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齋
鍾理和
從一個書房到另一個書房 你看到什麼 ?
題 解
〈我的書齋 〉
• 齋,屋舍。書齋,即書房。作者因為 住處簡陋沒有書房,偶然間發現庭中 木瓜樹陰涼的樹影下,正是讀書寫作 的好所在。這個「書齋」就在空曠偉 大的天地中,光線足、視野佳,是任 何人造的書齋都比不上的。
• 這一「發現」使他擺脫了斗室的局 限,不必再為陰暗的屋子和搖擺的桌 子而傷心。原來天地之間處處有勝 境,巧思慧心帶來的創意,可以化平 凡為不平凡,可以提昇心靈的境界,
並超越現實的困窘。本文處處呈現獨 到的品味,而作者隨遇而安的生命氣 度,尤其令人讚賞。
我的 書齋 手稿
寫作背景
• 民國四十一年,鍾理和參加考試,錄 取為鎮公所里幹事,但因體弱,僅數 月便離職。
• 離職後,在家養病,並看顧小孩,以 便妻子外出做工養家。當他在樹影下 看書寫稿時,身邊還用一條帶子拴住 小兒子。
• 本文寫於次年,但並未發表。當時鍾 理和卅九歲。
出 處
選文出處:
鍾理和全集(第三冊)
選文版本: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內容:計分六冊。
• 前三冊以短篇小說為主,
另有散文及未完成稿。
• 第四冊為長篇小說《笠山農場》。
• 第五冊為日記。
• 第六冊書簡、雜記。
主 旨
• 鍾理和〈我的書齋〉一文,採「先論 後敘」的方式,書寫他在貧困生活中 的快樂天地。
• 全文由【文人與書齋】→ 【我沒有書 齋】→ 【我的書齋】,呈現知識分子 獨特的眼光,展現了寬厚與不凡的胸 襟。文中以「發現」為轉機――作者 發現大自然,正是他廣大的書齋。
• 在發現之前,他十分窘困;在發現之 後,他萬分喜悅。「境由心生」、
「發現自然的美」、「與自然成一整 體」正是作者得到快樂的關鍵。
作 者
生平介紹
• 鍾理和
筆名江流、鍾錚、
鍾堅、禾里 屏東縣高樹鄉人
後遷居高雄縣美濃鎮 卒於民國四十九年
年四十六
• 出身富裕,立志文學。
• 因婚姻不見容於當時,
開始坎坷人生。
• 鍾理和的父親鍾鎮榮是 地主,經商頗有名望。
• 晚年在美濃購買笠山農 場,準備退休養老,將 事業交給長子里虎,舉 家遷往美濃,當時鍾理
和十八歲。 鍾理和父親鍾鎮榮
• 鍾理和在日治時代接受小學教育。
• 畢業後入村塾學習漢文,開始廣泛閱 讀小說,並以漢文從事創作。
• 一生貧病交迫,將生命的精華投注於 文學,至死仍不放棄寫作,被稱為
「 」。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
同姓結婚
• 十八歲時,舉家遷往 美濃,協助父親經營 笠山農場。他在這認 識了鍾台妹,從此展 開驚天動地的愛情。
• 當時的民情尚不容同 姓結婚,但鍾理和十
分執著。 鍾理和與
其妻台妹合照
坎坷人生
• 廿四歲的鍾理和憤而離家出走,獨自 遠赴日本扶持成立的滿州國,入瀋陽 滿州自動車學校學習謀生技能,希望
能經濟獨立。
• 二年後回鄉,帶走台妹,私 奔瀋陽。次年,長子鐵民出 生,遷居北平。因戰爭謀生 不易,曾當翻譯、賣煤炭,
生活貧困。
貧病交迫
• 民國卅五年鍾理和回到高雄,家道中 落。在屏東內埔中學當代用教員,開 始教書、寫作的生涯。
• 民國卅六年罹患肺疾,
進入松山療養院長期醫 治療養,住院三年,動 過胸腔手術之後,退院
回家。 鍾理和
晩年時期照
• 治病使田產變賣殆盡,
病後無法正常工作,家 計全落在妻子身上。
• 民國四十一年,考取美 濃鎮公所里幹事,半年 後因過勞辭職。
• 後長子罹病駝背,而健 壯的九歲次子又突然生 病夭折,他則經常面臨 舊疾復發的威脅。
鍾理和
長子:鍾鐵民 次子:鍾立民
喀血而亡
• 貧困一生,鍾理和染上肺病最後喀血 而亡時才四十六歲。
遺 言
• 彌留之際,召其長子鐵民面告:「吾 死後,務將所存遺稿付之一炬,吾家 後人不得再有從事文學者;《笠山農 場》不得問世,死而有憾」。
• 但鍾鐵民並未遵從父親遺言,不僅未 將遺稿焚燬,自己也成為作家。
文學成就
• 鍾理和以短篇小說的創作成就最大,
早期的夾竹桃風格比較特別,對古老 中國民族的生活面貌,做了一番審視 和反省。
• 民國四十五年,他以笠山農場獲中華 文藝獎金委員會國父誕辰紀念長篇小 說獎後,「鍾理和」這三字才漸為人 所知,但獲獎作品在他生前始終無法 出版問世。
文學主張
• 寫作態度要真誠,作品應該真情流 露:「風格不必模仿別人,但求自然 即可」、文章貴在有自己的個性。
• 文學要植根在生活的土地上,從生活 中提煉種種真理、美善,並應具備責 任感和使命感,使作品具啟迪作用。
作品主要題材
• 在中國大陸生活的回憶。
• 對臺灣人命運的感思。
• 個人的生活經驗:濃厚自傳色彩,如
〈貧賤夫妻〉、〈復活〉。
• 農村、農民與鄉居生活,如
〈故鄉〉、〈阿遠〉、〈菸樓〉、
〈草坡上〉。
作品主要特色
• 文字優美,行文簡淨,刻劃細緻。
• 具山林原野景色之美、農村鄉居濃情 逸趣。熱愛生命與鄉土的情懷。
• 文字厚實而豐潤,在平和中傳達生命 的感動,流露深刻的感受。
• 困苦中仍保有堅毅的奮鬥精神。
鍾理和紀念館外觀一景
內部館藏
鍾理和
紀念館
文學步道
• 全國首座臺灣文學步道園區啟用――
石碑鐫刻卅五位鄉土作家精句及生平 簡介,與鍾理和紀念館相得益彰。
文學 步道 一隅
文學 步道 區鍾 理和 雕像
電影「原鄉人」
鍾理和的故事
• 鍾理和的故事曾被導演李行拍成「原 鄉人」電影,以電影重現他一生為文 學、理想和愛情奮鬥的傳奇故事。
原鄉人劇照
課文賞析
境由心造
世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
• 從「為陰暗的屋子和搖擺的桌子而傷 心」,到擁有天地書齋不過心念一 轉,儘管在物質上他還像從前一樣窮 得叫人生氣,但不必局限在斗室中,
他的心靈便自由解放、盡情翱翔!
• 這旋乾轉坤的一念全來自「發現」,
而所謂發現其實是來自一種上乘的創 意與品味,這是比金錢更珍貴的。
• 羅丹說:「對於我們的 眼睛,不是缺少美,而
• 是缺少發現。」
• 鍾理和:「我的書齋是 我的大天地。」
隨遇而安
生活的實踐者、藝術家、哲學家
• 鍾理和在空曠偉大的天地中讀書寫 作,由於光線足、視野佳,是任何人 造的書齋都比不上的。
• 在這書齋裡,他只有一塊木板,一 端須手托著,另一端架在藤椅的扶手 下,且樹影刻刻移動,他也得隨著 移動。
• 以天地為書齋,有壯大的山河,深邃 悠遠的藍天,阡陌橫斜的田野,能與 浩然之氣相往來,與自然成一整體。
• 窘迫的現實因為鍾理和的態度而昇
華,他在困境中尋求自在,表現了脫 俗的生活情懷和獨特的生命氣度。
• 從我的書齋這一課,我們所認識到的 鍾理和,可謂是不折不扣的「生活的 實踐者、藝術家、哲學家」。
• 紀德說:「生活的偉大藝術不是在於 盡量享受,而是在其中盡量挖掘出東 西來。」
敘寫高明
敘事精鍊,寫景生動,修辭豐富
敘事精鍊:
• 先藉精巧的類比:將軍的辦公廳、工 程師的設計室等;再細緻描繪自己居 室連書桌也沒有的無奈。
• 再來當他發現樹下就是絕妙的書齋時
,做為讀者,也能感染作者的喜悅。
• 再以「我的書齋是我們的大天地」為 轉折,歷歷描繪細節,可謂剪裁有 度、敘事精鍊。
寫景生動:
• 從「寫得倦了,便放下紙筆,抬起眼 睛」,展開靈活的摹寫,白雲、雲 影、田野、農人、炊煙、遠山,觸目 所及皆自在美好。
• 這幅大自然為作者裝潢的偉大壯觀的 景象,以「嬝嬝的炊煙,遠山如黛」
作靜止畫面,再輔以「那是一首宇宙 的詩!」的讚嘆,令人神往不已。
逸趣橫生
在自然簡淨中蘊藏無比豐潤
• 閱讀本文,除了欣賞作者敘事簡練、
寫景鮮明的技巧,還要細細咀嚼字裡 行間所涵蓄的意念與智慧。
• 結尾木瓜樹被颱風吹折吹倒,作者馬 上再栽種,彷彿是一種「永不屈服」
的宣告,是在命運面前挺立為人的 尊嚴。
• 他的作品雋永耐讀,在自然簡淨中蘊 藏著無比豐潤,其中有動人的生活面 貌,有豐富的人生智慧,還有深刻的 生命哲理。
• 本文處處流露對苦難的包容,不屈的 意志與出塵的胸襟,是給讀者的最好 啟示。
語文萬花筒
音義比較
字形 字音 例句
幣
ㄅㄧ ˋ
劣幣驅逐良幣
弊 弊端、利弊得失、徇私舞弊 斃 坐以待斃、作法自斃
蔽 一言蔽之、遮天蔽日 憋 ㄅㄧㄝ 憋氣、憋不住
瞥 ㄆㄧㄝ 瞥然、驚鴻一瞥 撇 ㄆㄧㄝ
ˇ 左撇子、八字沒見一撇
字形 字音 例句 蠕
ㄖㄨ ˊ
蠕動
儒 儒家、焚書坑儒、溫文儒雅
嚅 囁嚅
孺 婦孺皆知、黃口孺子、孺子 可教
濡 濡筆、耳濡目染、相濡以沫 懦 ㄋㄨㄛ
ˋ
懦夫、懦弱、頑廉懦立
糯 糯米
文士書齋命名欣賞
用以勵志砥行
陸游 老學庵→ 「師曠老而學,猶秉燭夜 行」
紀曉嵐 閱微草堂→「閱微而知著」
梁啟超 飲冰室→《莊子》:「今吾朝受命而 夕飲冰,我其內熱與?」
林語堂 有不為齋→ 《孟子》:「唯有不為者 始有所為。」
命題注重謙遜與樸實
偏愛花木品格 杜甫
白居易 草堂 劉禹錫 陋室
林則徐 桂齋 明史專家
謝國禎 瓜蒂庵
唐代書法家
懷素 綠天齋→ 以芭蕉葉取代紙習書 練字
辛棄疾 稼軒→書房臨莊稼之自然景致 清代學者
徐乾學
傳是樓→他曾指著滿樓的書對兒 子說「吾何以傳汝?所 傳者唯是矣!」
蒲松齡 聊齋→閒談雜議的地方
緣於某事物
乾隆
御用書齋
希堂→ 收藏三王稀世墨寶名帖
――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王 獻 之 中 秋 帖 、 王 珣 伯 遠帖
劉鶚 抱殘守缺齋 聞一多 何妨一下樓 王力 龍蟲並雕齋
其他命名
文士書齋 聯語欣賞
王夫之 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 鄭板橋 咬住幾句有用書可以充饑,
養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
陸游 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 紀曉嵐 書似青山常亂疊,燈如紅豆最相思 蔣士銓 至樂莫過讀書,至要莫於教子;
寡智乃能習靜,寡營乃可養性
蒲松齡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 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 越甲可吞吳。
左宗棠 身無壟畝,心憂天下
徐渭 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朱熹 日月兩輪天地眼,詩書萬卷聖賢心 俞平伯 千古一詩人,文章有神交有道;
五湖三畝宅,青山為屋水為鄰
結構分析表
問題與討論
牛刀小試
第一題
關於我的書齋一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作者希望擁有屬於自己的書房,但卻 因對日抗戰的動亂而無法實現
(B) 對於無法擁有的書房,作者深深體會 到貧窮的家境,讓人無法全心讀書寫作 的悲情
(C) 全文充滿憂傷,寄託不遇的哀傷
(D) 全文表現了作者熱愛文學的人生志向
,並寄託他嚮往自然、隨遇而安的處世 情懷
答案:D
第二題
下列文句「 」中字詞的釋義,何者錯誤
?
(A) 那「窳」破搖擺的桌子是連比都不能 比的:粗糙、不堅實
(B) 但「除開」中間兩間勉強還像房間之 外,四周團團轉都是走廊:隔開
(C) 「一忽」光,一忽暗,氣象萬千:一 會兒
(D) 即連廚房,我們都只好隔開一段走廊 來「充設」:充實設備
答案:B
第三題
關於鍾理和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 高雄美濃人,客家方言是其寫作的特 色
(B) 前期作品表現出熾熱的原鄉憧憬,渴望 回歸臺灣
(C) 所創作的小說主題激進,呈現貧窮卑微 的人物形象與莊嚴的靈魂
(D) 雖曾經居留瀋陽和北平多年,卻專注 於臺灣風土人情的描述
答案:D
第四題
詞語有時因語境或時空而有分別,下列運 用何者兩兩相同?
(A) 但勿以為我已開得金礦,變成大富翁
,
因而做了一所精緻「瀟灑」的書齋/影 帝梁朝偉,以「瀟灑」不羈的氣質,使 兩岸影迷為之瘋狂
(B) 雲影在下邊的山頭和田野上馳走奔逐,
「氣象萬千」,變化無窮/銜遠山、吞 長江,浩浩湯湯,「氣象萬千」
接續 下頁
(C) 我的書齋既無屋頂又無牆壁,它就在 空曠偉大的天地中,與「浩然之氣」相 往來/文天祥的「浩然之氣」,流芳青 史
(D) 「 嬝 嬝」炊 煙 ,遠山如 黛 /志玲以
「嬝嬝」的身姿贏得臺灣第一美人的 稱號
(E) 但比起我面前壯大的山河,深邃悠遠 的
藍天,「阡陌」橫斜的田野,就顯得那 麼渺小寒酸/在農村中一眼望盡「阡 陌」縱橫的原野,讓人心胸自然寬闊
答案: BE
第五題
文學作品中常用「移覺」的技法,使對事 物的描繪更精細。如阿Q正傳:「用力地 在自己的臉上連打了兩個嘴巴,熱辣辣地 有些痛。」將觸覺的印象轉移為味覺的印 象。以下何者也使用「移覺」手法?
接續 下頁
(A) 屋外的陽光喧鬧地向他擁來
(B) 夜簡直熱的發香,空氣又醇又暖 (C) 百花盛開的春景,沸騰的香味灼
人
(D) 雨絲紛紛灑在屋簷,玻璃窗也砰 砰作響
(E) 眼前的柏油路被日光烤軟,疲軟 地向前延伸
答案: ABCE
補充資料
我的父親鍾理和 作家小學堂
書齋你我他
〈我的父親鍾理和 〉 鍾鐵民(節)
我的印象裡,先父謙和沉著,與親友 家人在一起,也總是聽得多、說得少。他 年輕時的生活態度我年紀太小不甚清楚,
他病後從醫院回家到去世的十年間,出門 工作賺錢的時間少,在家靜修養病的時 間多。
感覺裡他看書和寫稿的時間最長,常 見他在庭前木瓜樹蔭下的舊藤椅上坐著,
隨著頭上太陽的移動追著樹影,直到樹影 移出 庭 外 。 ……這 時 候父 親 面 色是凝重 的,特別是他在寫稿時,他常常兩眼瞪著 遠山,這樣默默沉思出神的時候,對外界 事物是看不到也聽不到的,我們孩子在他 面前玩遊戲,再怎麼叫鬧,他似乎都沒有 感覺,但是絕不能呼喚他或跟他講話;連 母親那麼專斷,碰到這個時節都不敢打斷 他的思緒。
他是如何推崇那些認真生活的人,他 們許多都是農村中最平凡最卑微的人物,
日子也過得很艱苦,但是我們看看他們,
是如何跟自己、跟貧窮奮鬥,在這種不屈 不撓的奮鬥中,讓我們清楚感受到人性的 崇高和尊嚴。
許多人說鍾理和的小說感人,那是當 然的,因為這些作品幾乎全是拿生命與生 活換來的,展現的是生活中所流的汗水和 眼淚:有為親人拚死奮鬥的勇氣、有不屈 於命運的高貴靈魂,有在困境中努力掙扎 絕不放棄的希望。
作家小學堂
臺灣光復前,他到東北,對中國語文 下過真功夫,民國三十四年就在北京 出版夾竹桃。光復還鄉後,卻隱居山 村,除了幾個文字交,幾乎與外界 隔絕。
作品具強烈的抗議精神和反殖民意 識,並有豐富的同情心及深刻的自我 反省,被稱為「臺灣新文學之父」。
鍾理 和
賴和 你知道下列文字所描述的
現代作家是誰嗎?
你知道下列文字所描述的 現代作家是誰嗎?
擅長寫抒情詩,作品能融古典於現代,
早年以輕柔的語言、浪漫的意識寫詩,
如錯誤、小小的島;後期的創作則多歲 月、家國與生命哲思。
創作兼跨小說、散文。散文風格典雅雋 永,多憶舊抒情之作,堪稱臺灣現代
「回憶文學」的典範。
提倡白話文,造成文學革命,為新詩的 開山祖,中國第一本新詩集嘗試集為其 作品。
鄭愁 予
琦君
胡適
書齋你我他
文人學士喜歡以閣、堂、
館、龕、坡、軒、庄等作書齋 名,如明代歸有光的「項脊 軒」、清代紀曉嵐的「閱微草 堂」和龔自珍的「病梅館」。
下列是古今文學家的書齋,請 為這些書齋找到正確的主人。
書齋名 主人 稼軒
文木山房 聊齋 遜志齋 飲冰室
吳敬梓
方孝孺 梁啟超 辛棄疾
蒲松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