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命題趨勢
根據大考中心公告之「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考試說明」指出,國文寫作能力測驗乃針對跨學 系的語文表達能力需求而設計,期望考生透過可以感受、應加體察的經驗及素材,經由命題者的 適度引導,能自然而充分地運用其語文表達能力。因此,命題理念主要有三:
1. 注重人文與自然、理性與感性、原理與實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
2. 貼近生活經驗,切合社會脈動,強調「題材生活化」,促使考生多留意身邊的問題與現象,
不致對周遭環境疏離、對社會事務漠然,窄化了人生的視野。
3. 強化分析理解,促進多元思考,希望考生能在不同性質材料的引導下,對試題所提出的問題 或現象,忠實地寫出個人理性分析後的意見或內心的感受,不必為了迎合固定的意識框架而 虛矯造作。
由命題理念可知,國寫將考驗學生思考取材與表述的能力,在有限的 80 分鐘內,能寫完兩 大題的文章,其時間的掌握,及書寫速度的加強,將成為本次考試的重點。
大考中心亦強調,有鑑於考試書寫時間不足的問題,在命題的考量上可能會採取「一短一長
」的題型模式,此舉雖然能讓學生考試時間壓力稍微減輕,但考生要脫穎而出,除了時間的掌控 外,仍必須具備生活中細膩的觀察、良好的寫作技巧及個人獨到的觀點,整體來說具有挑戰性。
106 年 4 月 22 日,大考中心試辦了一次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由第一屆將面對國寫考題的 高二學生上場應試,綜觀本次考題,我們應能從中擷取一些準備國寫的方向:
(一)知性題命題方向及應考注意事項
此次國寫第一大題的知性題,試題提供四則具體事例,要求學生分析、評論,意在評量學生 能否正確解讀文字,並透過現象面,深入探究行為背後的動機、原因或目的,針對每一事件清楚 表述自己的見解與看法,題目旨在評量考生分析、思考與論述的能力。由考題可見,本次考題出 現「非連續性文本」,並要求考生以「條列式作答」,考題取材的面相更加廣泛,考生除了閱讀 題目所提供之文本外,更要習得解讀文本、分析文本,甚至是評論文本背後之深意的能力。值得 注意的是,106 年指定科目考試作文題目亦出現「條列式資料」題型,考驗考生解讀及分析片段 資訊的能力,因此,考生應注意這些「非連續性文本」加入命題的機率。而大考中心最新公布的
年學測 趨 勢 預 測
107
文/ 詹嘉芸老師
國 文 科 (國寫題)
許。就試題的取材而言,本題兼具詩、文,並容古典與現代,符合命題理念及課綱精神。國寫考 試時間已訂為 80 分鐘,雖考試說明提供兩大測驗目標的例題皆屬完整作文的形式,在實際組卷 時,會考量作答時間,搭配或調整題型。此次試辦即採取「條列式」與「完整作文」的組卷方式
。因此,考生應注意在情意型題目的完整作文書寫策略,平時就應多練習這方面的長文寫作,方 能於考試時應付自如。
2 準備建議
在國寫的時間分配上,考生應多模擬時間狀況,在巨大的時間壓力下多練習寫作,除了讓自 己習慣每一大題約40分鐘的寫作時間外,更讓自己能在有限的時間下,發揮最強大的寫作能量!
由國寫試辦試題來看,第一題的材料之一引用的國文科共同選文〈馮諼客孟嘗君〉,是學生 熟悉的篇章,第二題引用王維的詩句也非太難的閱讀素材,但未來試題素材並不一定直接引用課 內教材,因此,考生除了平日認真熟習課內教材外,還須培養閱讀理解、思考分析、統整判斷、
感受體會的能力,因國寫屬於能力測驗,試題素材也將涵蓋不同領域,同學們平時在涉獵各類知 識或閱讀各類文章時,即可多練習分析、論理,或是品味、鑑賞,考試時,只需以平常心去理解 試題素材內容,依據試題要求作答,無須過度焦慮。針對知性題型,考生在應答時一定要看清楚 題目的限制和要求,務必切中題旨核心作答,不要只流於現象的闡述或在題目核心外圍打轉,且 因時間的關係,務須直切切入主旨,無需太多的前言後話,直接以文章重點或例子來作答,才能 掌握到大部分的分數。針對情意型題目,考生更需預留足夠的時間完成作文,細賞文章的旨意,
仔細思索自身的經驗中是否有與文章內涵相呼應的例子,深入描摹,並寫出這些經驗帶給你人生 的新體悟或啟發,如此才能寫出入情入理的佳作。
整體來說,107 學測將是近年來考試型態的一大劇變,然而,在基本考題趨勢走向「生活化
」、「跨學科」的理念不變下,考生們也無須驚慌,要提醒自己,在埋首於書本之餘,也要多關 注社會時事脈動,嘗試將書本中的經典篇章與現今社會做出連結,運用在書寫的素材中,如此才 能真正掌握考試趨勢,追分成功!
107 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模擬試題
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
作答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80 分鐘。請妥善分配作答時間。
題型題數:非選擇題共二大題
作答方式:1. 請用本國文字書寫,違者該作答部分不予 評閱計分,專有名詞及試題有特殊要求者 不在此限。
2. 限在作答區範圍內作答,第一題須作答於 答案卷「正面」,第二題須作答於答案卷
「背面」。
3. 務必使用黑色墨水的筆(建議使用筆尖較
粗約 0.5mm~0.7mm 之原子筆)書寫,不
得使用鉛筆,並力求字跡清晰及字體大小 適中。更正時,可以使用修正液或修正帶。
4. 答案卷每人一張,不得要求增補。
◎註:此份試題本為模擬學科能力測驗之測驗形式,作 答方式仍以未來實際之測驗形式為準
教 師 用
非選擇題(共二大題,占 50 分)
說明:本部分共有二題,請依各題指示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案卷」上。第一題限作答於 答案卷「正面」,第二題限作答於答案卷「背面」。作答務必使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 水的筆書寫,且不得使用鉛筆。
一、
「果凍筆」,是一種新型態的自動鉛筆,日本廠商設計出又軟又不會黏手的橡膠,在握筆之 處會用特殊軟墊包圍,加強了握壓位置的握筆舒適感,因為橡膠顏色鮮豔像果凍,所以被稱為果 凍筆。因經過特殊設計,果凍筆的價格通常不低,少則百元,一枝好的果凍筆,竟要兩百多塊。
˙A 教師,發現了孩子們間的流行趨勢,他擔心,這群不到十歲的孩子,居然已經開始用起奢侈 品了。除非是著作等身的人,才可能長期握筆導致指骨變形,對於國小學生來說,寫作業壓迫 到手指,應該是可以忍受的,應該是人生必經的小小疼痛吧。於是,他以沒用果凍筆,卻總能 將作業寫得又好又整齊的學生為例,告訴學生,在還沒有開始賺錢,還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經 濟能力之前,使用一支昂貴的筆,只是短暫讓自己內心與感官覺得舒服,對於字跡與成績,一 點幫助都沒有。所以今後規定,班上學生不可帶果凍筆來學校,若經發現,將沒收到學期末再 歸還。那事件過了一個月,有一位小女孩說:「爸媽不讓我買果凍筆,結果我就被班上同學笑 說:『你家很窮,買不起果凍筆喔!』」聽到這樣的回答,他震驚於孩子之間的價值觀,怎會 如此功利?怎會如此傷人?若大人不適時把關,孩子們未來物質的欲望肯定更濃厚,更受到偏 頗價值觀念的影響。「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這話是誰第一個說的,已難考據,但 絕對不適用於孩子使用的文具。
˙B 教師,卻採取了不同的思考面向,他認為,貴不等於奢侈浪費,而要看它的價值。有些貴在 品牌、有些貴在性能。以果凍筆而言,就是屬於後者。因為當你寫起來時,握感舒服,指尖不 會感到疼痛。這就是它的價值: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書寫體驗和效率。筆的價值不該因考試高 低來決定,它不該等同於考試工具。若使用者因為有好的書寫體驗而愛上寫字、勤做筆記、畫 畫插圖,不也是一種成長嗎?另外,比起限制學生用貴的筆,我覺得倒不如藉此引導他們發現
「需求」與「價值」。如果今天它只是品牌大,卻沒有優化使用者體驗,那就是奢侈。但它卻 讓寫字成為一件舒服的事,那就是價值。當我們今天能引導孩子看到這些價值,並讓他們去思 考,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有優化的可能。這不就讓他們既能體察事物、激發靈感、甚至創造商 機嗎?也更符合翻轉教育強調的「帶著走的能力」。節儉是美德,但不該以價格為衡量標準。
廠商要壓低成本,製作出可以用就好的東西很容易。但願意投入研究成本,進行優化卻很難。
我們對於價格不該只有節儉和奢侈的思惟,而能帶著更宏觀的視角去判斷價值,進而創造價值。
請根據上述文章內容,撰文分析兩位老師對於學生使用果凍筆的看法為何?並說明你贊成哪 一位教師的觀點?請闡述理由。
二、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
竹以子猷為知己,蓮以濂溪為知己,桃以避秦人為知己,杏以董奉為知己,石以米顛為知己,荔 枝以太真為知己,茶以盧仝、陸羽為知己,香草以靈均為知己,蓴鱸以季鷹為知己,蕉以懷素為 知己,瓜以邵平為知己,雞以處宗為知己,鵝以右軍為知己,鼓以禰衡為知己,琵琶以明妃為知 己。一與之訂,千秋不移。(張潮《幽夢影》)
上引文句,皆各言「知己」的重要,不管是對物或對人,知己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請用心思索、尋味後,以「我以○○為知己」為題作文一篇,先說明你對「知己」的看法,而後 擇一物為自己的知己,說明此知己對你的重要性,它在你的生命中,有什麼獨特的生活經驗及體 會。
一、
【寫作說明】
關於此次「果凍筆」的爭論,可整理雙方不同看法如下:
A師 B師
處理方式 禁止使用 無須禁止
觀點 功利取向 價值取向
態度
認為果凍筆是奢侈品,對學習並沒有太 大的幫助,避免學生受「功利」的偏頗 價值觀影響,故禁止使用。
物品貴,有些貴在品牌,有些貴在性能,
若能用更宏觀的視角去判斷價值,那麼可 以讓學生學會去優化生活中的事物,進而 創造更高的價值。
書寫之前,應先整理兩方觀點,不管是以簡單畫表格或是用劃線方式呈現雙方重點皆可,再 來,應就文章內容抓出上層概念(如處理方式、觀點、態度等),才能在書寫中更有條理地分析 出來。在提出個人論點時,無論認同哪一方,或是提出全新的見解,皆無對錯,只要能清楚論述 即可。當然,在個人論點裡如果能提出相關的例證,將使文章更有說服力!
【參考範文】
兩位老師對於果凍筆的論點,切入方式並不相同,A 老師認為比起一般的自動鉛筆,果凍筆 相對價錢較高,對學生來說是奢侈品,對學習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如果讓奢侈品變成流行趨勢,
那麼學生會習得偏差的價值觀,所以,為了避免學生受「功利」的偏頗價值觀影響,他認為要禁 止使用果凍筆。但 B 老師則站在果凍筆的「價值」立場來看,他認為物品價值高,有些是貴在 品牌,有些是貴在性能,若能用更宏觀的視角去判斷價值,那麼可以讓學生學會去優化生活中的 事物,進而創造更高的價值,果凍筆就是利用它優化的性能,讓學生有更好的書寫體驗,如此說 來,果凍筆應無須禁止。
在兩方立場中,我認同 B 老師的論點。撇除價值觀的偏頗,我認為,應建立學生對物品的
「價值」,有更全面的評估概念,一個物品的好壞,不全然都是由價錢所決定,貴的東西若是能 有好的性能,為生活帶來更好的體驗、更方便的使用,那麼它就有被需求的可能,這與節儉並不 衝突,科技進步,即是為人類帶來更方便的生活,如此,我們才有不斷前進的動力。猶記得我曾
學 科 能 力 測 驗 模 擬 試 題 國文科
(國寫題)
二、
【寫作說明】
本題的思考重點聚焦在「知己」一詞,所以,這篇文章既是言「知己」,更頗有以此自剖的 意味,透過這個知己,你想表現出什麼樣的自己?這個知己就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你最想為人 知的一面來。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應以知己為主,自己為輔,主輔雙線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當然,本文也如同以往所見的引導型作文,除了寫出自己對知己的看法外,更要以自身經驗 為例,說明這「知己」在你生命中所占有的重要意義,切勿空泛說明,或是只言知己之重要,須 從生活經驗出發,點出這個知己對你人生帶來的不同意義!
【參考範文】
我以書為知己
天地之間,因為有山河而得以絢爛,在世間中綻放熠熠的光彩。走進天地之美,步入古書經 傳,聖賢的精蘊字句,也常使人感佩動容。張潮《幽夢影》曾說:「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
。」那我要說,我有「書」為知己,我能徜徉在廣闊的書海中,活出一個又一個不同的人生。
我以書為知己,在書中,我能感受最真實的自我。每當我難過時,我喜歡翻開充滿愛恨情仇 的小說,跟著武林奇俠懲奸鋤惡,也跟著每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淚流滿面,用淚水宣洩我的悲傷
;每當我失意時,我會翻開一本本勵志的心靈雞湯,投身每一位成功者的人生道路,我跟著他們 經歷生命中的高山低谷,在他們的經驗中汲取重新站起來的勇氣;每當我快樂時,我喜歡翻開我 最愛的漫畫書,投身書裡的奇幻世界,我跟著魯夫前往偉大的航道冒險,期待有一天可以成為真 正的海賊王。我以書為知己,書中往往承載著我的喜怒哀樂,也帶領著我的人生不斷的奮鬥前進。
猶記得高中社團的成果發表會,那是身為高二社團幹部的我們最大的挑戰,為了籌備這場盛 大的活動,我們沒日沒夜的開會、練習,但每次呈現出來的結果總是不盡人意。我還記得那是個 下著微雨的深夜,拖著疲憊的身心,我回到我的房間,將自己笨重的身體拋向床上,隨手拾起擱 在床頭櫃上的一本書─《機會只會留給勇於冒險的人》,我開始讀起書中每一個成功者掙扎奮 鬥的人生,有字典裡沒有「不可能」這三個字的拿破崙,有不放棄的無臂畫家杜茲納,有殘而不 廢的海倫‧凱勒,書中一個個故事給了我力量,教會我正面迎向挫折,這本書讓我知道,當壓力 在你身後時,我只需要轉身正面迎敵,就能克服壓力。書,是我的知己,它在我生命中的每個時 刻,都扮演了重要而閃亮的角色。
我以書為知己。透過偉人傳記,他帶我活過一個又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生;透過教科書,它帶 領我走過求學歲月的無知懵懂;透過散文小說,它讓我領略文學瀚海的遼闊。我深信,有了書這 個知己,我的人生將會更豐富多彩,而我也將視書為我今生最重要的夥伴,千秋不移。(80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