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DOC web2.ck.tp.edu.tw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DOC web2.ck.tp.edu.tw"

Copied!
1
0
0

Teks penuh

(1)
(2)

目錄

壹、各章節讀書心得

一、為數學而數學---2

二、數學的日常應用---2

三、性情中人---4

四、空中奇航---6

五、頭腦體操---8

六、遊戲、禮物與娛樂---9

七、選擇與切割---10

八、錢,以及賺錢---11

九、跨學科集錦---12

貳、結語 ---14

參、表目錄 ---15

肆、圖目錄 ---15

伍、參考資料 ---16

(3)

壹、各章節讀書心得

一、為數學而數學

這個章節的七個主題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七個主題──質數的祕密 生命,由標題可知,本主題主要在介紹深藏在「質數」裡的奧妙:一任意長度的等 差數列,數列所有的項皆為質數,可表示為a+bk的數列;文中舉了一個簡單的 例子:數列5, 11, 17, 23, 29可寫成5+6k,k為0到4。而目前所知最長的質 數等差數列有二十二項,那麼為何是「任意長度」而不是「無限長度」呢?因為等差 數列a+bk最後到達項k=a時:

a+bk=a+ba=a(1+b)

這個數字可以被a和(1+b)整除,因此它並不是一個質數,「無限長度」的質 數等差數列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任意長度」和「無限長度」這兩個詞,可千萬不 能弄混淆了!

我也試著從每一個質數中,挑出了一些數字,並把這個數列寫成上述 a+bk 的形式(以集合的描述法表示):

1. 數列61, 67, 73, 79={1+6k︱10≦k≦13,且k∊Z}

2. 數列113, 131, 149, 167={5+18k︱6≦k≦9,且k∊Z}

3. 數列241, 277, 313, 349={25+36k︱6≦k≦9,且k∊Z}

  在尚未看到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以為質數是沒有任何規律的,就像圓周率 一樣,只是一大串的亂碼而已,現在才發現原來將部分質數挑出來,再寫成一 行行的數列時,是有其規律隱藏在其中的,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啊!

二、數學的日常應用

  本章節的六個主題都非常生活化,裡面所提到的一些問題,在我們的日常生 活中常常都會遇到,例如:郵票、零錢、排隊、桌子……等,這些事情對庶民來說 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簡直迎刃而解,但是正常人的問題解決了,數學家的問題

(4)

才正要開始。

 (一)郵票問題:

  第一個主題──郵票、銅板與麥克雞塊,裡面提到的第一個問題為:假定郵 票面額隨一定量增加,只用一定數量的這些郵票組合出最高金額;文中舉了一個 例子:若以7分錢的量增加,會有1、8、15、22分錢面額的郵票,此時最多只能 貼10張上述4種面額的郵票,那所有不高於94分錢的金額都能湊合出來。94這 個數字,是透過印度數學家特里帕蒂,發展出一個可以計算出最高金額的公式所 計算出的。我以22分錢面額的郵票作為自變數,而其他3個面額的郵票作為應變 數,實際演算了一下,確實如此:

郵 資

94-22 1=72 72-15 4=12 12-8 1=4 4-1 4=0

94-22 2=50 50-15 2=20 20-8 2=4 4-1 4=0

94-22 3=28 28-15 1=13 13-8 1=5 5-1 5=0 數

量 1+4+1+4=10 2+2+2+4=10 3+1+1+5=10

【表1】以22分錢面額郵票作為自變數,其他3個面額的郵票作為應變數。

 (二)銅板問題:

  另外,文中提到了第二個問題──「銅板問題」,這個問題正好與「郵票問題」

完全相反,「郵票問題」計算出來的結果是「上限」,也就是不高於這個結果的金額 都能夠拼湊出來;但是「銅板問題」處理的則是「下限」,意思就是這個計算結果以 上的金額都夠支付。英國數論家維斯特提出了一個公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 此公式僅限於只有兩種銅板(假設為A和B),而且這兩個銅板的數字必須互質:

A B-A-B。

  假如我的手中有7元和13元的銅板,將這兩個數字帶入維斯特的公式,那 麼所有高於71元的價格我都能夠支付(但不包含71本身),因此,當我要買一 個89的小玩偶時,就可以用9個7元和2個13元的銅板付錢。但是如果要買的

(5)

東西價錢低於71元呢?那麼很多價格就會變成無解,也就是無法使用手上的兩 種銅板支付;如果我要買一罐29元的飲料時,不管拿多少枚7元和13元的硬幣,

都湊不出29元,這是我就得祈求上蒼在我行經便利商店的路上,撿到一枚一元 硬幣,這樣就能舒緩我的口乾舌燥了。

 (三)麥克雞塊問題:

  「麥克雞塊問題」和「銅板問題」有些類似,是指可以組合任意盒數買到的麥克 雞塊數量(麥當勞有6塊盒裝、9塊盒裝和20塊盒裝)。文中舉例當要買44塊雞 塊的時候,可以購買一盒20塊裝、兩盒9塊裝和一盒6塊裝,便能夠湊出44塊 的數量。接下來的問題和「銅板問題」一樣:無法組合盒數買到的最大麥克雞塊數 量是多少?答案是43,任何大於這個數字的雞塊數量都可以買得到。再舉一個例 子,當我要購買91個麥克雞塊請班上同學吃時,可以購買兩盒20塊裝、5盒9 塊裝和一盒6塊裝;但是當我要購買13個麥克雞塊時,我又得祈求上蒼,希望 有一位陌生人吃不完,留下一塊麥克雞塊在盒子裡,等著飢餓的我去幫他吃掉。

三、性情中人

  本章節主要在講述一些赫赫有名的數學家,他們不同凡響的個性,以及秉持 著一股對數學永不熄滅的熱情,在數學界上貢獻自己的辛勞和努力。其中第一個 主題──以數學之名,我看見了一位數學家對猶太社會的付出和奮戰,揭發當時 政府的種族歧視與不公,她的名字叫作莎伯托斯卡亞。

  在1970到1980年代期間,俄國蘇維埃政府以激進的反猶太主義,禁止猶 太人在高中畢業後,接受高等數學教育,例如:莫斯科大學就是完全禁止猶太人 入學的機構。做入學考試時,閱卷者會找出為猶太人身分編號的考卷,再對其大 幅減少分數;若仍有猶太人進入下一階段的口試,口試主考官也會想盡各種辦法 找到理由把他們剔除,或詢問一些無法解答的問題,以及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

甚至連題目都含糊不清,讓應試者毫無招架之力。舉例來說,如果口試主考官詢 問你:「圓形的定義是什麼?」你就要回答:「『所有』至一給定點等距的點的集 合。」但你卻少說了「所有」,那你就只能接受不及格的命運吧!

(6)

【圖1】圓形的定義:「所有」至一給定點等距的點的集合。

  即使有應試者對此提出多次申訴,但申訴成功的機會有如滄海一粟一般,幾 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莎伯托斯卡亞意識到猶太學生所面臨的困境,於是下定決 心要讓他們受到應有的尊重和對待,讓他們能有公平受教育的機會,未來不再是 一片黑暗,她和眾多已經成為著名數學家的老同學成立一座「猶太人民大學」,而 那些老同學們則親自在該學校,設計並教授猶太學生高等數學課程,沒有任何的 報酬,就憑著心中那一股為猶太學生奉獻的意志無私的付出;這所大學漸漸地蓬 勃發展,儘管沒有任何政治意圖,仍被視為一嚴重的政治反抗行動,挑戰蘇維埃 政府的唯一權威,之後甚至有幾位老師和學生被捕。尤其在西元1982年9月23 日晚上11點發生了一樁令人震撼的事故,莎伯托斯卡亞被一輛高速行駛的卡車 撞死,接著一輛救護車直接將她載到太平間,隔天便舉行了葬禮,至於那位肇事 者也始終沒有找到,意外事故也就草率地結案了,整體而言,就像是一場有意圖 的政府謀殺行動;當然,少了莎伯托斯卡亞的主導,猶太人民大學也就因此落幕 了,真是令人感到十分遺憾。

  猶太人即使身處逆境、流落他方,遭受多方面的打擊、歧視與不公,但他們仍 然秉持著忠貞不渝的宗教信仰,以及堅毅無比的團結精神,持續努力奮戰到最後 一刻,絕不輕言放棄,也因此造就了許多名聞遐邇的學者,如:愛因斯坦提出布 朗運動和相對論、「精神分析之父」佛洛伊德揭露潛意識如何影響人的行為、以研究 原子核的裂解而與歐本海默並稱「原子彈之父」的費米(本身不是猶太人,不過最 後因妻子是猶太人,於是在參加西元1938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後,便亡命美

(7)

國。)……等人,創造如此偉大卓越的不朽傳奇,猶太人的精神令人欽佩不已。

        

【圖2】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圖3】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圖4】恩里科.費米。

四、空中奇航

  本章節計有四個主題,主要在介紹有關在天空中飛行的數學奧妙,包括登機 飛機航線、班機與轉機和鳥類的飛行覓食時間,並結合生物學和物理學,以各項 卓越的研究和理論,為讀者做最生動的詮釋。

(8)

  

【圖5】在水面獵食。        【圖6】在空中覓食。

  第四個主題──虛擬的長程飛行,是在講述一則在南大西洋鳥島上,對信天 翁獵食行為所作的研究,研究者在信天翁的腳上裝設紀錄器,記錄腳浸溼和乾燥 的時間,當鳥的腳溼時,代表牠們正在水面尋找食物,當鳥的腳乾時,表示他們 正在空中覓食;取回紀錄器後,再進行統計分析,會發現信天翁通常採取隨機短 程或中程的飛行,而短程飛行正可解釋愛因斯坦提出的「布朗運動」:一微粒與其 原始位置間的平均距離,隨時間的平方根增加(由朗之萬方程推導而出)。

【圖7】布朗運動:一微粒與其原始位置間的平均距離,隨時間的平方根增加(由

朗之萬方程推導而出)。

  我們也可以在這個研究當中,發現有少數幾段非常長的時間,研究者認為這 是信天翁在尋找新漁場時,所進行的「長程飛行」,一旦找到新的漁場,牠們又會 繼續以布朗運動的模式覓食;這種布朗運動的分布中,被一些非常長的旅程干擾 稱為「雷維分布」。

  再仔細地去觀察這份研究,可以看出第一次飛行和最後一次飛行的時間都特 別長,這是因為第一次的飛行時間,是從記錄裝置連接到電腦的那一刻起開始計 算,然而紀錄器還得花上一段時間,才會設置在信天翁的腳上,此外,信天翁還 會在巢裡待上很長時間才會飛走;當信天翁返回巢裡之後,又得花上一陣子才能 取下紀錄器。這些停止飛行的時間,都被研究者記錄為「飛行時間」,而且扣除頭

(9)

尾這兩段時間,剩下的就不再符合「雷維分布」,因此,這份研究報告可說是從頭 到尾錯到底!至於後續也有許多有關動物的覓食行為報告,引用這筆錯誤的統計 數據進行研究,所以後續的這些報告也因此誤入歧途,與研究結果大相逕庭!

  幸好,信天翁的研究者和發現大錯誤的愛德華茲,合作發表了一篇新論文,

將研究錯誤的事實公諸於世,終止了接下來的錯誤引用和研究,論文中也表示剩 下的數據符合另一種分布模式──「伽馬分布」。藉由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瞭解到,

當我們在進行各項研究時,一定要一絲不苟,非常嚴謹地處理每一個環節,有誤 差的情形出現時,就必須想盡辦法讓誤差值降到最小,才不致於讓研究結果與事 實落差過大;在完成研究報告之後,也要細心地檢查每一項統計數據是否正確,

以避免做出錯誤的結論,更不會導致後續的研究者在引用這份報告時,跟著原先 的研究者一起步入錯誤的陷阱,千萬不能因為自己一個人的草率,而讓其他人成 了無辜的池魚之殃。

五、頭腦體操

  本章節的四個主題有一個共通點,皆是在描述數學在腦中的運作情形,其中 第四個主題──廢除分數學數學,是我在本章節中覺得最精彩之處。文中描述西 元2006年的國際數學研討會上,有兩個學派出現很大的爭論,分別是「傳統派」

和「改革派」,「傳統派」堅決提倡根據傳統的方式──紙筆算術,來教授學生數學 而「改革派」則主張廢除教室中的紙筆算術,並堅持心算能力只要利用計算機就能 輕易獲得。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

  個人認為「傳統派」的數學教授方式較為正確。紙筆算術能讓我們熟諳如何操 作數學物件,對於加、減、乘、除的橫式和直式運算能更加熟練,也有助於我們建 立穩固清晰的基本概念,數學思考模式漸趨成熟,並加深對十進位制的理解;在 經過千錘百鍊之後,不只精通了標準的計算方法和過程,甚至能夠發揮自動自發 的精神,發現老師上課時所沒有教到的知識,也增進了自己對數學的信心。

  至於「改革派」堅持的「心算能力只要利用計算機就能輕易獲得」這一點,我個 人完全否認。心算能力是需要透過平常不斷的演算訓練,無形之中才能擁有的能

(10)

力,而過度地仰賴計算機,反而會失去原有的心算能力,因為有這種方便的科技 工具幫我們進行運算,頭腦漸漸地便失去計算的功能,原本能夠精確演算高複雜 度的算式,慢慢地越來越容易計算錯誤,到最後因為失去了心算能力,甚至連最 基本的加減運算,都不知道該如何去計算,更遑論計算乘除了。這理論也可以牽 涉到生物學家拉馬克提出的《用進廢退說》,越常使用的器官會愈來愈發達,越少 使用的器官會愈來愈退化。

六、遊戲、禮物與娛樂

  在閱讀到本章節的第三個主題──政治與方陣啥關係,霎時間,我的腦袋出 現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思考了許久,仍想不出個所以然;看完了前兩段文章後,

才發現原來只是個巧合:富蘭克林在參加辯論時,利用那既冗長乏味又嘈雜紛擾 的時間,發現了有趣的8 8方陣:

52 61 4 13 20 29 36 45

14 3 62 51 46 35 30 19

53 60 5 12 21 28 37 44

11 6 59 54 43 38 27 22

55 58 7 10 23 26 39 42

9 8 57 56 41 40 25 24

50 63 2 15 18 31 34 47

16 1 64 49 48 33 32 17

【圖8】奇妙的8 8方陣。

  我們可以在這個8 8的方陣中,發現每一行每一列的總和都是260,另外 雖然兩條對角線的總和不等於260,但是三十二條彎曲對角線(表格中塗色區 塊)卻恰好等於260,而每半行、每半列和每個2 2方陣,總和正好等於260

的一半130,這真是神奇啊!

  除此之外,文中也提到富蘭克林還建構一個16 16的方陣,這個方陣也極

(11)

為特別,除了每個行列和彎曲對角線的總和都是2,056之外,裡頭所有2 2的 方陣加總都是514。在這裡我發現到,當方陣的邊長變成原來的2倍、面積變成原 來的4倍時,每一行、每一列的加總,正是2 2方陣加總的邊長平方倍,也就 是面積的倍數。我既佩服富蘭克林的耐性,也欽佩他能夠將無趣又嘈雜的時間發 揮到極致,進而發現到如此神秘奧妙的8 8和16 16方陣。

七、選擇與切割

  由標題可知,本章節提出了一些有關「選擇」和「切割」,諸如遺產分配、切割 蛋糕及分配、從特定數量或無限數量中挑選、各種選拔賽……等問題,在此章節都 會遇到,以實際的例子和完整的計算過程,為讀者說明其「選擇」和「切割」個正確 過程。

  在第一個主題──猶太經典是賽局理論先驅,首先提到了現代極著名的「賽 局理論」,並用此理論解決了遺產分配的問題。在一則古老的訓言──《塔木德經》

裡頭,有位丈夫的遺產必須分配給3位遺孀,並在遺囑裡交代,3三位太太分別 得到300、200和100蘇西(古猶太祭司的貨幣單位),但是在他過世之後,才 發現他全部的遺產卻只有200蘇西。今日,我們會依比例去作遺產的分配:

  A太太→200 3/6=100蘇西   B太太→200 2/6≒67蘇西   C太太→200 1/6≒33蘇西

  然而,《塔木德經》卻得到了不同的解答:A太太和B太太都得到了75蘇西 而C太太則得到了50蘇西。這個奇怪的答案是怎麼算出來的?根據兩位研究「賽 局理論」的數學家奧曼和馬希勒的說法,運用「賽局理論」的概念便可得到這個答 案,依據理論的定義,解答的順序必須符合下列順序:計算你認為依塔木德方法 任兩位債權人會得到的分配總和,然後檢查塔木德分配相加後,是否事實上真的 等於那個總和。

  按照上述的解答過程,先以B太太和C太太去作計算,根據《塔木德經》,她 們分別得到75蘇西和50蘇西,所以總共有125蘇西;現在,任兩位債權人的

(12)

分配總和已求出,再來要檢查分配相加後,是否真的等於125蘇西:B太太可以 合理要求得到25蘇西,因為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就是那位丈夫的遺囑裡,C太 太頂多只能拿到100蘇西,而C太太無法要求得到任何的財產,因為B太太能 夠得到的200蘇西,超過可分配的總額125蘇西;把25蘇西分配給B太太後,

剩下的 100 蘇 西 便平 均分配給 B 太 太和 C太 太, 因 此 ,B 太 太總共得 到 25+50=75蘇西,C太太則得到50蘇西,75蘇西和50蘇西相加後,確實等於 125蘇西,所以分配無誤。

八、錢,以及賺錢

  本章節以金融和經濟為主要脊梁,將數學理論、經濟學理論與統計學理論結 合,闡述經濟史上曾發生過的大事件,例如:西元1987年股市崩盤、西元2000 年網路泡沫破滅、西元2007年油價飆升和近幾年的金融緊縮等。

  第一個主題──跟著金錢走,我對其最深感有趣。歐洲聯盟發行統一貨幣─

─歐元,通用於歐盟各會員國的貿易市場中;歐元硬幣標示面額的那一面,在每 個會員國中都是相同的,而反面則有各國引以為傲的不同文化特色的圖案,呈現 出歐洲豐富多元的民族文化。

【圖9】歐元硬幣的反面,是各國引以為傲的不同文化特色的圖案。

  在各國頻繁的貿易往來之間,不同特色的歐元貨幣會漸趨混合,德國統計學 家斯托揚發展出的微分方程之數學模型指出,西元2020年以前,歐元貨幣應該 就能達到完全均衡的情形。最有趣的地方在於,經濟領域以外的學者們,尤其是

(13)

生物學家,非常熱衷於研究歐元的流動模式,藉此可闡明流行性疾病如何蔓延及 蔓延至何處、外來種動植物如何侵入外國棲地並破壞當地生態……等。

  透過貨幣的流向,來說明上述兩者的流動情形,可說是一聰明又特別的方法 雖然可信度和正確性,較沒有其它觀察的方法那麼高,但是這是可以列入參考的 資料,對於流行性疾病的遏止和診治,以及阻止外來種動植物的入侵和擴散,都 是有助益的。

九、跨學科集錦

  最後一個章節將數學和各個學科領域整合,如物理、法律、文學、科技、心理、 歷史及氣象等等,從數學的角度,闡釋各學科上的一些問題,並利用各種數學方 法,以及各個學科所發展出的理論,演繹最詳細的闡釋與解答。

  第一個主題──迷人的碎形,本主題結合了數學和物理的空間維度概念,運 用物理理論透析兩位藝術家的驚奇畫作──如波洛克和蒙得里安。波洛克的畫作 看起來似乎是隨意畫製的,在紙上隨便的潑灑顏料,花不了幾秒鐘就能夠完成了 至於蒙得里安只在紙上,以水平線、垂直線和各種幾何形狀完成畫作,連對角線 都拒絕出現在畫作中。

  奧勒岡大學的物理學家泰勒,運用一種原為「混沌理論」發展的工具,也就是 所謂的「碎形維度」,用電腦程式對波洛克的畫作進行分析,不論對哪一個區域縮 小或放大,碎形維度一直維持在1~2之間的固定數值,泰勒甚至表示,如果一 般人想模仿波洛克的繪畫方式,絕對無法讓碎形維度的數值保持一定,由此可知 波洛克的畫絕對不是隨機創作;泰勒還發現到波洛克畫作的碎形維度複雜度,隨 著年齡和技藝的增長而提高,早期畫作的碎形維度約為1.3,而後期作品提高到

將近1.8,可說是一位畫功已至爐火純青境界的畫家呢!更令人驚訝的是,早在

學者們發現碎形之前25年,波洛克就已經畫出了碎形!

(14)

【圖10】碎形圖案之一。

【圖11】碎形圖案之二。

  那蒙得里安的作品呢?只有畫幾條水平線和垂直線,以及一些簡單的幾何圖 案,怎麼可能有碎形維度的數值出現?很明顯的不可能,一條線是一維的,幾條 線圍成一個圖形便是二維的,因此,蒙得里安畫作的維度,便是精確的1或2數 值,並不會像波洛克的作品一樣,碎形維度是在1~2之間的數字。

(15)

貳、結語

  藉由這本書可以發現在我們的周遭,無處不是數學,並了解到數學在我們日 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僅是在計算方面而已,購物、排隊、寫信、登機、愛情、用電 腦、玩遊戲、修屋頂、炒股票……等等,都可以用數學方法來解釋,甚至可以用來 提高做事情的效率和準確性,跟世界上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關的;我也從 這本書中,理解到許多有關數學的各種法則,雖然有些內容較難理解,或許在高 中時期也不會教到,但是至少我知道有這種知識性的東西存在,等到我為這項知 識奠下了基礎之後,再去了解也不遲啊!

  本書還有一大特色──旁徵博引,不但利用數學方法去闡明其意義和過程,

也能夠多方面求證、求解,運用物理學、經濟學、生物學、心理學等各項理論,做到 最詳細清晰的說明。當我們在從事研究的時候,也可以多多學習此特點,不僅要 從最基礎、根本的地方下手,也要從各方面著手,才能讓自己的研究提高正確性 且顛撲不破,更能夠禁得起時間的考驗,不容易被駁倒推翻,更能受到各學者們 的青睞、肯定,提升研究的可信度與有效性,並供各界引用參考。

(16)

參、表目錄

【表1】---3

肆、圖目錄

【圖1】圓形的定義:「所有」至一給定點等距的點的集合。---5

【圖2】阿爾伯特.愛因斯坦。---6

【圖3】西格蒙德.佛洛伊德。---6

【圖4】恩里科.費米。---6

【圖5】在水面獵食。---7

【圖6】在空中覓食。---7

【圖7】布朗運動:一微粒與其原始位置間的平均距離,隨時間的平方根增加(由 朗之萬方程推導而出)。---7

【圖8】奇妙的8 8方陣。---9

【圖9】歐元硬幣的反面,是各國引以為傲的不同文化特色的圖案。---11

【圖10】碎形圖案之一。---13

【圖11】碎形圖案之二。---13

(17)

伍、參考資料

一、網路

(資料取得日期:2013/07/28)

1. 歡迎光臨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

2. 質數表

http://www.mathland.idv.tw/experiment/primelist.htm 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zh-tw/Wikipedia:%E9%A6%96%E9%A1%B5 4. 互動百科

http://www.baike.com/

5. 朗之萬方程描述布朗運動

http://phy.ntnu.edu.tw/physics/theory/Report/Langevin%27s

%20equation.htm 6. 在路上

http://www.crifan.com/order_euro_coins_and_notes/

二、書目

(資料取得日期:2013/07/28)

1. 書名:《數學的祕密生命》

作者:喬治.史皮婁 譯者:郭婷瑋

出版社:臉譜文化

2. 書名:《圖解量子力學》

作者:椎木一夫 譯者:朱麗真 出版社:商周出版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基本題型變多: 別於去年基本題少且陷阱又多,從今年的考題可以看出大考中心的拿捏,如單選 1、2、3, 多選 7、11,選填 13、14 及混合題 18 都是有該單元的概念即能答對的題目,這些都拿下 分數後,就足以超過去年的均標了。這樣的出法如同給對數學科信心不足的考生打了一劑 強心針,認真準備的人還是會有收穫的。 2.. 素養情境題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