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drhuang.com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drhuang.com"

Copied!
29
0
0

Teks penuh

(1)

力的分解

(2)

F1 F2 F F

图 a 图 b

(3)

F1 F2

复习旧知识:

(4)

力的分解

1 、分力:几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一个 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 来那个力的分力。

注意 : 几个分力与原来那个力是等效的,

它们可以互相代替,并非同时并存。

2 、力的分解 :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

的分解。

(5)

分力 F1F2

 

合力 F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二力的分解法则:

1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 、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

把一个已知力 F 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 线 , 那么与力 F 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 边 , 就表示力 F 的两个分力

F

1

F

F2

(6)

一、力的分解 一、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F1 F

F2 O

力的分解也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

则,它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7)

如果没有其它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 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F

(8)

力的分解 理论拓展

议一议:

为何我们在实际力的分解时,首先得根据力的作 用效果确定两分力的方向呢?

如果没有条件限制,对一个力进行分解能得到几 种情况?

结论:

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

方向不同的分力 。

即:无条件限制的分解 具有任意性。

(9)

力的分解 理论拓展

有条件限制(能求解出确定的分力)

条件一: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分析:将力 F 分解为沿 OA 、 OB 两个方向上的分 力时,可以从 F 矢端分别作 OA 、 OB 的平行线,

即可得到两个分力 F1 和 F2.

条件二: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分析:已知合力 F 及其一个分力 F1 的大小和方向 时,先连接 F 和 F1 的矢端,再过 O 点作射线 OA

与之平行,然后过合力 F 的矢端作分力 F1 的 平行线与 OA 相交,即得到另一个分力 F2 ,

(10)

力的分解 理论拓展

条件三:已知一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

若有两个交点,则有两解(如左图)

若有一个交点,则有一个解(如中图)

若没有交点,则无解(如右图)

已知合力 F 、分力 F1 的方向 OA 及另一个分力 F2 的大小时,

先过合力 F 的矢端作 OA 的平行线 mn ,然后以 O 为圆心,

以 F2 的长为半径画圆,交 mn

(11)

(1)

使耙克服水平阻力前进

(2)

把耙上提。

F

可以用两个力

F1

F2

同时作用来代替,

而效果相同

拖拉机对耙的拉力

F

,同时产生两个效果:

(12)

力的分解

自主活动

(13)

力的分解

实验探究结果: 自主活动

在实际问题中分解力时,应根

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

向,按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解。

(14)

因而力

F

可以分解 为沿水平方向的分力

F1 ,

F

( 1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 水平方向成

角的拉力 F 的作用。

F

产生两个效果:水平向前拉物

体,

F

1

=F cos

F

2

=F sin

F1 F2

沿竖直方向的分力

F2

。 时竖直向上提物体。

2

、实例:

(15)

2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 的重力作用。

G G1

G2

把重力分解为使物体平行与斜面下滑

的力 和使物体垂直于斜面压紧斜面的力

G1, G2

G1=Gsin

G2=Gcos

(16)

3.

例题

重为

G

的球放在光滑的竖直挡板和倾 角为  的斜面之间

,

求挡板和斜面对球的作 用力各多大

?

解:球受到重力

G

挡板弹力 、

F

斜面 支持力 共三个力作用

N

把重力分解为 。 水平方向的分力

G1

和垂直于斜面方 向的分力

G2

G

F N

G1

G2

F=G1 =G tg

N=G2 =G

/

cos

(17)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时 , 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已知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方向,然后应用 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18)

一个已知力究竟应该怎样分解?

按实际效果分解

F

F F1

F2

(19)

G G2

G1 θ

重力产生的效果

重力产生的效果 使物体沿斜面下滑

使物体紧压斜面

(20)

G2 G

G1

重力产生的效果

重力产生的效果 使物体紧压挡板

使物体紧压斜面

(21)

G G2

G1

重力产生的效果

重力产生的效果 使物体沿斜面下滑

使物体紧压斜面

(22)

F

Fa Fb

b a

拉力 拉力

FF

产生的效果 产生的效果 使

a

绳被拉长

使

b

绳被拉长

(23)

F F1

F2

(24)

F G

G G

F b a

F

(25)

*三角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

F

1

F

2

F

F

1

F

2

F

三角形定则

F

1

F

2

F

提示:一般情况下,矢量可以平移

(26)

三角形定则

两个矢量首尾相接,

从第一个矢量的始端指 向第二个矢量的末端的 有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 的大小和方向 .

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一样.

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一样.

C

A B

(27)

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 遵从平 行四边形定则

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代 数相加。

如:质量、时间、路程、速率等

矢量和标量的再认识

(28)

力的分解 方法小结

实际问题

力的 作用效果

确定两分力方向 作平行四边形 用数学知识解

化为线段长短 分解定则

力的大小 力的

思路点播

(29)

课堂小结

§3.5力的分解

一、原则: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 二、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解三角形)

1 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唯一解)

2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唯一解)

3 已知一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

分力的大小 (两解、一解或无解)

类型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面的中央。桌布的 一边与桌的 AB 边重合,如图。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 ,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 。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 a 将桌 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 AB 边。若圆盘最后 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 a 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 g 表示重力加

[无旋场] 若矢量场R的旋度为零,即rot R=0,则R称为无旋场.势量场总是一个无旋 场,这时必存在一个标函数,使R=grad,而对任意点M有 =- 1 4 divRr dV 式中r为dV到M的距离,积分是对整个空间进行的... 式中Syz,Szx,Sxy分别表示曲面S在Oyz平面,Ozx平面,