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PDF 第一章 函 数 - drhuang.com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PDF 第一章 函 数 - drhuang.com"

Copied!
21
0
0

Teks penuh

(1)第一章. 函. 数. 1.集合运算公式. A  B   x | x  A或x  B , A  A  B , B  A  B . A    A , A U  U , A  A  A .. A  B   x | x  A且x  B , A  B  A , A  B  B , A     , A U  A , A  A  A .. A  B   x | x  A且x  B , A   x | x  U 且x  A , A  A  U , A  A   . 2.集合运算律. (1)交换律: A  B  B  A ; A  B  B  A . (2)结合律:  A  B   C  A   B  C  ;  A  B   C  A   B  C  . (3)分配律:  A  B   C   A  C    B  C  ;.  A  B  C   A  C    B  C  . (4)摩根律(对偶律): A  B  A  B ; A  B  A  B . 3.绝对值及其运算的性质 (1) x  0 ,  x  x  x 2 ,  x  x  x . (2) xy  x  y ,. x x  ( y  0) . y y. (3) x  y   y  x  y ( y  0) ; x  y  x  y 或 x   y ( y  0) . (4) x  y  x  y  x  y . (5) x  y  x  y  x  y . (6) x  y  x  y . 4.几个常用的分段函数 (1)绝对值函数: y  x  . x,   x,. x  0, x  0..

(2)   1, (2)符号函数: y  sgn x   0 ,  1, . x  0, x  0, x  0.. (3)取整函数: y  [x] . 1, (4)狄立克莱函数: y   0 ,. x  Q, 其中 Q, Q 分别表示有理数和无理数. x  Q,. 5.函数的几种简单性质 (1)函数的奇偶性 (2)函数的周期性. 奇函数 f  x    f  x  ,偶函数 f  x   f  x  f ( x  T )  f ( x) 满足等式的最小正数 T ,称为函数的. 周期 (3)函数的单调性 对区间 (a, b) 内的任意两点 x1 和 x 2 , 当 x1  x 2 时,如果有 f ( x1 )  f ( x 2 ) ,则称函数 f (x) 在区间 (a, b) 内单调增加 或单调递增; 当 x1  x 2 时,如果有 f ( x1 )  f ( x 2 ) ,则称函数 f (x) 在区间 (a, b) 内单调减少 或单调递减. 对区间 (a, b) 内的任意两点 x1 和 x 2 ,当 x1  x 2 时,如果有 f ( x1 )  f ( x 2 ) ,则 称函数 f (x) 在区间 (a, b) 内单调不减; 当 x1  x 2 时,如果有 f ( x1 )  f ( x 2 ) ,则称函数 f (x) 在区间 (a, b) 内单调不增. (4)函数的有界性 设函数 y  f (x) 在区间 (a, b) 内有定义,其中 (a, b) 可以是定义域,也可以是 定义域的一部分. 如果存在一个正数 M ,对于所有的 x  (a, b) ,恒有 f ( x)  M ,则称函数 f (x) 在 (a, b) 内有界.如果不存在这样的正数 M ,则称函数 f (x) 在 (a, b) 内无界.. 第二章. 极限与连续.

(3) 1.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及重要定理 如果 lim x  A , lim y  B ,则 lim( x  y )  lim x  lim y  A  B .. 定理 1 推论. 两个无穷小的代数和仍为无穷小.. 定理 2. 如果 lim x  A , lim y  B ,则 lim( x  y )  lim x  lim y  A  B .. 推论 1. 两个无穷小的乘积仍为无穷小.. 推论 2. 如果 lim x  A , c 为常数,则 lim(cx)  c lim x  cA .. 推论 3. 如果 lim x  A , n 为正整数,则 lim x n  (lim x) n  A n .. 定理 3. 如果 lim x  A , lim y  B ,且 B  0 ,则 lim. x lim x A   . y lim y B. 设 函 数 y  f [ g ( x)] 是 由 函 数 u  g (x) 与 y  f (u ) 复 合 而 成 ,. 定理 4. y  f [ g ( x)] 在点 x0 的某个去心领域内有定义,若 lim g ( x)  u 0 , lim f (u )  A , x  x0. u u 0. 0. 且 g ( x)  u 0 ( x U ( x0 ) ),则 lim f [ g ( x)]  lim f (u )  A . x  x0. u u 0. lim f ( x)  A 的充分必要条件为对任意数列 x n  , lim x n  x0 且. 定理 5. n . x  x0. x n  x0 ,有 lim f ( x n )  A . n . 2.两个重要极限 sin x (1) lim  1. x 0 x x.  1 (2) lim 1    e . x   x. 3.常用的等价无穷小量 当 x  0 时, sin x ~ x , tan x ~ x , arcsin x ~ x , arctan x ~ x , ln(1  x) ~ x ,. e x  1 ~ x , 1  cos x ~. x2 x , n 1  x  1~ 2 n. 第三章. 导数与微分. 1.常用求导公式. (C )   0 (sin x )   cos x. ( x  )  x  1 (cos x )    sin x.

(4) (tan x)  sec 2 x. (cot x)   csc 2 x. (sec x )   sec x tan x. (csc x )    csc x cot x. (a x )  a x ln a. (e x )  e x (ln x )  . 1  log a x  '  log a e x. (arcsin x)  (arctan x) . 1 1 x. (arccos x)  . 2. 1 1  x2.  sin x    sin  x  n  n. . 1 x. (arc cot x)  . π  2. 1 1 x2. 1 1  x2.  cos x    cos  x  n  n. . π  2. 2.导数运算法则. (1)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 [u ( x)  v( x)]  u ( x)  v( x);. [. [u ( x)v( x)]  u ( x)v( x)  u ( x)v( x);. u ( x) u( x)v( x)  u ( x)v( x) ]  (v( x)  0). v( x ) v 2 ( x). (2)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dy  f (u ) ( x) 或 dx. (3) 反函数的求导法则: [ f 1 ( y )] . dy dy du   . dx du dx. 1 dy 1 或  . f ( x) dx dx dy. (4) 取对数求导法 对于幂指函数 y  u v ( u , v 都是可导函数),可由公式 y  ev ln u 得到 dy vu   (u v )'x  u v [  v ln u ]. dx u dy dy  (t ) (6) 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法则:  dt  . dx dx  (t ) dt. 3.微分基本公式 dc  0 (c 为常数). d  x    x 1dx.

(5) d  sin x   cos xdx. d  cos x   sin xdx. d  tan x   sec 2 xdx. d  cot x    csc2 xdx. d  sec x   sec x tan xdx. d  csc x    csc x cot dx. d  a x   a x ln adx(a  0, a  1). d  e x   e x dx. d  log a x  . 1 log a e dx x. d  arcsin x   d  arctan x  . 1 1 x. 2. d  ln x  . 1 dx x. d  arccos x   . dx. 1 dx 1  x2. d  arc cot x   . 1 1  x2. dx. 1 dx 1  x2. 4.微分运算法则 d(u  v)  du  d v ;. d(Cu )  Cdu (C 为常数);.  u  vdu  udv ( v  0 ). d   v2 v. d(uv)  udv  vdu ;. 第四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1.罗尔定理 若函数 f (x ) 满足(1)在闭区间 [ a, b] 上连续; (2)在开区间 (a, b) 内可导; (3)f (a )  f (b) , 则至少存在一点   (a, b) 使得 f ( )  0. 2.拉格朗日定理 若函数 f (x ) 满足(1)在闭区间 [ a, b] 上连续;(2)在开区间 (a, b) 内可导,则至少存在一 点   (a, b) 使得 f ( )  推论. f (b)  f (a ) . ba. 若函数 f (x ) 在区间 I 上的导数恒为 0,则在 I 上, f (x ) 为常数.. 3.柯西定理 若函数 f ( x ), g ( x ) 满足(1)在闭区间 [ a, b] 上连续;(2)在开区间 (a, b) 内可导;(3). g ( x)  0, x  (a, b) ,则至少存在一点   (a, b) 使得 4.洛比达法则. f (b)  f (a ) f ( )  . g (b)  g (a) g ( ).

(6) (1)“. 0 ”型未定式 0. 设函数 f (x ) 和 g (x ) 满足 ① lim f ( x)  lim g ( x)  0 , x a ( x  ). xa ( x  ). ② f (x ) 和 g (x ) 在点 a 的某个去心邻域内( x 充分大的范围内)可导,且 g ( x )  0 , ③ lim. f ( x)  A(或) , g ( x). 则 lim. f ( x) f ( x)  lim  A(或) . g ( x) (xxa ) g ( x). x a ( x  ). x a ( x  ). (2)“.  ”型未定式 . 设函数 f (x ) 和 g (x ) 满足 ① lim f ( x)  lim g ( x)   , x a ( x  ). xa ( x  ). ② f (x ) 和 g (x ) 在点 a 的某个去心邻域内( x 充分大的范围内)可导,且 g ( x )  0 , ③ lim. f ( x)  A(或) , g ( x). 则 lim. f ( x) f ( x)  lim  A(或) . g ( x) (xxa ) g ( x). x a ( x  ). x a ( x  ). 5.函数增减性判别 设函数 y  f (x ) 在 [ a, b] 上连续,在 (a, b) 内可导, ⑴ 如果 x  ( a, b) 时恒有 f ( x )  0 ,则 f (x ) 在 (a, b) 内单调增加; ⑵ 如果 x  ( a, b) 时恒有 f ( x )  0 ,则 f (x ) 在 (a, b) 内单调减少. 6.极值的第一充分条件 设 函 数 f (x ) 在 点 x0 的 某 个 空 心 邻 域 ( x0   , x0 )  ( x0 , x0   ) 内 连 续 并 可 导 , 且. f ( x0 )  0 (或 f ( x0 ) 不存在). (1)若 x  ( x0   , x 0 ) 时 f ( x )  0 ,而 x  ( x0 , x 0   ) 时 f ( x )  0 ,则 f (x ) 在点 x0 取 得极大值 f ( x0 ) ;.

(7) (2)若 x  ( x0   , x 0 ) 时 f ( x )  0 ,而 x  ( x0 , x 0   ) 时 f ( x )  0 ,则 f (x ) 在点 x0 取 得极小值 f ( x0 ) ; (3)若 x  ( x 0   , x0 )  ( x 0 , x0   ) 时, f (x ) 的符号保持不变,则 f (x ) 在点 x0 处无极 值. 7.极值的第二充分条件 设函数 f (x ) 在点 x0 具有二阶导数,且 f ( x0 )  0, f ( x0 )  0 , (1)若 f ( x 0 )  0 ,则 f (x ) 在点 x0 取得极小值 f ( x0 ) ; (2)若 f ( x 0 )  0 ,则 f (x ) 在点 x0 取得极大值 f ( x0 ) . 8.曲线的凹向的判别法 设函数 y  f (x ) 在 [ a, b] 上连续,在 (a, b) 内具有二阶导数, (1)若 x  ( a, b) 时, f ( x )  0 ,则曲线 y  f (x ) 在 (a, b) 内上凹; (2)若 x  ( a, b) 时, f ( x )  0 ,则曲线 y  f (x ) 在 (a, b) 内上凹.. 9.曲线的渐近线 (1) 水平渐近线:若 lim f ( x)  A 或 lim f ( x )  A ,则 y  A 是曲线 y  f (x ) 的水平渐近 x  . x . 线. (2)铅垂渐近线:若 lim f ( x)   或 lim f ( x)   ,则 x  x0 是曲线 y  f (x ) 的铅垂 x  x0. x  x0. 渐近线. (3)斜渐近线:若. lim. x  . f ( x)  k 存在,且 k  0 , lim [ f ( x)  kx]  b 存在, x   x. 则 y  kx  b 是曲线 y  f (x ) 的斜渐近线.. 第五章. 不定积分. 1.基本积分公式.  0dx  C (C 为常数) 1.  x dx  ln x  C  e dx  e x. x. C.  cos xdx  sin x  C. 1  1 x  C (   1 ) 1 1 x x  a dx  ln a a  C ( a  0, a  1 ). x. . dx .  sin xdx   cos x  C  csc. 2. xdx   cot x  C.

(8)  tgxdx   ln cos x  C  ctgxdx  ln sin x  C  sec xdx  ln sec x  tgx  C  csc xdx  ln csc x  ctgx  C. dx.  cos.  2. 0. 0.    sec. 2. 2. ax C ln a.  shxdx  chx  C  chxdx  shx  C dx. . x a 2. 2.  ln( x  x 2  a 2 )  C. n 1 I n2 n. x 2 a2 x  a 2  ln( x  x 2  a 2 )  C 2 2 x 2 a2 x 2  a 2 dx  x  a 2  ln x  x 2  a 2  C 2 2 x 2 a2 x a 2  x 2 dx  a  x 2  arcsin  C 2 2 a x 2  a 2 dx . dx. . xdx  tan x  C. dx.  1 x. x.   csc 2 xdx  ctgx  C. x  a dx . I n   sin n xdx   cos n xdx . . 2.  sec x  tgxdx  sec x  C  csc x  ctgxdx   csc x  C. 2.  2. x.   sec 2 xdx  tgx  C. dx.  sin. dx 1 x  arctg C 2 x a a dx 1 xa  x 2  a 2  2a ln x  a  C dx 1 ax  a 2  x 2  2a ln a  x  C dx x  a 2  x 2  arcsin a  C. a. 2. 1  x2.  arcsin x  C.  arctan x  C. 2.不定积分的线性运算规律.  af ( x)dx  a  f ( x)dx. (a  0) ;   f ( x)  g ( x) dx   f ( x)dx   g ( x)dx .. 3.换元积分法.  f   x     x  dx    f  u  du . u   x .  F [ ( x)]  C.  f  x  dx    f   t     t  dt . t  1  x .

(9) 4.分部积分法.  uvdx  uv   uvdx. xI.  udv  uv   vdu. 或. 第六章. xI. .. 定积分. 1. 两个规定 (1) (2). . a. . a. a. b. f ( x)dx  0 . b. f ( x)dx    f ( x)dx . a. 2. 基本性质 (1) 被积函数中的常数因子可以提到积分号外:. . b. a. kf  x  dx  k  f  x  dx . b. a. (2) 函数代数和的积分等于它们积分的代数和:. . b. a.  f  x   g  x   dx   f  x  dx   g  x  dx . a a b. b. (3) 定积分关于积分区间的可加性:.  f  x  dx   f  x  dx   f  x  dx . b. c. b. a. a. c. (4) 1 的积分等于区间积分限之差:. . b. a. b. 1dx   dx  b  a . a. (5) 若在区间  a, b  上 f ( x )  0 ,则. . . b. (6) 若在 [ a, b] 上 f ( x )  g ( x ) ,则 (7). . b. a. b. a. a. f ( x)dx  0 . b. f ( x)dx   g ( x)dx . a. b. f ( x)dx   f ( x)dx (a  b) . a. (8) 设 M 及 m 分别是函数 f (x ) 在区间 a, b  上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则 b. m(b  a)   f ( x)dx  M (b  a) a. ( a  b) .. (9) 定积分中值定理: 若函数 f (x ) 在区间 [ a, b] 上连续,则在 [ a, b] 上至少存在一点  , 使得. . b. a. f ( x)dx  f ( )(b  a) .. (10) 奇偶函数的积分性质 若 f ( x ) 为奇函数,则. . a. a. f ( x)dx  0 ;.

(10) . 若 f ( x ) 为偶函数,则. a. a. f ( x)dx  2  f ( x)dx .. a. 0. (11) 周期函数的积分性质 设 f ( x ) 以 T 为周期, a 为常数,则. . a T. a. T. f ( x)dx   f ( x)dx . 0.  f  x  dx  F  b   F  a  b.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a. 4.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第一类:. 第二类:.  . b a. b a. b. u   ( x). a.  (a)   ,  (b)  . f ( x)dx =  g[ ( x )]d ( x) f ( x)dx. x   (t ). . . . g (u )du .. . f [ (t )] (t )dt .    ( )  a,  (  )  b. . 5. 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b. a. udv  uv  a   vdu b. b. a. 6. 平面图形的面积 (1) 当 f ( x )  0 时,由曲线 y  f ( x) 及直线 x  a, x  b 与 x 轴所围成曲边梯形的面积 为 b. A   f ( x)dx . a. (2) 当 f ( x )  g ( x) 时,由曲线 y  f ( x) , y  g ( x ) 及直线 x  a, x  b 所围成图形 的面积为. A. b. a.  f ( x)  g ( x) dx .. (3) 当  ( y )  0 时,由曲线 x   ( y ) 及直线 y  c, y  d 与 y 轴所围成曲边梯形的面 积为 d. A    ( y )dy . c. (4) 当  ( y )   ( y ) 时,由曲线 x   ( y ) , x   ( y ) 及直线 y  c , y  d 所围成图 形的面积为. A    ( y )  ( y )  dy . d. c. 7. 旋转体的体积 (1) 由连续曲线 y  f (x ) ,直线 x  a, x  b 及 x 轴所围曲边梯形绕 x 轴旋转所形成的.

(11) 旋转体的体积 b. Vx   π f 2 ( x)dx . a. (2) 由曲边梯形为 a  x  b , g ( x )  y  f ( x ) 绕 x 轴旋转所形成的旋转体的体积 b. Vx   π[ f 2 ( x)  g 2 ( x)]dx . a. (3) 由连续曲线 x   ( y ) ,直线 y  c, y  d 及 y 轴所围曲边梯形绕 y 轴旋转所形成的 旋转体的体积 d. Vy   π 2 ( y )dy . c. (4) 由曲边梯形为 c  y  d , ( y )  x   ( y ) 绕 y 轴旋转所形成的旋转体的体积 d. Vy   π[ 2 ( y )  2 ( y )]dy . c. 8. 定积分在经济中的应用 (1) 已知边际成本求总成本: C ( x) . . x. (2) 已知边际收益求总收益: R ( x) . . x. (3) 已知边际利润求总利润: L( x) . . x. 0. 0. 0. C (t )dt ; R(t )dt ; L(t )dt .. (4) 三者之间的关系: L( x)  R ( x)  C ( x ) .. 9.反常积分 (1) [ a, ) 上的广义积分. . . (2) (, b] 上的广义积分. . b. a. . f  x  dx  lim.  f  x  dx .. f  x  dx  lim.  f  x  dx .. b. b  a. b. a  a. (3) ( ,  ) 上的广义积分. . . . f  x  dx  . c. . f  x  dx  . . c. f  x  dx  lim. 10.  函数 (1)  函数的定义. ( r )  . . 0. x r 1e x dx (r  0) .. (2)  函数的性质 ① ( r  1)  r ( r ) .. . c. a  a. f  x  dx  lim.  f  x  dx . b. b  c.

(12) ② ( n  1)  n ! (n为正整数) .. 1   π. 2. ③ . 第七章. 无穷级数. 1. 正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别法 (1) 比较判别法 . . . n1. n1. n1.  u n 和  vn 都是正项级数,且 un  n (n  1,2,) .若级数  vn 收敛, 则级数. 设 . . .  u n 收敛;反之,若级数 n u n 发散,则级数 n vn 发散. n 1. 1. 1. (2) 比较判别法的极限形式 设. . . n1. n1.  u n 和  vn 都是正项级数,   un   (0    ) ,且级数  vn 收敛,则级数  u n 收敛. n  v n1 n1 n. ① 如果 lim.   u un    0 或 lim n   ,且级数  vn 发散,则级数  u n 发散. n  v n  v n1 n1 n n. ② 如果 lim. (3) 比值判别法 . 设. u n 1   ,则当  1 时级数收敛;  1 (或 n  u n.  u n 为 正 项 级 数 , 如 果 lim n 1. u n 1   )时级数发散;   1 时级数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n  u n. lim. (4) 根值判别法 . 设.  u n 为 正 项 级 数 , 如 果 lim n n . 1. n. un   , 则 当   1 时 级 数 收 敛 ;   1 ( 或. lim n u n   )时级数发散;   1 时级数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n . 2.. p  级数 . 形如. 1. n n 1. p. 1. 1 1 1  p    p   的级数称为 p -级数. p 2 3 n.

(13) p -级数的敛散性有如下结论: . 1. n. 当 p  1 时, p -级数. n 1 . 1. n. 当 p  1 时, p -级数. p. n 1. p. 收敛;. 发散.. . 特别地, 当 p  1 时, p -级数 . 1. 称为调和级数, 调和级数是发散的.. n 1 n. 3.交错级数 . 如果交错级数.  (1) n. n 1. u n 满足条件:. 1. ① un  un 1 ( n  1, 2, ) ; ② lim u n  0 , n . . 则交错级数.  (1) n. n 1. u n 收敛,且其和 s  u1 ,其余项 rn 的绝对值 rn  u n 1 .. 1. 4.条件收敛与绝对收敛 (1) 绝对收敛:级数. . . n1. n 1.  u n 绝对收敛,是指其绝对值构成的级数  un 收敛. . (2) 条件收敛:级数. .  u n 条件收敛,是指级数收敛但不绝对收敛(即 n u n 收敛,而 n 1. 1. . u n 1. n. 发散). . (3) 绝对收敛与收敛的关系:如果级数.  u n 绝对收敛,则它必定收敛.. n1. . (4) 绝对收敛的判定定理:如果任意项级数. u n 1. n. 满足条件 lim. n . un 1  l ,则当 l  1 时 un. 级数绝对收敛; 当 l  1 时级数发散. 5. 幂级数 (1) 幂级数的形式: ① x 的幂级数 . a x n0. n. n.  a0  a1 x  a2 x 2    an x n   ..

(14) ② ( x  x0 )的幂级数 . a n0. n. ( x  x0 ) n  a0  a1 ( x  x0 )  a2 ( x  x0 ) 2    an ( x  x0 ) n  . (2) 收敛半径的计算:. 设 lim. n . an 1 an. 1   ,   0,    , 则收敛半径 R  ,   0,  0,   .  . 6.常见初等函数的展开式. 1  1  x  x 2  x3    x n   , x  (1,1) . 1 x 1  1  x  x 2  x 3    (1) n x n   , x  (1,1) . 1 x 1 1 e x  1  x  x 2    x n   , x  (, ) . 2! n!. sin x  x . x3 x5 x 2 n 1     ( 1) n 1   , x  (, ) . 3! 5! (2n  1)!. 2n x2 x4 n x cos x  1      ( 1)   , x  (, ) 2! 4! (2n)!. 7. 泰勒公式. f  x   f x 0   f  x0 ( x  x0 ) . 其中拉格朗日型余项 Rn x  . n   f  x0   x  x 0 2    f x 0  x  x 0 n  R n  x  2! n!. f n1   x  x0 n1 ,  在 x0 与 n  1!. x 之间.. 8. 泰勒级数 函数 f (x ) 在 x  x0 处的泰勒级数 .  n 0. f ( n ) ( x0 ) f ( x0 ) f ( n ) ( x0 ) ( x  x0 )n  f ( x0 )  f ( x0 )( x  x0 )  ( x  x0 ) 2    ( x  x0 )n   n! 2! n! .. 特别地,当 x0  0 时,即为 f (x ) 的麦克劳林级数 .  n 0. f ( n ) (0) n f (0) 2 f ( n ) (0) n x  f (0)  f (0) x  x   x  . n! 2! n!.

(15) 第八章. 多元函数. 1.几种常见的曲面及其标准方程 (1)平面: Ax  By  Cz  D  0 ,其中 A, B, C , D 均为常数,且 A, B, C 不全为 0. (2)球面:( x  x 0 )  ( y  y 0 )  ( z  z 0 )  R ,其中 ( x0 , y 0 , z 0 ) 是球心,R  0 是 2. 2. 2. 2. 半径. (3)圆柱面: x  y  R ,其中 R  0 . 2. 2. 2. (4)旋转抛物面: z  x  y . 2. 2. (5)双曲抛物面(或鞍面): z  y  x . 2. 2. 2.全微分的性质 定理 1. 设函数 z  f ( x, y ) 在点 ( x, y ) 处可微,则函数 f ( x, y ) 在该点处的偏导数. f x ( x, y ), f y ( x, y ) 存在,且 A  f x ( x, y ), B  f y ( x, y ) ,即全微分 dz  f x ( x, y )dx  f y ( x, y )dy. 3.连续、偏导数存在、全微分存在三者间的关系 设函数 z  f ( x, y ) 在点 P0 ( x0 , y 0 ) 的某个领域内有定义,关系如下: (逆向不成立). f ( x, y ) 在 P0 点连续. f ( x, y ) 在 P0 点可微. f x ( P0 ), f y ( P0 ) 存在. f x ( x, y ), f y ( x, y ) 在 P0 点连续. 4.多元复合函数的微分法 定理 1 如果函数 u   (t ), v   (t ) 在 t 点可导,函数 z  f (u , v ) 在对应点 (u , v ) 处可 微,则复合函数 z  f ( (t ), (t )) 在 t 点可导,且 定理 2. dz z du z dv   . dt u dt v dt. 如果 函数 u   ( x, y ), v   ( x, y ) 在 ( x, y ) 点 具 有 对 x, y 的 偏导 数, 函 数.

(16) z  f (u , v) 在对应点 (u , v) 处可微,则复合函数 z  f ( ( x, y ), ( x, y )) 对 x, y 的偏导数存 在,且. z z u z v   , x u x v x. z z u z v   . y u y v y. 定理 3 如果函数 u   ( x, y ) 在 ( x, y ) 点具有对 x, y 的偏导数,函数 z  f (u , x, y ) 在对 应点 (u , x, y ) 处可微,则复合函数 z  f ( ( x, y ), x, y ) 对 x, y 的偏导数存在,且. z f u f z f u f   ,   . x u x x y u y y 5.隐函数的微分法 定理 1 如果由方程 F ( x, y )  0 可确定函数 y  f (x ) ,函数 F ( x, y ) 有连续偏导数,. F dy  x . dx Fy. 且 Fy  0 ,则. 定理 2 如果由方程 F ( x, y , z )  0 可确定函数 z  f ( x, y ) ,函数 F ( x, y , z ) 有连续偏 导数,且 Fz  0 ,则. F z  x , x Fz. Fy z  . y Fz. 6. 二元函数的极值 (1)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 如 果 函 数 f ( x, y ) 在 点 ( x 0 , y 0 ) 处 有 极 值 , 且 两 个 一 阶 偏 导 数 存 在 , 则 有. f x ( x0 , y 0 )  0 , f x ( x0 , y 0 )  0 . (2)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 如果函数 f ( x, y ) 在点 ( x0 , y 0 ) 的某一邻域内有连续的二阶偏导数,且 ( x0 , y 0 ) 处有. f x ( x0 , y 0 )  f x ( x0 , y 0 )  0 ,设. P( x, y )  [ f xy ( x, y )] 2  f xx ( x, y ) f yy ( x, y ) , 则①若 P ( x0 , y 0 )  0 ,且 f xx ( x0 , y 0 )  0 ,则 f ( x0 , y 0 ) 是极大值; ②若 P ( x0 , y 0 )  0 ,且 f xx ( x0 , y 0 )  0 ,则 f ( x0 , y 0 ) 是极小值; ③若 P ( x0 , y 0 )  0 ,则 f ( x0 , y 0 ) 是否为极值需要另行判定..

(17) 7.条件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 (1)求函数 z  f ( x, y ) 在约束条件 g ( x, y )  0 下的极值的步骤: 第一步,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F ( x, y ,  )  f ( x, y )  g ( x, y ) ;.  Fx  f x( x, y )  g x ( x, y )  0,   Fy  f y ( x, y )  g y ( x, y )  0, 第二步,解方程组  F  g ( x, y )  0,  解出 x, y ,得点 ( x0 , y 0 ) ,就是函数 f ( x, y ) 在条件 g ( x, y )  0 下的可能的极值点; 第三步,根据一元函数极值存在的第一、第二充分条件,判别 ( x0 , y 0 ) 是否是极值点. 一般可以由具体问题的性质进行判别. (2)求函数 u  f ( x, y , z ) 在约束条件 g ( x, y, z )  0, h( x, y , z )  0 下的极值的步骤: 第一步,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F ( x, y , z ,  ,  )  f ( x, y , z )  g ( x, y, z )  h( x, y , z ) ;.  Fx  f x ( x, y, z )  g x ( x, y, z )  h x ( x, y, z )  0,  F   f  ( x, y, z )  g  ( x, y, z )  h  ( x, y, z )  0, y y y  y 第二步,解方程组  Fz  f z( x, y, z )  g z ( x, y, z )  hz ( x, y, z )  0,  F  g ( x, y, z )  0,  F  g ( x, y, z )  0,  解出 x, y , z ,得点 ( x0 , y 0 , z 0 ) ,就是函数 f ( x, y , z ) 在条件 g ( x, y , z )  0 ,h( x, y , z )  0 下 的可能的极值点. 第三步,根据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判别 ( x0 , y 0 , z 0 ) 是否是极值点. 8.二重积分的计算 (1)在直角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  f ( x, y )d   f ( x, y)dxdy  . b.  f ( x, y )d   f ( x, y)dxdy  . d. a. D. D. c. D. D. dx . y2 ( x ) y1 ( x ). dy . x2 ( y ). x1 ( y ). f ( x, y )dy. f ( x, y )dx. (2)在极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  f ( x, y )dxdy   f (r cos , r sin  )rdrd D. D.  f ( x, y )d   D. 2. 1. d . r2 ( ). r1 ( ). f (r cos  , r sin  )rdr.

(18) 9.二重积分的性质 下面涉及的函数均假定在区域 D 上可积. (1). [f ( x, y)  g ( x, y )]d    f ( x, y)d   g ( x, y)d (  ,  为常数). D. D. D.  f ( x, y )d   f ( x, y)d   f ( x, y )d ( D 被一曲线分成 D ,D. (2). 1. D. D1. 2. 两区域).. D2. (3)设  表示积分区域 D 的面积. . d  D .. D. (4)如果在区域 D 上总有 f ( x, y )  g ( x, y ) ,则.  f ( x, y )d   g ( x, y )d . D. D. (5)设 M 、m 分别是函数 z  f ( x, y ) 在闭区域 D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A 是 D 的面 积,则有 mA .  f ( x, y)d  MA ,运用此性质可以估计二重积分的值. D. (6)二重积分中值定理:设函数 f ( x, y ) 在闭区域 D 上连续, A 是 D 的面积,则在 D 上至少存在一点 ( , ) ,使得.  f ( x, y)d  f ( , ) A . D. 第九章. 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简介. 1.可分离变量的一阶微分方程 如果一阶微分方程可以化为 g ( y )dy  f ( x )dx ,则称其为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方 求 解 方 法 : 对 方 程 g ( y )dy  f ( x )dx 两 边 分 别 求 积 分 , 得 到 方 程 的 隐 式 通 解.  g ( y)dy   f ( x)dx ,写成 G ( y)  F ( x)  C . 2.齐次微分方程. dy y  f ( ) 的形式,该形式的方程称为齐次微分方程. dx x y ty y 它的特征是,若令 g ( x, y )  f ( ) ,则有 g (tx, ty )  f ( )  f ( )  g ( x, y ) . x tx x. 如果一阶微分方程可以化为. 求解方法:做变量代换 v . y dy dv dv dx ,则有  v  x ,原方程可以化为  , x dx dx f (v )  v x. 这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求出此方程的通解后,将该解中的 v 换成. y 就得到原方程的通 x. 解. 3.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形如. dy  p ( x) y  q ( x) 的一 阶微 分方程 ,称 之为一 阶线 性微分 方程 ,其中 如果 dx.

(19) q( x)  0 , 方 程. dy  p( x) y  0 称 为 一 阶 线 性 齐 次 微 分 方 程 ; 如 果 q( x)  0 , 则 称 dx. dy  p ( x) y  q ( x) 一阶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 dx 求解方法一:参数变易法 (1) 先求出.  p ( x )dx dy  p ( x) y  0 的通解 y  Ce  . dx.  p ( x )dx (2) 设非齐次方程的解为 y  u ( x)e  .  p ( x )dx (3) 将 y  u ( x)e  代入方程中求出. u ( x)   q( x)e  则得到方程. P ( x )dx. dx  C ,. dy  p ( x) y  q ( x) 的通解为 dx. y e .  P(x)dx. P(x)dx ( q(x)e dx C) .. 求解方法二:将一阶微分方程写成一阶线性非齐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dy  p( x) y  q( x) , dx 直接利用公式写出方程的通解. y e .  P(x)dx. P(x)dx ( q(x)e dx C) .. 4.形如 y   f ( x ) 的二阶微分方程 通解为 y   f ( x)dx  dx  C1 x  C2 ..  . .  y  f ( x, y), y  y0 , y x  x0  y0 .  x  x0 dP dP 基本解法:做降阶代换,令 y  P ,则有 y  ,将原方程化为  f ( x, P ) ,求 dx dx dy 得其通解 P    ( x, C1 ) ,再积分即得到原方程的通解 y    ( x, C1 )dx  C2 . dx 5.形如 y   f ( x, y ) 不显含未知函数 y 的二阶微分方程 . 进一步根据初值条件可求出通解中的两个常数,即可得到满足相应要求的特解..  y  f ( y, y),   6.形如 y  f ( y , y ) 不显含自变量 x 的二阶微分方程   y x  x0  y0 , y x  x0  y0 . 基本解法:做降阶代换, y  P ,则视变量 y 为自变量,有 y  P. 为P. dP ,将原方程化 dy. dP dy  f ( y, P) ,得到其通解 P    ( y, C1 ) ,将此方程分离变量并积分,得到原方 dy dx.

(20) 程的通解. dy.   ( y, C )  x  C. 2,. 再利用初始条件求出通解中的两个常数,即可得到满足要求. 1. 的特解. 7.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方程 y   py   qy  0 求解方法:对应的特征方程为 r  pr  q  0 ,该方程的两个根(称之为特征根)为 2. r1 , r2 . (1)如果 r1 , r2 是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齐次方程的通解为 y  C1e 1  C2 e 2 . rx. (2)如果 r1  r2 ,则通解为. rx. y  (C1  C2 x)e r1x .. ( 3 ) 如 果 r1 , r2 是 一 对 共 轭 复 根 , 即 r1,2    i , 则 通 解 为. y  e x (C1 cos  x  C2 sin  x) . 8.二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方程 y  py  qy  f ( x) f ( x )  0 如果 y 是非齐次方程的特解,而 y 是对应的齐次方程 y   py   qy  0 的通解,则非 *. 齐次方程的通解为 y  y  y . *. 求非齐次线性方程的特解: 方法一 参数变易法,设对应的齐次方程通解为 y  C1u1 ( x)  C2u2 ( x) ,假设非齐次方.  u v   u v   0, 1 1 2 2 的     u1 v1  u2 v2  f ( x). 程 有 特 解 形 式 为 y  v1 ( x)u1  v2 ( x)u2 , 经 过 分 析 可 知 , 满 足 . v1 ( x), v2 ( x) 必使得 y  v1 ( x)u1  v2 ( x)u2 为非齐次方程的一个特解.故可以解此线性方程 组 , 得 到 v1 , v2 , 从 而 可 求 得 v1 , v2 , 进 而 得 到 非 齐 次 线 性 方 程 的 一 个 特 解. y  v1 ( x)u1  v2 ( x)u2 . 方法二 根据自由项 f ( x ) 的具体形式,采用待定系数的方法计算,具体如下: x. (1) 自 由项 为 f ( x )  Pm ( x )e. ( Pm ( x) 是 m 次多 项式 ) 时的 特解 形式 可以 设为. y  x k Qm ( x)e x ,其中 Qm ( x) 是 m 次多项式,常数 k 的取值按  不是特征方程的根、是 单根、是重根而分别取 0,1 或 2,将此函数带入原方程中,用待定系数法得到特解.其中如 果   0 ,对应 f ( x)  Pm ( x) ,特解形式如上所述不变..

(21) (2) 自由项为 f ( x)  e x [a1 cos  x  a2 sin  x] 时的特解形式可以设为. y  x k e x ( A1 cos  x  A2 sin  x) ,其中 k 按照   i 不是特征方程的根、或是特征方程 的单根依次取 0 或 1,将此函数带入原方程中,用待定系数的方法得到特解. 9.差分 差分方程 设函数 y  f ( x)  yx ,称 yx  y x 1  y x 为函数 yx 在 x 处的差分,也称为一阶差分; 二阶差分  y x   ( y x )  y x  2  2 y x 1  y x . 2. 含有自变量 x 、未知函数 yx 及 yx 的差分 y x ,  y x ,…的函数方程 ,称为差分方程. 2.

(22)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12 防止廢棄物 Prevent Wastes 01 傳統化學製程為直線式系統,目標 為品質及獲利性,並不考量是否能 降低對環境的危害,因此製程中常 產生廢棄物、廢水或廢氣而造成環 境污染。然而,綠色化學強調的防 止廢棄物,係期望在製程及整體生 命週期中,為近零排放的創新製程, 屬於循環式系統,透過如清潔生產 等優化方法,使過程中剩餘原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