知創造架構依據是從知識創造與知識轉換的觀點來發展的,

本教案提出得學習模式就是 Nonaka 提出的SECI 模式應用如圖一,Nonaka認為知識的創 造與轉換有四個階段,分別為社會化(socialization)、外顯化 (externalization)、 結合 化 (combination) 與內化 (internalization)。

(3)

Source:https://www.comindwork.com/weekly/2019-02-25/productivity/seci-model-of- knowledge-dimensions-ikujiro-nonaka

Nonaka 的知識轉換模式首先是社會化(Socialization),即是兩個獨立個體的討論互動分

享個體內隱的經驗與知識(隱性知識)。我們可將學生經由教師講解,磨課師影片學習到的智 識與技能視為一種顯性知識傳授,而學生開始進行資料的搜尋與尋求問題解答過程的自我 對話視為一種知識轉換過程的社會化階段(phase),學生不斷的與自己先前的知識基模內涵 互動,驗證自己蒐集到的資料與自己設想的解答是正確的或是需更多的證據來說服自己去 完成任務,這就是一種隱性知識的創造過程。

緊接著,以組的方式來分享個人心得,就是一種外顯化(Externalization),每個個體將自 己內涵的隱性知識經由不同的表達方式來讓這組內的人接受、瞭解,當然也必須相互討論、

辨證最後達成共識,這就是將隱性知識外顯化,而知識技能傳授也擴展至組內成員。

第三個階段則是以組為單位的方式分享組的心得於整個學習團體成員,並接受團體成 員的提問與挑戰,必須將自己所屬的組概念清楚地闡述,並進行回饋與修正。在這階段,以 組為單位的知識技能融合,讓整個團體成員都可學習到不同的觀點與技能並歸納出創新的

、多面向的知識,也就是Nonaka所提出的融合結合化(Combination),經由這活動讓學習群 體在知識與技能上更是外顯性的提升,並能因外顯知識容易傳播與學習而將每一位學習成 員的個人能量也提升了。

在 Nonaka 所提的知識轉換過程最後一個步驟就是內化(Internalization),也就是在前面

三個階段進行的過程中,每位團體成員在知識與技能上都漸漸形成共識,慢慢就可達到集 體層次的一致性,也就是每位團體成員都具備提升後等同的概念與能力,對於新的問題或 挑戰很快就能再次創造出新的因應對策與解決方案,如此就建構了一個學習型組織。

本計畫的學習理論整合了問題導向學習,並融入資訊科技於網路環境的運用技能與磨 課師的教學方式,配合每個單元的目標與課程活動設計呈現,企圖讓學生能沈浸於每個學 習單元並達到學習的悅趣性。案的重要性與目的可從兩方面來說明,從教育與建構理論的 面向言,本教案在研究構面上可驗證教學設計優異的資訊素養課程是否可完備學生知識建 構、個人學習建構及社會建構的歷程。進而瞭解經由課程中的問題導向虛擬互動學習方式 對於提昇學習成效的影響。若從組織的競爭能力面向言,本研究探討利用電腦科技及反思 論證模式來進行組織知識轉換及創造的歷程,研究結果可用於系統性的塑造學生日後自主

(4)

學習能力培養典範,並建構出知識分享,交換的最佳環境,並可以促進學習社群的知識創造

本計畫將資訊融入教學的學習設計特色如下:

(一) 計畫的課程內容深入前出,符合實務應用

課程於資訊技能內容以美國ACRL [1,2]資訊素養課程特色指引為主軸,以大學生應具備的資 訊素養能力為目標開發設計,不同於國內以計算機概論或辦公室自動軟體應用為資訊素養課 程內容。在教案資訊技能課程的教學過程,學生將學會如何確認所需的資訊、如何搜尋資料、

資訊之評鑑、運用資訊軟體來分析與組織資訊,最後學習如何將資訊豐富的吸收、呈現與應 用。

(二) 本計劃資訊技能內容簡單易懂,僅需基礎資訊使用先備知識

本計畫的目標強調讓同學在這資訊爆炸的大數據(Big data)時代培養資訊的蒐集、辨認、分析 與應用的能力,課程不需具備進階資訊使用技巧或資訊硬體概念能力。

(三) 核心學習問題運用問題導向學習內容設計與生活學習相關度高

教師在課程中先提出生活上會面對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接著再教導尋求解答實的智識 與技能,在要求學生逐一對於老師的提問找尋立論與證據,進行反思,回饋,修正與分 享。在這數位時代,行動裝置的普及,資訊的流動快速且無遠不至,這種「帶得走」得技 能才能在每天的生活中學習正確的知識,避免因對資訊敏感度差而以訛傳訛,更甚而因錯 誤訊息導致錯誤的決策。同時也能教導同學「學習如何學習」,在日後終身學習中一定受用 無窮。另外,因為利用磨課師教學影片進行資訊科技技能的教學,學生可以在任何地點、

任何時間、依照自己的學習進度進行學習或是複習,也可利用即時溝通軟體與教師提問,

大大提升教與學的成效。

2. 文獻探討(Literature Review) 2.1 資訊素養 (Information Literacy)

美國大學研究與圖書協會(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ACRL)將資訊 素養 (Information Literacy)定義為一種能力,同時也說明可藉由五項指標來呈現資訊素 養的能力。其中包含 (1) 個人應該能夠明白指出所需的資訊為何(能力指標一),(2) 具 備能力去搜尋所需的資訊(能力指標二),(3) 針對蒐集到的訊息進行評估批判辯證(能力 指標三)、(4) 有效率的利用所蒐集到的資訊完成特定的任務(能力指標四)、及(5)能在經 濟、法律及社會議題中合法及合乎倫理道德上的取得與使用資訊(能力指標五)(ACRL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Task Force., 2014)。 英國 國家及大學圖書學會(The Society of College, 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 SCONUL) 則認為資訊素養是一種瞭解、是一種知識能夠在符合倫理道德下知道如何去 蒐集、使 用、管理、整合生成新的訊息及資料,並能有效的利用資訊技能。據上述, 資訊素養 的能力培養是需要從理論架構上明確理解後真正進行實作來學習(SCONUL Working Group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2011)。 多位學者也指出資訊素養是高等教育一個關鍵的 教育及研究能力(Katz, 2007; Rubinić et al., 2013)。 資訊素養可說是「學習如何學習」的 一種技能,尤其是在現今資通科技 發達的數位時代,資訊素養是創造新知識及參與社 群的一種整合溝通學習技能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CRL Board, 2016)。在2016 年11月歐洲的 EU project ILO 也開始發展 MOOCs 來提升高等教育學生的資訊素養

(5)

(Gäde, 2017)。 Bond (2015)在他的研究指出,在這數位時代,人們為了能夠提出解決問 題的方法, 他必須具備傳統的資訊素養的能力,如資訊取得、辨認、分析、組織及分 享,更重要的 他必須具備電腦資訊素養、網路素養與媒體資訊素養才又辦法善用這些 工具,快速、有 效的整合資訊、結合不同領域知識來解決問題。本研究的教學主題也 將涵蓋數位時代該 具備的這些基本資訊素養。

2.2 磨課師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

磨課師課程是一種沒有學習門檻限制且希望能藉由網路將課程大量開放給線上學

習 者參與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學習者在課程註冊後,可經由教學平台參與學習,而 教 師則將規劃好的主題內容以簡短教學影片播出,再結合測驗與作業,安排學習過程 的 學習活動與互動,並可經由即時回饋來掌握學習者的學習進度。自從 2008 年由加 拿大 學者開始開設 MOOCs 後,2011 許多知名學校也紛紛嘗試此種新的教學模式如 哈佛大 學、史丹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隨之而起的,多家知名軟體公司也開始投入 磨課師 課程平台的創建服務領域,其中有 Udacity、Coursera、edX 三大磨課師線上學 習平 台,此種快速雲湧的教育浪潮,讓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稱 2012 年 為磨 課師元年(杜依倩,2014)。 磨課師教學模式的特色包括(黃皓偉,2014): (1) 課程 性質: 屬開放共享,不需付費且資源廣泛分佈。 (2) 課程結構: 教學短片結合課堂作業

,線上社群討論等。 (3) 參與方式: 可支援雙向互動方式,或同儕間討論交流。 (4) 測 驗評量與認證制度:可採同儕相互評量或電腦測驗,若通過則可視為部分或全 部 學分

。 在這種教材課前準備上架及互動學習方式下自然就能提升學習成效,而也因有學習 認證測驗及抵免學分制度,很多企業也見採用這種方式作為員工在職訓練的管道之一

我國自 2012 年起由教育部、科技部資策會以及經濟部結合資訊產業成立了台灣 教育 雲產學研究聯盟(Alliance of Taiwan Educational Clouds, ATEC),主要的目標在促 使我國 數位學習產業能與國際接軌,邁向國際化,因此教育部於 2013 推動新一代數 位學習模 式-磨課師推動計畫。我國目前主要的磨課師課程平台有學聯網(share course)

, 育網 (ewant),愛學網(DeltaMOOCx),資策會學習網(TiBaMe)以及中華教育開放平 台(柯俊如,2014a,2014b、黃皓偉,2014)。同樣的,在科技進步及新興起的教育學習 模式助 瀾下各國也都積極推動磨課師課程,以下為各國推動磨課師課程比較(王庭魁,

2014、 莊孟翰,2014)。

(6)
(7)

目前國內外有相當多不同主題的磨課師課程,但在資訊素養的麼課師課程似乎很少,2017 年 9 月在 ewant 與政大磨課師推出資訊力與資訊搜尋磨課師課程,其課程重點在於資訊搜尋、

使用與評估,但可惜的是未見包括資訊的組織與分享等知識創造的主 題,也未涉及在數位時代 的電腦素養、網路素養與媒體素養(中華資訊素養學會, 2017)。而在目前歐洲 EU project ILO在

2016 年 11 月開始規劃設計、評估及推展多 國語言(英、德、西、泰羅西亞、斯洛維尼亞)的資

訊素養磨課師課程於高等教育,整個 研究計畫將至至 2019 年8 月底。EU project ILO 計畫委 員會認為因為資訊素養是任何 領域學門的基礎技能,主要技能會專注於知識的取得、分析及組 織及智財權知識。也 會將通用型的資訊素養 MOOCs 課程運用於企管與心理諮商領域(Gäde, 2017)。

3. 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ology) 3.1 研究對象及資料蒐集方法

本研究所針對的研究對象為大專院校之大學部學生,分析資料蒐集方式為以問卷進行前 測方式檢測學生對於資訊素養的了解能力,在觀看教學影片後以問卷進行後測,問卷內容包 括個人資訊背景資料、使用資訊科技設備之情形及對資訊使用能力之測驗,藉由問卷了解學 生對於影片教學的方式是否有達到一定的學習成效,授課教師可依據問卷之回饋內容進行後 續課程的調整與修改。本研究之問卷設計為參考國內外資訊素養能力之測驗問卷,經過修改 後再請資訊素養教授課程老師進行得菲法(Delphi)修正,再經過信效度之檢驗,之後再請施測 予參與研究計畫的學生。蒐集到的資料再以SPSS V.22進行統計分析。

3.2 研究架構與流程:研究的架構與流程如下圖:

(8)

3.3 教學計劃流程說明

(一)教學設計及團隊會議期(107 年 8-9 月): 1. 教學設計發想

2. 著手組織教學團隊

3. 與學校行政團隊討論工作進度安排

(二)開課前準備(107 年 10- 108 年 1 月): 1. 工作團隊定期會議控管專案進度

2. 教學教材及拍攝前準備:單元內容文稿整理、教學軟體系統準備、影片教材 規劃及製 作、與行政團隊合作洽談教材授權、腳本分鏡編寫、測驗與試題設計。

3. 六大主題共 18 單元的教學影片錄製包括教材腳本撰寫、編劇與後製工作: 拍攝課程 素材影片、剪輯與後製(內、外景拍攝,音效、音樂、配音、動 畫、轉場、字幕、圖 片)

4. 教學平台教育訓練:與課程合作單位(ewant 或其他 MOOCs 平台)學習系統運 作設定 及與學校電算中心合作進行教學團隊人員教育訓練。

5. 智財權及課程品質檢核:配合學校行政團隊進行智慧財產權查核與課程品質審查 6. 課程宣傳工作

7. 課程平台測試工作

(三)課程實施(108 年 2-6 月):

1. 課程平台教學經營工作:影片上架、平台管理、學習歷程數據分析即時改善課程、每

週工作會議、作業批改、經營教學活動(討論區、同儕互評、影片上傳、 學員回饋)

2. 與校外單位合作推廣課程活動 3. 紀錄課程實行成效工作

(四)成效評值與研究成果報告撰寫(108 年 7 月) : 教師自我評量、學員問卷滿意 度調查、提出課程修正建議供日後開課改善。

3.4 使用工具與資料處理分析:

本研究計畫使用學校磨課師攝影棚及戶外取景、影片後製。攝影棚內設備包括專業攝影機、

提字螢幕、採光、打光等燈光設備以及軟體設備、媒體剪接設備。拍攝過程請學校專職拍攝 人員及具備媒體拍攝經驗的學生一起進行拍攝。拍攝前先進行課程內容整理規畫、腳本製 作、講解投影片製作、拍攝課程講解彩排,在進行拍攝錄影工作。拍攝完畢則進行影片剪接 把需要用到的圖片、講解補充資料再次連結進整個影片裡。主要目標就是希望拍攝完成的 磨課師影片讓學習者學習時能更融入、提高學習成效。本研究計畫同時也將授課的內容編 製了一份教材,可供學生在任何時段、任何場所日後再度學習使用。

本研究的資料蒐集則是利用前測與後測問卷進行,在學生還沒開始觀賞磨課師教學影片前 先進行學生的基本資料蒐集、資訊素養能力層面及資訊素養自我認知層面的資料,當學生 觀賞完磨課師教學影片後則在進行一次後測,主要是量測學生是資訊能力上的差異,及差 易程度的情形。資料分析則是利用 Excel軟體進行資料整理,之後再利用windows SPSS V20 進行分析。 本研究使用的問卷都是利用得菲法經過資訊素養及資訊學習專家提供建議編製 完成,具備Cronbach alpha = 0.76以上的信度。

(9)

影片內容快影

4. 教學暨研究成果(Teaching and Research Outcomes)

4.1.1 教學過程與成果

本課程總計包括六個主題,每個主題又分別包括有多個單元,而每個單元都與主題緊緊相 扣,讓學生能一步一步循序奠基而上,最終能具備優異資訊素養能力聚焦於主題上進行資訊的 蒐集、辨認、組織、分析與分享。其次,在每個單元都有線上教學活動規劃,希望能經由多面 向的活動規畫讓學生融入同儕學習或學習情境脈絡。

學生在觀看影片教學內容前須先進行前測,此測驗目的在於了解學生對於資訊素養能力 的高低,在前測結束後讓學生觀看教學影片並進行後測,由前後測的整合分析結果我們可以得 到的是,有觀看教學影片的學生,對於資訊素養能力的提升顯著於沒有觀看影片的學生。

 受測者投入越高,提升程度越高,沒有觀看者也有一定進步程度,但沒有相當投入高

4.1.2學生學習回饋

前測數據成果:

28.00

-20.67

21.57 27.63 32.75 25

3

21 16

4

-40.00 -20.00 0.00 20.00 40.00

沒有觀看(0分) 無法投入(1分) 普通(2分) 能夠投入(3分) 相當投入(4分)

受試者前後測提升平均差異值

平均差異 個數

(10)

後測數據成果:

76.21

31

72.42 77.59 76.5

28

3

26 17

4 0.00

50.00 100.00

沒有觀看 無法投入 普通 能投入 相當投入 受測者專心程度之個數與資訊素養能力平均分數

平均分數 個數

2 4

16

29 23

9 0

20 40

20 30 40 50 60 70

人數

分數

前測IL能力分數直方圖

1

13 20

27

15

7 0

20 40

50 60 70 80 90 100

人數

分數

前測IL自我認知分數直方圖

2 16 22 27

15 1 0

50

50 60 70 80 90 100

人數

分數

前測IL態度分數直方圖

(11)

 投入程度越高分數越高,針對沒有觀看者分數高的推論為,學生本身資訊素養能力就高 或是自學。

 理解程度越高分數越高,沒有觀看者可能為學生本身資訊素養能力就高或是自學。

將學生回饋比對前後參與情形,有效資料為44筆,以下為學生學習回饋分析 學生自覺認真程度

學生自覺專心程度

75.56 76.00

64.47 76.27 82.17

27

1 15 26

6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沒有觀看 無法理解 部分理解 能理解 清楚理解

受測者理解程度與資訊素養平均分數

(12)

學生自覺理解程度

4.1.3教師教學反思

本研究利用磨課師影片教學的方法,想要了解學生經由磨課師自握學習方式是否能提昇 學生資訊素養的能力。從前測的基本資料可以發現學生幾乎是大家都有電腦或其他通訊網 路設備可使用,另外,每位同學的上網時間幾乎每天 7 小時以上,顯示學生使用資訊網路 程度相當高,但在資訊素養能力的測驗中卻發現學生的資訊素養能力確是普遍的低落,資[

訊素養的認知與資訊素養的態度都未達平均水準,將近二分之一的同學資訊能力低於60

,況且目前的參與同學都是資管系的學生,在資訊能力方面應該是比其他科系學生更具程 度,從前測資料顯示大學生的資訊素養能力有很大的提昇的空間。

經由 4 次磨課師教學影片的自我學習後,後測的資訊素養能力比前測的資訊素養能力明顯 提高,雖然有部分同學並未進行練習,但只要有觀賞磨課師影片在後測分數上都提高。從後測 資料及自我學習自覺回饋中可以發現,多數同學都能專心學習,且有相當投入的認真程度。在 理解方面,有部分同學回應部分理解,多數同學是相當理解教學內容,或許是時間相當倉促,

顧無法在短時理解所有的內容,若能有足夠時間再次學習,應能夠更提升理解的程度。這次的 研究及未來進行的改進方向如下:

1. 學生的參與人數及課程專長背景應更多元化,因為這次研究參與的同學大多為資管系同 學,未來研究應招募更多專長背景多元、多樣的學生參與,如此更能精確本研究的研究 目的。

2. 學生的資訊素養能力問卷設計可再重新參考國內外資訊素養能力評量問卷。因為資訊素 養能力在國外有明確的分項,在不同資訊素養分項下應設計不同之能力量測題項,如此 較能普遍量測出學生整體資訊素養的能力等級。

3. 擴充研究經費,增加研究人員的參與,拍攝更優質磨課師影片及後製高品質的影片,同 時可延長研究時間,擴大參與人數以期能提升整體研究的成果。

(13)

二、參考文獻 英文參考文獻

ACRL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Task Force. (2014).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 Draft 1, Part 1. Available athttp://acrl.ala.org/ilstandards/wpcontent/

uploads/2014/02/Framework-for-IL-for-HE-Draft-1-Part-1.pdf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CRL Board (2016):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 Chicago, ALA. Available at

http://www.ala.org/acrl/standards/Ilframework

Baturay, M. H. (2015). An overview of the world of MOOC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174, 427–433.

Bond, Paul (2015)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MOOCs," Current Issues in Emerging eLearning: Vol.

2 : Iss. 1 , Article 6. Available at: https://scholarworks.umb.edu/ciee/vol2/iss1/6 Gäde M. / Trkulja V. / Petras V. (Eds.): Everything Changes, Everything Stays the

Same?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paces.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SI 2017), Berlin, 13th—15th March 2017.

Gluckstadt: Verlag Werner Hulsbusch, pp. 368—370.

Katz, R. I. (2007): Tes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Digital Environments: ETS’s iSkills Assessmen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26 (3), 3–12.

http://ejournals.bc.edu/ojs/index.php/ital/article/viewFile/3271/2884

Live science, available at http://www.livescience.com/54094-how-big-is-the-internet.html)

Nonaka, I. and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5

Siemens, G., Downes, S., & Cormier, D. (2011). How This Course Works ~ Change available at http://change.mooc.ca/how.htm

SCONUL Working Group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2011). The SCONUL seven pillar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Core model for higher education. Available at http://www.sconul.ac.uk/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coremodel.pdf

中文參考文獻

中華資訊素養學會 (2017)。取自http://www.cila.org.tw/?p=3603

王庭魁(2014)。MOOC-席捲全球教育的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杜依倩(2014)。大學教師參與MOOCs之科技需求及問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柯俊如(2014a)。台大MOOCS平台,兩岸三地的MOOCS進程—台灣。取自 http://ntumoocs.blog.ntu.edu.tw/category/development/page/2/

柯俊如(2014b)。台大MOOCS平台,兩岸三地的MOOCS進程—香港、大陸。取自 http://note-on-open-education.blog.ntu.edu.tw/ntumoocs-developement/china-hongkong/

莊孟翰(2014)。大規模網路開放式課程:本地化發展議題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工程管 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黃皓偉(2014)。MOOCs於我國中小學實施與推動重點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 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14)

三、附件(Appendix)

與本研究計畫相關之研究成果資料,可補充於附件,如學生評量工具、訪談問題等 等。

附件一、 大學生資訊素養能力之調查研究前測問卷

大學生資訊素養能力之調查研究 親愛的同學您好:

非常感謝您撥空填寫此份問卷。我是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資管系副教授杜清敏,目前 正在執行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研究主題為「雲端探戈:數位時代的資訊素養與網 路應用」,研究目的旨在了解我國大學生資訊素養現況,發展資訊素養能力提升之教學 方案。這是一份學術研究用的問卷,目的在於了解各位同學資訊素養能力之現況,並希 望透過本研究所得到之結果,可進一步作為發展提升資訊素養能力課程之參考,因此您 的回答將是本研究非常重要的資料。本問卷調查所得資料僅作為研究用,不做個別性之 探討,資料絕對保密,請安心做答。若填寫問卷時覺得不妥,可以隨時停止作答並終止 參與,不會受到任何處罰,非常感謝您的幫忙與支持!

敬 祝 健康平安 學業精進

研究計畫主持人杜清敏 副教授 謹啟

中華民國108年5月

(15)

大學生資訊素養能力量表(總共有67題單選題)

基本資料 學號:

1. 入學前學制:.1.一般高中 2.綜合高中 3. 高職 4.專科 5.大學 2. 目前學制:1.二技 2. 四技

3. 系別: 1.資管系 2.健管系 3. 休健系 4.聽語系 5. 護理系 4. 年級:1. 一年級 2. 二年級 3. 三年級 4. 四年級

5. 性別:1. 2.女

6. 目前住處是否有電腦:.1.是 2.否 7. 使用何種電腦 1. 桌上型 2. 筆記型 8. 在目前住處是否有使用網路:1.是 2.否

9. 回想一下近三個月平均每天使用網路的時間是否超過 6 小時 42 分, 1. 是 2.否

(國人平均為 7.2 小時)

10.上網的大部份時間都是在:

1. 購物瀏覽 2.看新聞資訊 3.蒐尋學校功課相關 4. 網路社群互動 5. 遊戲 11. 你對 Microsoft Word 使用的熟練度為何?(1 為不熟悉,5 為非常熟悉)_____分 12. 你對 Microsoft Excel 使用的熟練度為何?(1 為不熟悉,5 為非常熟悉)_____分 13. 你對 Microsoft Powerpoint 的熟練度為何?(1 為不熟悉,5 為非常熟悉)___分 14. 最常用來獲得新資訊的管道是 1.手機網路 2.電腦網路 3.電視 4.平面媒體(報

章雜誌)5. 請教他人

15. 你現在搜尋資訊的能力比高中職時能力提昇度(1 為沒提昇,5 為提昇很多)__分

(16)

層面一:資訊素養能力層面 (19)

作答說明:此部分為單選題,每一個題目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您在閱讀完每個 題目後,將您認為正確的答案填寫於題號前的答案欄中,在作答過程中請不要與 他人交談或討論。

1.若要搜尋三篇與『老人照護的未來趨勢』相關的學術文章,從何處進行搜尋是最 恰當的?

1)百科全書 2Google3)期刊資料庫(4)線上圖書館目錄

2.當你發現有一本書跟你的研究主題相似,那麼你要從找這本書的那一部份著手 才能找到更多與主題相關的書或文章?

(1)大綱(2)索引(3)參考文獻(4)目錄

3.下列何者可以提供『藥物濫用』的最新資訊?

(1)書本(2)期刊(3)百科全書(4)網路資訊

4.若想要在圖書館裡查詢『徐志摩』所著的所有文獻,你會以何者為依據進行搜 尋?(1)作者(2)出版商(3)主題(4)標題

5.期刊文章與網站文章對某議題分別提出了不同觀點,當引用這些概念或使用這 些資訊來撰寫文案時卻未引述來源,稱為?

(1)複製(2)剽竊(3)參考(4)引用

6.下列資料何者是屬於第一手資料

(1)報章雜誌刊登的分析資料(2)網路刊載的分析資料

(3)直接做問卷蒐集的資料(4)演講者提供的分析資料

7.在分析『空氣污染檢測報告』議題之相關資料時,下列何者是最重要的工作?

(1)作者的背景 (2)評估每一資料的正確性

(3)把全文印出來(4)引用該資料是否需付費

8. 下列何者為『參考文獻』的內容?

(1)國家名稱(2)文章資訊來源(3)作者電話(4)某人的生平故事

9.若查詢『老人健康與照護』主題相關的簡報檔,在查詢時,輸入哪些關鍵字最 適當?

(1)『老人健康』『照護』(2)『老人照護』 『PPT』

(3)『健康』 『照護』(4)『老人健康』 『照護』 『PPT』

10. 資訊素養能力所指為何?

(1)會操作基本的電腦軟體(2)會簡易電腦硬體維修(3)找尋出資料並能評估 資訊、分析資訊及使用資訊(4)將搜尋到的資料摘錄成摘要

11. 下列何者是執行專題或報告時最重要的第一步?

(1)找出主題的關鍵文章(2)找出主題的關鍵書籍(3)清楚地分析主題

(4)查出主題的相關作者

12.當你在進行老人照護資訊系統研究時,你發現有新聞媒體刊載老人壽命又延長 了 10%,你會如何檢視資料的正確性?

(1)查看其他新聞媒體報導的相關訊息(2)查看政府公佈的老人壽命相關訊息

(3)查看老人健康保健相關書籍 (4)查看老人年金領取狀況

13.下列網站何者可以最直接提供政府最近的施政方針與報告?

(1)www.hinet.net(2)www.google.com(3)www.ht.org.tw(4)

www.ey.gov.tw

14.為了有效率的查詢網路資料,第一個步驟為何?

(17)

(1)先在網路上花些時間熟悉一些網站內容

(2)想好自己想查詢的主題一些較有趣的問題,從這些問題開始查起

(3)盡量查詢與主題相關網站並記下網址作為主題資料查詢使用

(4)從聊天室查詢和主題相關訊息並以此為基礎後進行查詢

15.用網際網路查詢研究主題相關資料時,若出現很多網頁連結,下列何者是最有 效率的搜尋方式?

(1)隨意點選一個連結查看

(2)逐一查看網頁連結,找尋有用資料

(3)利用關鍵字查詢電子資源資料庫

(4)查閱百科全書

16.在撰寫文章時,哪一項不是文獻參考的主要功能?

(1)查出資料出處,便於自己閱讀 (2)判斷文獻的正確性

(3)讓你的讀者可以進行日後資料查詢(4)提高文章的可信度與權威性

17.圖書館的藏書系統編號是依照下列何種項目排定?

(1)作者姓氏(2)主題領域(3)書名(4)國際圖書編碼

18.你在撰寫一篇行政院『現階段政府老人照護白皮書』的評論,你會如何『利用 圖書館的搜尋頁面』查相關訊息?

(1)在領域查詢欄輸入『老人照護』為關鍵字

(2)在領域查詢欄輸入『老人照護白皮書』『行政院』

(3)在作者查詢欄輸入『行政院』為關鍵字

(4)在書目名稱欄輸入『老人照護白皮書』

19. 日本人自稱是「長壽大國」,女性平均壽命為 86 歲,男性平均壽命為 80 歲,

有科學家認為,日本人長壽主因是飲食及保護自然環境有成效,所以我們必須致 力於飲食改變與致力於自然環境保護就能讓我國如日本一般成為「長壽大國」。依 照以上所述,下列何者正確?

(1)科學家說得對,唯有盡力於這兩方面才能達「長壽大國」境界

(2)這是日本人基因及自然環境關係,我們無法改變

(3)飲食及自然環境保護只是一部份原因,應該還有其他因素造成

(4)科學家論點錯誤,日本人的長壽主因是經濟發達,醫療進步造成的

(18)

層面二:資訊素養自我認知層面 15題)

作答說明:以下的題目答案沒有絕對的對錯,請您閱讀完每個題目後,勾選出一個 最符合您個人想法及感受的答案。

1. 觀看磨課師影片過程投入程度為何(還未觀賞選 1,未 投入觀賞選 2,普通選 3,有投入選 4,非常投入選 5)

1 2 3 4 5

資訊素養自我認知

沒 有 自 信

沒 有 自 信

還 好

有 自 信

很 有 自 信 2. 我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與資源搜尋出跟某主題相關的

資料。

3. 當有一特定主題時,我知道用哪些關鍵字從網路上查

詢資料能最有效率。

4. 我能夠分辨從網路(電腦、手機)訊息的可信度。 5. 我能夠利用不同語言(英文或中文)查詢不同國家的

訊息。

6. 我能利用學校圖書館的目錄查詢專業相關的資料。 7. 我能使用圖書館電子資源的資料庫及索引功能查詢所

需的資料。

8. 我可以依照研究需求分析所蒐集到的資訊。 9. 我可以整合蒐集到的資訊,來完成我的報告。 10. 當所需的資訊太少或找不到時,我會重新調整報告的

主題與收集資料的方向。

11. 我具備自己學會通用的網路新技術及新知識的能力

12. 我有能力能利用簡報或其他文書軟體的方式將熟悉的

知識與資訊與他人分享,

13. 如果需要進行主題資料報告時,我能夠很清楚擬出報

告的架構及內容大綱。

14. 如果需要和他人共同合作完成一份報告,我能夠利用

軟體技術或網路資源來進行。

15. 學習知識時,我有能力利用一些電腦科技資源或學習

的新方法來更我的學習成效。

(19)

層面三:資訊素養態度層面 15 題)

作答說明:以下的題目答案沒有絕對的對錯,請您閱讀完每個題目後,勾選出一 個最符合您個人想法及感受的答案。

從 不 這 麼 做

很 少 這 麼 做

偶 爾 這 麼 做

經 常 這 麼 做

總 是 這 麼 做 1. 為能提昇學習成效,我會主動從期刊論文蒐集相關的資

訊。

2. 為能提昇知識,在學習專業知識時,我會查詢專業網站。 3. 為能更瞭解資料正確性,我會對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評

估。

4. 為能提昇知識,我會依照老師的建議上網查詢相關的專業

知識。

5. 在撰寫報告時,為能提昇報告的說服力與效力,我會引述

作者來源出處。

6. 為能提昇資訊搜尋能力,當學校舉辦我不熟悉的資料庫查

詢課程時,我會撥空參加。

7. 若經網路查詢資料遇到問題時,我一定利用其他資源查詢

(如利用圖書館紙本期刊、雜誌或請教別人)。

8. 我會努力去瞭解如何利用圖書館提供的資源查到我要的資

料。

9. 如果我重新調整資料的搜尋方式仍找不到需要的資訊,我

會再尋求其他方式繼續搜尋。

10. 為能有效分享學習,我會努力學好分享資訊的技能(如簡

報軟體)。

11. 為能有更好的學習及測驗成效,我會將所搜尋到的資訊進

行整合。

12. 我很願意去學習新的資訊科技方法與技術來提昇學習與方

享的能力。

13. 對於學業上的知識,我會較努力的進行查詢,對於一般生

活資訊,我會比較不那麼積極。

14 我覺得資訊素養不只是用在學習專業知識,在終身學習是

非常重要的生活技能。

15. 當我需要查詢資料時有超過 1/2 的資訊查詢都是運用手機

來進行。

(20)

附件二、 資訊素養能力後測問卷

資訊素養能力層面 (20)

作答說明:此部分為資訊素養能力測驗題,每一個題目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您在閱 讀完每個題目後,將您認為正確的答案填寫於題號前的答案欄中,在作答過程中請不 要與他人交談或討論。

1.下列敘述何者引用屬於期刊文章?

(1)陶國璋 (1993).思考的盲點。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2)黃馨慧 (2001).影響高職實用技能班美髮技術科學生創造因素研究。家政 學會第 32 屆年會。 (3)李振賢(2002).應用 WebQuest 理論於網路教學其學習 成效之研究:以國中生物為例。南台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4)丁信 中、洪振方與楊芳瑩 (2001).科學理論的形成與精練過程對科學學習的意涵。

科學月刊,240,2-13。

2.下列何者可以從圖書館館藏目錄搜尋到?

(1)圖書館的館藏資料(2)圖書公司最新出版的書籍(3)國外書商的圖書目錄

(4)最新上市的影音資料

3.期刊文章與網站文章對某議題分別提出了不同觀點,當引用這些概念或使用這些 資訊來撰寫文案時卻未引述來源,稱為?

(1)複製(2)剽竊(3)參考(4)引用

4. 商業週刊與天下雜誌是屬於下列何者?

(1)學術性期刊(2)一般性期刊(3)學報(4)專刊

5.若要查詢『憂鬱症的心理治療』相關的文章,輸入哪些關鍵字所搜尋到的資料最 精準?(1)”憂鬱症”and ”心理治療”(2)”憂鬱症”or ”心理治療”or ” 抗憂鬱劑”(3)”憂鬱症”and ”心理治療”and ”抗憂鬱劑”(4)”憂鬱症與 心理治療”

6.若想查詢『李振賢(2002)。應用 WebQuest 理論於網路教學其學習成效之研究:

以國中生物為例。南台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未發表碩士論文』,應從何種資料庫查 詢?

(1)搜尋引擎(2)圖書館的搜尋目錄

(3)報章雜誌(4)碩博士論文資料庫

7. YouTube 網站能夠提供哪種形式的資料?

(1)投影片(2)書籍(3)影片(4)圖書目錄

8.當老師指定閱讀的參考書籍圖書館已無存書時,可以透過下列何者取得該書內 容?

(1)從縮影資料查閱 (2)利用館際合作從其他圖書館借閱

(3)自行借閱其他相關主題的書籍(4)改變研究主題

9.當查詢到論述相左、立場不同的相關資料報告時,你會如何判定資料是否客觀陳 述事實?

(1)將整篇文章讀完,進行分析 (2)將摘要讀完進行分析

(3)以研究報告的論文為優先選擇 (4)看作者是誰來決定

10.下列何者可以提供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較客觀的資訊?

(1)3C 製造商商會月報(2)台灣經濟論壇

(3)3C 廠商名稱目錄 (4)3C 用品消費者指南

11. 前美國副總統高爾認為全球暖化現象主要原因是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產

(21)

業污染所造成,所以必須改變產業結構,力行節能減碳才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濃 度,減輕全球暖化現象。依照以上所述,下列何者正確?

(1)高爾是對的,唯有改變產業結構才是徹底方法

(2)這是自然現象,不要改變任何情形

(3)產業結構只是其中一部分問題,應該還有其他原因造成

(4)高爾的說法錯誤,全球暖化主因是太陽黑子週期性變化造成的

12. 若要查詢與『憂鬱症的心理治療』相關的「簡報檔」,輸入哪些關鍵字所搜尋 到的資料最精準?(1)”憂鬱症”and ”心理治療” “site:google”(2)”憂 鬱症”or ”心理治療”or ”抗憂鬱劑””site:youtube”

(3)”憂鬱症”and ”心理治療”and ”抗憂鬱劑””.ppt”(4)”憂鬱症與心 理治療”

13.參考文獻出現”李素貞、郭憲文、戴玉慈(1997).中部三縣市長期照護機構與 照護人力特性之調查.公共衛生,24(3),179-189。”,其中的 “24” 代表什麼 意思?

(1)公共衛生期刊第 24 章(2)公共衛生期刊第 24 頁(3)公共衛生期刊第 24 卷

(4)公共衛生期刊第 24 冊

14.你是某醫院的護理人員,當一位成年病患的家屬請求複製一份病歷資料便於其 他醫院醫師參考時,你會如何做?

(1)不允許病例複製 (2)請病患家屬簽字證明是醫療用途,再進行請求

(3)經由電子病歷方式寄給想諮詢的醫師 (4)告知該成年病患需簽字允許家屬 將其病歷複製帶給其他院醫師參考

15. 下列何者可以獲得 H1N1 即時疫情的最新發展?

(1)公共衛生學書籍(2)醫療資訊概論 (3)康健雜誌(4)疾管局網站有

16.如何判定作者是 21 世紀”老人照護研究”領域的權威?

(1)這位作者成立了一個討論老人照護的網站 (2)這位作者有電腦資訊博士學 位 (3)這位作者有很多相關老人照護的著作,且很多人引用討論

(4)這位作者的年紀適合討論老人照護

17.你想在網路上查詢政府宣導有關『長期照護』的影片,你覺得輸入以下哪個指 令查詢相關訊息最適合?

(1)在關鍵字查詢欄輸入”長期照護” ”影片”為關鍵字

(2)在關鍵字查詢欄輸入”長期照護” ”行政院” ”影片”為關鍵字

(3)在關鍵字查詢欄輸入”長期照護””行政院” ”site:youtube.com”為關鍵 字 (4)在關鍵字欄輸入”照護” ”site:youtube.com”為關鍵字

18. 你觀看完影片後是否有重看、回想或實地練習影片中的資訊素養觀念與技巧

(1) 有 (2) 沒有

19. 在觀看磨課師學習資訊素養影片的過程,你是否能專心投入老師的講解?

(1)沒有觀看(2)無法投入(3)普通(4)能投入 (5) 相當投入

20. 在觀看磨課師學習資訊素養影片的過程,你能否清楚理解老師所講解的資訊?

(1)沒有觀看(2)無法理解(3)部分理解(4)能理解 (5) 清楚理解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6 經驗、有無意願照顧末期或臨終病人。基本資料由主持人依據文獻擬訂。 b.死亡態度: 本研究採用死亡態度量表The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Experiences with and Attitudes Toward Death and Dying , HCP-EATD。原量表由Brent等發展,共21 題,採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