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崙國中 110 學年度下學期九年級美術補考題庫 一、選擇題
1. (B)運用各種技法、媒材創作,能與周遭環境互相配合,放置或附加於公共空間的平面或立體 的藝術品我們稱為下列何者? (A)民間藝術 (B)公共藝術 (C)生活藝術 (D)普普藝 術。
2. (A)公共藝術源於哪一位美國總統的新政? (A)羅斯福 (B)布希 (C)柯林頓 (D)林肯。
3. (C)美國第一個以立法形式通過《百分比藝術法案》的是下列哪一個城市? (A)芝加哥 (B) 紐約 (C)費城 (D)舊金山。
4. (D)下列哪位藝術家將日常生活常見物品——洗衣夾放大尺寸,轉換這些日用品的功能性,產 生新的視覺經驗? (A)幾米 (B)郭原森 (C)伊東豊雄 (D)克萊斯歐登柏格。
5. (A)臺灣自西元1992年公布哪個法案條例後,公共藝術才有了發展的空間?
(A)《文化藝術獎助條例》 (B)《藝術法案》 (C)《視覺藝術法案》 (D)《百分比藝術
法案》。
6. (A)公共藝術具有與其他藝術最大的不同,是在於作品有哪三項不可或缺的特性? (A)公共 性、互動性、藝術性 (B)趣味性、娛樂性、實用性 (C)美觀性、趣味性、互動性 (D) 藝術性、實用性、娛樂性。
7. (B)藝術家在設計公共藝術時應先了解民眾的喜惡,讓民眾得以參與,這是屬於公共藝術的一 項特性? (A)互動性 (B)公共性 (C)藝術性 (D)趣味性。
8. (A)安安老師美術課堂上介紹提及某藝術的特性:「此藝術形式有屬於這個空間、這個地點、
這個時代的獨特性,需藝術品、民眾與環境三者相互融合,才能成為一件優異的作品。」
請問安安老師所介紹的是下列哪一種藝術的特色? (A)公共藝術 (B)普普藝術 (C)視
覺藝術 (D)生活藝術。
9. (B)高雄世運主場館外以鮮紅色的「火焰」螺旋狀向上迴旋延伸,如生命力般的舞動,象徵高 雄市是一個兼具自然與人文的都市。此件作品的作者為何人? (A)郭原森 (B)伊東豊雄 (C)歐登伯格 (D)幾米。
10. (D)下列關於「馬賽克」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由Mosaic直接音譯而來 (B)原義為鑲嵌細
工 (C)使用石頭、陶瓷碎片、玻璃等材料,組成圖案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D)以上皆是。
11. (C)臺北捷運內湖線松山機場站外,以行李箱為意象設計的作品「大旅行時代」,傳達出旅行 箱不只是行李,更是裝滿喜怒哀樂及美好回憶的藏寶箱,值得永久珍藏的理念。這是哪 位藝術家之作品? (A)幾米 (B)伊東豊雄 (C)郭原森 (D)歐登伯格。
12. (A)經特殊處理的專用鋼板表面上塗覆玻璃質粉末,經八百三十度以上高溫燒烤而成,具有耐 高溫、耐酸鹼腐蝕、易清洗、防火、色彩豐富、施工便利快捷、無形狀限制、造形彈性 等特性。上述所描寫的是下列哪個特殊材質? (A)琺瑯板 (B)陶瓷 (C)剪黏 (D)交趾 陶。
13. (A)臺北捷運南港站的月臺以繪本作品〈地下鐵〉為原型,呈現書中失明女孩搭乘地鐵時的幻 想世界,包括長長的車廂、旅人、女巫、兔子等。請問這是哪位藝術家作品? (A)幾米 (B)水仙大師 (C)歐登伯格 (D)郭原森。
14. (D)高雄美里島捷運站的著名公共藝術—光之穹頂,是哪位藝術家所設計的作品? (A)幾米 (B)歐登伯格 (C)郭原森 (D)水仙大師。
15. (C)介於平面與立體的中間形態,雖然在視覺與觸覺上有立體感,卻沒有立體的空間感,如視 覺藝術中的浮雕的是何種型態的公共藝術? (A)平面(B)立體(C)半立體 (D)以上皆非。
16. (A)某種藝術源自閩、粵,屬鑲嵌藝術的一種,此作品是將碗片以特殊工具剪成需要的形狀,
再黏在灰泥塑成的粗胚上。請問上述指的是哪一種藝術? (A)剪黏 (B)交趾陶 (C)彩 繪玻璃 (D)陶瓷。
17. (B)早期的公共藝術是以什麼為主要目標? (A)增添趣味 (B)美化空間 (C)實用性 (D)生 活化。
18. (B)街道上滿足民眾需求的電話亭、噴水池、座椅、人孔蓋、交通號誌、垃圾桶、路燈等設施,
2
是市景重要的一環,我們稱這些設施為下列何者? (A)公共家具 (B)街道家具 (C)街
道視覺 (D)街道標誌。
19. (C)下列何者不屬於街道家具的例子? (A)臺北市交通號誌〈時間斑馬線〉延伸「行的概念」,
創意趣味十足 (B)新北市三峽老街上經心設計的人孔蓋,不但美觀實用,且能呈現當地
特色 (C)高雄捷運美麗島站的光之穹頂以各類玻璃藝術製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玻璃公共
藝術 (D)馬祖東引具有地方特色的燈塔垃圾桶,凸顯在地的文化特色與精神。將藝術作
品與街道家具合而為一,兼具藝術性與功能性。
20. (D)臺灣有許多捷運站紛紛成為公共藝術家發揮的場地,下列哪一個捷運站沒有明顯的公共藝 術作品? (A)捷運內湖線松山機場站 (B)臺北捷運南港站 (C)高雄捷運美麗島站 (D) 臺北捷運新埔站。
21. (C)下列關於公共藝術的敘述何者正確? (A)西元1959年,日本推動《百分比藝術法案》後,
許多城市紛紛跟進,公共藝術因此漸漸興盛 (B)公共藝術具有與其他藝術最大的不同,
是在於作品除了有「藝術性」外,「趣味性」與「娛樂性」也不可或缺 (C)臺灣公有建 築物應設置公共藝術,美化建築物與環境,且其價值不得少於該建築物造價百分之十 (D) 公共藝術,係指平面或立體的藝術品及利用各種技法、媒材製作的藝術。
22. (C)下列關於公共藝術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公共藝術的設置僅在美術館 (B)作品注重美的 創造,不須在意是否與環境相結合 (C)公共藝術的設置非常注重民眾的參與 (D)是較不 容易與人親近的視覺藝術。
23. (C)〈時間斑馬線〉此作品位於哪個城市? (A)高雄市 (B)臺南市 (C)臺北市 (D)芝加哥。
24. (C)下列何者作品屬於「街道家具」的一種? (A)克萊斯歐登柏格〈洗衣夾〉 (B)喬米普倫 薩〈埃布羅的精神〉 (C)喬米普倫薩〈皇冠噴泉〉 (D)南茜勳恩〈讓路給鴨子〉。
25. (D)公共藝術除了與民眾的互動外,藝術家也應考量作品與場所的關係,將地區的歷史文化作 為創作的元素。請問這是公共藝術的哪一項特性? (A)公共性 (B)藝術性 (C)趣味性 (D)互動性。
26. (B)下列哪一個作品是藝術家試圖混淆觀者,以金屬來模擬真實的樹木? (A)〈讓路給鴨子〉
(B)〈分裂〉 (C)〈原鄉四季〉 (D)〈埃布羅的精神〉。
27. (C)大大這個寒假和家人到美國旅遊,在波士頓公共花園中看到一個極為可愛的公共藝術作 品。請問他最有可能看到的是下列哪一項作品? (A)〈皇冠噴泉〉 (B)〈洗衣夾〉 (C)
〈讓路給鴨子〉 (D)〈紅綠燈樹〉。
28. (D)下列關於平面型態的公共藝術之敘述何者不正確? (A)通常在公共空間的牆面、地面與 天花板上創作 (B)除了顏料描繪外,還包括馬賽克、磁磚、玻璃、石材等耐久材料 (C) 臺北捷運 南港站的幾米作品〈地下鐵〉即是屬於平面類的公共藝術 (D)是介於平面與立 體的中間形態,雖然在視覺與觸覺上有立體感,卻沒有立體的空間感,如視覺藝術中的 浮雕。
29. (C)下列何項藝術作品為世界最大的玻璃公共藝術,以「包容」為主軸,由水、土、光、火四 大主題組成,分別以藍、綠、黃、黑為主色調,運用太陽、月亮、人物、大自然、海洋、
高雄土地的特有生物等圖案,彼此互相交織連接,呈現人在世界上,從誕生、成長、榮 耀到毀滅,而後重生的輪迴過程? (A)火焰 (B)大旅行時代 (C)光之穹頂 (D)原鄉四 季。
30. (A)位於高雄的公共藝術—光之穹頂,是世界上最大的玻璃公共藝術,由水仙大師所設計。試 問此件公共藝術在哪一捷運站內? (A)美麗島站 (B)巨蛋站 (C)世運站 (D)凱旋站。
31. (D)以下何者屬於「平面」形態的創作? (A)〈埃布羅的精神〉 (B)〈原鄉四季〉 (C)〈紅 綠燈樹〉 (D)〈地下鐵〉。
32. (A)「具備長、寬、高三度空間的形體,可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觀賞,如視覺藝術中的雕塑。」
上述描寫的是哪一形態的公共藝術? (A)立體 (B)半立體 (C)平面 (D)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